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法律救濟研討論文
時間:2022-11-06 03:50:00
導語:家庭暴力法律救濟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暴力作為人類文明的大敵,通常又被喻為“家庭的癌癥”。因為暴力行為一經(jīng)產生,便會導致人身傷亡、肢體殘疾、精神失常、家庭離散等后果。據(jù)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情況抽樣調查報告顯示,在2.7億中國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有10萬個家庭因暴力而解體。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是婦女、兒童和老人,而其中又以婦女的受害程度最為嚴重當今世界、消除家庭暴力已經(jīng)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995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將反對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列為全球十二個關切領域之一,作為觀察改善婦女人權狀況的一個重要內容,已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和各國政府的重視。1999年11月3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25日定為“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并確定11月25日到12月10日為消除性別暴力16日行動。我國作為聯(lián)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應當在消除家庭暴力方面邁出大步,促進全社會都來建立文明、各睦平等的社會主義家庭,使我國真正成為男女平等的國家。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現(xiàn)狀
所謂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內出現(xiàn)的以武力侵犯他人人身或對其進行精神折磨的強暴行為。家庭暴力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肉體傷害、精神折磨和性虐待的違法犯罪行為。狹義的家庭暴力,主要指丈夫對妻子進行肉體傷害、精神折磨和性虐待的違法犯罪行為。人們對家庭暴力的概念,一般都是從狹義上來理解和使用的。
據(jù)世界銀行調查顯示,20世紀全世界有25%至50%的婦女都曾受到丈夫或男友的虐待。在美國,根據(jù)聯(lián)邦調查局報告,每15秒就有一名婦女遭到其丈夫、男友或伙伴的毆打。據(jù)英國政府內政部的統(tǒng)計資料,英國每4名婦女中就有一名遭受家庭暴力的傷害,每一個星期就有兩名婦女在家庭暴力中喪生,家庭暴力占英國犯罪總數(shù)的25%,中國的家庭暴力問題日益凸現(xiàn)。據(jù)1990年全國婦聯(lián)和國家統(tǒng)計局在21個省進行的中國婦女社會地位的調查顯示,有0.9%女性經(jīng)常遭受丈夫的毆打,8.2%的妻子有時遭受丈夫的毆打,20.1%的妻子偶爾遭受丈夫的毆打。
1995年國務院《中國婦女的狀況白皮書》公布:全國2.67億個家庭,離婚率1.54%,約40萬個,其中1/4因于家庭暴力。根據(jù)全國婦聯(lián)的調查,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但是社會學家認為,實際數(shù)字要高得多(《中國婦女報》2000年12月10日)。在我省家庭暴力的現(xiàn)象也不同程度存在立腳點。從我省各級婦聯(lián)接待的來信來訪和司法部門受理的案件來看,近年來,我省家庭暴力案件呈上升趨勢。占整個婚姻家庭案件的20%左右,受害者主要是婦女,占92%。在家庭暴力案件中80%以上是丈夫對妻子實施的,并且施暴者的手段極其殘忍。
長期以來,家庭暴力由于發(fā)生在家庭內部而被社會所忽視,但事實上因家庭暴力導致的離婚、人身傷害等事件屢有發(fā)生,甚至誘發(fā)一些惡性案件。據(jù)了解,僅在2000年,我省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8179起離婚案件中,涉及家庭暴力或者以家庭暴力為由提起離婚訴訟的約占20%,當年受理的2674起刑事案件中,與家庭暴力有關的案件也占了一定比例。這些數(shù)字反映出的僅僅是相對嚴重的家庭暴力行為,還有相當一部分家庭暴力行為由于種種原因無法統(tǒng)計,可見,家庭暴力象一個幽靈游蕩在我們周圍,由此引發(fā)的刑事案件已成為整個社會不容忽視的一個嚴重問題。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性
家庭暴力往往產生嚴重的后果,危害性也很大,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重地損害了婦女的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一個家庭中處于主導地位的丈夫,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加之個別男性儀仗自己是體力上的強者,對妻子破口就罵,動手即打,他們就是以動物世界弱肉強食原則對待體力上弱于他們的妻子,多少婦女就在他們的暴力下滲遭殘害的!因此,在家庭暴力中直接受害的,也是受害最深的要算是婦女。
(二)影響和破壞婚姻家庭,尤其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長。男女地位不平等,夫妻生活不協(xié)調、丈夫經(jīng)常打妻子,必然會影響夫妻感情,一旦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時,就會導致家庭破裂。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產生恐懼、焦慮和厭世心理,他們感到自卑、孤寂,變得情緒低落,不相信任何人,會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有些孩子因忍受不了父母整天的吵鬧、打架而離家出走,流落街頭巷尾,有些還走上犯罪道路。
(三)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家庭暴力導致妻子傷殘或死亡,這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如果不予以重視,不予及時有效的加以遏制和處理,受害者又不知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在長期遭受暴力扭曲的心態(tài)下,一旦失去平衡,就會“自行擺脫地獄般的生活”鋌而走險,采取殺夫的報復手段,釀成惡性事件。據(jù)調查,女性中近1/10的人犯罪與家庭暴力有關,給社會帶來惡劣的后果,極大地危害了安定團結的局面。
