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試題及答案范文
時間:2023-03-27 07:27: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科學試題及答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目的 為初步探討中藥青光安含藥血清對體外培養(yǎng)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RGCs)的作用機制和為中藥對青光眼的體外療效研究提供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方法:不同濃度青光安顆粒劑和益脈康片劑給3月齡SD大鼠灌胃,獲取不同含藥濃度的大鼠血清;建立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純化培養(yǎng)的常壓和高壓模型,并用流式細胞儀(FCM)檢測凋亡細胞百分率;利用流式細胞儀進行細胞凋亡中Bcl-2、Bax等凋亡蛋白的檢查。結果:成功獲取中藥的含藥血清,并將其用于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成功分離并培養(yǎng)了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純化培養(yǎng)模型,RGCs的混合培養(yǎng)最長可存活3~6周,RGCs的純化培養(yǎng)可存活時間4~7天;成功對純化培養(yǎng)的細胞進行壓力造模。壓力20mmHg、40mmHg、60mmHg、80mmHg,加壓時間1~4小時均能促進RGCs的凋亡,其凋亡細胞的數(shù)目以80mmHg、4小時為最多(P
關鍵詞: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 細胞培養(yǎng) 壓力 細胞調亡 含藥血清
青光眼致盲的最主要原因是視神經的損害以及由此引起的視野損害。研究證明[1~4]其損害的主要靶組織細胞是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而且青光眼中部分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是通過凋亡的方式死亡的。為進一步探討青光安顆粒劑對青光眼患者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保護機理,我們將利用體外培養(yǎng)的RGCs進行體外實驗,以檢測臨床治療青光眼的藥物療效及進行藥理學研究,進一步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研究青光安對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保護機制,實驗結果報道如下:
1.青光安含藥血清的制備
1.1 實驗材料 3月齡的SD大鼠,由湖南中醫(y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雌、雄不拘,體重130~150g。
1.2 實驗藥物 青光安顆粒劑(批號020208)由湖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制備;益脈康片劑(批號 國藥準字 Z20010081)由湖南湘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1.4 實驗方法 按隨機的方法將48只SD大鼠分成六組,標志每只大鼠,并稱重登記。將以上六組按隨機的方法分成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青光安5倍組、青光安2.5倍組、益脈康5倍組和模型組。按體表面積換算的方法計算出每只大鼠的灌藥量。所有組別的大鼠適應性飼養(yǎng)一天后開始按計算好的劑量灌胃,其中模型組灌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灌藥7天后,開始麻醉處死提取血清。
2.試驗材料和方法
2.1試驗材料 1~3日齡SD大鼠,雌、雄不拘,體重6~8g,母乳喂養(yǎng)。
2.2 神經節(jié)細胞體外培養(yǎng):參照吳永青等的方法分離培養(yǎng)RGCs[5].
2.3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混合培養(yǎng)及純化:
出生1~3天SD乳鼠20只斷頭處死,體視顯微鏡下鈍性分離視網膜,0.125%胰蛋白酶消化20分鐘,用220網無菌鋼網過濾,小牛血清終止消化,1000r/min離心5min,去上清液,加20%DMEM培養(yǎng)液,用吸管反復吹打,制成細胞懸液。計數(shù)后加入96孔板和預先植入2×2cm2蓋玻片的培養(yǎng)皿內進行培養(yǎng)和檢測,另一部分進行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以羊抗鼠的IgG純化。計數(shù)后進行培養(yǎng)和檢測,并于培養(yǎng)的4h、24h、72h觀察。Nissel小體染色檢查采用緩沖亞甲藍法[6],顯微鏡下觀察并照相。
2.4 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體外高壓培養(yǎng)模型的建立
因設計高壓培養(yǎng)模型需要同時考慮壓力及時間兩個因素,而且每次取材數(shù)目有限,故采用裂區(qū)設計原理進行設計本實驗。
取1~3天齡SD乳鼠36只,按上述方法制備成純化的RGCS,計數(shù)后按每瓶5×105個細胞加入培養(yǎng)瓶,置于37℃,5%CO2孵化箱培養(yǎng)。培養(yǎng)24h后用帶T型三通管的橡皮塞將RGCSS密閉于培養(yǎng)瓶中,按照加壓時間分1h、2h、3h、4h四個組。用打氣球從T型管注入消毒的空氣,從與培養(yǎng)瓶相通得到壓力表讀取壓力值。壓力分別為對照0mmHg、20mmHg、40mmHg、60mmHg、80mmHg等5個亞組。37℃、5%CO2孵箱培養(yǎng)。
2.5 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檢測
利用流式細胞儀對神經節(jié)細胞的DNA含量進行檢測,流式細胞儀檢測:首先隨機將32瓶細胞按常壓和高壓分組,高壓組以80mmHg加壓4小時,然后各自分成青光安2.5、5、10、20倍組,益脈康5倍組,模型組,空白組及流式細胞儀上機對照組,其中caspase-3和caspase-8各8組。前六組加入占總培養(yǎng)液15%的含藥血清,37℃下5%CO2孵化箱中培養(yǎng)48h后,收集細胞。前七組PBS漂洗兩次后,70%的酒精4℃下固定4h,在流式細胞儀下檢查。第八組未經固定及染色處理,作為上機時的陰性對照。
