乳腺癌治療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9 11:15:00
導語:乳腺癌治療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乳腺癌
乳腺癌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自1980年以來每年以3%的速度增長。作者對1999年7月至2007年9月本院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鉬靶X線征象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100例女患者,年齡29~85歲,平均53.5歲。絕大多數(shù)因捫及乳房腫塊而來院就診,伴或不伴乳房疼痛,部分患者伴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23例伴有乳頭溢液,9例有乳房皮膚粗糙伴局部皮膚毛孔粗大、橘皮樣改變。4例見乳頭凹陷。
1.2檢查方法
患者均行鉬靶X線攝影檢查。用意大利giotto乳腺鉬靶X線機,攝雙側上下軸位及內外斜位片,少數(shù)患者(如:心臟起搏器患者、某些部位的病灶斜/軸位易漏攝的)攝內外側位片。Kodak2000型乳腺專用膠片及Kodak單面增感屏暗盒。
1.3乳腺分區(qū)
常規(guī)分五區(qū):內上象限、外上象限、內下象限、外下象限及中央?yún)^(qū)。
2結果2.1部位
外上象限59例、內上象限16例、內下象限9例、,外下象限7例、中央型9例。
2.2腫塊
本組病例中有89例發(fā)現(xiàn)腫塊,其中39例周圍有毛刺、11例腫塊呈分葉狀、7例腫塊周圍可見透亮環(huán)、32例腫塊內見鈣化灶。
2.3其他征象
其中大導管相5例,懸韌帶牛角征6例,厚皮征9例,血管異常11例,腋下淋巴結腫大83例,41例鈣化灶伴腫塊或不伴腫塊出現(xiàn)。
3討論
乳腺癌已成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jù)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WTO)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有120多萬人患乳腺癌。我國雖不是乳腺癌高發(fā)區(qū),但已出現(xiàn)快速增長趨勢,在某些城市或地區(qū)已成為婦女惡性腫瘤首位。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關鍵是“三早”,其中早期診斷是重要環(huán)節(jié)。鉬靶X線攝影術是發(fā)現(xiàn)早期乳腺異常的一種較為敏感的方法[1]。鉬靶X線攝片普查表明,2%~4%的婦女有隱匿型乳腺病變,其中20%~30%為惡性病變。乳腺鉬靶檢查的某些征象可作為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有力依據(jù),如不伴腫塊的泥沙樣、團簇狀、小叉狀、針尖狀單純鈣化。本組9例患者僅見單純鈣化灶,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導管原位癌。直接征象加上一至數(shù)個間接征象可提高診斷準確率。
乳腺癌直接征象—腫塊:由于乳腺癌組織病理學、生長部位及周圍環(huán)境不同,故在其形態(tài)、結構及密度上各有差異。
腫塊周圍毛刺是惡性腫瘤特異性較高的X線征象,其表現(xiàn)為以腫塊為中心向周圍呈放射狀分布的條索狀致密影,其形成主要由于癌組織向外擴散、周圍淋巴管、導管浸潤及由腫塊供血血管、部分新生血管及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的以腫瘤為中心向周圍放射的血管群。國內有學者[2]統(tǒng)計毛刺狀腫塊有94.2%屬于乳腺癌,僅有5.8%位于良性腫瘤中。
腫塊可呈現(xiàn)分葉狀,腫塊密度不均,周邊可見深淺不一的凹陷溝,為腫瘤的多中心生長、生長不平衡及腫瘤周圍組織的影響所致。本組有21例腫塊呈分葉狀。
本組病例中有7例周圍可見透亮環(huán),即在腫塊周圍環(huán)繞一圈低密度透亮帶。根據(jù)病理分析其主要是腫瘤周圍活性結締組織形成的一層水腫環(huán)。透亮環(huán)腫塊是惡性腫瘤特征之一,國內學者[3]報道透亮環(huán)有98.2%位于乳腺癌中。鈣化型腫塊,當腫塊伴有惡性鈣化灶(泥沙樣、團簇狀、小叉針尖狀)時,作者認為其惡性的特異性為最高。
本組乳腺癌中多見的X線間接征象為:(1)鈣化:鈣化是乳腺癌常見的X線征象,可成為惡性腫瘤的唯一征象,病理上60%~85%的乳腺癌可見鈣化,文獻報道一般X線鈣化出現(xiàn)率為30%~50%[4]。由于癌細胞代謝旺盛,生化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CO2)、氧(O2),而癌細胞中有豐富的鈣磷元素,故易形成鈣鹽沉積。雖許多良性乳腺疾病中也可出現(xiàn)鈣化,但是惡性鈣化有其特點:①形狀:主要表現(xiàn)為小叉狀、針尖狀、泥沙樣、團簇狀;②數(shù)量:大多數(shù)惡性鈣化數(shù)量多、密集,但也有呈數(shù)顆或者十幾顆鈣化點。(2)大導管相:導管擴張,X線顯示管徑>0.5cm。本組最大直徑達8mm,系導管癌細胞向外浸潤,導管擴張密度增高所致。(3)厚皮征:局部乳房皮膚異常增厚,超出正常皮膚厚度。正常自乳暈上段、乳暈處、下段至乳根處,皮膚厚度:<2mm、<2.5mm、<5mm、<10mm。實際操作時常以雙側比較而定。X線發(fā)現(xiàn)皮膚改變,比臨床發(fā)現(xiàn)橘皮征早。(4)牛角征:乳房懸韌帶增生、扭曲并向上翻起。間接征象是乳腺癌早期診斷的重要X線征象。直接征象加間接征象,會提高乳腺癌診斷陽性率,而減少穿刺活檢(減少痛苦)、定期隨訪(早期治療)等環(huán)節(jié)。作者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直接征象加上間接征象越多,乳腺癌診斷準確率就越高。
【參考文獻】
1YangWT,Le-petrossHT,MacapinlacH,etal.Breastcancer:PET/CT,MRI,mammography,andsonographyfindings.BreastCancerResTreat,2007.1025~1038.
2胡永升.現(xiàn)代乳腺影像診斷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45~81.
3季亞莉,魯東.乳腺癌的鉬靶X線診斷.實用全科醫(yī)學,2007,5(12):1108~1109.
4呂瑞亮,彭偉,鄭春峰.群集鈣化對鑒別乳腺良惡性病變的意義.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7,8(5):331~333.
- 上一篇:營銷部信息員工作總結
- 下一篇:酒業(yè)公司銷售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