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案卷制度

時間:2022-09-11 06:15:00

導語:行政處罰案卷制度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處罰案卷制度

為強化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工作,規(guī)范行政執(zhí)法行為,提高行政執(zhí)法部門辦理行政處罰案件的質量和水平,促進依法行政,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省政府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標準。

一、基礎標準部分

(一)主體合法

1、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具備法定資格。

2、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在法定職權范圍內(nèi)實施行政處罰。

3、被處罰主體認定準確。

(二)違法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

1、違法事實與情節(jié)認定清楚,表述準確。

2、認定違法主體和違法行為的證據(jù)充分,并且主要證據(jù)具有真實性、關聯(lián)性、合法性。

(三)適用法律正確

1、實施行政處罰有明確的、有效的法律依據(jù)。

2、適用法律正確,且引用條、款、項、目準確、完整。

3、行政處罰種類和幅度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

(四)程序合法

1、按照立案、調查取證、審查決定、送達執(zhí)行的步驟、順序實施行政處罰。

2、由兩名以上執(zhí)法人員進行調查取證。

3、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向當事人履行告知義務并聽取其陳述和申辯。

4、對符合聽證條件的,告知當事人聽證權,當事人要求聽證的,依法舉行聽證。

5、行政處罰決定經(jīng)過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履行集體討論程序,依法應由上一級行政機關批準或決定的行政處罰案件,必須上報。

6、應當送達的法律文書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時間送達,并有送達回證。

7、依法應當移送其他機關的案件必須移送。

二、文書規(guī)范標準(100分)

(一)立案階段(共5分)

立案審批文書

(1)有案件來源,即注明案件是來自現(xiàn)場檢查、舉報、交辦還是移送等內(nèi)容;(1分)

(2)有案情記載;(1分)

(3)有承辦人意見,應注明當事人可能違反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名稱;(1分)

(4)有行政機關負責人的審批意見、簽名和日期;(1分)

(5)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立案。(1分)

(二)調查取證階段(共35分)

1、檢查(勘驗)筆錄(共10分)

(1)有現(xiàn)場檢查的起止時間、場所記載;(2分)

(2)現(xiàn)場檢查的內(nèi)容清楚;(2分)

(3)有被檢查人的基本情況;(2分)

(4)現(xiàn)場檢查情況記錄準確、客觀、全面;(2分)

(5)有被檢查人對筆錄的意見及簽名(被檢查人不在現(xiàn)場或拒絕簽名的,應有見證人或兩名以上執(zhí)法人員簽名并說明原因)。(2分)

2、詢問筆錄(共10分)

(1)有詢問的起止時間、地點;(1分)

(2)一份詢問筆錄針對一個被詢問人;(1分)

(3)被詢問人基本情況完整;(1分)

(4)詢問筆錄記錄的內(nèi)容完整;(2分)

(5)有兩名執(zhí)法人員的簽名;(2分)

(6)筆錄有被詢問人逐頁簽名(被詢問人拒絕簽名的,有兩名以上執(zhí)法人員簽名并說明原因);(2分)

(7)筆錄中有涂改之處時,應有被詢問人壓指印、蓋章或簽名。(1分)

3、調查取證與保存證據(jù)文書(共10分)

(1)完整記錄被調查取證人的情況;(1分)

(2)調查取證事由正當;(1分)

(3)調查取證的地點準確具體;(1分)

(4)提取的證物應與案件有關;(1分)

(5)調查取證物品的性狀描述完整準確(包括物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等);(1分)

(8)有行政機關的印章和日期;(1分)

(9)采取先行登記保存措施須經(jīng)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1分)

(10)先行登記保存的物品應在法定期限內(nèi)做出處理決定。(1分)

4、鑒定文書(共4分)

(1)有申請鑒定的單位或個人;(1分)

(2)有申請鑒定的時間及內(nèi)容;(1分)

(3)有明確的結論性意見;(1分)

(4)有鑒定部門印章、日期及鑒定人員姓名。(1分)

(三)審查決定階段(共40分)

1、案件處理的審批文書(共5分)

(1)案由和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記載準確;(1分)

(2)違法事實記錄完整,證據(jù)確鑿、充分,處罰依據(jù)明確;(1分)

(3)承辦人的意見明確、具體,有簽名和準確日期;(1分)

(4)有法制機構的審查意見;(1分)

