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04-08 19:2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花椒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花椒治蟲牙痛?;ń酚兄蜗x牙痛的作用,可以用6克花椒、6克白芷、6克細辛這三味中藥一起用水煎藥汁,待藥汁溫熱時漱齒。
3、花椒治飧泄?;ń酚兄吴感沟淖饔茫梢杂枚缮n術、一兩炒川椒兩味中藥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醋糊成如梧子大的藥丸,每服在食前用溫水服下二、三十丸。
4、花椒治氣逆咳嗽?;ń酚兄螝饽婵人缘淖饔茫梢杂?.5克花椒、30克炒熟的瓜蔞與250克炒熟的麥面一超混合后研磨成為細末,再加蜂蜜制成如龍眼核大小的蜜丸,不限時間隨時含服。
篇2
摘 要:對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4味止痛中藥的物理性狀、化學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質量控制方面近幾年來的文獻資料進行收集并分別綜述,為指導下一步的實驗提供更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中藥止痛;藥劑學;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1-0140-03
通過文獻調研和動物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4味中藥外用止痛療效確切且毒副作用小,現(xiàn)就這4種中藥的現(xiàn)代藥劑學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花椒的研究進展
1.1 概述
花椒是蕓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生產,以四川產最為馳名,故又名川椒、蜀椒。
1.2 物理性狀
果、多單生,直徑4 ~5mm 。外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散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油點,直徑0.5~1mm,對光觀察半透明,內表面淡黃色。香氣濃,味麻辣而持久。
1.3 主要化學成分
現(xiàn)代研究表明:花椒屬植物的化學成分主要有生物堿、酰胺、木脂素、香豆素、黃酮、三萜、揮發(fā)油、脂肪酸和甾醇等[1] 。花椒起止痛作用的有效物質是揮發(fā)油,起止痛作用的化學成分有香柑內酯、菌芋堿、1,8-桉葉素,其中香柑內醋[2]為主要鎮(zhèn)痛成分。
1.4 藥劑學進展
近年來,一些新的制劑技術開始運用于花椒研究。趙群莉[3]等將超臨界萃取的花椒油直接采用同軸噴嘴噴霧干燥制成花椒微膠囊。如任桂蘭[4]等研究超臨界CO2對花椒化學成分的萃取,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GC―MS)對超臨界CO2萃取的花椒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孫曉明[5]等對花椒揮發(fā)油進行了超臨界CO2工藝萃取實驗研究,采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從花椒中提取油樹脂,其得率較高,可以達到8%~10%。
2 延胡索的研究進展
2.1 概述
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塊莖,又稱玄胡、元胡,主產浙江省東陽、磐安一帶,功行氣止痛、活血化瘀、尤以止痛見長。
2.2 物理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扁球形,直徑0.5 ~1.5cm 。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凸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2.3 主要化學成分
延胡索主要成分為生物堿,主要為叔胺、季胺類生物堿。到目前為止,從延胡索中分離得到的生物堿類成分約有30種[6] (延胡索辛素結構不明,未計在內)。除生物堿外,延胡索中尚含有大量淀粉,少量黏液質、樹脂、揮發(fā)油,另含無機微量元素。起止痛作用的化學成分有延胡索甲索、延胡索乙素(dl―THP)、延胡索丑素等生物堿,其中延胡索乙素的止痛作用最強。
2.4 藥劑學進展
2.4.1 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進展
延胡索中的有效成分為生物堿,其中以延胡索乙素的止痛、鎮(zhèn)痛作用最強。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藝,傳統(tǒng)制劑工藝多采用醇提工藝,也有水提的報道;現(xiàn)代工藝多采用冷浸法、滲漉法、熱回流方法(索氏提取法),近年來有采用超聲提取法的報道、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法。陳平等[7]通過比較幾種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延胡索總生物堿的結果,證實冷浸法結果不穩(wěn)定;桑彤[8]等采用正交法優(yōu)化延胡索的滲漉法提取工藝;孫百虎[9]等采用醇回流法提取延胡索中的生物堿;有報導采用超聲提取法[10],利用超聲振蕩助溶的原理進行提取;黃欣[11]等研究比較CO2超臨界流體萃取法(CO2-SFE)和醇回流法提取延胡索有效成分的優(yōu)劣,結果顯示CO2-SFE提取法優(yōu)于醇回流法。
2.4.2 延胡索質量標準的研究進展
延胡索的質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成藥的鑒別和含量測定方面[12]。而在鑒別方法中,薄層層析與掃描法發(fā)展得相當成熟。在含量測定方法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也是應用最早的方法;在2000年之后,高效液相色譜法其在分離定量方面專屬性強、重現(xiàn)性好的優(yōu)勢,其應用發(fā)展得很快,成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然而由于延胡索生物堿具有強極性、弱揮發(fā)性以及相對強的堿性,以常規(guī)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生物堿的質量控制研究一直面臨較多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毛細管電泳、質譜等技術的成熟和普及,生物堿的分析方法有了較多的突破,但具體應用在延胡索中的并不太多,目前分析延胡索中生物堿的最主要分析方法還是HPLC,其他方法的應用極為少見。
3 沒藥的研究進展
3.1 概述
沒藥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莖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
3.2 物理性質
沒藥呈半透明不規(guī)則顆粒狀或粘結成團狀,大小不一,直徑1~3cm,有的達10cm;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無光澤;質地硬,表面粗糙,粉狀或片狀,很脆,有細粒狀裂痕,破碎面呈不規(guī)則顆粒狀,有油樣光澤,并常具白色斑點和紋理;打碎后的薄片有亮光,半透明,加水共研時,則形成黃棕色乳狀液;氣微芳香而特異,有辛辣和苦味,嚼時粘牙。