三、家庭暴力的原因
要遏制家庭暴力事件就必須查清其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治理。家庭暴力的產生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復雜,但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封建思想殘余是產生家庭暴力的思想根源。中國封建社會有幾千年的歷史,封建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如男尊女卑、夫權統(tǒng)治等流毒很廣很深,尤其在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qū)更為突出。做丈夫的總是將打老婆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事。而有些婦女在封建思想影響下,也將自己完全依附于丈夫,失去了獨立人格,一旦被丈夫毆打,只好自認倒霉,這樣,就為丈夫的施暴行為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法制觀念淡薄,對家庭暴力懲處的力度不夠是家庭暴力產生的重要原因。人們法制觀念不強,與家庭暴力的形成和蔓延有很密切的關系。丈夫認為打妻子不犯法,一般群眾也認為兩口子打架是家庭私事,說什么“夫妻沒有隔夜仇,床頭打架床尾和”,往往被人忽視;鄰里朋友對此弈處而淡之,或勸導幾句了事;有關單位或組織解決此類問題抱著表面上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認為“清官難斷家務事”,處理問題缺乏公正和力度,其結果,家庭暴力不僅得不到遏制,反而助長了施暴者的淫威,對受害人可能更加兇殘。
我國法律在打擊和控制家庭暴力方面還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丈夫打妻子只是納入虐待罪的范疇。并且這類案子屬自訴案件,不告不理,只有造成重傷、死亡的,司法機關才主動追究。也就是說,家庭暴力不達到觸犯刑法的程度,就不會有司法介入;即便是達到了刑事懲罰的程度,妻子懾于“丈夫”的淫威不敢告發(fā),司法機關決不會多管“閑事”。而實踐中往往是家庭暴力案件告到基層司法部門多被認為是“家務事不好管”,勸一勸就算了,施暴者不會受到任何制約和制裁,受害人多數(shù)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護,反而招致丈夫變本加厲的報復,迫使受害女性忍氣吞場,在丈夫的拳腳下苦熬,致使施暴者更加有持無恐。
(三)喜新厭舊和婚外兩性關系的發(fā)生是導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影響的人。尤其那些先富起來的人,腰纏萬貫后,就滋生了“飽暖思淫欲”的思想,在外面拈花惹草、搞小蜜、包二奶,為了踢掉原配偶,人為地制造矛盾,采用毆打、捆綁、折磨、虐待等手段逼使原配偶同意離婚或原配偶無法忍受時主動提出離異,當然,也有因妻子有了外遇后,致使丈夫用武力毆打導致暴力的??傊?,哪里有喜新厭舊或第三者,哪里就會有暴力,這是當前家庭暴力中出現(xiàn)的一個新情況。此外,夫妻間對問題的看法和處理不一致及經(jīng)濟上的沖突等等也是引發(fā)家庭暴力的原因。
除以上原因外,導致家庭暴力現(xiàn)象發(fā)生的還有:
1、男性因性別所具有的較強攻擊性,在家庭暴力問題上總是扮演著施暴者。
2、性格乖戾、性情精暴者易實施家庭暴力。這類人脾氣暴躁,自控能力弱,遇到意見分歧或本人的要求沒有被接受,習慣于用拳頭解決問題,在社會上如此,在家庭里也如此。不論大事小事,往往采用暴力手段壓制他人的不同意見。
3、受教育水平低下者較之受過較高教育的人,在家庭內部更容易使用暴力手段實現(xiàn)本人的意志。
4、經(jīng)濟條件差、生活困難的人,較之社會生活成功者更多地采取暴力手段解決家庭內部紛爭。
5、家庭關系失和者更易將使用暴力作為發(fā)泄心中不滿的手段,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其他家庭成員。
四、法律救濟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從立法現(xiàn)狀看,我國目前尚未制定一部專門的制止和預防家庭暴力的單項立法,關于制止家庭暴力,有許多法律、法規(guī)可以適用。例如,我國憲法第48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jīng)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997年修訂通過的刑法第260條規(guī)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jié)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投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家庭暴力的制裁,主要是套用《刑法》的故意殺人、傷害和虐待罪等條款,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面臨許多問題。1992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在人身權利一章對婦女人身權作了專門具體的規(guī)定:“國家保障婦女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婦女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犯;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殘害婦女?!?001年,我國《婚姻法》修正案規(guī)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愛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钡俏覀円矐摽吹?,這些法律多為原則性、禁止性的規(guī)定,存在立法分散、原則性強,具體可操作性差的缺陷。
從一些婦女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安全來看,真正達到《刑法》調整范圍的輕傷和重傷或致死程度的暴力犯罪案件不太多。而大多數(shù)婦女遭受丈夫毆打、虐待,但未達到規(guī)定的輕傷、重傷程度的婦女,雖有傷情鑒定機關的驗傷證明,但告到法院后也往往不被受理,或不好受理。有的即使達到輕傷程度,但是根據(jù)我國《刑法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家庭成員之間的輕傷害案件有“告訴”才處理的規(guī)定,即只有在被害人控告加害人并要求對加害人進行處罰的時候,司法機關才能對加害人給予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理原則與《刑法》類似,這就導致大多數(shù)的家庭暴力案件因達不到《刑法》和《治安處罰條例》規(guī)定的最低受害標準而得不到制裁。而且很多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婦女往往希望維持家庭,因而不愿讓對方受到處罰,這是司法實踐中國家司法機關及婦女維權組織面臨的難題之一。
