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建國60周年演講稿

時間:2022-09-21 04:38:00

導語:媒體建國60周年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體建國60周年演講稿

綜觀當今媒體,從第一到第五媒體,即報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和手機,我們已經迎來了一個由傳統(tǒng)媒體和新型媒體相互融合、共同發(fā)揮作用的“全媒體時代”。這種全媒體就是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shù)囊环N新的傳播形態(tài)。

近看我們地質系統(tǒng),以我江西局為例,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江西地質礦產》唯一的媒體傳播,發(fā)展到今天《山野風》和局網站及各單位設立的網絡和視頻等綜合媒體傳播,這不能不說也是地質系統(tǒng)的全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筆者作為一名媒體工作者,時常會回味過去工作狀態(tài)和滿足現(xiàn)在媒體的科學進步。

從自己的工作經歷和體驗來看,1986年開始調入大隊宣傳科從事宣傳工作(今天來說稱為媒體工作者更確切,當然主要是完成黨的宣傳工作,含有較強的政治性),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做好單位內宣傳工作的具體事務,例如寫墻報、出宣傳欄、編簡報、布置會場、寫標語等。二是做好對外宣傳報道工作,向局報社和地方報社、電臺、電視臺投稿。

想當年,寫標語、出宣傳欄先要在辦公室用紙和筆抄寫好,再一張張貼出去,爬著樓梯掛上去,費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是黑乎乎、死板板文字一塊。看現(xiàn)在,在電腦里圖文并茂編輯好,通過qq發(fā)給廣告制作中心,貼掛不用操心,亮麗多彩,賞心悅目。想當年,出一期簡報,小心翼翼刻鋼板,手推油印蠟紙,臉上手上都是油墨,一份份裝訂好,很像紅軍時期的《紅星報》??船F(xiàn)在,電腦編輯排版,文章想怎樣放就怎樣放,圖片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打出彩印,復印上百張就十幾分鐘時間,清清楚楚,吸人眼球。想當年,要投一篇稿,先用材料紙打草稿,修改好,再用格子紙謄寫一遍,信封裝好寫清地址再寄出去。要發(fā)圖片新聞,先用120相機黑白膠卷照好像,在暗房關2個小時洗印出來,選好一張粘貼在稿紙上,配上文字說明寄出去??船F(xiàn)在,用電腦編好文字,用數(shù)碼相機照好彩照,通過電子郵箱或傳稿平臺幾秒鐘就完成了投稿任務。用手機接到野外單位通訊員的報道和彩信,便可編輯上隊簡報。

今天,當我事半功倍的圖文報道幾乎同時在《江西地質礦產》、《萍鄉(xiāng)日報》、《山野風》、局網站、隊網站出現(xiàn)的時候,心里感到無比的欣慰,突然覺得我們共和國的媒體真正與世界的先進國家同步發(fā)展了,同時也覺得自己從報紙文字“記者”變成了全媒體“記者”。

現(xiàn)在,我作為一名“記者”,學會了用腦、用眼、用手進行“短、平、快”的圖文新聞報道。配備了手機、攝像機、數(shù)碼相機、錄音筆和筆記本電腦,可以實現(xiàn)全天候的多媒體信息。我作為一位讀者,懂得了在家里、在辦公室、在外出差上網看新聞,看局情,了解國家大事,用手機接收重大的突發(fā)新聞。特別讓我高興的是,過去苦等郵寄的《江西地質礦產》報紙,今天一打開《江西地質礦產》電子版,便可以及時一覽無遺。網絡媒體真正讓我全知天下事。

至此,我記憶猶新想起局宣傳部周志興部長2003年在贛南宣傳工作會議上提醒大家,“趕緊學好使用電腦和網絡,不要用稿紙投稿了,也不能停留在開機、關機、”拖拉機“的水平上,全媒體時代來了”。為此,我“笨鳥先飛”,下功夫學習了電腦操作,也深刻體會了我們現(xiàn)在的全媒體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