3.3 主要化學成分
沒藥的主要化學成分有揮發(fā)油、樹脂、樹膠、灰分、鹽類、酸類等[13]。沒藥中起止痛作用的化學成分有呋喃桉葉烷-1,3-二烯、莪術烯、半萜烯,起止痛作用的有效物質為揮發(fā)油。
3.4 藥劑學進展
目前對于沒藥藥理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深入,但有關沒藥藥劑學方面的研究進展緩慢。近年來,對沒藥藥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測定方面。王勇[14]等采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分別對超臨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超聲提取法和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沒藥所得提取物的化學成分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各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成分差異很大,以超臨界CO2萃取物中化學成分種類較多,除揮發(fā)油外還有大量樹脂等有效成分,證實超臨界CO2萃取法是一種有效的提取沒藥成分的方法;馬熙中[15]等采用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提取中藥乳香和沒藥的組分,并與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儀聯(lián)用分離鑒定了它們的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結果表明:在沒藥的藥劑研究中應用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具有很多優(yōu)點,是一般常規(guī)方法所不及的。
4 三七的研究進展
4.1 概述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塊根。別名參三七、田七、早三七、盤龍七、金不換,主產于我國云南、廣西。
4.2 物理性狀
三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xù)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比重大,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4.3 主要化學成分
三七的主要化學成分有:三七總皂苷(PNS)、揮發(fā)油、三七素、黃酮、甾醇、聚炔醇、糖類、氨基酸、有機酸、環(huán)二肽和人參內酰胺及鈉、鉀、鐵等[16]。三七起止痛作用的有效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其中人參皂苷Rbl為主要鎮(zhèn)痛成分。
4.4 藥劑學進展
三七中起鎮(zhèn)痛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總皂苷,對三七皂苷的提取,比較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先用乙醚脫脂,然后用甲醇或乙醇回流提取,水飽和正丁醇萃取,得到粗總皂苷。但這種方法很復雜,而且費時間、費溶劑?,F(xiàn)在普遍采用超聲提取的方法,這種方法省時,省溶劑,步驟簡單,提出的粗總皂苷中所含雜質少。三七的分離方法[17]很多,如柱層析法、薄層層析法(TLC法)、液滴逆流層析法(DCCC法)及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法)。在三七總皂苷含量測定方法方面,章觀德[18]用吸附樹脂分離-比色法測定三七根中的總皂苷含量;周志華[19]等采用薄層層析-比色法將三七粗皂苷甲醇提取液經硅膠薄層層析分離純化,純化后所得的總皂苷以香草醛-高氯酸為顯色劑比色測定。在三七單體皂苷含量測定方面,張萱等[20]采用薄層掃描法測定其人參皂苷Rg1的含量。 最近,周迎春等[21]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三七總皂苷中人參皂昔Rg1、Re、Rb1和三七皂苷R1含量。
5 問題與展望
花椒、延胡索、沒藥、三七藥用歷史悠久,止痛療效確切,但歷年來對其止痛作用的藥劑學方面的研究尚有諸多局限:①研究多集中在單味藥物或單體化學成分的止痛作用方面,尤其是集中在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含量測定及質量控制方面,而中藥的止痛作用是多水平、多靶點,機理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止痛中藥在痛癥治療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造成療效不如西藥好。因此,以中醫(y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如何將單味中藥或中藥單體合理組方配伍,使其產生疊加或是協(xié)同作用,制成一種療效更好的中藥復方制劑將是今后研究中藥止痛的一個方向;②給藥多采用口服給藥或注射給藥的途徑,而某些止痛中藥(如花椒)口服或注射給藥止痛成分吸收有限,而外用吸收良好,甚至有局部麻醉的作用。因此,如何將這些止痛中藥在藥劑學指導下研制成一種外用中藥止痛制劑是今后研究的另一方向;③研究多集中在止痛中藥的原藥材或單一成分上;而原藥材的有效止痛成分析出較少,單一成分止痛作用有限。因此,在研究原藥材多種止痛成分的基礎上,還要研究如何提高其有效止痛成分的釋放這是我們今后研究中藥止痛的又一方向。在中醫(yī)藥基本理論指導下,結合現(xiàn)代醫(yī)藥學知識(如運用現(xiàn)代超微粉碎技術制成微米粉末從而提高止痛中藥有效成分的釋放),將會為今后中藥止痛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選擇。
參考文獻:
[1] 孫小文,段志興.花椒屬藥用植物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1996,31(3):231.
[2] 佟如新,王普民.青花椒活性成分香柑內酯的藥理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1999,10(6):30.
[3] 趙群莉,鄧修,蔡建國,等.花椒油的超臨界CO2萃取與微膠囊的直接制備[J].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3(1):1-4.
[4] 任桂蘭,鄭永杰,董軍. 超臨界 CO2萃取花椒化學成分的研究[J].化學工程師,2006,134(11):50-51.
[5] 孫曉明,金敬宏,吳素玲,等.超臨界 CO2萃取技術應用于花椒油樹脂分離工藝的研究[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3,22(5):9-11.
[6] 賀凱,高建莉,趙光樹.延胡索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質量控制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7,38(12):1909-1911.
[7] 陳平,邪振榮.延胡索總生物堿提取與分析方法比較[J].現(xiàn)代應用藥學,1991,10(6):15.
[8] 桑彤,謝培德.延胡索滲漉提取工藝的優(yōu)選[J].基層中藥雜志,2000,14(3):35-37.
[9] 孫百虎,尚平,卜欣立.元胡中生物堿的醇回流提取[J].河北化工,2008,31(2):41-42.
