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文化知識點總結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5: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歷史文化知識點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歷史文化知識點總結

篇1

關鍵詞: 高中歷史 課程教學 學科素養(yǎng) 教學方法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應以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身心特點為主。學科課程的本質性成分是學科素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于學生更加全面地學習歷史課程。歷史學科素養(yǎng)借助日常教化和自我積累,使學生獲得意識、知識和能力等;其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個性化心理品質,對歷史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和思考。歷史素養(yǎng)的基本要素有知識、能力、意識和價值觀?!罢n標”明確規(guī)定:“普通高中的歷史課程學習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掌握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發(fā)展。”高中歷史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方法探討

20世紀末以來,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和人類社會的精神危機不斷引發(fā)人們的擔憂,希望人文精神復歸的呼聲日益高漲[1]。教學功能全面發(fā)揮,為提升人們的人文素養(yǎng),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考綱”明確規(guī)定:“歷史課程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考察學生的學科潛力和學科素養(yǎng),堅持歷史觀,通過學科分析和思維手段,解決出現的問題?!泵}的設置要新穎,不應拘泥具體的表述模式,要使用新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境,將古今中外有關知識聯系起來,掌控歷史發(fā)展動態(tài)。

學生要具有對歷史問題思維的習慣。教師要傳授學生正確思考問題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這種方法,更好地思考歷史問題?!氨尘胺治龇ā焙汀斑^程分析法”是歷史思考的基本方法,此外,“歷史結果分析法”和分析歷史的“三分法”也是歷史思考的方法?!氨尘胺治龇ā保捍朔N方法是一種基本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歷史背景進行分析。歷史背景的基本要素有文化、思想和政治等,在歷史背景的前提下,讓學生做出總結。當教學出現歷史背景時,教師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到講臺上分析歷史背景?!斑^程分析法”有助于學生掌握歷史過程,是一種基本的方法,學生總結自己掌握的歷史情況,分析和總結歷史階段?!坝绊懛治龇ā蹦軌驇椭鷮W生獲得歷史結果,有助于教師對學生提出思考問題:歷史事件的性質如何;歷史事件產生了什么影響;歷史事件的結果是什么;勝利原因和失敗原因。分析歷史的“三分法”: 歷史事物的“背景”、“過程”、“結果”是該分類方法的構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學生學會和掌握“三分法”,這種分析方法將有助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是分析的基本前提,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充分利用歷史方法對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進行有效思考,并在堅持歷史唯物史觀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獨特的價值理念。

二、學科素養(yǎng)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借助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文化意識。

歷史意識超越時空限制,也是對歷史方式的思維,基于豐富的歷史知識,能夠分析和綜合復雜的歷史材料,是事物在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借助歷史規(guī)律和歷史啟示更好地理解歷史、觀察現實和展望未來,形成有關文化、自身、民族和國家等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責任感。歷史素養(yǎng)下要求的歷史意識有思考問題的角度和習慣、學習歷史的價值有明確的意識等?!罢n標”明確規(guī)定:“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闡述了人類歷史進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有助于學生較好地發(fā)展,讓學生清楚學習歷史不是片面為了升學,是有著重大的意義?!盵2]歷史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學科知識,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提升學生能力。學科素養(yǎng)是學科課程的立足之本,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在高考歷史試卷中頻頻出現。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和文學修養(yǎng),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后,學生才能夠好地把握國家的政策動向,也就是說閱讀歷史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明智,此外,歷史的資政功能得以體現。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真正原因不在于其了解歷史事件,也不是對歷史教材內容的直觀闡述,而是讓學生參與到歷史教學的活動中,感受不同的歷史情況,營造厚重的歷史氛圍,感受歷史人物的想法和心態(tài),在緩慢學習中形成對歷史的認識,讓學生闡述歷史事件,了解和掌握社會方法,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在后續(xù)的學習中形成對社會歷史的觀察、分析和思考等的經驗,指引學生思考歷史問題,思考和研究黨建重大的歷史現象和事件,比如區(qū)域研究、全球經濟化等。

(二)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能力。

歷史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學科能力決定學習素養(yǎng)?!罢n標”明確規(guī)定:“學生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前提下,要通過閱讀或者多種渠道,掌握歷史信息;分析、綜合和比較相關歷史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盵3]“考綱”將其定義為四種功能,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對試題提供的問題要能進行完整、準確的解讀;調動和運用知識,要能夠有效地辨別歷史事件,能給出自己的歷史解釋,通過分析,得出歷史結論,針對歷史現象,要能夠提出自己的歷史觀點;然后是描述和闡述事物,對歷史事件的特診進行描述和闡釋,挖掘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給出正確闡述;最后一點是論證和討論問題,通過歸納、比較和判斷的方式,針對歷史問題,提出不同觀點,采用引用、借鑒和批評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能夠對歷史問題和觀點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四項能力當中,第一項是實質性前提條件,能夠認識、分析歷史現象和問題;第二項能夠解決現實問題,借助歷史概念和歷史實踐等特征和主要分布等解決存在的問題;第三項能夠準確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主要通過描述或者是解釋歷史事件實現;第四點是對歷史的觀點和看法,借助歸納、比較和判斷等方式,把握歷史規(guī)律和現象。高中歷史課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并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和促進智力發(fā)展。

三、結語

歷史素養(yǎng)不是先天遺傳的,而是后天努力的結果。課堂教學和探究的實踐應用為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應以日常生活為前提條件,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豐富歷史常識層面,以此提高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改變落后的歷史教學方式,借助材料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不斷促進學生形成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形成較高的歷史素養(yǎng)。當前高中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探索還處在嘗試階段,有待完善,研究學科素養(yǎng)在高中階段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培養(yǎng)為實際教學提供理論借鑒,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濟鋒.高中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3(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