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線上課堂教學效果范文

時間:2024-01-09 17:46: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如何提高線上課堂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如何提高線上課堂教學效果

篇1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探究與實踐

初中地理教育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學校中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沖擊下,教學水平處在低谷狀態(tài)。特別是初中地理教學的師資、課時、質量不令人滿意,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地理知識的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可以說,初中地理教學是目前中學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對初學地理的學生來說,教師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從地理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地理作為一門邊緣學科,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根據(jù)地理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總結出一套融感情、知識、能 力于一體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下面結合我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我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方法,來與大家共同研究探討。

一、重視“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目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地理專 業(yè)的地 理課任教師往往拘泥于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強調記憶、缺乏地理情趣。地理專業(yè)的地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于嚴謹、過于強 調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但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悅、興趣是他們的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老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 。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老師,那么學生怎么會喜歡地理課?怎么能學好地理?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歡聲笑語是指師生之間在地理學習上的共鳴,是師生雙方的一種地理學習的愉悅。歡聲笑語進課堂,需要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由于年齡的差異導致的“代溝”,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師容易產(chǎn)生責怪學生“不配合、不適應老師”的想法。其實應該更多的考慮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齡年輕化、如何更好地適應學生、如何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精湛的語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tài),會使初中學生對地理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原因之一。

二、重視新課的導入

課堂教學藝術是一個整體,“新課導入”僅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 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課導入要導入新課要注意:

(1)趣味性。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與學統(tǒng)一性的起點,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從 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認識事物過程中產(chǎn)生的良好情緒。這種心理狀況會促使人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 徑和方法,表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發(fā)興趣就是要使學生智力活動始終在一種強大的內 在動力作用下,在情緒高漲的氛圍中進行,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覺積極地學習。

(2)針對性。要揭示教材的主要內容,要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如有位教師在講“大陸漂移 假說”時是這樣導入新課的:課前在教室前面掛好世界地形圖,并將剪好的各大洲輪廓圖準備好。上課后, 教師說:“現(xiàn)在全球的陸地分為七大塊,有一個問題,請大家邊看邊思考?!闭f著就把剪好的南美洲的輪廓圖 先放在該洲的位置上,然后將它逐漸向非洲的西海岸移動,學生們表現(xiàn)出驚奇的神態(tài)?!翱梢院显谝黄?。”終 于有學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是的,但這種吻合絕不是巧合,這一現(xiàn)象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發(fā)現(xiàn)的 。他通過調查研究,積累大量的論據(jù),終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簡介這個假說,是今天這堂 課的一個主要內容。”

又如講“等高線和地形圖”時,有位教師一上課就在黑板上掛了一張等高線地圖,然后 提問:“這是某地的地形圖,你知道哪里是山峰,哪里是盆地?選擇怎樣的路線上山是最佳的?”學生表示驚 愕。教師接著取出地形模型說:“這張圖上反映的地形就是這樣的”,學生們爭著觀看模型,興趣很高。教師 接著說:“我們不可能處處都帶上地形模型。但是只要能看懂等高線地圖,就能知道各地地形的情況。這節(jié)課 我們就來研究等高線地圖的畫法和判讀?!鄙鲜龅男抡n導入借助教具和演示,點明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講清 楚課堂教學的目的,為講授新課作了鋪墊。

(3)新穎性。老生常談的材料固然有用,如麥哲倫航海等等,但新穎的富有時代性的信息,更 能引 起學生們的興趣,引人入勝。例如講“時區(qū)”問題時,可以這樣導入新課:“9月24日凌晨2點27分 ,奧委會主席在蒙特卡洛宣布了有幸舉辦2000年奧運會的城市。為什么一定要在半夜里宣布呢?這一時刻 ,北京是幾點鐘?怎樣計算這個時間差呢?今天我們一起把它算出來?!辈牧显叫路f,越是大家關心的事,越 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參與的興趣越大,效果越好。

(4)直觀性。教學時教師要用直觀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來講解,把抽象的、遠離身邊的事物 ,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過音像教學表現(xiàn)出來。