[10] 龔青,周蒂,王碧娟.HPLC法測定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量[J].中國現(xiàn)代應用化學雜志,2000,17(4):315.
[11] 黃欣,蘇樂群,傅春升.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法和醇回流法提取元胡有效成分的比較[J].華西藥學雜志,2007,22(5):532-534.
[12] 王文慧,宋清玲.延胡索的質量標準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醫(yī)學與臨床,2006,4(5):51-52.
[13] 趙富春,曾志,等.沒藥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的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69-74.
[14] 王勇,賈曉斌,魏惠華,等,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4種方法提取沒藥所得提取物的化學成分[J].中國藥房,2005,16(19):1512-1514.
[15] 馬熙中,于小兵,鄭振華,等. 分析型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在研究中藥乳香、沒藥化學成分中的應用[J].藥物分析雜志,1992,12(2):83-85.
[16] 鮑建才,劉 剛,叢登立,等. 三七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6,28(2):246-253.
[17] 鮑建才,劉 剛,叢登立,等. 三七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6,28(2):246-253.
[18] 章德觀.吸附脂法測定三七及其冠心寧總皂甙[J].中草藥,1981,12(11):23-25.
[19] 周志華,章德觀.三七總皂甙成分分析的研究[J].藥學藥報,1981,16(7):535-540.
篇3
1、龍角花能補充營養(yǎng)。龍角花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特色食材,它含有十幾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一些天然的糖類和蛋白質以及粗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另外膽堿與煙酸等物質陽龍角花中最重要的存在,平時人們使用龍角花能補充營養(yǎng),促進身體代謝,提高人體素質。
2、龍角花能清肺止咳。龍角花為干性,至寒涼可以入肺經清肺止咳是它入藥以后的主要功效,平時它能用于人類肺結核,支氣管炎,以及肺炎咳嗽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治療時,可以把新鮮的龍角花加入適量冰糖與清水一起煲制成甜湯,然后服用,一天中可以服用多次,清肺止咳的功效十分明顯。
3、龍角花能預防動脈硬化。龍角花營養(yǎng)豐富,還有一些天然的黃酮類物質和酚類物質,它們被人體吸收以后可以軟化血管,也能凈化血液,促進血液流動,能有效預防人體血管老化,僵硬,對人類高發(fā)的動脈硬化有明顯預防作用,另外,平時經常用龍角花煲湯喝,還能減少高血壓與高血脂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4、龍角花能治腮腺炎。龍角花不單能內服,還能直接外用,它能清熱消腫,也能解毒平時可以直接用于人類腮腺炎的治療,當人們因腮腺炎出現(xiàn)兩腮腫大時,可以直接把新鮮的龍角花,搗碎以后制成泥狀,然后直接外敷,在腫痛的部位上每天更換一次,就能消腫止痛。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現(xiàn)在基礎教育中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以及與社會生活密切的關系,被人們越來越提高了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具有的獨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針以后,美術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視。美術是學校進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的捷克教育心理學家夸美紐斯曾說:“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發(fā)起來。”我根據自己的多年教學實踐,深深地感受到電化教育教學與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相比較而言,是十分適合美術學科教學原則和教育思想理念的一種被廣泛認可和卓有成效的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方法。電化教育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在美術教學中為學校的教學和培養(yǎng)祖國全面發(fā)展的新一代現(xiàn)代化公民和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優(yōu)化、促進、拓展延伸等以及與傳統(tǒng)教育教學不可比擬的作用。下面是我對電化教育教學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具體作用的幾點認識。
一、電化教育教學開闊學生視野,樹立學生與時俱進的審美觀念
電化教育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傳統(tǒng)的教學只是平面的單一的課本教材,繪畫也只限于紙張和不同的筆等工具材料,而新科技的現(xiàn)代化擴展了美術的工具使用范圍。中西方各種風格流派的繪畫風格都可以在電腦上繪制并體現(xiàn)出來。電腦繪畫課程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的美術課程的不同學段中也已被列為正規(guī)課程。雖只是運用簡單的Windows軟件的繪圖板繪畫或運用photoshop繪圖并處理效果,不管作品成果如何優(yōu)秀或良好亦或是不足之處很多需要鼓勵,這些過程都促使孩子們對傳統(tǒng)教學中的美術繪畫表現(xiàn)工具的使用,和教學與新科技的現(xiàn)代化的電腦美術繪畫工具的使用及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見識。為學生樹立與時俱進的審美觀念和未來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公民奠定了基礎。
二、電化教育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專業(yè)技能
電化教育教學在美術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索研究的欲望、以及運用所學美術專業(yè)知識表現(xiàn)認知與情感的欲望;提高了學生專業(yè)技能和對美術語言的深刻認識,并運用電化教學,結合社會生活,生動形象地詮釋和拓展延伸了課本教材內容,使學生在了解了美術的藝術性、人文性、實用性的同時,也使學生對美術教學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
新的電化教育教學手段優(yōu)化了美術的課堂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思路。學生們在課堂上見到的不再是枯燥單一的課本和掛圖,而是看到了多媒體電化教學技術中更生動具象的形象畫面、豐富的教學資料、現(xiàn)代的網絡資源信息,以及與課程內容密切又貼近生活、深化認識學習的內容和知識,如學生們喜歡的電影資料、卡通片資料、豐富的圖片資料、錄像資料、音樂、攝影等資料都可以作為詮釋優(yōu)化課本知識的電化教育資源。這些足以引起學生興趣和愛好,引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創(chuàng)作欲望。例如人教版小學的電腦繪畫課程,教師通過在多媒體投影的大屏幕上欣賞大師級優(yōu)秀的作品。直觀清晰富有感染力的效果使學生得到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美的熏陶;在了解美術繪畫技法時,也可以更為直觀地在教師的課件中詳細觀察了解作品的制作過程方法;看教師的示范演示作品時,借助于投影設備也會十分的直觀、生動。視覺的沖擊與熏陶會激起學生的強烈嘗試創(chuàng)作的欲望,這種欲望會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利用美術的工具來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在這樣執(zhí)著的練習創(chuàng)作過程中專業(yè)技能會相應的得到提高。
