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學后教”小學語文校本教研的研究
時間:2022-11-07 09:02:53
導語:“先學后教”小學語文校本教研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遵循教學規(guī)律實現課堂改革
課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陣地,各類教學模式實施的步驟和方法各不相同,但都在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低效被動教學方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學,培養(yǎng)自學能力,提高課堂效率,遵循了“先學后教”的教學規(guī)律。
(一)先學后教的內涵
“先學”是讓學生先于主動、自覺地進行相關問題的自我實踐、探究與學習,力爭通過個人的力量獨立地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發(fā)展情感?!昂蠼獭笔墙處熢趯W生先學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討論、合作交流,共同發(fā)現、分析并解決問題,形成對知識、能力、情感的系統(tǒng)建構。
(二)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
“先學后教”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校本教研具體操作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拓展”的教學模式。植根于課堂,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點,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個體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或疑難,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自學能力,掌握科學學習方法,最終達到課堂高效。
二、探索教學方式體現開放自主
(一)研究目標
教師方面:創(chuàng)新學科建設和教研模式,樹立高效教學觀念,培養(yǎng)高效教學意識,掌握促進教學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掌握高效教學評價要素,養(yǎng)成有效教學的反思習慣,讓每位教師有自己的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學生方面:掌握學習方法,學會主動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自覺學習、積極思考和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為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夯實基礎。課堂教學方面:完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拓展”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課堂的自主性、開放性與拓展性。
(二)研究內容
推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拓展”的教學模式,進一步細化、深化課堂改革,從語文的不同課型入手,研究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熟練運用教學模式,能夠靈活操作,從有模到無模。
三、掌握研究特點提升實踐能力
持續(xù)發(fā)展課改,總結實踐經驗。1998年,我校實踐總結了“讀、疑、解、品、誦”的閱讀教學五步法,十幾年課堂改革的堅實基礎,教師和學生都具備自主合作的意識。在進行了數次多角度、多層面的探索、研究、分析和總結之后,我校確立了“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建構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拓展”的新課堂模式。開展校本教研,提升探索能力。在學??偟恼n題研究指導思路下,鼓勵老師們進行校本小課題研究。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研究優(yōu)勢、擅長的內容和感興趣的探究領域,形成了一大批小課題,如低年級段的《識字教學中基于任務驅動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研究》,中年級段的《興趣導航作文起步——中年級作文教學研究》,以及高年級段的《小學高年級批注式閱讀的實踐與研究》等。這些小課題研究極具年級段特色,在進行深度研究時,既提煉了教師的實踐經驗,又提升了教師適應某種課型的素養(yǎng),極大地促進了老師們的理論水平、研究水平和探索實踐能力。
四、推進學科建設改革課堂教學
(一)形成科學教學模式,規(guī)范課堂基本環(huán)節(jié)
自主探究:學生根據預學導航進行自學;通過階梯性練習達成目標要求;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要能提出問題,從而讓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提前備課,精心編制預習提綱。合作交流:在學生個體活動的基礎上開展集體探求知識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在個體活動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得以解決。師生、生生平等對話,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表達和表現機會,善于發(fā)現學生預習中思維的偏差,重在思維方法的點撥,并靈活調整教學安排,增減教學內容。反饋拓展:以適量的不同梯度的練習來檢測反饋當堂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學生按教師提供的課堂練習或作業(yè)進行自測自結。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視情況進行個別輔導,對于拓展部分老師要善于將課本知識拓展、延伸,使語文學習根植于廣闊的閱讀和生活實踐中。同時要在教師評價中多關注以下評價:情感評價: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用飽含情感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差異評價: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適時適度地給予評價。多樣化評價: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防止籠統(tǒng)模糊,靈活運用多樣化的語言給予學生及時、恰當的評價。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引發(fā)積極教學變化
管理變盲目為科學,化形式為務實。自2012年10月學校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制定了《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方案》等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明確了工作要求、責任人和完成時間等。班級管理方法靈活,倡導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推行“學習小組組務包干制”,把組務工作細化為幾個崗位,如大小組長、紀律委員、記錄員和發(fā)言人等,明確其職責范圍。通過這種形式,將班務工作落實到學生個體,從而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管理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變單干為合作,化傳授為引導,因為單個的教師不能駕馭對學生在知識、方法、過程、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所有指導工作。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制定了集體備課制度,分學段組織了六個備課組,備課組要集體備課后方定教案稿,及時反饋教學情況,重視教學反思。新課改改變了教師一味傳授知識的權威地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不再“居高臨下”,不再把自己當作無所不知的傳授者,而是當成學生的合作伙伴,碰到不會的問題,師生互動,平等參與,過去的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被“你說、我說、大家說”的課堂氣氛所代替。在這種氛圍下,大家主動參與,大膽提問,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了,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便能逐步形成。課堂變靜為動,化講為學?,F在的課堂是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預習,然后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再由小組發(fā)言人展示預習成果,這時教師及時捕捉信息,準確反饋,并適時地進行點撥、釋疑和鼓勵,教師真正起到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在這種課堂上,學生真正地動起來了,大家可以說,還可以通過演、唱、寫、畫等方式參與學習,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也能得到充分展示。學生變接受為探究,化被動為主動。從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以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拓展”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差異得到了尊重,學習的空間得到了拓展,學習的潛能得到了開發(fā),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了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自主意識得到了明顯的轉變,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均獲得全面的發(fā)展。我們以學習小組團坐的方式安排座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小組與個人雙線評價機制給各小組和個人進行量化評分,促進小組之間的有效競爭和組內成員的互助學習,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望。學校提升教研效能,促進學??沙掷m(xù)發(fā)展。我們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制度有機結合起來,開拓理論學習、實踐活動校本研究新途徑,建立以《基于“先學后教”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校本教研的研究》為中心載體的校本研修制度,增強校本研究的針對性、實效性,調動了廣大教師參加研修的積極性。各教研組每周定期安排公開課、聽課活動,執(zhí)教者課后自評反思、聽課者點評,形成一套切實有效的教學研究模式。引導教師在課例教學觀摩研討中,使用有效課堂教學評價工具,進行自我反思、同伴點評、專家引領等研討活動,采用邊實驗邊學習邊培訓的方式,促使教師加強自身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和對教材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進一步優(yōu)化師資隊伍素質,為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我校的課改研究得到了關注和推廣,先后承辦了三次商丘市新課改教學研討會,河南省小學校本教研研討會、河南省教育學會小學實驗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河南省書法教育現場會陸續(xù)在我校召開。兩年多的實驗表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饋拓展”的教學模式,是一項適應教育發(fā)展需要、加快人才培養(yǎng)的實驗,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實驗,增強了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了科研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也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方式方法的改變,加快了教師隊伍建設,促進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步伐。
作者:高阿莉 單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
- 上一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