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學校安全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15 11:14:19
導語:綜治學校安全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全縣學校綜治安全工作,以培養(yǎng)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為根本出發(fā)點,以各項安全制度建設和落實為根本保障,以隱患排查整治為基本抓手,以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范體系為基礎,以校園周邊環(huán)境綜合治理為輔助,以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維護校園和諧穩(wěn)定為目標,切實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為縣教育的健康發(fā)展營造平安、和諧的環(huán)境,為促進縣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貢獻力量。
一、全面提高全體師生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
1.強化師生常規(guī)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各學校要以組織開展好全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教育活動為契機,開設公共安全教育課程,積極拓展校園安全宣傳陣地,以???、文化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絡、假期安全致家長的一封信等為依托,以“開學第一課”、“國旗下的講話”、“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3月30日)、“防災減災日”(5月12日)、“禁毒日”(6月26日)、“消防日”(11月9日)、“交通安全日”(12月2日)、“安全生產月”(6月份)等重要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和法制教育,逐漸培養(yǎng)和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
2.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感宣泄平臺,通過班會課、活動課等不同形式,增進學生之間感情,使學生合理宣泄、釋放過剩精力和不良情感,嚴防校園故意傷害事件發(fā)生;二是強化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開展各種法制和思想品德教育活動,讓學生知法守法,增強學生預防違法犯罪的免疫力;三是要密切關注問題學生、貧困學生、孤殘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留守家庭學生及特殊家庭學生的生活、學習、生理、心理健康狀況,減輕學生心理負擔,防止學生因心理因素導致出現(xiàn)過激行為;四是建立和諧融洽的校內外人際關系。高度關注各種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要在保護和尊重師生隱私權的同時,注重排查化解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校內外人員之間的矛盾糾紛,做到跟蹤問效、發(fā)現(xiàn)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將各種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3.加強交通安全教育管理。一是加強交通安全教育,重點要教育師生遵守交通法規(guī),自覺避讓機動車輛,不非法駕駛機動車輛,特別要教育學生拒乘非法營運車輛、超載車輛、無牌無照車輛;二是公路沿線學校要在學校門口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三是聯(lián)系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對使用非法車輛接送學生行為的打擊力度,因地制宜妥善研究解決接送學生問題。
4.抓好防恐防暴安全教育。嚴格落實實驗室管理規(guī)定,堅決杜絕高危實驗藥品流出實驗室。教育廣大師生員工不要經常性到人員密集場所逗留,要善于發(fā)現(xiàn)身邊、周圍不安全因素,要善于識別不安全信息,做到知危險、會避險。
二、強化各項安全制度建設與落實
安全制度的建設和落實是學校安全工作的根本保障。各學校要參照《2015年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穩(wěn)定及綜治工作責任書》和教育部《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的相關內容,進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實“一崗雙責,全員參與”制度、門衛(wèi)值班出入登記查問制度、校園安全檢查(巡查)制度、學生缺曠缺勤缺宿過問落實制度、校園管制刀具和危險器械排查清繳制度、師生員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制度、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制度、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月報制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校園反恐防暴危險物品管理制度、學校大型集體活動審批制度、寄宿生宿舍管理制度、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學生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制度、節(jié)假日值班帶班制度、節(jié)假日安全教育制度、學生請銷假制度、家校溝通聯(lián)系制度、應急疏散演練制度、信息報告制度。各學校應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各項預案、制度的內容,落實各項預案、制度,不斷完善學校安全工作體系。
三、加強學校內部管理,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強危險物品的管理和使用。要加強各類實驗室的管理,加強實驗室防盜設施建設,嚴格各類高危實驗藥品的使用和管理,杜絕各類高危實驗藥品流出校園;嚴格執(zhí)行危險物品的采購、存放、保管制度;嚴格執(zhí)行高危物品的檢查、檢測、庫存、銷毀登記制度;根據各種危險物品的性質、類別制作分類標簽,分類擺放,嚴禁各類危險物品混裝、混用;危險物品必須實行鐵門、鐵柜雙鎖保管,嚴禁將危險物品保管室兼作它用。
2.加強學生缺勤管理。要健全和完善信息溝通制度,建立健全學生缺勤、寄宿生缺宿情況過問落實制度等。高度重視寄宿學生缺曠、缺宿或擅自離校、請假離校等情況,嚴格落實學生請假、銷假制度。密切關注學生身體、心理方面的異常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告知其家長(監(jiān)護人),同時建立健全有關檔案,做好相關痕跡記錄。形成宿舍管理員(科任教師)——班主任(學校領導)——學生家長(監(jiān)護人)之間的信息溝通聯(lián)動機制。
3.強化自然災害隱患的安全監(jiān)測工作。特別是存在危房和地質災害隱患的學校,要經常性、持久性進行排查監(jiān)測,重點做好夏秋雨水季節(jié)的監(jiān)測工作,做到有專人負責、有檢查、有記錄,及時上報,妥善解決。