在人教版小學美術課程的不同學段,電腦美術繪畫課程、卡通動畫片的認識及繪畫、學習運用新科技數(shù)碼產品攝影選景或采訪、錄像、感受聲音(與音樂相關)等課程的開設。增長了學生對美術語言結合新科學技術手段在生活中的運用與呈現(xiàn)的見識。不僅在這些方面、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它所包含的人文性、審美性、實用性在現(xiàn)在社會生活中已被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與社會生活已是密不可分,可以說藝術即生活,而且美術的藝術語言已成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視覺文化需要。例如包含美術語言和設計及人文的電腦繪畫工藝在家庭生活用品、裝飾方面等的體現(xiàn);包含人文交流和美術語言的電腦美術廣告設計在社會公共場所的泛濫;包含美術審美因素和新科技元素的數(shù)碼攝影產品在家庭生活中的運用;孩子們每天都熱衷于包含豐富美術語言元素和新科技電化技術手段及人文內容的卡通動畫片以及包含美術Flas效果的廣告、音樂與TV視頻在家庭電視及網絡中的泛濫。這些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現(xiàn)代化美術藝術語言的運用與體現(xiàn)。運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手段是難以在學校美術教學的課堂上生動形象地讓學生體驗學習理解的,而現(xiàn)代化的電化教育教學設備做到了把單一平面的美術教材,利用電腦投影、幻燈、PPT課件等電化教育教學手段以生動形象的情景視頻、音樂動畫、圖片資料、動態(tài)帶有音效的內容知識等接近學生生活體驗與愛好的教學形式,生動形象化地詮釋了教材的教學內容,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增長了學生的見識,又結合接近學生的社會生活拓展延伸了教材內容知識,使學生對美術學科的思想認識得到升華。讓學生了解到美術的藝術審美性、人文性與實用性的同時也了解到了藝術即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電化教育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率
篇5
關鍵詞:綠色化學思想;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科技以及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帶來了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且還在不斷加重,特別是化工生產污染問題更是嚴重,給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了困擾,也影響了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讓。針對這一問題,出現(xiàn)了綠色化學思想,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化學生產中因不規(guī)則的技術和設施使用而生產出的有害物質,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1、綠色化學思想的主要特點
該思想是想通過節(jié)省資源、使用無污染的化學材料,達到減少社會生產和工業(yè)生活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目的。其具有三點特征,首先是要使用綠色無污染的化學材料,在工業(yè)生產中原材料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因此只有使用綠色無污染的材料,才能保證工業(yè)建設中不會給環(huán)境造成污染。其次是要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可以有效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最后是保證化學活動產生的物質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化學物質無處不在,可以在生產活動中帶來很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也給環(huán)境及人們的健康帶來損害,因此實施綠色化學思想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化學物質,為建設綠色環(huán)境提供保證。
2、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化學教學中,教材中并沒有明顯的體現(xiàn)出綠色化學思想,而是隱含在教材中,需要教師細心觀察,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對教材進行二次整合,掌握教材的內容,從中挖掘出其中的綠色化學思想、素材等,并將其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
2.1情境創(chuàng)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在學習“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時,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導入內容的設計,這對于教學成果也具有很大影響,好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學習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時就可以將使用多媒體將新疆和青海交界處的“魔鬼谷”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為學生進行解說,學生還會好奇為什么叫它“魔鬼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告訴學生其所以會被這樣稱呼,是因為經常會發(fā)生電閃需鳴風雨交加把人畜擊斃的事件,但是其中的農作物卻不受影響,生長狀況良好,有經驗的農民說是“雷雨發(fā)莊稼”,說到這學生會感到好奇,專注于教師的講解,想知道具體的原因,這時教師就可以導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帶領學生一起打開魔鬼谷的魔盒,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果[1]。可以先從空氣中成分最多的元素——氮元素開始,游離狀態(tài)氮元素和土壤中的硝酸鹽,因此會有氮元素是生命元素的說法。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工業(yè)生產中生產硝酸的過程,分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對環(huán)境的影響,氮是一種惰性氣體,但遇到高溫情況下,會和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是天然的化肥,因此谷中的農作物、植物生長狀況很好,這會吸引很多牲畜來進食,遇到糟糕天氣時就會發(fā)生上面的事情。在這個導入事例中,讓學生了解到了相關的知識,在了解二氧化氮是天然化肥,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之后,教師再提出減少它們造成的污染的方法,其中就體現(xiàn)出了綠色化學思想。教師可以以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成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為例,學生都知道汽車尾氣也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去除其污染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們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讓學生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學生會有成就感,更加愿意去學習化學。
2.2在化學實驗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2.2.1規(guī)范實驗操作,減少污染
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在演示化學實驗時,要規(guī)范自己的操作,體現(xiàn)出綠色化學的思想,例如在結束實驗后,就可以將廢棄掉的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器材要放在規(guī)定的地方進行清理,減少污染[2]。
2.2.2實施微實驗,降低成本
除了要將實驗中廢棄的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之外,還需要滿足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要實現(xiàn)低能源、低消耗。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少的使用實驗劑量,從而減少污染。比如在學習制造氯氣時,為了減少污染,就可以使用微視頻、多媒體等手段,將其制作方法、實驗步驟、現(xiàn)象以及結果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展現(xiàn)給學生觀看,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豐富教學資源,也將綠色化學思想滲透到教學中,新的教學方法,也會讓學生感興趣。
2.2.3改進實驗,封閉實驗