2.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版醫(yī)學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采用方差分析。
3.實驗結果
3.1壓力對純化培養(yǎng)的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生長狀況的影響
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壓力低、加壓時間短的細胞生長影響較少,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改變;壓力高、加壓時間長的細胞生長影響較大,細胞核膜收縮呈舟狀,細胞變形變小,其生長影響與加壓的大小和加壓時間呈正相關。
3.2壓力對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凋亡的影響
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凋亡檢測由南華大學醫(yī)學院流式細胞中心完成。結果顯示:細胞凋亡的百分率隨加壓壓力增大、加壓時間延長遞增。在0mmHg組,1、2、3、4h均無壓力影響,故凋亡百分率結果差異不大,而20mmHg、40mmHg、60mmHg、80mmHg組細胞凋亡百分率隨加壓時間延長而增大。而且20mmHg、40mmHg、60mmHg、80mmHg組的凋亡均高于對照組0mmHg組。在時間和壓力兩方面結果,經方差分析均有顯著性差異。
3.3含藥血清對常壓體外純化培養(yǎng)的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Bcl-2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10、5倍組、益脈康5倍組和青光安2.5倍組Bcl-2均有較強表達,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青光安5倍組>益脈康5倍組>青光安2.5倍組。Bcl-2為抑制凋亡的蛋白,其高表達提示對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有保護作用,其表達率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青光安5倍組、益脈康5倍組、青光安2.5倍組均優(yōu)于模型組。青光安20倍組和青光安10倍組益脈康5倍組,青光安5倍組和青光安2.5倍組與益脈康5倍組比較無顯著差異。上機對照組為定義Bcl-2表達陰性的指標,其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4含藥血清對常壓體外混合培養(yǎng)的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Bax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的Bax表達明顯低于其它組,且青光安含藥濃度越低,Bax的表達越強。益脈康5倍組與青光安5倍組的Bax表達接近;青光安2.5倍、模型組之間的Bax表達值接近。Bax是Bcl-2家族中促進凋亡的一種蛋白,與Bcl-2有拮抗作用,凋亡越明顯,其表達越強。在青光安含藥血清組,青光安灌胃劑量越大,青光安血清含藥量越高,其Bax的表達越低。
3.3含藥血清對高壓純化體外培養(yǎng)的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Bcl-2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Bcl-2的表達明顯高于其它六組(P<0.01)。
3.4含藥血清對高壓體外純化培養(yǎng)的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Bax表達的影響
青光安20倍組、青光安10倍組的Bax表達明顯低于其它組(P<0.01),且青光安含藥濃度越低,Bax的表達越強。
4.討論
青光眼的病理改變主要是RGCs及其軸突的變性、萎縮、喪失,最終導致青光眼視功能的永久性損害[7]。RGCs死亡的主要方式是細胞凋亡,這已被Quileyh和Valenzuela等[7~9]證實。青光安顆粒由黃芪、生地、茯苓、車前子、地龍、赤芍、紅花、白術等藥物組成,具有益氣活血利水之功,經臨床驗證,能增強視網膜神經細胞抗缺氧、缺血的能力,延長細胞的壽命,對視網膜和視神經有保護作用。Bcl-2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抑制細胞凋亡的蛋白,由Bcl-2基因編碼,它是定位在線粒體膜、核外膜和內質網外膜的整合蛋白,是一種重要的抑制細胞凋亡的基因,現(xiàn)已知道Bcl-2基因產物并不改變細胞增殖的速度,而是通過抵抗多種形式的細胞死亡,延長細胞壽命,導致細胞數(shù)目增加。而Bax是Bcl-2家族中最具有促進死亡特征的基因。而Bc1-2與Bax基因表達水平的高低與凋亡調控直接有關,細胞內Bax高表達時,細胞對死亡信號敏感,加速細胞凋亡;當Bcl-2高表達時,Bax-Bax分開,Bcl-2可與Bax形成異源性二聚體,中和了Bax-Bax促進凋亡作用,抑制細胞凋亡[10~11]。本實驗通過血清藥理學和體外高壓純化培養(yǎng)的方法,研究青光安顆粒劑對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保護作用。結果青光安20倍組和青光安10倍組的含藥血清均能抑制RGCs的Bax蛋白的表達,可能青光安含藥血清改變了體外培養(yǎng)RGCs的生存環(huán)境,同時Bcl-2的表達增多,通過異源二聚體的形成抑制Bax的轉位及Bax二聚體的形成,從而抑制了Bax的表達。隨著Bax-Bax二聚體的減少,Cyt c和AIF釋放也減少,阻斷了細胞凋亡的信號途徑,從而抑制細胞凋亡。其機制可能是含藥血清改變了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生存環(huán)境,通過抑制氧自由基的產生或起一種抗氧化劑的作用;或通過阻斷Ca2+從內質網中釋放;或通過影響線粒體釋放細胞色素C而產生抗凋亡的作用。而且Bcl-2的高表達可抑制促進細胞凋亡的Bax蛋白的表達。本實驗雖然證實了青光安含藥血清能抑制體外培養(yǎng)的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凋亡,對其有保護作用,進一步驗證了青光安顆粒劑對青光眼患者視神經的保護作用,但其抑制凋亡的機制尚待深入探討。而且青光安顆粒劑對小梁網細胞、篩板外基質的保護作用將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Yu Z, Li Y. Establishment of fetal limb bud culture model of mouse Wei Sheng Yan Jiu 2001Jul;30(4):217-8.
