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分享活動研究

時間:2022-10-11 09:06:35

導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分享活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分享活動研究

摘要: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的定義和培養(yǎng)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正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一線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需要注重通過各種途徑滲透和實現(xiàn)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探究與分享活動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因其鮮明的探究性、參與性、民主性等特征,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觀念、國家意識、政治認同、公共參與等素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實踐及相關學者對探究與分享活動的思考,分別從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活動設計、師生作用發(fā)揮、資源開發(fā)利用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探究與分享活動進行了一定的策略性分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與分享活動;研究分析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也非簡單的依靠某個學科即可實現(xiàn),其需要各個學科結合自己的特征進行針對性的培養(yǎng),在日積月累的循序漸進中逐步地得以實現(xiàn)。其中,探究與分享活動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僅彰顯著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特征,也有助于對學生進行諸如公共參與、法治意識等現(xiàn)代公民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為此,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近些年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以及部分學者就探究與分享的研究,立足于本地區(qū)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具體學情,就其中探究與分享活動的開展進行了如下的具體分析:

1.更新教學理念,發(fā)掘活動價值

在筆者看來,探究與分享活動能否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順利開展,組織開展的效果如何?首先,需要關注的因素即是道德與法治教師的教學理念,如怎么樣看待道德與法治教學在教學及學生成長中的作用?是堅持以教師的講授方式進行日常的授課,還是通過參與探究分享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和問題的思考與理解等。結合筆者的教學觀察及與同事、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目前,仍然有部分學校及教師,甚至包括從事道德與法治教學任教工作的有些教師認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可有可無,初中生只要學好語數(shù)外等學科即可,正因如此,也使得在很多學校從事本學科任教工作的教師門檻很低,表現(xiàn)如有很大一部分任課教師并非專業(yè)教師、或者任課教師變動頻繁等,這種狀況在筆者所在的城市學校相對較好,但在農(nóng)村學校則普遍存在,受制于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當然也就很難實現(xiàn)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高效地開展諸如探究與分享等活動,也就無法以此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相關素養(yǎng)。正因如此,筆者首先需要強調(diào)的是,無論是校方還是任課教師都需要看到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意義,尤其是其中的探究與分享活動所具有的重要價值,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認識到探究與分享活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筆者認為,較之于其他學科,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更傾向于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身處于時代變遷迅速、信息網(wǎng)絡技術影響廣泛的當今時代,在學校教育教學中若不注重對學生思想和認知的積極引導和培養(yǎng),就極有可能讓學生因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而產(chǎn)生錯誤的認知,這既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學習和健康成長,也難以讓青少年在今后承擔起民族復興的大任。而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通過探究與分享等活動的開展,通過學生的親自參與和真切體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是非善惡辨別能力,幫助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并努力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踐行正確的價值行為;從社會層面而言,也能增強初中生對國家和民族的政治認同感,使初中生更好地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信仰有法治意識、敢于創(chuàng)新探索、懂得參與合作的現(xiàn)代公民。