化學中有一些實驗是有毒的,比如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氟化氫、硫化氫、一氧化氮等氣體都具有毒性,還有一些酸,如硝酸、硫酸等,苯胺、硝酸化合物等,都會產生污染,因此在進行此類實驗的時候,就需要保證實驗室是封閉的,能夠盡量的減少污染。另外,在試驗中,盡可能的不用或少用揮發(fā)性的有機物,例如濃鹽酸、濃氨水以及甲醛等,絕對不要使用風險試劑,例如嗅水、汽油等,在實驗中要將綠色化學的思想滲透到各環(huán)節(jié)中,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3結束語
當前對環(huán)境保護的問題,人們都非常重視,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是非常必要的,既是促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又是實現(xiàn)我國綠色環(huán)境的要求,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需要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減少化學材料的使用,減少污染,因此教師應該從生活中以及教材中多去挖掘有效的化學教學素材。
作者:陸春竹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參考文獻:
篇6
付秋玲 吉林省舒蘭市第十一中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化學實驗,我們
可以觀察到大量生動、有趣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從而了解大量物質
變化的事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著名的化學家戴安邦先生
曾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
式?!蹦敲椿瘜W實驗課在化學學習中究竟有什么重要作用呢?下
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來談一談。
一、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三學生剛接
觸化學這門學科,缺乏理解、接受化學新概念、新知識的心理基
礎和認識基礎,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學化學到底有什么用處的疑問和
對學化學的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在初三教學伊始階段,不
要急于授課,先從誘導興趣入手。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
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fā)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睂嶒炞鰹榛瘜W
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在特定條
件下再現(xiàn),他能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并驅使
他們積極思考,探究其中的奧妙。學生對化學的喜愛,大多源于
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因此,開學第一課可以首先做幾個化學游戲
或趣味實驗,如雞蛋能自動游動。在一個玻璃杯中,放入大半杯
清水,使水的深度比雞蛋的長度高幾厘米。把一個完好的沒有變
質的雞蛋放入水中,這時雞蛋逐漸沉于水底。然后往水里加入一
定量的濃鹽酸,使?jié)恹}酸的體積是清水體積的 1/15 左右。同時往
茶杯里滴入一滴洗滌劑,并將溶液攪拌均勻,不久蛋殼表面出現(xiàn)
氣泡,氣泡由小變大,由少變多。過一會兒雞蛋便緩緩上升,并
且還會上下沉浮或不斷翻轉。再如,利用白磷的著火點低,將白
磷放在紙上表演氣功,用手將紙搓燃等等。這些現(xiàn)象使初學化學
的學生看來十分有趣,于是同學們就會帶著疑問主動的接觸化
學,使其產生我要學、樂學,而不是要我學的局面,以達到預期
的教學目標。
二、化學實驗,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化學知識
化學實驗是化學家研究的基礎,我們學習化學同樣離不開實
驗。如講“金屬活動順序”時,我們做這樣兩個實驗:(1)取
少量鎂、鋅、鐵分別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里,觀察現(xiàn)象。同學
們都能觀察到金屬表面有氣泡產生,鎂與鹽酸反應速度最快,鋅
次之,鐵與鹽酸反應速度最慢。(2)再取一小片銅和銀分別放
入盛有稀鹽酸的兩支試管里,觀察現(xiàn)象。金屬表面無氣泡產生,
證明銅、銀不跟稀鹽酸反應。從上述實驗現(xiàn)象可知,金屬是否與
酸反應與金屬本身的性質有關。在此基礎上我給出金屬的化學活
動性順序。這時在同學們的腦海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我們
結合實驗講解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根據實驗現(xiàn)象可以看
出: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
能置換出酸里的氫;金屬的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中就越容
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也就是說,在上述反
應中鎂的化學活動性最強,鋅次之,鐵的化學活動性最弱。上面
這些化學知識,如果離開了實驗教學,學生學起來既抽象,又空
洞,還乏味?;瘜W實驗教學則能變抽象為形象,變空洞為生動,
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刻的掌握這些化學
知識。
三、化學實驗,幫助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因此,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顯得
尤為重要,實驗教學也就成了我們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學實驗的基本功夫,單靠死記
硬背,則容易遺忘。當前,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我國不少
學校仍然存在功利性強、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等現(xiàn)象。由于
化學實驗要花費不少時間,為了節(jié)約時間,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演
示實驗,甚至把“做”化學實驗變成了“講”化學實驗,而學生
只需要“看”實驗、“聽”實驗和“背”實驗,這就造成了現(xiàn)在
很多學生不愿意動手、動手能力差的現(xiàn)象。如果把實驗基本操作
的教學搬到實驗室里,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實踐,既可以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又可以使學生掌握容易、印象深刻;幾次練
習,操作自如。在教學中我采用邊實驗邊介紹的方法,讓學生在
實驗中得到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如:試管如何加熱;酒精燈的使用;
如何取用藥品;如何連接裝置等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正確地
操作實驗,既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技能,又提高了學生知識運
用的能力。所以,化學實驗教學的直觀性,起著其他教學方法不
可替代的作用。
四、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和嚴謹治學的學
習方法
化學實驗教學,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的基礎
上,著眼于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了 O2,CO2
兩種氣體的制法后,可組織學生利用學?,F(xiàn)有的儀器和藥品,讓
學生自選儀器,親自動手操作制取這兩種氣體。從 O2,CO2 兩
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開始對實驗藥品、反應原理、儀器裝置、收
集方法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再通過實驗來
復習這兩種氣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現(xiàn)象及有關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等。并列比較,對比進行掌握。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
得到系統(tǒng)的認識。
五、化學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化學是一門與自然、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自然、社