2.Wan C, Yang Q, Deng L, Shen W, He C, Qi J. Osteogenic potential of rabbit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a histochem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Chin J Traumatol 2002 Dec;5(6):374-9.
3.Valheim M, Hasvold HJ, Storset AK, Larsen HJ, Press CM. Localisation of CD25+ cells and MHCII+ cells in lymph nodes draining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 vaccination granuloma and the presence of a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Res Vet Sci 2002 Aug;73(1):77-85.
4.Honig JF, Merten HA, Schutte R, Grohmann UA, Cassisis A.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frontal sinus development on Goettingen miniature pigs. J Craniofac Surg 2002 May;13(3):418-26.
5.吳永青、葛堅、邱鵬新,等,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體外培養(yǎng)、純化及生物學特性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1999,35(3):190.
6.凌啟波.實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組化技術[M].第一版,廣東教育出版社,1989.148~168.
7.Quigley HA,Nickells RW ,Kerrigan LA et al.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5,36:774.
8.Quigley HA.Aust N-Z Ophthalmol,1995,23:85.
9.Valenzuela EG ,Sharcef S ,Walsh J,et al. Invest Ophthal Vis Sic,1995,36:9~15.
篇2
[關鍵詞]外科學;顱底骨折;高職院校;說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R65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19)05(a)-0143-02
說課是教師針對教材中的某一觀點、問題或具體課題,用口頭來表述其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jù)的一種方法[1-2]。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yǎng)造就研究型學者型青年教師的最好途徑之一[3]。也是目前各類教師資格證考試和教師招聘考試的必備環(huán)節(jié)[4]。該節(jié)課結合高職院校學生情況,依據(jù)醫(yī)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進行多元化授課模式[5]。下面將對顱底骨折這一章節(jié)進行說課設計,分別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進行展開闡述,
1說教材
1.1教材介紹
所采用教材是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由龍明、王立義主編的《外科學》(供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用第7版)。該教材根據(jù)臨床醫(yī)學崗位服務需求進行編寫,很好地體現(xiàn)了醫(yī)學“三基訓練”模式,涵蓋了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學習《外科學》的知識和技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緊密接軌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內容,突出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實用性。
1.2課程分析
選用第十七章第三節(jié)內容顱底骨折。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解剖基礎知識、外科疾病處理原則和顱骨骨折部分內容,這對該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外科總論基礎上對顱腦損傷疾病的進一步深化,因此對學習顱腦損傷其他疾病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1.3教學目標
依據(jù)《外科學》教學大綱、“三基訓練”模式及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要求,結合該節(jié)課內容,確立教學目標:
1.3.1知識目標掌握顱底骨折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措施及處理原則。
1.3.2能力目標能熟練采集病史、體格檢查、通過臨床表現(xiàn)進行診斷,掌握其治療措施。
1.3.3情感目標通過案例引入分析,結合顱底骨折特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能理論結合臨床實踐。激發(fā)學生臨床邏輯思維能力及人際溝通技能。
1.3.4突出重、難點綜合分析教學內容,確定重點與難點。重點:顱底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措施。難點:顱底骨折的臨床分型。
2說學情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所教授對象是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大二學生,學生特點: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高,好奇心強,對外傷救治方面有很大的學習興趣[6]。但對知識的整合、運用能力不足,對顱底骨折的概念還比較陌生[7]。而學習卻又缺乏邏輯性,死記硬背的較多,效果卻不明顯[8]。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列舉臨床實際病例進行分享,并用多媒體圖片展示法,問答式教學、分組互動討論法,加深學生對疾病的認識,引導學生完成對顱腦損傷的學習。
3說教法
結合教材和學情的特點,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多媒體圖片展示、臨床病例分析、小組討論、問答教學等,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地傳達給學生,激發(fā)其學習熱情[9]。同時,也結合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大綱進行案例分析,促進學生今后臨床執(zhí)業(yè)能力培養(yǎng)。
3.1多媒體展示
利用多媒體展示患者和大熊貓圖片、頭顱CT片,加以對比,更加形象化地提示顱底骨折的各種類型。
3.2臨床病例分析
收集臨床實際顱底骨折病例,參照往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題型,通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進行案例分析,增加學生病例分析及實踐操作能力。
3.3小組討論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遇到的顱腦損傷方面實例,并討論本病與其他損傷的區(qū)別,增加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4問答教學
通過學習,提問“顱前窩、顱中窩、顱后窩骨折的區(qū)別”“顱底骨折的診斷方法”等問題,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4說教學過程
這個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教學過程設計4個環(huán)節(jié),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示顱骨及顱底解剖學結構知識。
4.1導入