三.重視技巧的力量

現(xiàn)代大量的實驗研究和實踐證明,按照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規(guī)律歸納總結出來的科學記憶方法和記憶術在學習中會產(chǎn)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訓練其 它技能一樣,記憶能力也可以經(jīng)過訓練而達到快速、準確、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先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許多可貴的記憶方 法,例如口訣、歌謠、諧音記憶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如:有關等溫線、等高線的分布規(guī)律方面的知識既是教學重 點,也是教學難點。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其分布規(guī)律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即 與同緯度、與兩側或與同一水平面的周圍地區(qū)相比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 高?!案叩偷透?”以化繁為簡的手法巧妙地加以歸納, 使學生較易地對等值線的分布規(guī)律進行理解和記憶。等高線知識很抽象,用等高線模型圖直觀演示,較形象具體,學生當時也可以理解,但過 后學生卻很容易忘記,尤其對于等高線的彎曲與山谷、山脊之間的關系更易忘記,運用“高低低高”(也可解釋為凸高為谷,凸低為脊)來巧妙歸 納它們的關系,就易記不易忘了。又如:對于我國的的34個行政區(qū)劃名稱的記憶: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 相 鄰 湖北、廣東 相 鄰 廣西 、河南 相 鄰 河北 、山東 不 相 鄰 山西

五江(疆)二寧青甘陜-----黑龍江 、江蘇 、浙江 、江西、 新疆 ,遼寧 、 寧夏、 青海、 甘肅、 陜西

內蒙臺海福吉安-----內蒙古、 臺灣 、海南、 福建 、吉林 、安徽

云貴西四北上天-----云南 、貴州、 、四川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港澳好河山-----重慶 、香港 、澳門

又例:關于中國陸上鄰國的記憶:

俄朝蒙哈巴(狗)--阿吉塔(朝鮮除外,七個與新疆相鄰),與云南接壤的三個---緬老爺(越南);

關于中南半島上國家和首都的記憶:老萬越河撿金太慢淚滿面(老撾---萬象 越南---河內 柬埔寨---金邊 泰國---曼谷 緬甸---內比都);

關于眾多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漢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壯族,最少的珞巴族,但是人口在500萬以上的除壯族和藏族外其余的七個就不容易記住,不妨把它們編為:蒙古(蒙古族)人回(回族)土家(土家族)是為(維吾爾族)了滿(滿族)意(彝族)地種禾苗(苗族)。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技巧訓練,提高教學效果。

四.采用“互動教學”和“多媒體教學”

時代在進步,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jīng)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布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要注意有適當?shù)摹敖虒W民主”。在一次課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景: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水土流失嚴重的嚴峻局面,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有一個學生突然舉手發(fā)言,一本正經(jīng)提出將黃河“幾”字形拉平,從蘭州到洛陽附近挖一條運河,使黃河上游的水少走彎路流到中下游。學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沒有指責、嘲笑也沒有回避,而是容許該學生繼續(xù)發(fā)言。在表揚他有大膽的設想的同時,老師話鋒一轉:假如全班一半同學住在“幾”字形地區(qū),你們是否同意他的建議,為什么?由此全班同學在這個問題上產(chǎn)生了共鳴,課堂討論既活躍、又深入。

新的世紀在呼喚著“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新的基礎教育。多媒體應用是當今信息技術領域發(fā)展最快、最活躍的技術,是新一代電子技術發(fā)展和競爭的焦點。多媒體是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把多媒體運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更有利于發(fā)展全新的現(xiàn)代化教育。多媒體應用在基礎教育教學中, 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發(fā)揮,但運用多媒體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正確認識并及時地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才能發(fā)揮多媒體巨大的優(yōu)勢,使多媒體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五、創(chuàng)編“原創(chuàng)題”,讓學生感受生活

“從學生身邊教起, 從學生感受到的事物教起”,既有 利于促進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又能有效地發(fā) 掘學生潛 在的學習智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和積極性。創(chuàng)編 “原創(chuàng)題”和“傳統(tǒng)題”,通過它們的比較, 創(chuàng)編“原創(chuàng)題”形式活潑有趣,更能拉近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在生活中距離會產(chǎn)生美,在學習中距離則會產(chǎn)生體驗的提升),使教學與 學生的生活、體驗融為一體,成功地踐行了“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的新教學理念。

如:例一:地球的自轉軸--地軸

例二:地球自 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例三、地球自轉的意義--晝夜交替、北京的時間和“北京時間”

例四:地球自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總之,我們的課堂教學要追求和諧高效,教師就必須運用適合學生的地理課堂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出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合格人才,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老師都能夠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初中地理課程就可以成為學生喜歡的課程,初中地理 教師就可以成為學生終身難忘的教師,初中地理教學水平可以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教學論》(美)布魯納 著,姚梅林、郭安 譯.2008年01月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