會、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或問題是學生似是熟悉,實則陌生的。教
師如果能巧妙的將這些問題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孕育懸念,
使學生進入“心求知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必將極大
的激發(fā)學生揭示懸念的興趣,從而積極探索。在揭示懸念的過程
中,必將啟發(fā)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調動學生
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后,將會主動探索,獨
立創(chuàng)新。
總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
我們對所學知識不斷從感知到理論,從膚淺到淵博的重要手段,
是我們認識世界、研究世界、創(chuàng)造世界的基礎。每一位化學教師
都應該認真組織好化學實驗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
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個人簡介:
篇7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體育事業(yè)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總體競技體育水平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然而,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優(yōu)秀運動員道德不斷爆出,以及退役運動員就業(yè)難等諸多問題的存在,唯有從根本上重視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確保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研宄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邏輯推理法
三、研究結果
1后運動員時期之思考
筆者在這里提出后運動員時期,特指在運動員退役以后,她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所發(fā)揮的作用。對于目前我國運動員的培養(yǎng),大部分還是處于舉國體制的范疇內,因而,無論是國家還是運動員個體,都需要對后運動員時期進行思考,并在整個運動員階段予以逐步落實。如此,當運動員離開賽場的那一刻,個體知道自己的方向,社會也自然會有一個讓運動員展現(xiàn)自我并為社會服務的舞臺。這就是我們在培養(yǎng)運動員時,需要考慮運動員結束運動生涯,走入下一步,走入社會之根本。走入社會實際上就是運動員自身素養(yǎng)和能力真正地和社會群體結合起來,變成一個相對于個體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社會最大的特點是是無常、變動,經常變動是無常的,運動員必須具有與契合社會發(fā)展的結合度,否則遲早被無常的浪頭卷走而銷聲匿跡。在運動生涯之時,運動員每天的訓練,保證了他們都能夠得到健康,但是是否身心健康,這一點,我們都注意到了,相當一部分不能達到。所以,在運動員成長的過程中應提供養(yǎng)心之養(yǎng)分。
2.新時期運動員文化教育
運動員文化教育首先是保證運動動員的文化學習,其根本在于奠定運動員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基礎,培養(yǎng)繼續(xù)學習的能力。近幾年來,我國運動員道德失范現(xiàn)象屢有發(fā)生,運動員融入社會能力差的案例不斷出現(xiàn),這不僅損壞了運動員的良好形象,也必將影響到我國體育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以及運動員個體的后續(xù)發(fā)展,因而憑借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提升運動員道德素養(yǎng),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新時期道德建設的寶貴財富
新時期,無論是體育界、教育界還是文藝界,都出現(xiàn)了道德評價失范和非道德主義泛濫的現(xiàn)象,在這一道德困境中,進行道德建設,必須以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為主體加強道德文化的教育。褒善貶惡、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養(yǎng)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主導思想。奮發(fā)圖強、孜孜不倦、堅韌不拔、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的精神支柱。
4.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運動員文化教育中的現(xiàn)代作用
目前階段,運動員訓練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矛盾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會存在,因而我們必須認真審視運動員文化教育內容,尋找能從根本上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全面發(fā)展要求的教育。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天下為公”的社會責任,“仁者愛人”的處世理念;“以義為上”的氣節(jié)操守,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所具有的現(xiàn)代作用,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作為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教育材料,有利于提升運動員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yǎng),在相當程度上可以提升運動員退役后,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也必將推動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5.我國運動員培養(yǎng)社會責任之體現(xiàn)
從古到今,人的生存,都是不斷去研究探索社會的發(fā)展,進而去創(chuàng)造,最后形成了我們的文化,形成了當下的社會。所以,運動員的培養(yǎng)唯有從遵循這一社會文化發(fā)展之規(guī)律,我們才能找到符合社會個體需要的路徑。讓我們簡單思考一下,當我們這個社會一味地強化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并將其中領先者,視為楷模,這個社會將變得越來越物質,而忽略了精神。顯然,現(xiàn)在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除了物質的豐富滿足以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滿足,精神上面的一種豐富,這已經變成一個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特點了。而且我們精神越豐富越滿足,我們對未來探索的也將越深刻。所以現(xiàn)在運動員因自己的運動成績獲得榮譽,和隨之而來的物質豐富,已非常普遍,然而我們已經看到不同的運動員在這之后,所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這不但影響到社會,更影響到其自身的生活。所以,要使我們的運動員在后運動時期,使其產生遠遠超于物質價值社會效應,我們必須為運動提供一個掌握社會變化、學習新知識的技能,使他們面對豐富的物質,在享用的同時,也去分享,在社會需求中尋找自己可以勝任的部分,承擔起責任。在這個過程中,運動員個體也好,社會也罷,無需去上綱上線地喊口號,運動員本質上只要記住,一切的素養(yǎng)提升本質是時為自己服務的,是為自己成就的,到一定程度,這個社會責任自然會呈現(xiàn)出來。一個運動員從事某項運動,大部分是因興趣而入。但是,開始運動生涯之后,他們首先得為生存而奮斗,但是到一定程度這就不夠,他必須得把社會責任裝在心里,為社會去奉獻、付出,去幫助大家,因此,他將會在為獲得運動佳績之后,再次獲得新的努力奮斗的動力,去提升自己。從這個更大的層面上去努力去付出獲得快樂,在這個社會更進一步的價值實現(xiàn)。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篇8
