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4 23:27: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為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政績之本在于為民
所謂政績,就是從政的成績。我們黨一再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要弄清什么是政績,怎樣樹政績,為誰樹政績,也就是要認識到“政績之本在于為民”。
政績的本質是為民。從執(zhí)政黨角度看,廣義的政績是指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所建樹的功績。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政績,是指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履行職責過程中所做出的業(yè)績。作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無論從黨的性質、宗旨的要求來說,還是從自己肩負的使命、責任來說,都必須有所作為,做出成績。共產(chǎn)黨人所創(chuàng)的政績,說到底是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人民創(chuàng)政績,應該是每個人民公仆的終身追求。為人民創(chuàng)政績,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為人民創(chuàng)政績,才能推動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政績真實地反映著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以及其所負責的地區(qū)或部門的工作成就。領導干部通過扎實工作、銳意進取,創(chuàng)造了政績,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為人民群眾辦了好事實事,這是對事業(y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表現(xiàn),也是有才華和能力的表現(xiàn)。
實現(xiàn)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民。每位領導干部都應該經(jīng)常想一想,黨和人民把自己放在一定的崗位上,是為了什么?自己怎么做,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湖有句名言,“牢記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要義,珍惜好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道出了領導干部從政為官、履行好領導職責的根本,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必須明白,我們所要的政績,是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經(jīng)得起群眾、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實績,是勤奮工作、埋頭苦干、求真務實得來的實績,而不是出于一己私利或其他不正當目的,圖虛名務虛功的假政績,更不是勞民傷財、禍國殃民的假政績。每位領導干部都必須擺正權力與責任、政績與服務的關系,清醒地認識到為民做出政績是自己責無旁貸的份內(nèi)之事。人民把權力與責任交給了我們,把信任與期望寄托于我們,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盡心竭力地為人民工作,干出成績呢?
評價政績的最高標準是為民。政績是主觀努力同客觀績效的統(tǒng)一?!叭罕娦睦镉袟U秤”,考察領導干部政績的科學標準是人民群眾的認同度。我們的任何決策、我們的每一項工作,都要以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標準,我們的干部有沒有政績,政績大小,最終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要用群眾的觀點看待政績,把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追求政績的最高目的,作為創(chuàng)造政績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評價政績的根本尺度。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在看待和評價政績問題上,也要相信和依靠群眾,堅持走群眾路線。有些干部,為了嘩眾取寵、討好上級、撈取政治資本,不惜以犧牲群眾利益為代價,樹立自己的所謂“政績”。這樣的“政績”,這種弄虛作假的態(tài)度和做法,不僅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群眾毫無益處,而且最終也會毀了自己。各級領導干部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才能創(chuàng)造出黨和人民滿意的政績。
政績的取得歸功于民。個人的才智和能力總是有限的,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個人,領導干部做出了一定的政績,固然與本人的德才素質有關,但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只有順民意、謀民利,才能得民心,才能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事業(yè),創(chuàng)造政績。政之所興,在順民意;政之所廢,在逆民愿。如果我們的政策、決策違背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損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在這種情況下,豈會有領導者個人的政績?只有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只有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把科學的正確的決策落到實處,我們的領導干部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懈奮斗的過程中建功立業(yè),不斷成長進步。
為民服務制度
一、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大精神,全面鞏固和發(fā)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切實轉變工作方式、轉變工作職能、轉變工作作風、解決群眾長期關注的"辦事難"突出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制定本制度。
二、為民服務制度,是指鄉(xiāng)鎮(zhèn)、村、組三級組織以無償?shù)男问剑ㄟ^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運作,依法為群眾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一種工作制度。鄉(xiāng)鎮(zhèn)成立為民服務中心,抽調(diào)3-4人具體負責工作;村成立為民服務受理室,確定2名村干部具體負責工作;部分偏遠的村民小組設立黨員中心戶代辦點,確定1名黨員干部具體負責代辦工作。
