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時間:2022-01-20 03:37:27
導語:小學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幾年,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受關注,逐漸成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小學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此,素質教育要求,小學班主任必須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可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然而,就目前來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班主任教育工作過程中必須要探索的重大課題。筆者對此分享了幾點個人管理經驗,以供參考或借鑒。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學生以后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影響。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情況,經常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服務”,從而更好地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一、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作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有班主任管理經驗的教師,為了避免影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拓寬學生視野范圍,通常都不會強制學生必須要根據自己規(guī)劃走全面發(fā)展之路,以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班主任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重要作用,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不斷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把先進的育人思想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助于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樣,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潛移默化中就能獲得有效提升,還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豐富經驗積累,為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班主任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狀態(tài),對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設計進行優(yōu)化;融入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嘗試著與他們共同分析或探索相關問題,獲得更多學生的信任,提高學生找老師談心的主觀意愿。同時,班主任在了解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之后,應該第一時間調整自己的教育工作,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等活動,給予學生溫暖,讓他們知道班主任其實一直都在關注著他,只要自己不放棄,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最終獲得成功。
二、創(chuàng)設心理教育氛圍,實現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寬松、和諧的良好環(huán)境的構建,是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基礎,有助于學生不良心理的轉變,培養(yǎng)健康完善的良好人格,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記錄學生的成長足跡,并展示在教室的墻上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變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班主任是除了家長之外,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人,其個性、能力以及風格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班主任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那么學生大多也會興趣廣泛;如若班主任做事偏袒、不公,那么學生也會變得任性而又多疑。因此,班主任具備健康的心理,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首要前提?;诖?,班主任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現代教育和心理知識,掌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了解學生的生理變化,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依據,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或手段。同時,班主任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自身良好的品德與情操,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最后,班主任應該注重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有利于穩(wěn)定學生情況,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真正喜歡學生、尊重學生的班主任,才能放下自己的教師架子,主動與學生建立朋友關系,從而真正將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構建一架促進師生溝通的橋梁,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動態(tài),進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現。
三、注重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教育就是一項非常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教育工程才能更加完善和美好。對于學生而言,家庭教育是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因此,班主任應該注重于學生家長的溝通,既能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又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據此采取更具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從而真正實現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四、開展新思路工作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時,應當有以往的消極模式轉變?yōu)榉e極模式,及應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高中班主任應當將工作重點放在關注學生的積極因素上,從而促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被調動。[2]首先,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時,高中班主任應當確立積極指導思想,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其二,要設立積極工作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與政策,以此為開展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模式奠定基礎;其三,構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要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為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品質奠定基礎。在積極心理學理念下,學生接觸的環(huán)境可以分為家庭環(huán)境、班級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作為高中班主任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通過積極的班級環(huán)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時,以學生為中心,另外還要注重建設教師隊伍,班主任對于與心理健康教育導師隊伍,在學校階段,學生接觸到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班主任要運用多種方法引領學生道德理念,促使學生接受相應的道德理念。
五、建立工作新體系
作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的重點,構建新的環(huán)境關系著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在實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各種因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對于學生而言,主要在學校與家庭中生活,為此,學校與家庭方面要加強聯系,為學生構建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與體系。其一,以學校為主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委員會,主要用于協(xié)調學校、家庭、社會三個方面的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從而發(fā)揮出學校、家庭、社會的三方面作用。其二,要以社會為依托,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力量資源。學校方面可以與政法部門等合作,構建固定的協(xié)作點,共同協(xié)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或者請專業(yè)的學者或者領導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此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徑。其三,加強家校聯系,以學生家庭為基礎,在學生教育中,家長占據著重要的方面,并且具備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系,發(fā)揮家長的作用,引導家長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定期舉辦家長會議或者開放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制度,將家長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中來。
六、營造工作新文化
在實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中,教師會發(fā)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內容學生不感興趣并且十分不愿意聽講和接受,這是無論教師如何深化開展和拓展,學生都不會認真聽講和從內心上接受,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如同一陣學生的耳旁風,不會發(fā)揮任何的作用以及起到任何效果。為此,班主任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深入教育。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生對電影都十分感興趣,班主任可以通過一些電影展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比如:班主任可以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時,為學生播放《阿甘正傳》,讓學生通過電影感悟身殘志堅,教導學生學會永不放棄,培養(yǎng)學生堅毅的心理。另外,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為烘托一定的氛圍,班主任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與當時情景相符合的音樂,通過音樂觸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然后班主任在學生情感被觸發(fā)的基礎上進行鋪墊,隨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這樣會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引導學生樹立壯志雄心的教育工作開展中,班主任可以為學生播放《存在》、《追夢赤子心》等高昂、壯懷激烈的歌曲,這些歌曲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也都比較愛聽,通過歌曲中高昂、激烈情感的感染,學生的激情會被瞬間點燃,從而全面投入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中,認真聽講和領悟班主任的教育內容。
七、結語
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要主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和心理需求,全面掌握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或優(yōu)化管理模式,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使其更好地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法永榮.淺論小學班主任如何關愛學生心理健康[J].讀與寫,2020,17(9):268.
[2]宋后毅.淺論小學班主任如何關愛學生心理健康[J].文淵(小學版),2019,(5):258.
作者:李愛群 單位: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郭田鎮(zhèn)第一小學
- 上一篇:班主任轉化后進生溫暖教育研究
- 下一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素質教育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