化學發(fā)展的歷史,是反映化學科學孕育、產生和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的歷史,也是科學思想取得勝利的歷史。在化學發(fā)展史上,有許多科學家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感人事跡,也有一些由于疏忽、失誤而與真理失之交臂的遺憾和教訓。如果教師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與之相關的有教育意義的化學史知識,運用歷史的方法,從發(fā)展的觀點去追蹤化學概念或理論的演化過程,把靜態(tài)的知識變成動態(tài)的,不僅便于學生更好地領會和掌握化學基礎知識,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在化學教學中吸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是大有裨益的。其實,正確應用好化學史知識,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熱情,而且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也可教會學生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的方法。正如我國著名化學家傅鷹所說:“化學可以給人們以知識,而化學史可以給人以智慧?!?/p>
一、化學史教育的作用
1.化學史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化學教材的很多內容是一些結論性的知識,特別是一些概念和理論,顯得抽象而枯燥,我們如果只是機械的灌輸,讓學生被動接受和死記硬背,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節(jié),學生看到的都是一些教條的規(guī)律和靜止的符號,但如若我們把這部分內容與元素周期律的初探、發(fā)現(xiàn)和不斷完善的化學史實結合起來,讓學生參與這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學生一定會興趣十足,有了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也就自然而然。
2.化學史教育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
從化學教學角度來看,有目的地給學生講些化學史,可以使他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各門學科在發(fā)展過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一部歷史,化學也不例外。有很多重大的化學理論和定律的發(fā)現(xiàn),都經歷了長期的演變過程(有的還在演變中)。如對元素周期律理論的認識,從1789年拉瓦錫的第一張元素表問世,到1869年門捷列夫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出現(xiàn)的八十年間,就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理論問題。自1869年以來,這一理論的發(fā)展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又經歷了一個多世紀,周期表又以嶄新的面目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至今日,還有眾多的研究者正對它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想象、推測和預言。像這樣一個理論問題,要是學生只單純地懂得了它的今天,而不了解它的昨天,也不去想它的明天,就不可能做到對整個理論的深刻理解。
3.化學史教育可以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質
通過講解化學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及一些概念、理論的提出以及不斷地完善的過程,可以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辯證唯物主義的觀念,啟發(fā)學生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使學生正確處理化學實驗與理論的辯證關系,養(yǎng)成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而一些著名的化學家的事跡,如候氏制堿法的成功和凱庫勒對苯結構的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百折不撓、愈挫愈堅的勇氣和為化學獻身的精神。
4.化學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通過教材中有關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制作,煉鐵煉鋼技術的使用,及有關造紙、火藥的發(fā)現(xiàn)等知識的介紹,可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古老文化的輝煌,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現(xiàn)代化學史上的成果,如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及我國現(xiàn)代化學上取得的成就,可以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通過我國現(xiàn)階段化學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差距,可以激勵學生奮發(fā)圖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學習的拼搏精神。
5.化學史教育有利于開展素質教育,符合當前新課改的精神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現(xiàn)有的知識,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最后也充其量培養(yǎng)一群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根本談不上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根據具體內容的特點,如相關概念、原理的發(fā)展過程,元素的發(fā)現(xiàn)及物質合成歷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究,通過化學實驗加以研究,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定會深受學生的歡迎,一定會事半功倍。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必將在此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二、化學史教育的方式
現(xiàn)代中學教材中,化學史的內容不多,而且比較分散,教師應在深入鉆研教材、研讀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挖掘和整理,再融入到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之中。
當然,不同的化學史知識具有不同的特點,選擇的教學方式也是有所區(qū)別的。一般來說,有集中講解方式和分散講解方式。如氧化還原概念的研究與發(fā)展,候氏制堿法的研究和運用,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和不斷完善等,比較適宜采用相對集中的方式;而原子學說及分子學說,某些物質的合成,放射性元素的發(fā)現(xiàn)等,則宜采用較為分散的形式。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內容適宜在課堂上講解,而有些內容適宜在課后處理,與課堂教學主干知識密切相關的內容,應以教師為主導,利用課堂教學向學生講授,而一些非重點知識,卻可成為課外活動的重要內容,如提供相關資料讓學生撰寫人物傳記,提供實驗用品讓學生進行探究等等。
篇9
一、化學實驗有助于學生認識化學知識
化學教學過程是學生認識知識的過程,符合人類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瘜W演示實驗是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重要來源,而學生的認識從抽象到實踐最重要的也是實驗。因此,在化學教學中,不論是學生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還是培養(yǎng)科學方法和世界觀,都與化學實驗密切相關。所以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這一認識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中的現(xiàn)象,感知化學事實,通過對化學事實的分析、對比、歸納、總結,形成化學概念、化學理論。[2]
【案例1】濃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3]26-27
活動與探究
已知重鉻酸根(Cr2O72-)和鉻酸根(CrO42-)離子間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H2O2CrO42-+2H+
橙色黃色
進行以下實驗,記錄實驗結果,并分析改變反應物的濃度對平衡的影響。
向試管中加入4ml0.1mol/LK2Cr2O7溶液,再滴加數(shù)滴1mol/LNaOH溶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
實驗現(xiàn)象:溶液由橙色逐漸轉變?yōu)辄S色。