三、為民服務的項目有:協(xié)助辦理農(nóng)民建房用地審批手續(xù)、招商引資有關證明、個體工商戶證照、企業(yè)申請登記、林權證、戶口轉遷、流動人口婚育證明、二胎準生證、獨生子女證、人口出生登記、身份證、殘疾證;辦理外出務工信息咨詢、就業(yè)介紹、三農(nóng)政策法律法規(guī)咨詢、法律咨詢服務、科技服務、黨團關系轉接等服務事項。鄉(xiāng)鎮(zhèn)可結合實際增加代辦項目。
對群眾申辦的事項,均要予以受理;對屬于鄉(xiāng)鎮(zhèn)、村職權范圍內(nèi)的事項,均要予以協(xié)調(diào)辦理;對不屬于鄉(xiāng)鎮(zhèn)、村職權范圍內(nèi)的事項,做好指導、服務工作。
四、為民服務工作,必須堅持"便民、公開、依法、無償、高效"的原則。
便民原則。即凡是與群眾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都可列入范圍。
為民務實清廉動員講話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開展“解放思想、為民、務實、清廉”主題教育活動,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弘揚總書記倡導的“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進一步推進“創(chuàng)新實干、跨越發(fā)展”總要求的貫徹落實。
要通過活動的開展,收到三的方面的效果:一是進一步增強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宗旨意識,真正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二是進一步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自覺把工作著力點放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上,引導黨員干部在攻堅克難上下功夫、在改革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三是進一步增強嚴于律己、廉潔奉公的法紀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
全體黨員干部要緊密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查擺出的問題,圍繞“解放思想、為民、務實、清廉”這個主題,立足實際,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在解放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方面,著力解決思想不夠解放,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觀念落后,脫離實際,做表面文章等問題。
忠誠奉獻服務為民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
大家好!我是來自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忠誠可靠踐使命竭誠奉獻為人民》。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沒有找到這個支點,他也沒有撬起地球??墒牵嚯y的中國在90年前就找到了拯救中國的支點,那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我們不會忘記,90年前嘉興南湖上那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革命從此翻起嶄新的一頁;我們不會忘記,是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迎風破浪,戰(zhàn)勝一次又一次的驚濤,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八年抗日戰(zhàn)爭,四年解放戰(zhàn)爭,推翻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同志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的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不會忘記,是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伴隨著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62年的風雨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jīng)濟發(fā)展成就,使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0年的風雨歷程,90年的艱苦奮斗,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中國史詩,掀開了一幅壯美無比的美麗畫卷,走進了一個前程似錦的輝煌時代,鑄就了一座永不退色的歷史豐碑!
如果說我們的黨是一座傲然挺立的大廈,那么我們每一個黨員就是其中一塊堅硬的基石;如果說我們的黨是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那么我們每一個黨員就是晶瑩剔透的一顆水珠。和平年代,我們要用自己的信念和實際行動與黨的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堅持信念,踐行使命,敬業(yè)盡責,默默奉獻。
從年入警以來,我在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從事行政審批工作年了。作為公安行政服務的一個窗口,或許沒有橫刀立馬、舍我其誰的豪邁,沒有高山流水、談笑鴻儒的清雅,也沒有刀光劍影、血染疆場的悲壯,有的只是對警察事業(yè)的執(zhí)著,有的只是時刻聽黨召喚的忠誠,有的只是情系天下百姓的大愛。公安行政審批工作,任務重、程序多、要求嚴,可能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紕漏都有可能影響工作效率,給群眾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對此,參加工作以來,我總是這樣要求自己:遇事多想一些,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走一步,多幫一把,多盡一份心、多出一把力,盡可能讓辦事群眾少跑幾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以一名辦事群眾的心去感受我們的服務。
年的工作實踐,使我深深感到,只要熱愛本職,無私奉獻,認真對待每一名辦事的群眾,最大限度把工作做實、把工作做細,就能贏得群眾的認可和滿意;只要心中有群眾,從點滴做起,從細微做起,站在群眾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盡最大可能的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就能贏得群眾的尊重和愛戴。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褒獎。心中有愛,溫度自來,用心的溫度傳遞春天般的暖意,讓群眾感受我們的付出,理解我們的工作,他們回應微笑,反饋滿意,甚至報以感恩,同時,我們也在收獲快樂!