4.加強消防安全管理。要在消防部門的指導下,加強兼職消防人員培訓,強化全校師生的防火安全意識,加強消防安全硬件設施建設,及時更換老化的消防設施設備,定期對學生宿舍、食堂、鍋爐房等場所及供用電設施設備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5.抓好學校食品安全工作。要加強與縣工商、食藥監(jiān)、衛(wèi)生等部門的溝通與聯(lián)系,強化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嚴格落實學校食堂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安全防范措施,按規(guī)定配足配齊各類設施設備,堅決杜絕“三無”食品、過期變質食品進入學校,嚴格執(zhí)行食品48小時留樣制度,嚴防食品安全事件發(fā)生。
6.扎實開展應急疏散演練。要進一步健全學校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完善應急疏散場所和標識,健全和完善應急預案。要根據不同的演練主題,加強與公安、地震、消防等部門的溝通聯(lián)系,邀請專業(yè)人員到場指導,幫助完善方案。要通過開展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應急疏散演練,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能有序、迅速安全疏散。要重視對演練效果及組織過程的評估分析和總結,及時整改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務求實效。從2015年3月起,中小學每月至少開展1次應急疏散演練,幼兒園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應急疏散演練。
7.經常性開展學校安全工作大檢查。繼續(xù)實行安全工作日志制度和隱患排查月報制度,每月28日前將《縣校園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排查整改月報表》交教育局安穩(wěn)辦。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實施動態(tài)管理,做到盡早發(fā)現(xiàn),及時整改,不留隱患。定期對門衛(wèi)室、師生宿舍、教室、實驗室、食堂、小賣部、鍋爐房等重點部位,以及各類電器、電路、監(jiān)控設備和體育教學設施進行拉網式排查,定時不定時對校園內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進行巡查。定期不定期開展管制刀具、危險玩具等的清繳工作,嚴防管制刀具及危險玩具進入校園。完善學校安全隱患排查臺賬,建立相應的電子檔案。注重季節(jié)性傳染性疾病的防控。
8.加強安全管理工作隊伍建設。根據《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進一步增強學校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強力提升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效率及執(zhí)行力度;著力加強安全管理干部業(yè)務培訓,完善學校安全工作機構,配齊專(兼)職安全管理干部,逐步建立應急救援、消防志愿者、交通安全志愿者等隊伍。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要高度重視學校門衛(wèi)管理,學校門衛(wèi)要真正履行職責,嚴格執(zhí)行出入校園登記查問制度,嚴防非法人員或無關人員進入校園。對學生在校期間外出要嚴格過問落實,堅決杜絕校外無關人員以任何借口將學生帶出校園的事件發(fā)生。
9.注重教學安全管理。要加強體育課、活動課的安全教育和監(jiān)管。體育課、活動課教師要全程參與,做好活動安全指導。要注重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堅決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事件發(fā)生。
10.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要將“三防”建設作為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的重要舉措,納入學校標準化建設范疇。要加大專兼職安保人員的配備力度,并通過組建校衛(wèi)隊,參與學校安全管理和校園周邊執(zhí)勤,不斷加強和充實人防力量,并為安保人員配備自身防護和緊急處置突發(fā)事件的物防設施,加大校園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建設力度,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真正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結合的安全防范體系,逐步夯實學校安全工作基礎。村完小以上學校要有警務室、報警點,住宿制學校必須安裝警閃燈。
11.以評促建,以建促改。要以創(chuàng)建申報省、市級“平安校園”和縣級“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單項考評為載體,按照相關細則認真工作,全面提升學校安全管理水平。已獲得“平安校園”示范校稱號的學校和幼兒園,要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質量,拓展創(chuàng)建領域,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四、加強部門聯(lián)動,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1.加強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綜合治理。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積極配合協(xié)調公安、交通、衛(wèi)生、工商、文化、食藥監(jiān)等有關部門,深入推進”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加大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整治力度,嚴厲打擊校園周邊的違法犯罪活動,懲治學校周邊滋事的社會閑散人員;對轄區(qū)內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拉網式排查,對使用非法車輛接送學生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依法取締流動商販和非法攤點,加大對校內外小賣部的監(jiān)管力度,嚴禁出售不合格、不衛(wèi)生的食品;清理亂停亂放、堵塞校門通的車輛;加強對校園周邊營業(yè)性網吧、“黑網吧”和游戲室的管理整治力度,嚴禁各類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淫穢、暴力內容的光盤和書籍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
2.強化責任追究。學校發(fā)生安全責任事故嚴格按《縣學校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進行責任追究。根據有關規(guī)定,從2015年起,建立學校安全事故約談機制。凡發(fā)生校園打架斗毆致人死亡事故、發(fā)生校園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和群體性事件、安全事故多發(fā)學校,將約談相關領導和責任人,年度安全工作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 上一篇:我國農村水利建設論文
- 下一篇:教育局黨建工作計劃
精品范文
10綜治工作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