五、完善立法的可行性及具體設想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暴力不僅給受害者本人的肉體和精神造成極大傷害,而且會影響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實施家庭暴力的行為人得不到應有的制裁,造成不良社會效果,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傷害、殺人等罪案在家庭內發(fā)生,毀滅了一個甚至多個家庭,增添了社會不穩(wěn)定的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家庭暴力”絕不是簡單的“家務事”。對家庭暴力進行制裁是法律應有的職能,執(zhí)法機關應積極干預家庭暴力事件。
而且這在國外許多國家均有先例,國外44個國家和地區(qū)對家庭暴力都有明確的法律處罰條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都有反對家庭暴力的立法,加拿大把家庭暴力案件列為公訴案件,并在實踐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國也應盡快制定出針對家庭暴力的法律條文,使制裁施暴者、保護受害者有法可依。
目前,我國已有十幾個省市地區(qū)出臺了對家庭暴力的預防和打擊的可操作的規(guī)定。各地出臺的這些法律,將分散于不同規(guī)章中的適用條款加以匯總,并細則化、具體化,操作性增強,這樣更能保護婦女、兒童、老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為全國性的反家庭暴力立法提供可借鑒的經(jīng)驗。
婦女權益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法律干預應包括立法、執(zhí)法和監(jiān)督三個部分,立法是對婦女權益受到家庭暴力侵害進行保護的前提、基礎和首要環(huán)節(jié),其內容至少應包括對家庭暴力含義的界定,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受害人傷殘程度的認定步驟及方法,執(zhí)法主體的確定,各執(zhí)法主體的職責分工,各執(zhí)法主體行使職責時的具體步驟,責任主體及法律責任,受害人的權利、義務,監(jiān)督機構及職責等等。在立法具體規(guī)范方面,筆者有以下幾點粗略的意見:
1、暴力事件的執(zhí)法主體應是公安機關。
2、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勸阻、制止或向有關部門控告和舉報家庭暴力行為的權利和義務。
3、基層司法行政機關,居民(村民)委員會、婦聯(lián)等群眾組織在家庭暴力事件處理過程中起配合執(zhí)法機關的作用,應積極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并發(fā)揮人民調解作用,對一般的家庭暴力糾紛及時調解,化解矛盾,預防更嚴重行為的發(fā)生,并存檔備案,以備日后作為證據(jù)使用。
4、對正在發(fā)生的家庭暴力侵害事件,公安機關應在接到控告或舉報后,對家庭暴力事件在第一時間接處警,形成有關筆錄,對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存檔備案,并對受害婦女的傷痕進行拍照,以備日后在法庭上作為證據(jù)使用,事后應要求受害者到傷情檢測中心進行鑒定,并對施暴者現(xiàn)場拘留。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家庭暴力行為,應當視情節(jié)輕重對施暴者依法給予治安處罰。對觸犯《刑法》的家庭暴力行為,應當依法立案查處。
5、人民檢察院對由公安機關報捕或移送審查起訴的家庭暴力案件,應當依法審查,對符合逮捕或起訴條件的,應當依法批準逮捕或者提起公訴。
6、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起訴的家庭暴力案件或被害人起訴的家庭暴力案件,應當依法及時審理,對因犯罪行為造成物質損害的被害人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應一并依法判決;對因遭受家庭暴力侵害兒起訴的離婚案件,依法判決或者調解離婚的,在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依法維護被害人的利益。
7、有法定義務制止和處理家庭暴力行為而不予以制止和處理,導致矛盾激化,造成嚴重后果的直接責任人,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執(zhí)法和監(jiān)督主體要嚴格依照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否則,無論多么完善的立法也將是一紙空文,對婦女權益保護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完善的援助受侵害婦女,打擊施暴者立法和執(zhí)法系統(tǒng)使反對和制裁家庭暴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將在全國范圍內有力地推動家庭暴力行為的制止與制裁。但是家庭暴力有其深刻的經(jīng)濟、歷史、社會、思想根源,有著受害范圍廣、危害程度深、隱蔽性強的特點,決定了消除家庭暴力是一項繁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僅僅依靠一部立法就能徹底地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發(fā)生,需要個國家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資料
1993年3月29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97年1月14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996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2001年4月28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002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民商審判與參考第2卷;
1998年8月曾憲義主編《中國民法案例與學理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0年佟柔主編《中國民法》法律出版社出版。
- 上一篇:電信高級客戶經(jīng)理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公司企劃部競聘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