由大熊貓、頭部受傷的病人兩張圖片引入,一工人受傷后鼻腔出血在醫(yī)院急診科就診時的情景病例的導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疑問:大熊貓跟本節(jié)課講授內容有聯(lián)系嗎?在情景病例中如果你是醫(yī)生,你該如何做呢?能讓他直接回家嗎?該如何幫助他呢?為何工人鼻腔出血醫(yī)生卻不主張?zhí)钊??帶著這些疑問,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都沉思在“猜想”與“探究”之中,帶著這些問題期待在課堂中尋找答案。
4.2新授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結合臨床疾病實際案例,分析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作用于顱骨引起顱底骨折原理[10]。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什么原因會造成顱底骨折?顱底骨折后有何表現(xiàn)?診斷依據(jù)是什么?該如何處理?通過分組采集病例、收集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得出本節(jié)課需要大家掌握的教學目標:顱底骨折的病因、分類、臨床表現(xiàn),診斷方法及處理方法。同時教會大家怎么從實際病例中做好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并用“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的方法以加強記憶效果[11]:讓學生摸摸自己的耳后乳突區(qū),熟知病變部位,判斷顱中窩顱底骨折情況;看看傷者雙眼周和眼瞼瘀血和充血情況,如“熊貓眼征”“兔眼征”等;對比顱前窩、顱中窩、顱后窩骨折后的區(qū)別,并用列表法對比三者的特點。該病處理原則上采用總結記憶:做到“一抗二要三不四禁”[12-13],既一抗(抗生素+TAT);二要(要正確,要頭下墊無菌巾);三不(不擤鼻涕,不打噴嚏,不用力排便);四禁(禁填塞,禁沖洗,禁滴藥,禁腰穿),加強學生記憶。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的思想和手都動起來,活躍了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探究能力,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執(zhí)業(yè)能力,為今后臨床分析、解決病例打下堅實基礎。
4.3總結練習
通過練習回顧課堂授課內容,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導入回放和能力訓練:提問學生對課前導入內容的分析。如:大熊貓和受傷患者有什么關系?作為醫(yī)生該如何處理傷后鼻腔出血的問題?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效果。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
4.4布置作業(yè)
課后思考結合該次顱底骨折學習內容,如果生活中遇到類似患者,你會怎么辦?如何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課后讓同學間分組討論,也可以和老師一起討論。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激發(fā)學生課后思考能力,加強知識記憶,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在緊急外傷救護方面的應急能力。
5教學反思
篇3
1.1一般資料
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將100名將進入我院血管外科實習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五年制本科實習生,隨機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為58人,采用循證醫(yī)學PICOS模式的PBL法進行教學,另外42人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進行教學。兩組學生年齡、性別、以往成績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選取教學經驗豐富教師6人為帶教老師,根據(jù)教學目的培訓后帶領實習生。參加研究的實習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分管病床,學習并考核相同的內容。
1.2方法
1.2.1實驗分組對照組(LBL組):
(1)上完一節(jié)課后帶教老師進行輔助授課(患者病史、臨床癥狀、輔助檢查等)。
(2)要求學生課后復習課上知識,下一節(jié)課上教師帶學生在病床邊做病例示范講解。
(3)組織學生針對病例的病史、體征特點、檢查結果等進行分析并討論。
(4)組織學生討論疾病的鑒別、診斷以及治療情況。
(5)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出最終診斷以及治療方案等。
(6)血管外科實習結束后同時進行出科考試。實驗組(PBL+PICOS組):即采用循證醫(yī)學PICOS模式結合導向式教學法(PBL)教學,主要方法如下:
(1)上完一節(jié)課后帶教老師依據(jù)PICOS模式構建臨床問題。
(2)要求學生依據(jù)該臨床問題進行文獻檢索,收集證據(jù)并匯總,在下一節(jié)課上按照PBL教學法的基本步驟進行小組討論。
(3)把匯總出的相關文獻與現(xiàn)有方案進行評價和比較,找出疾病的最佳證據(jù)。
(4)把當前的最佳證據(jù)應用于病患的診斷及治療決策。
(5)對循證實踐和結果進行后效評價。
(6)血管外科實習結束后同時進行出科考試。
1.2.2教學效果評估對兩組學生進行同期學習內容考核,包括理論考試、病例分析。教學主觀指標為學生研究問題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知識理解能力、文獻查閱能力、文獻評價能力;教學客觀指標為學生對疾病的綜合分析能力、臨床應用能力。考試分為臨床病例分析及理論兩部分,每部分各50分。臨床病案主要評估學生對疾病的思維能力及綜合分析解決能力。理論部分主要考察學生理解掌握基礎理論的情況,考試內容為基礎與臨床試題。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學生對PICOS+PBL、LBL的評價及對學習的幫助情況。
1.2.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統(tǒng)計方法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統(tǒng)計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在理論考試成績方面,兩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實驗組在病例分析成績及研究問題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知識理解能力、文獻查閱能力、文獻評價能力方面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學生通過PICOS+PBL教學模式,對PBL、PICOS、循證醫(yī)學的作用和意義更為認可,提高了學習的興趣(P<0.05)。
3討論
篇4
關鍵詞:Moodle;Wampserver;Apache Web服務器;課程資源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3-0000-02
The Exploration Research of Moodle-based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Building and Curriculum Resource Design in Medical Vocational Colleges
Li Hongliang
(Zhangye Medical College,Zhangye734000,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Moodl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s the core focus,this subject introduces the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Apache Web server in Windows environment and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Moodl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s well as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 design based on Apache Web server.