(5)行政機關負責人審批意見明確、具體,有簽名、日期。(1分)

2、違法行為處理告知文書(共5分)

(1)當事人名稱準確;(1分)

(2)載明違法事實和法律依據(jù);(1分)

(3)明確告知擬給予行政處罰的內(nèi)容;(1分)

(4)明確告知當事人行使陳述權、申辯權和要求聽證權的期限;(1分)

(5)處罰機關的印章、日期完整。(1分)

3、聽證通知書(共4分)

(1)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具體、準確;(1分)

(2)明確告知聽證主持人的姓名;(1分)

(3)注明當事人可以委托人參加聽證和有要求主持人回避的權利,告知當事人無故不按時參加聽證視為放棄聽證權;(1分)

(4)處罰機關的印章、日期完整。(1分)

4、聽證筆錄(共4分)

(1)準確記載舉行聽證的起止時間、地點;(1分)

(2)載明聽證主持人、記錄人、當事人、人、案件調查人員的基本情況;(1分)

(3)載明當事人對案件涉及的事實、證據(jù)、依據(jù)方面的陳述和申辯的內(nèi)容;(1分)

(4)有當事人的簽名。(1分)

5、聽證報告(共4分)

(1)載明案由;(1分)

(2)載明聽證的時間、地點、參加人情況;(1分)

(3)當事人針對處罰機關認定的違法事實、情節(jié)、適用法律等提出的理由和依據(jù)及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的要求及依據(jù);(1分)

(4)載明聽證結論。(1分)

6、行政處罰決定書(共18分)

(1)有當事人基本情況(公民:姓名、性別、年齡、住址;法人: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2分)

(2)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事實和依據(jù);(4分)

(3)有行政處罰的依據(jù)和種類;(4分)

(4)有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并告知若逾期繳納罰款加處罰款的規(guī)定;(3分)

(5)有告知當事人如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2分)

(6)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處罰機關名稱及印章、日期。(3分)

(四)送達和執(zhí)行階段(共15分)

1、送達回證(共5分)

(1)載明送達文書名稱;(1分)

(2)載明受送達人名稱(姓名);(1分)

(3)載明送達時間、地點;(1分)

(4)送達方式準確;(1分)

(5)有送達人、收件人員的簽名、行政機關印章。(1分)

2、罰沒款(物)票據(jù)(共4分)

(1)處罰機關應當和罰款收繳機關分離,法律規(guī)定可以由行政機關當場收繳的除外;(1分)

(2)應使用合法罰沒票據(jù);(1分)

(3)票據(jù)填寫規(guī)范、準確;(1分)

(4)繳納罰款期限正確,加蓋處罰機關印章。(1分)

3、行政處罰強制執(zhí)行申請文書(共3分)

(1)案件名稱準確、被申請人基本情況清楚;(0.5分)

(2)申請執(zhí)行項目準確;(0.5分)

(3)案情敘述完整準確;(0.5分)

(4)強制執(zhí)行理由正確;(0.5分)

(5)案件主要材料齊備。(1分)

4、結案報告(共3分)

(1)案由清楚;(0.5分)

(2)載明結案理由;(0.5分)

(3)載明行政處罰決定執(zhí)行情況,未執(zhí)行部分應有說明;(0.5分)

(4)罰沒財物應有處理結果;(0.5分)

(5)有案件調查人員結案意見及簽名、日期;(0.5分)

(6)有行政機關負責人同意結案的意見和簽名、日期。(0.5分)

(五)案卷歸檔(共5分)

1、一案一卷(特殊情況分正副卷的除外);(0.5分)

2、使用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卷宗封面、一卷一號;(0.5分)

3、卷內(nèi)文字應當使用鋼筆、簽字筆或毛筆書寫;(0.5分)

4、卷內(nèi)目錄和備考表填寫規(guī)范;(0.5分)

5、卷內(nèi)材料排列有序(應按時間順序排列,或行政處罰決定書在前,其余文書按時間順序排列),裝訂整齊;(0.5分)

6、卷內(nèi)材料有規(guī)范的頁號;(0.5分)

7、不能隨文書裝訂立卷的證據(jù),應放入證據(jù)袋中,隨卷歸檔;(0.5分)

8、卷內(nèi)無金屬物;(0.5分)

9、破損的文書應修補或復制;(0.5分)

10、案卷歸檔及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