實驗分析:根據實驗現(xiàn)象及可逆反應的特點不難得出,隨著NaOH溶液的加入反應會逐漸消耗H+,使H+的濃度逐漸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實驗結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該案例中化學認識問題是:“濃度變化對化學平衡的影響”,通過實驗將結論以直觀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結論的文字表述就不言而喻了,這種認識方式是語言表達所不能比擬的。
二、化學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化學實驗教學包括模仿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模仿性實驗不是學生對實驗的簡單重復,而是學生通過體驗實驗過程,一方面獲得化學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體驗化學實驗的科學方法,主要包括實驗的準備、實驗過程的控制、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實驗過程中突發(fā)狀況的處置、實驗數(shù)據的記錄和處理、實驗問題的分析等。經過系統(tǒng)的訓練和言傳身教,使學生逐步達到新課標中要求的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4]
【案例2】反應熱的測量與計算[3]4-6
活動與探究
按照下列操作步驟用簡易量熱計(見圖1)測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反應熱。
1、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鹽酸,倒入簡易量熱計中,測量并記錄鹽酸的溫度(t1)。
2、用另一個量筒量取50mL0.50mol/LNaOH溶液,測量并記錄NaOH溶液的溫度(t2)。
3、將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迅速倒入盛有鹽酸的簡易量熱計中,立即蓋上蓋板,用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不斷攪拌,觀察溫度計的溫度變化,準確讀出并記錄反應體系的最高溫度(t3)。
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控制實驗過程中熱量散失等實驗條件,設計合適的表格正確記錄實驗數(shù)據,見表1。
這是一個通過“過程”對學生進行“方法”培養(yǎng)的案例,在實驗中用到了“實驗條件控制”“實驗數(shù)據記錄”“表格化處理”等實驗方法。
三、化學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實驗能指引學生的實踐。從抽象到實踐的過程是知識內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不是苦思憫想就能完成的,需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對于出現(xiàn)的反?,F(xiàn)象可以用探究實驗的方式進行驗證。[5]
【案例4】原電池的工作原理[3]71
活動與探究
按圖3組裝好儀器,向兩只燒杯中分別加入30ml1.0mol/LCuSO4溶液和30ml1.0mol/LZnSO4溶液,將導線和電流計的鋅片和銅片分別插入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將鹽橋插入兩只燒杯內的電解質溶液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在探究活動中,老師和同學發(fā)現(xiàn),電流表幾乎不偏轉。這出乎教師的意料(在其他班級演示時電流表有明顯偏轉),探究活動陷入困境。這個時候教師不回避這一實驗現(xiàn)象,尊重實驗現(xiàn)象是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重要推手,為此教師和學生分析提出了幾種可能的假設,并給出解決方案:
⑴金屬電極表面氧化。改進方案:用砂紙打磨金屬電極;
⑵電解質溶液失效。改進方案:更換電解質;
⑶鹽橋失效。改進方案:更換鹽橋。
篇10
面對教師這種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里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為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教學行為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后,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后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lián)系,在“共同體”中實現(xiàn)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毫無疑問,《教學勇氣》正是冥冥中我們所要追尋的答案,更是對我們內心呼喚的回應。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掩卷沉思,會不自覺地把帕爾默的描述和我的心靈狀態(tài)或教學狀態(tài)進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頓悟!
1、“當我們把某種認定的方法技術捧上天的時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師感到被貶低,被迫屈從于不屬于他們的標準。這時,他們必然會感受到痛苦?!?/p>
的確,在現(xiàn)實的教改實踐中,時不時會有某種“教學方法”的流行,在流行的季節(jié)里,正如大家對“名牌服飾”的追隨,不論內心是否真正認同,不論是否真的契合自身特質,大家都會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使用,惟恐自己被排除在潮流之外。這樣的使用,效果可想而知。做為一個普通教師,我不敢惶論這種流行的是與非,但我真的感受到“理性消費”的必要。當我們要選擇某種“流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深入的去了解它,也深入的追問自己“這種方法所體現(xiàn)的價值是我所推崇的嗎?我有推行這種方法的個性特質和優(yōu)勢嗎?”。帕爾默認為“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的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這與我們中國的說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對于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當我初遇“嘗試教學法”的時候,那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的樂趣。而當年的激勵納粹“棒、棒、你真棒!”每次在別人的課堂聽到就不自在,在自己的課堂使用也覺得羞愧,那時,我也會責備自己的落伍,而今,帕爾默終于令我釋然,與其違心地痛苦地“時尚”,不如真實地坦然地放棄!
2、“也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為中心,而應以主體為中心”。
我們的教學經歷了“學科中心說”“教師中心說”,而今已步入“學生中心說”,學生和學習過程比教師和教學過程更重要,教師的角色在促進者、學習同伴和必要的監(jiān)控機制間轉換。而帕爾默認為這幾種方式均有啟發(fā)性和優(yōu)點,但又未能完全解決問題,要么教師成為權威,要么學生永遠不會犯錯。他提出應該以“第三事物”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專注這一“偉大事物”,構建復雜互動的真正學習“共同體”。在“共同體”中,沒有單方面的教學者,也沒有單方面的接受者,更沒有單方面的成長者,它就是一個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響”的系統(tǒng)。在這樣的系統(tǒng)里,真正的教學和教師的自我完善也就產生了。讀到這里,帕爾默為我們描繪的美好愿景宛如就在眼前,只是,要實現(xiàn)它,真的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不過,我們已經上路了,不是嗎?
3、“除了問一個誠實而開放的問題外,‘明確委員會’成員禁止以其他任何方式與焦點人物對話”。
帕爾默認為“要想在實踐中成長,一個是達成優(yōu)質教學的內心世界,一個是由教師同行所組成的共同體?!睂τ诤笳?,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非常重視,我們通常稱其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許多老師走出孤獨和封閉,在互幫互助中迅速成長起來。但帕爾默的“明確委員會”與我們的“同伴互助”相比,卻是別有一番洞天。需要幫助的人被稱之為“焦點人物”,“明確委員會”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幫助他——“沒有忠告、沒有過量確認、不會把問題轉移給他人,不用提建議。共同體的成員只會提焦點人物誠實而開放的問題(如,這樣的事情以前發(fā)生過嗎?你有什么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