Keywords:Moodle;Wampserver;Apache Web server;Curriculum resource design
Moodle(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種面向對象的模塊化動態(tài)學習環(huán)境。它是由澳大利亞Martin.Dougiamas博士及其團隊基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而開發(fā)的課程管理系統(tǒng)。其代碼采用PHP語言編寫,是一款優(yōu)秀的開源免費軟件。Moodle主要功能有:網站管理功能、課程管理功能、學習管理功能。其中課程管理功能又包括許多豐富的課程活動,如:程序教學、資源、測驗、作業(yè)、論壇、投票等。本人結合工作實際,對Moodle在醫(yī)學職業(yè)院校中的應用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Moodle的安裝搭建
由于Moodle是采用PHP語言編寫的,因此首先要搭建支持PHP代碼的Web服務器,本人采用windows環(huán)境下Apache+Mysql+PHP+PHPMyadmin+Moodle的搭配模式來配置此平臺。
對于廣大教師而言,手動配置Apache Web服務器并非一件易事,本人推薦使用Wampserver集成安裝包。該安裝包集成了Apache、Mysql、PHP、PHPMyadmin環(huán)境,擁有簡單的圖形和菜單安裝界面。安裝完畢后大部分配置都已就緒,剩下只需幾步簡單的配置操作即可順利完成Apache Web服務器的搭建。本人在實際操作中采用Wampserver2.0版本。
(一)安裝Wampserver2.0
啟動Wampserver2.0安裝程序,根據(jù)安裝向導單擊“Next”,進行正常安裝,本人采用默認路徑“C:\wamp”。安裝接近尾聲時提示用戶選擇默認瀏覽器,這里選擇系統(tǒng)缺省瀏覽器“explorer.exe”。后續(xù)界面會讓用戶輸入PHP的郵件參數(shù)信息,這些也保留默認內容即可。程序安裝完畢后,在任務欄的系統(tǒng)托盤中會自動啟動Wampserver程序。
(二)調整Wampserver語言,瀏覽其菜單內容
Wampserver菜單默認語言為英語,可以將其設置為簡體中文,方法是在任務欄系統(tǒng)托盤中右擊Wampserver圖標,選擇“chinese”。
語言選擇好后,可先瀏覽菜單內容,方法是左擊系統(tǒng)托盤的Wampserver圖標,菜單中包含“Localhost、phpMyAdmin、www目錄、Apache、PHP、MySQL”等菜單項。
(三)設置PHP時區(qū)
PHP解釋器默認使用格林威治時間GMT,這與我國實際時間相差8小時,因此需進行設置。單擊系統(tǒng)托盤Wampserver圖標,選擇菜單中的“PHP->php.ini”,打開該文件后,找到[Date]字段,去掉“date.timezone”前的分號,并在等號右側加上“Asia/Shanghai”。
(四)配置Mysql數(shù)據(jù)庫
步驟一:在Wampserver菜單中找到“phpMyAdmin”菜單項,打開相應窗口,其界面語言默認為英語,此時單擊“Language”后的下拉列表框,將語言改為簡體中文。
步驟二:在“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數(shù)據(jù)庫”文字提示下的文本框中輸入“moodle”,其它設置保持默認。單擊“創(chuàng)建”按鈕新建一個名為“moodle”的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庫的名稱可自定,但必須為英文名稱,本人推薦使用“moodle”)。
步驟三:為moodle數(shù)據(jù)庫的“root”賬戶設置密碼。數(shù)據(jù)庫創(chuàng)建完畢后,單擊頁面左側的“moodle”數(shù)據(jù)庫名稱,頁面右側顯示出該數(shù)據(jù)庫的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單擊“權限”命令,在彈出的界面中找到用戶名為“root”,主機為“l(fā)ocalhost”的記錄,單擊其后的“編輯權限”命令,接著在彈出的小窗口中部找到設置密碼部分,如圖2所示。在“密碼”文本框中輸入自定義密碼,“密碼加密方式”選擇默認“MySQL4.1+”,單擊“執(zhí)行”按鈕即可。
圖2
當密碼修改成功后,再單擊主菜單中的任意一項,便會產生如圖3所示錯誤信息。這是因為PHPMyAdmin是基于PHP Web頁面的,它需要先連接到Mysql數(shù)據(jù)庫才能提供各種操作功能,服務器賬戶“root”密碼修改后,系統(tǒng)之前保存的默認密碼已失效(賬戶“root”的默認密碼為空),因此要修改配置文件中的連接字符串,以便將密碼部分重新設置。根據(jù)提示,查找“config.inc.php”文件,此文件位于Wampserver安裝目錄下的“apps\phpmyadmin3.1.1”文件夾中。找到該文件后用“記事本”程序打開,查找如下字符串:$cfg['Servers'][$i]['password']='',其中等號右側的單引號內為空,即默認為空密碼,用戶只需將剛才設置的密碼再次輸入單引號內即可完成密碼重置。至此,Apache Web服務器的相關基礎配置操作完成。
圖3
(五)安裝Moodle
本文以Moodle1.9.7版本為例來實現(xiàn)其安裝過程。
步驟一:在Wampserver安裝目錄中找到名為“www”的文件夾(本人在實際操作中的安裝目錄為“C:\wamp\www\”),將其中原有的“index.php”和“testmysql.php”文件刪除(它們均為配置Apache Web服務器時的相關測試文件)。
步驟二:將Moodle1.9.7文件夾中的所有文件拷貝到“www”文件夾中,在其中可以找到“install.php”文件,它即為Moodle平臺的安裝文件。
步驟三: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中輸入“http://localhost/install.php”,即可打開Moodle的安裝界面。其界面默認語言為英語,單擊“Language”后的列表框,選擇語言為簡體中文。單擊“Next”繼續(xù)安裝。
在安裝過程中,系統(tǒng)需要自動檢測PHP設置及運行環(huán)境,讓用戶確認安裝Moodle的位置,要求用戶輸入數(shù)據(jù)庫賬戶及密碼(即賬戶“root”和之前數(shù)據(jù)庫中自定義的密碼),下載“簡體中文”語言包,最后要求用戶設置登錄Moodle平臺的管理員賬戶和密碼。頁面中其它設置可根據(jù)用戶的實際情況填寫。完畢后單擊“提交”按鈕即可。至此,Moodle平臺順利搭建完成。