2.注重活動設計,提升活動質量

活動的設計在探究與分享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活動設計的質量、活動的組織開展情況直接影響著探究與分享活動的效果呈現(xiàn)和目的能否得以實現(xiàn)。為此,筆者建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從以下方面注重探究與分享活動的設計及質量提升:第一,立足教材、結合學情,對探究與分享活動進行或篩選或完善。我們知道,道德與法治人教版教材在設計過程中圍繞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一般都設置了相應的探究與分享活動,如《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材第一課《青春的邀約》中就設計了如下的探究與分享活動,即讓學生“分別從運動、娛樂、學習、社會實踐等方面說說你所體驗到的青春活力,用圖片或講述的方式與同學分享”,這為我們組織探究與分享活動準備了一定的條件或素材。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是否完全按照教材中設計或要求的探究與分享活動來組織教學呢?在筆者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位道德與法治教師由于所處的地區(qū)學校環(huán)境等不同,所面對的具體學情也是不一樣的,教材只是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活動設計或方向性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中,更需要道德與法治教師結合實際學清對教材中安排的探究與分享活動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如筆者在進行上述探究與分享活動的分享環(huán)節(jié)時,結合所任教班級大多學生較為熟悉電腦操作且愛好表演的特點,就鼓勵學生嘗試使用除了教材提及的圖片或講述之外的方式進行分享,為此部分學生采用了多媒體形式進行展示,也有部分學生采取小品、情景劇或相聲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所體驗到的青春活力,活動開展在整體上取得了較好地效果。換言之,在面對教材中設計的眾多探究與分享活動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及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對相關活動有所篩選,并給予必要的補充和完善,以更加契合學生的認知理解基礎和教學需要。第二,明確探究與分享活動的主題與目的。在日常教學觀察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類似的場景,即表面看來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參與狀態(tài)積極、參與氛圍活躍,但仔細觀察及聆聽卻會分析,要么學生談論的話題不能圍繞主題展開,要么是個別人在參與討論其他人卻無所事事,甚至個別學生在討論與教學無關的話題。究其原因,筆者認為與教師沒有給學生明確活動的主題及目的有一定關系,造成了部分學生的無所適從。為此,在進行具體的活動設計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讓學生首先明確為什么而探討,讓學生的探究與分享有的放矢,提高探究與分享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第三,注重活動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的探究與分享活動往往呈現(xiàn)出虎頭蛇尾或者混亂無序的狀態(tài),活動效果令人憂慮。為此,教師還需要注重探究與分享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如做好小組間以及小組內(nèi)部的分工、活動的步驟安排等,以培養(yǎng)良好的活動習慣,提高探究與分享活動的效率和水平。當然,這對于學生的公共參與及團結合作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有著積極意義。

3.樹立主體意識,發(fā)揮主導作用

新課標中強調(diào)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需要正確恰當?shù)陌l(fā)揮教師主導的作用,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配合,以實現(xiàn)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相關素養(yǎng)的配合,為了更有效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探究與分享活動,需要教師樹立主體意識,發(fā)揮主導作用。結合筆者的實踐及思考,建議如下:第一,從教師層面而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首先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如可通過深挖、研透教材及課標、學習并踐行必要的心理學知識、與富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進行交流等渠道實現(xiàn)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以便于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相關內(nèi)容,更加科學合理地組織探究與分享活動;除此外由于學科性質要求,道德與法治教材還應該積極地拓展視野,豐富夯實其他學科或領域的知識,以較為全面地進行探究與分享活動并在活動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還應注重在課堂內(nèi)外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便于探究與分享活動在更加融洽的氛圍中進行;第二,從學生層面來說,探究與分享活動若缺少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則很難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為此,我們需要多種途徑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探究活動中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盡可能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分享活動之中,并給予及時肯定的評價,讓學生能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逐步地培養(yǎng)學生活動參與的熱情。

4.合理開發(fā)資源,注重整合利用

道德與法治探究與分享活動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課程資源,否則,難免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在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上,結合學科特點及日常的實踐,筆者認為一是應立足于道德與法治教材;二是需要挖掘生活化資源,選擇學生熟悉的素材;三是尋找本土化資源并整合利用,如筆者所在的蘭州市區(qū)就有很多可供我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進行探究與分享活動時使用的資源,如在講述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民主與法治》內(nèi)容時,筆者就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調(diào)查本社區(qū)居民是如何參與民主生活的,通過調(diào)查,學生初步的了解了諸如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等內(nèi)容??傊?,為了更好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探究與分享活動,需要一線教師在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精心的進行活動設計,注重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二者間的統(tǒng)一,并根據(jù)活動需要,積極地開發(fā)整合利用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學生相關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升,幫助初中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婷婷.淺析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探究與分享”活動教學策略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8(10).

[2]邵馥.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探究與分享的設計及作用[J].考試周刊,2020(02).

[3]宋江宏.淺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如何組織學生探究、分享[J].考試周刊,2020(79).

作者:侯雅娜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