的為民思想研究論文
“為民”思想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始終如一的基本思想和政治追求,也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鮮明的執(zhí)政理念。一般認為,2002年12月在西柏坡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就是“為民”思想的鮮明提出,講話提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思想,正是“為民”思想的經(jīng)典表述,隨后逐步充實完善,形成為一種鮮明的執(zhí)政理念。對此,近年來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為民”思想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積極的研究,并取得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F(xiàn)就近年來學術界關于“為民”思想的研究成果綜述如下,以期更進一步推動“為民”思想研究的深入發(fā)展。
一、“為民”思想的內(nèi)涵及實質
2002年12月,在西柏坡考察時深刻指出:“全黨特別是領導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始終不渝地為廣大人民謀利益。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關心群眾的疾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帶領人民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睂W者們認為,的講話精神,思想明確,內(nèi)涵豐富,寓意深刻,意義重大,概括起來看,其“為民”思想的內(nèi)涵及實質,主要有以下幾點:
1.“為民”思想擴大了“人民”的內(nèi)涵和外延
研究“為民”思想的內(nèi)涵,首先應該弄清和正確理解“人民”的內(nèi)涵?!叭嗣瘛奔仁且粋€歷史概念,又是一個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和外延。對此,學者們一致認為,“為民”思想擴大了“人民”的內(nèi)涵和外延。但是,目前學者們在如何理解“人民”的內(nèi)涵和外延問題時,又有著不同的認識。
第一,有的學者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確立,社會階層和結構發(fā)生了復雜的變化,出現(xiàn)了個體戶、私營企業(yè)主、受聘于外資企業(yè)的管理技術人員、民營科技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組織的從業(yè)人員、自由職業(yè)者等社會階層,他們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都屬于人民的范疇。[1]
練好為民服務的真“功夫”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而要實現(xiàn)這一切,關鍵是練好為民服務的真“功夫”。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庇辛苏妗肮Ψ颉?,服務群眾才能對癥下藥,應對情況才能游刃有余;沒有真“功夫”,花拳繡腿,難免栽跟頭、吃苦頭。要練好真“功夫”,不經(jīng)過一番摔打不行。
“練功”講究的是心靜和心誠,要求心無旁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否則很容易“前功盡棄”,甚至“走火入魔”。領導干部要想練得一身為民辦實事、行好事的真“功夫”,要一門心思用在“民”上,始終做到心中有民,發(fā)展惠民,服務為民。如果背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有了唯領導是瞻、唯利是圖等私心雜念,就練不成為民服務的真“功夫”。
“練功”必須真刀真槍,實戰(zhàn)苦戰(zhàn),不能眼高手低,光說不練。站在岸邊是永遠學不會游泳的。領導干部的為民情懷必須落實到具體的每一件為民的實事中,要甘于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困難解決問題,如果成天浮在上面開會、發(fā)文、批字,呆在辦公室里作決策、搞指揮,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不能與群眾保持血肉聯(lián)系和魚水關系,怕吃苦,怕惹麻煩,怕?lián)熑危俸每吹陌咽揭彩羌侔咽?,再漂亮的政績也是虛政績,是?jīng)不起群眾、實踐和歷史檢驗的。
“練功”注重的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強調(diào)的是長期堅持,長練不懈。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只能練個“三腳貓”而已。不能今天心情好了,就干一些為民、利民、惠民的好事,明天感覺不好了,就干起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來。要常懷為民之心,常修為民之德,常思為民之策,常興為民之舉,千方百計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干讓群眾受益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急躁冒進,也不能一曝十寒。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形勢更緊迫,任務更艱巨,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斗;一定要刻苦學習,埋頭苦干;一定要加強團結,顧全大局。