二、基于Moodle的課程資源設計
本人在醫(yī)學職業(yè)院校工作過程中,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并結合本校信息化硬件建設的實際情況,認為本校公共基礎課如《計算機公共基礎》《思想政治理論》《大學英語》,醫(yī)學類專業(yè)課程如《內科學》《外科學》《CT攝影與診斷技術》《護理學》《藥物分析》等,均可建設Moodle網絡教學資源。通過網絡課程,最大程度上突破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本人承擔《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下面就以該課程為例來簡要談談Moodle平臺下的網絡課程資源設計。
Moodle搭建好后,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http://localhost”進入登錄界面,輸入剛才創(chuàng)建的Moodle賬戶和密碼,此時以管理員身份登錄。
(一)在Moodle中創(chuàng)建課程
默認頁面中會出現(xiàn)“網站管理”模塊,在其中選擇“課程->添加/修改課程”,進入相應頁面后單擊“添加新類別”按鈕新建一個課程類型為“公共基礎課”,再單擊“添加新課程”按鈕來創(chuàng)建該課程類型下的一門具體課程,如《計算機公共基礎》?!案袷健绷斜砜蛑锌蛇x擇“主題格式”或“星期格式”?!斑x課密鑰”文本框中可設置只需輸入一次的密碼,它由教師告知學生,一般用在教師不希望自己的教學內容被別人隨意觀看的情況。其它課程信息可根據(jù)用戶的實際情況填寫。完成后,單擊“保存更改”按鈕,隨即要求分派子課程,如無子課程,單擊“返回首頁”按鈕,即可看到已設置好的課程模塊,如圖4所示。
圖4
(二)在Moodle中設計課程網頁
進入《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頁面,單擊右上方的“打開編輯功能”按鈕,在主題1的“添加資源”列表框中選擇“編寫網頁”,彈出相應窗口后,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在“全文”編輯框中完成該課程章節(jié)的網頁設計,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在“全文”編輯框中添加一個4行3列的表格。單擊編輯框上方工具欄中的“插入表格”按鈕,在彈出的相應對話框中,將“行”設置為4,“列”設置為3,“邊框線”設置為0。
步驟二:在表格的單元格中插入圖片。將光標置于表格的相應單元格內,單擊工具欄中的“插入圖片”按鈕,此時會彈出相應對話框,在其中的“創(chuàng)建文件夾”按鈕前的文本框中輸入文件夾名稱,例如“mypic”(文件夾名稱必須為字母),然后單擊“創(chuàng)建文件夾”按鈕,該文件夾便添加到了“文件瀏覽”區(qū)域中。單擊該文件夾,瀏覽并上傳所需圖片。最后選擇所需圖片如“pic-1”,單擊“確定”按鈕后插入到表格中。
步驟三:向網頁表格中添加文本,單擊“保存更改”按鈕后網頁資源。
網頁設計的更多功能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贅述。愛好者可自行探討使用。
(三)在Moodle課程中設計測驗
對于教師而言,在網絡上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測驗,并且能夠自動閱卷、自動評分,這曾經是一個夢想,而在Moodle課程中,可以將這種夢想變成現(xiàn)實。Moodle提供的測驗題目類型共有9種,限于篇幅,本人只以編輯選擇題為例來簡要說明其過程。
步驟一:在主題1的“添加活動”列表框中選擇“測驗”,轉到相應的編輯頁面。在其中設置相關屬性值,如:名稱、時間限制、每頁題目數(shù)等。設置完畢后單擊“保存更改”按鈕完成對測驗活動的添加。
步驟二:在測驗中編輯某種類型的題目。單擊主題1中的“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測驗題”標題進入編輯頁面,在“類別”列表框中選擇“課程計算機公共基礎”。在“新建試題”列表框中選擇“選擇題”,系統(tǒng)自動轉入編輯選擇題頁面?!霸囶}名稱”文本框中輸入整套測驗題的標題,如“本章測驗題”?!霸囶}內容”編輯框中輸入選擇題的題干,如“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分為:”?!澳J試題分數(shù)”文本框中輸入每道選擇題的分值,如“5分”?!皯土P因子”文本框中默認值設置為“0”,管理員可在此處設置每次選擇錯誤答案扣除該題分數(shù)中的百分比?!斑x項1”文本框中設置此選擇題的備選答案,例如:“系統(tǒng)軟件和應用軟件”,如果此答案為正確的,將后面的“成績”選項設置為“100%”,如果為錯誤,設置為“無”。其余的備選答案如同此處設置。至此,一道選擇題編輯完畢,單擊“保存更改”按鈕,返回到編輯測驗的頁面中,可進行后續(xù)題目的編輯。
三、結束語
Moodle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課程管理系統(tǒng),其中還有許多實用的功能供我們去探索使用。本人在幾個月的研究、使用過程中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將此系統(tǒng)的使用方法完全研究透徹,在此記錄下自己在使用過程中的點滴經驗,與各位教育界同仁和Moodle愛好者一起分享。
參考文獻:
[1]趙江,董欣.網管員成長手記――網絡組建、配置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9
篇5
一、注重聯(lián)系性
l.科學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
美國化學學會會長,哥倫比亞大學教授R.布里斯羅指出:科學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和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茖W在為全人類提供衣食住行,解決環(huán)境污染、能源危機、資源短缺和改善健康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科學理論從發(fā)現(xiàn)到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縮短,大量高科技產品的涌現(xiàn),特別是人類遺傳基因密碼的破譯,科學中的化學起著關鍵作用。
