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01 10:29:23
導語: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6年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省、市、縣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年度工作任務,明確路徑指引,拓寬傳播渠道,強化實戰(zhàn)平臺,扎實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法治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感染力,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互動性、針對性、實效性,確保做好“七五”普法開局工作。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和體系
1、突出抓好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全面落實《關于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意見》,圍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新任務,組織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深入村居、企業(yè)、機關、學校等單位開展宣講活動。
2、突出抓好憲法的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憲法確立的國體政體、領導核心、指導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權利義務等主要內容,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引導人民依法參與立法工作。組織開展“12·4”憲法宣傳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
3、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教育。著重宣傳與推動經濟發(fā)展、現代農業(yè)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落實國家機關普法責任制,按照“誰主管誰普法、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原則,積極開展部門法宣傳,強化“法律六進”的主體責任和義務,切實形成有效互動的大普法格局。
二、大力推進重點對象學法用法,進一步提升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群眾滿意度
4、強化領導干部、公務員學法用法。繼續(xù)堅持黨委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學法、領導干部述法考評、黨校法律知識培訓、公務員學法考試考核等主要學法制度和形式,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推行無紙化學法考法工作,組織開展領導干部、公務員網絡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5、強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積極推動落實全省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工作部署,嚴格執(zhí)行全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標準,加強學校法治教育專兼職隊伍建設,培育校園法治文化,組織參加全省中小學生網上法律知識競賽,不斷提升青少年的法律素質。
6、強化企業(yè)經管人員依法經營管理能力。認真貫徹《省企業(yè)學法用法評考辦法(試行)》,促進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更加規(guī)范有序、守法誠信,進一步提高企業(yè)經營管理人員誠信經營和依法管理的能力。開展企業(yè)防范法律風險普法,推動運用法治手段促進企業(yè)加強誠信體系建設。
7、強化農民和流動人口的法制宣傳教育。穩(wěn)步建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普法聯(lián)盟”,把“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主題教育與“大走訪、大送法”法治惠農活動緊密結合,繼續(xù)開展“農民工學法活動周”,幫助廣大農民工和流動人口有序融入當地社會,不斷提高農村普法實效。
三、切實打造法治文化建設品牌,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引領向上作用
8、引入社會力量,加強社會組織建設。成立社會組織培育發(fā)展領導小組,完善社會組織培育發(fā)展工作,重點保障好兩個社會組織發(fā)揮作用:一是普法志愿者大隊;二是泗洲悅讀會;三是德法聯(lián)誼社,打造書香型司法行政機關。
9、實施法治文化惠民工程。把法治文化作為發(fā)展公益文化事業(yè)的主要組成部分,推動各鄉(xiāng)鎮(zhèn)提升農家書屋的法制圖書種類數量,不斷完善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體系;廣泛開展法治文化“六進”活動,組織參加全省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
10、組織法治文化建設成果展示。加快普法產品的研發(fā)和宣傳推介,加大重點對象和重點領域普法產品的供給,村居(社區(qū))實現法治宣傳掛圖、普法口袋書全覆蓋;運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站、論壇、微博、微信等各種傳播媒介,向群眾進行各類法治文化建設成果的刊播、展演、介紹,繼續(xù)做好“普法短信通”工程,打造普法微信、微博等普法新品牌。
四、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法治化水平,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法治理念的普遍認同和遵行
11、促進法治與德治的融合。通過強化規(guī)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12、深入開展基層法治創(chuàng)建。以創(chuàng)建縣級民主法治村(社區(qū))為基礎,開展“法治創(chuàng)建提檔升級”行動,創(chuàng)建13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力爭實現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不斷提高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的規(guī)范、引導作用,繼續(xù)開展法治文化示范點創(chuàng)建,推動縣鄉(xiāng)村三級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促進基層組織和群眾在法治化軌道上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監(jiān)督。
五、組織“七五”普法開局規(guī)劃工作,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環(huán)境
13、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宣傳年”行動。聯(lián)系七五普法成員單位,在縣法制宣傳教育領導小組指導下,明確七五普法任務與目標,聯(lián)系鄉(xiāng)鎮(zhèn),拿出普法產品,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展示,提升普法宣傳合力。有效利用縣域媒體資源豐富、拓展法制宣傳內容和形式,借助《山城警方》、《舉案說法》、《法治在線》、政務網等媒體以案說法、以法明理、以理育人,做到電視有專欄、網站有專題、報紙有專刊。同時以農家書屋、普法藝術團黃梅劇團開展大篷車送法下鄉(xiāng)活動為載體,引導全縣人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14、深入開展“法治六進實踐年”行動。開展法治宣傳月、“12.4”國家憲法日集中宣傳活動,強化“法治六進”的主體職責和義務,形成各具特色的“普法路線圖”。
15、深入開展“法治文化提升年”行動。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要求,促進普法與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大縣法治宣傳教育中心等設施建設力度,組織“普法達人秀”等互動活動,推介優(yōu)秀法治文化作品,不斷激發(fā)群眾自覺學法用法的熱情。
16、大力開展“普法志愿者服務行動”。組建志愿者隊伍,在全縣建立普法志愿者協(xié)會,以普法助力企業(yè)行、助學校園行、助民村居行“三助三行”為重點,落實志愿者服務行動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推動其有效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