以過硬的本領、優(yōu)良的作風,開拓進取,服務人民,做好工作,履行好使命,爭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為民服務匯報材料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基本情況;主要做法;取得成效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為加強此項工作的領導,鎮(zhèn)成立了為民服務全程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用會議、廣播廣泛宣傳為民服務全程有關事宜,致群眾的一封信發(fā)到戶,服務手冊發(fā)到村,村干部人手一冊,群眾10戶一冊、鎮(zhèn)設立為民服務全程室,村設立了為民服務全程收點,做到“四有”:即有牌子、有辦公場所、有工作制度、有必要設施、鎮(zhèn)為民服務全程室實行主任帶班制,4名業(yè)務精通的工作人員任員,村兩委員成員都是村級員,輪流值班,早九點晚五點、本著為民、公開、法治、效能、求實原則進行為民服務全程,村一級,鎮(zhèn)二級,縣三級、為民服務全程服務項目共分二類,即a類,全程項目108項;b類,咨詢服務類項目167項、鎮(zhèn)村在為民服務全程中,著重把握四個環(huán)節(jié),受理、登記、轉送、回復,責任到人,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不搞強行“”,“強制”服務,能夠在鎮(zhèn)辦結的為二級,一般17個工作日內(nèi)辦結。所有項目,均堅持免費無償,群眾有需要的急辦件,也可到縣、鎮(zhèn)服務中心直接辦理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實行為民服務全程制,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具體體現(xiàn),是農(nóng)村綜合改革的需要,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我鎮(zhèn)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把為民服務全程作為“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強力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鎮(zhèn)位于**縣的南大門,是我縣三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41個基層黨組織,其中村黨總支8個,村支部25個,現(xiàn)有人口50453人,黨員1069人。
二、主要做法
1、成立組織:為加強此項工作的領導,鎮(zhèn)成立了為民服務全程工作領導小組,黨委書記*同志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人辦公。
為民務實清廉心得感想
編者按:務實。就是堅持勤奮工作、埋頭苦干,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堅持不懈地帶領群眾艱苦創(chuàng)業(yè),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清廉。就是要堅持嚴于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民內(nèi)部的利益矛盾增多。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黨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特別強調(diào)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重要保證,必須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全過程。歷史和現(xiàn)實一再告訴我們,黨風廉政建設關乎黨的事業(yè)全局。黨的事業(yè)要順利發(fā)展,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優(yōu)良的作風。黨員領導干部要提高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自覺端正自己的作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為民。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忠實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群眾路線,當好人民公仆,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務實。就是堅持勤奮工作、埋頭苦干,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堅持不懈地帶領群眾艱苦創(chuàng)業(yè),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
清廉。就是要堅持嚴于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的一切工作就無從談起。我們要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局面,必須靠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奮斗。堅持群眾觀點,代表群眾利益,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和方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取得勝利。群眾在我們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只有時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才能得到群眾的衷心擁護。
為民服務制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和**精神,鞏固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完善城區(qū)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拓展服務群眾的領域和渠道,促進和諧社區(qū)建設,經(jīng)研究決定,在全區(qū)各社區(qū)推行為民服務制。