一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學科分支越來越多,但是,科學發(fā)展的另一個趨勢卻是越來越強調學科之間的融合。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都是綜合性的,需要多學科通力合作才能圓滿解決。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建立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理念。
如初中化學有一道常用的練習:如何鑒別蒸餾水和食鹽水。特別方法除了化學以外,教師還可以啟發(fā)學生試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從初中的知識層面來看,應該找出近十來種方法。
再看下面的實驗題:廣口瓶中盛有正在萌發(fā)的種子及一裝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放置一段時間后,U形管的a、b兩端液面有什么變化?這道題目,與NaOH的性質有關,同時也涉及到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氣壓變化等問題,打破了單一的學科界限。通過練習,有利于學生擺脫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的局限性,提高了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2.理論和實際的聯(lián)系
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往往注重概念和定理的教學,并將科學描述成中立的、客觀的和不受個人偏見影響的學問。事實上,科學脫離人類社會就可能被歪曲。也許就因此而使那些對人類和與自身有關的東西感興趣的學生,失去對科學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努力把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使科學學習更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歷。
質量守恒定律最初在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通過在密閉容器中煅燒金屬錫的實驗發(fā)現(xiàn)的。然后,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德國化學家朗多耳特及英國化學家曼萊,又相繼重復或改進了上述實驗,用更精確的實驗數(shù)據(jù)(相對誤差小于千分之一),證實了質量守恒定律。1860年確立的原子——分子學說,也從物質結構的觀點,支持了這一定律。質量守恒定律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對化學實踐的正確指導。以質量守恒定律為基礎的化學方程式,廣泛應用于工農業(yè)生產和科學實驗,為人們的判斷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jù),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質量守恒定律也為我們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氧氣制取和性質實驗課。教師給每組同學m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粉末,要求制取盡可能多的氧氣,并做氧氣性質實驗。每組同學基本上都收集到三瓶多四瓶不到的氧氣。利用裝滿氧氣的三個集氣瓶,完成了三個氧氣性質實驗。這時,教師提出一個新的問題:能否利用本次實驗的數(shù)據(jù),來測出氧氣的密度?課后思考方法和原理,下次再進實驗室來解決學生。學生意猶未盡地下了課,實際上又進入了一種新的“憤悱”狀態(tài)。求算氣體的密度,必然要知道氣體的質量和氣體的體積。而實驗中氧氣質量的求算,就要利用質量守恒定律。理論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把學習引向深入,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情緒。下節(jié)課,當學生算出自己的“氧氣密度”時,對照氧氣的實際密度,又會進入新一輪思考。
二、注重實用性
初中科學新教材以科學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為背景,以科學、技術、社會,三者關系為主線,注重知識的綜合性,突出知識的實用性;與舊教材相比,在教學內容社會化、生活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縮短學生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距離等方面有很大進展。我們不妨試試讓學生用科學的觀點來分析下列問題。
用自來水直接注入金魚缸,不久,金魚的魚體會發(fā)生潰瘍;時間長了,金魚還會死亡。但是,如果將自來水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后,再注入金魚缸,則不會發(fā)生上述情況。為什么?中國家庭一般都使用鐵制的鍋,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為鐵鍋有益健康,向全社會推廣使用鐵鍋,為什么?家中熱水瓶長期使用后,在瓶膽上會沉積水垢。用微熱過的食醋倒入熱水瓶,浸泡一段時間后,水垢便能除去。什么原理?到菜場買菜,怎樣才能買到新鮮放心的肉食品呢?有一種非常簡便實用的方法-PH試紙法,只要將肉的滲出液滴到試紙上1秒鐘,然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即可。若顯橙色或淡綠色,說明是鮮肉;若是藍紫色,則已變質,不能食用。什么道理?這些知識很實用,又聯(lián)系了科學中的水、NaOH、酸、PH等內容,使科學知識在學生面前少了幾分乏味感,多了幾份生活的親和力。
三、注重開放性
