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03-04 10:20:43
導語: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保證氣瓶充裝站的工作質量,規(guī)避氣瓶充裝風險,促進氣瓶充裝站的質量管理體系健康運行,防止事故發(fā)生。本文研究探討了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的編制依據、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作用,研究探討了氣瓶充裝站在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隱患。對違章指揮,重效益、輕安全、忽視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運行等問題隱患的改進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問題;對策
氣瓶充裝站聚集了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如各類儲罐、瓶組、換熱器、氣瓶、運輸罐車、儲氣井)、壓力管道等諸多特種設備,氣瓶充裝站的自有氣瓶數量很大。氣瓶充裝站如何管理這些設備,才能夠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才能夠保證氣瓶充裝站的工作質量,防止出現(xiàn)質量和安全問題,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運行有效,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氣瓶充裝站的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種種問題,主體責任不能夠有效落實,對保證氣瓶充裝站質量安全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梢赃@樣說,凡是有氣瓶充裝事故發(fā)生的,其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一定是有問題的。
1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重要作用
1.1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jié)能環(huán)保、綜合治理的原則[1],氣瓶充裝站必須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切實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轉,各項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認真貫徹執(zhí)行;1.2特種設備安全法明確提出氣瓶充裝站是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主體,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1.3建立健全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質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是取得氣瓶充裝許可資質的必備條件。質量管理體系與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密不可分。沒有完善、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氣瓶充裝站的人員不可能按照分工履職盡責、怎么能夠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問題隱患怎么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氣瓶充裝工作安全質量不可能得到有效保證和持續(xù)改進。這些運轉,核心是人,關鍵在單位負責人的主體責任落實,重點是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尤其是,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不能夠被金錢利益、違章指揮這些因素所干擾、影響,失去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的應有作用!
2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存在問題
2.1質量管理體系建立方面。2.1.1對TSGR4001-2006《氣瓶充裝許可規(guī)則》(以下簡稱“許可規(guī)則”)[2]、學習理解的不到位,只是參照其它單位的質量管理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照搬照抄,編制的“手冊”與實際情況有脫節(jié)。有的“手冊”沒有按照規(guī)定及時進行更新,有的“手冊”沒有受控,沒有頒布令或者缺少單位公章、法人簽字等;2.1.2質量管理體系圖,不能夠完整準確的反映氣瓶充裝站的質量安全要素,控制點不清晰。充裝工藝流程圖,不夠全面規(guī)范,對工藝流程和關鍵節(jié)點描述不清。在質量手冊的管理上,不能夠正確有效地控制充裝質量和安全;2.1.3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關系不明確,組織機構圖不能夠正確反映充裝站的組織機構狀況。尤其是充裝站不是一級法人的情況,在母體組織中的關系、地位描述不清,任命人員與組織機構不符等;2.1.4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不夠清晰、準確。存在對特種設備安全法關于主體責任落實理解的不夠,對“許可規(guī)則”中明確要求的法人、站長、技術負責人等職責、權利、義務描述混亂、內容不具體,有的缺少安全員、檢查員等重要崗位職責;2.1.5管理人員、責任人員和關鍵崗位人員的任命文件缺少法人簽字和單位公章。有的任命人員與實際工作崗位不符,人員變化不能夠及時任命、調整并到實際崗位。正式任命人員,熟悉相關法律、規(guī)章、安全技術規(guī)范、標準不夠,履行職責不到位,個別人員資格證超期或者無證上崗等;2.1.6“許可規(guī)則”規(guī)定的14項管理制度存在制度缺項、內容簡單粗糙、與實際脫節(jié)。比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演練制度,有的單位只是編制了應急救援預案沒有制定相應的定期演練的范圍、時間、程序、組織要求、資料保管等規(guī)定;2.1.7“許可規(guī)則”規(guī)定的6項操作規(guī)程、11項工作記錄和見證材料,存在項目不全、內容不規(guī)范、操作性不強。比如,對盛裝易燃、易爆介質的運輸罐車的卸車工藝控制和卸車記錄沒有編制,沒有明確要求對卸車軟管定期檢查、做耐壓試驗及相關記錄等問題。2.2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方面。2.2.1對本充裝站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有關標準組織學習、宣貫和執(zhí)行的不到位,走過場,學習沒有記錄;2.2.2對法規(guī)標準等文件控制不到位,沒有及時更新。更有甚者,已經作廢的安全技術規(guī)范還在使用;2.2.3安全檢查、教育培訓、設備運行定期檢查等項工作不實、不細,應急救援演練、各項檢查等方面資料不全、存檔不規(guī)范;2.2.4關鍵崗位人員履行職責不夠好,人員發(fā)生變化后,沒有及時調整任命到崗。只有充裝人員持證充裝,安全檢查等工作疏于管理,出現(xiàn)空擋;2.2.5各項管理制度執(zhí)行的不夠好。比如,氣瓶充裝站對自有氣瓶的計算機管理沒有定期更新,氣瓶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等狀況不明;對強制檢驗的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和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儀表等沒有登記臺賬。比如,氣瓶充裝前后檢查登記,對氣瓶的介質標識、制造日期、檢驗有效期、介質壓力、氣瓶重量、氣瓶外觀、安全附件等沒有由專業(yè)人員認真檢查登記,問題隱患不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置。由于沒有發(fā)現(xiàn)氣瓶顏色標識、瓶內介質的不同,或者發(fā)現(xiàn)后沒有認真對待,沒有堅持氣瓶“七不準充裝”,氣瓶出現(xiàn)介質混充造成化學爆炸等惡性事故時有發(fā)生,這一類事故教訓是非常慘痛的,可以說《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3]等法律法規(guī)是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各項制度一定要認真去執(zhí)行;2.2.6各項操作規(guī)程掌握的不夠認真、熟練。比如,乙炔瓶不補加丙酮或者少加丙酮,在丙酮不足的情況下超量充裝從而帶來事故隱患,嚴重的發(fā)生爆炸等惡性事故。充裝過程沒有控制流速、壓力、重量,過量充裝造成物理爆炸等事故;2.2.7工作記錄和見證材料的填寫不認真,項目空白,無法對相關工作情況進行追溯,問題隱患不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處理;2.2.8工作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受經濟利益誘惑,或者工作人員素質低,工作態(tài)度馬虎大意,違規(guī)充裝、卸氣、倒灌等,造成事故的后果難以估量!
3對策
(1)落實主體責任。廣泛開展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學習、宣傳、貫徹和落實工作,結合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的取證、換證強化相關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和安全意識。結合事故案例、應急處理演練,保持警鐘長鳴。主要負責人等關鍵崗位人員應履職盡責,加強日常檢查,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排除金錢利益關系等因素的干擾,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轉,防止質量管理體系失效、運轉失控,帶病運行。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轉,可以保持人員、設備儀器和工作環(huán)境等滿足質量安全的充裝要求;(2)充分發(fā)揮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技術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開展特種設備的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加大安全投入,采用物聯(lián)網、可視化、GPS定位等新技術對移動壓力容器(汽車罐車等大型設備)移動監(jiān)管;(3)加強氣瓶充裝站的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工作,強化氣瓶充裝許可證的取證、換證和獲證后的監(jiān)管,督促檢查氣瓶充裝站主體責任的落實,促進氣瓶充裝站質量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切實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3【Z】.
[2]TSGR4001-2006《氣瓶充裝許可規(guī)則》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6【S】.
[3]TSGR0006-2014《氣瓶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北京.中國新華出版社2014【S】.
作者:梁雪山 單位:齊齊哈爾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所
- 上一篇:公路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探索
- 下一篇:液壓元件產品質量管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