一、指導思想
推行為民服務制,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著眼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堅持執(zhí)政為民、以人為本,以提供全方位服務為核心,以為手段,通過建立有效機制,在社區(qū)對群眾需要辦理的事情實行全程服務,為群眾提供各類方便、快捷、高效的黨務、政務和生活服務,更加有效地解決人民群眾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服務群眾。要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讓群眾在推行為民服務制中得到方便和實惠,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
2、激發(fā)活力、挖掘資源。要激發(fā)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內(nèi)在活力,充分挖掘社區(qū)內(nèi)的各種資源,為群眾提供全面服務,為全區(qū)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提供保障。
司法為民演講稿
6年前,我剛剛參加工作,作為律師第一次來省法院,當我步入大門時,注目那莊嚴高懸的共和國國徽,仰望那迎風飄動的五星紅旗,一股神圣感與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也感受到一絲敬畏,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問自己,這種感受來自何方?是法院名頭的煊赫?還是司法本身的威嚴?最終我意識到,這些都不是,這神圣、自豪、敬畏與責任,原創(chuàng):來自于人民法院所擔負的——人民的囑托,人民的信任,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正因為對人民法院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向往,去年,我放棄了曾經(jīng)傾注我全部心血的律師工作,選擇成為省法院的一名新兵。
過去的工作經(jīng)歷,讓我深切的體會到,人民司法事業(yè),是怎樣的光榮,又擔負著怎樣的責任。今天的中國,正堅定的向法治邁進,社會轉型階段的利益重組過程中,是否有公正、高效的審判體系尤為重要!它關乎穩(wěn)定大局,關乎民心向背,關乎法治事業(yè)的走向和進程。就象德沃金在其不朽名著《法律帝國》中的描述:“法律帝國的首都是法院,而法官們,則是帝國的王侯?!彼哉f,今天的法院,所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時代挑戰(zhàn)、前所未有的歷史責任。今天的我們,工作在人民法院,是一種光榮,我們平凡的工作背后,是崇高的事業(yè),神圣的使命。與光榮同在的,是責任!肖揚院長的論斷振聾發(fā)聵:“人民群眾是司法公正的最大受益者,人民群眾也是司法不公的最大受害者。”我們是人民共和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建立法院,不是為了建一座宏偉壯觀的“帝國之都”,人民賦予法官審判大權,也不是為了法官們的尊榮顯貴。如果不能用手中的法槌敲出公平與正義的時代最強音,如果不能以信念之火的鑄冶讓法律在現(xiàn)實中熠熠生輝,法院與法官,就會在法治時代,失去存在的價值。面對肩負重大使命的光榮,面對實現(xiàn)公平、正義這一大得無法想象的責任,人民法院責無旁貸,人民法官義不容辭。
司法事業(yè)[本文轉載自[關系的,豈止是我們個人或者法院的榮辱?作為法律實現(xiàn)的最終環(huán)節(jié),人民權利保護的最后屏障,法院生殺予奪大權之下的,是當事人的身家性命,是公眾的道德情感,是社會的是非標準。司法的后果往往連法官都會為之不安,英國大法官培根的比喻盡人皆知:一次不公的裁判的惡果超過十次犯罪,犯罪只是觸犯法律,好比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卻毀壞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的源頭。在他眼中,失敗的司法,竟然是比犯罪更大的邪惡!誠非虛言,中國古代的司法就不乏這樣的例子,很多時候,“屈死不告狀”竟然成了經(jīng)驗之談,這經(jīng)驗背后,有多少驚心動魄而又無人問津的苦難?明朝成化年間的刑部尚書劉鐵齋號稱鐵石心腸,但他在看到三法司門前以頭搶地、輾轉呼號的百姓時,也不禁為之動容,嘆一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p>
司法公正所具有的巨大的社會價值,要求我們?yōu)橹冻鋈啃难?。而在現(xiàn)實中,盡管人民法院的公正高效有目共睹,公眾高度評價,但并非盡善盡美。人民群眾的期望與司法環(huán)境的滯后、司法體制本身的缺憾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特殊情況下,還會激發(fā)。前一時間發(fā)生的“寶馬車撞人案”就是一個尖銳的例子,公眾對司法公正的關注,超出了司法界的想象,洶涌民意,隱含著對人民法院工作的更高要求。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人民有要求,法院就必須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回應。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就是我們義無反顧的選擇和使命!于是,就有了司法為民的要求,從最高法院的提出,到省法院的落實,無不體現(xiàn)人民法院的人民意識;從人民群眾的熱切反應,到兩會代表的高度評價,無不彰顯人民司法的人民本質。
目標確立后,行動就是關鍵。司法為民不是一個裝點門面的宣傳口號,公正與效率也決不是一張空頭支票,它需要我們用熱血和汗水去兌現(xiàn)。抓住機遇,直面挑戰(zhàn),是人民法院的時代責任!落實司法為民,捍衛(wèi)司法公正,是人民法官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