首先,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要開放,改變教師與學生的主從關系,建立起互動的交流關系。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打破一味閉門造車的老框框,做到既有課堂,又沒有課堂。教學方法上,要讓學生能體驗學習;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探討中,相互誘導,相互激活思維。積極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把多媒體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充分溝通學科與世界的聯(lián)系。網上與網下結合,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其次,要設計開放式教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開放式教學問題既可以是實驗題型,也可以是情景題型。這類問題開放不封閉,問題材料立意新穎,條件充分,問題的切口相對比較寬泛,給學生從多角度打準切人點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機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樣性,能要求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從多個層面審視。選擇最佳途徑,獲得正確結論。答案不是唯一的,有可能呈現(xiàn)不同條件下的不確定性??聪旅胬}:
氫氣是一種理想的“綠色能源”。1980年我國已制成了燃氫汽車,該車可乘12人,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行駛了40公里。
1.為了有效發(fā)展民用氫能源,可否利用電解水或用鋅與稀硫酸反應來作為氫氣的來源?較經濟的可供開發(fā)的制氫方法有哪些?
2.由于氫氣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質和______的化學性質,制得的氫氣還需解決的問題有______和______。
顯然,解決這類這種內涵具有發(fā)展性、思維無約束性的教學問題,需要學生查閱一定資料,聯(lián)系其他學科知識,進行開放式學習。
再次是構建科學、合理的開放式教學評價模式,多層次、全方位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注意設計開放式試題;答案盡量多元化,減少標準答案。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都給予肯定、鼓勵,提高學生成功的概率。對學生參與課外科學興趣活動,科學競賽,撰寫科學小論文等,也給予相應的評價,客觀地考查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四、注重實踐性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茖W實驗是實踐性的最重要載體,應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動腳”的機會。例如:1.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2.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擴大實踐的空間和容量;3.把某些實驗習題改為操作實驗。例如:量筒為什么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可讓學生做一個小實驗:將一定量的熱溶液倒入量筒,冷卻后,發(fā)現(xiàn)溶液的體積將有所變化,道理也出來了;4.加強第二課堂,開展課外活動;5.增強作業(yè)實踐性,布置家庭小實驗。如:用牽牛花或月季花的花瓣來試制酸堿指示劑。
學生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一些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培養(yǎng)了思維的直覺性。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可能避免會遇到某些反?,F(xiàn)象,出現(xiàn)與理論的某些差異,造成認知沖突的失衡,受到心理受挫的考驗。適時抓住這種挑戰(zhàn)機遇,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幫助學生分析原因,矯正負面的心理影響,以促進其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形成。解決得好,挫折的經歷將帶給他們強烈的甚至是終生難忘的感受。
五、注重創(chuàng)新性
近代科學的發(fā)展史,可以看作是在創(chuàng)新理論指導下層出不窮的歷史。以化學藥物的合成比例來說,無論是已有百年歷史,曾被美國宇航員帶上月球的阿斯匹林,還是目前臨床用于治療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癌癥、艾滋病的許多藥物,都是由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合成出來的。
創(chuàng)新能力理論認為,正常智力的人,智力沒有高低之分,只有智力結構的不同。任何一個有智力的人都有創(chuàng)造力,但并非任何一個有智力的人都能發(fā)揮出創(chuàng)造力。也就是說,創(chuàng)造猶如人的智力中的寶藏,需要進行開采和挖掘,可見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教師去訓練和培養(yǎng)。在適當?shù)慕逃拢瑢W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能夠得到發(fā)展和顯現(xiàn)??茖W教育的目標主要是以科學基礎知識、基本功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觀念為承載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完善其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