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暉水彩畫藝術語言與審美特征

時間:2022-01-06 10:41:32

導語:唐朝暉水彩畫藝術語言與審美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唐朝暉水彩畫藝術語言與審美特征

馬蒂斯曾說:“準確的描繪不等于真實?!本唧w到繪畫創(chuàng)作上,則主要指“寫實”與“再現(xiàn)”這兩個范疇的藝術效用。雖然寫實和再現(xiàn)在很多情況下其所指的藝術手法是相同的,但是二者的內核卻又有著某些本質的區(qū)別。如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相對應,強調對藝術對象進行客觀地呈現(xiàn),而寫實雖有如實地再現(xiàn)藝術對象的含義,但其含義卻相對寬泛,比前者有著更為豐富的主觀性色彩,而且對寫實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由創(chuàng)作主體自身來界定。也因此,畫家創(chuàng)作的藝術形式并非純粹地描摹客觀對象,但創(chuàng)作觀念和手法卻屬于寫實的。那么,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境況呢?顯而易見,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主客體之間的情感作用。同樣,這種現(xiàn)象也在唐朝暉水彩畫創(chuàng)作上有所體現(xiàn),反映了他力圖通過寫實的手法運用各種富有審美趣味的藝術語言來探討物象的視覺效果。

眾所周知,水彩畫的創(chuàng)作在當下呈現(xiàn)出多元復雜的藝術面貌。不管在題材的選擇上,還是在形式語言的探索和實驗上均體現(xiàn)出較強的時代性。概括地說,唐朝暉的取材范圍仍屬于傳統(tǒng)水彩畫的題材范疇,主要以描繪建筑、街景為主,延續(xù)了水彩創(chuàng)作已有的范式。例如,他以歐洲一些城市的建筑和街道為表現(xiàn)對象,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建筑水彩畫。其中有《法蘭克?!废盗?、《慕尼黑》系列、《佛羅倫薩》系列和《米蘭》系列等。這些作品不但體現(xiàn)了他對歐洲建筑題材的興趣,還反映了他試圖通過水彩語言來呈現(xiàn)東方畫家視野中的西方印象。換句話說,盡管這些題材描繪的是異域的景象,但這些視覺形象卻蘊含著中國化的審美特征,反映的是東方審美視域下的視覺景象。以建筑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需要畫家對表現(xiàn)對象有著充分的理解。也就是說,畫家需要掌握描繪建筑的形制、結構和風格,如此才能夠準確地傳達出建筑的形態(tài)特征。因此,這些建筑風景畫創(chuàng)作的先決條件是建立在畫家對這些建筑、街景的細致觀察和理解的基礎之上。如《法蘭克福街區(qū)》表現(xiàn)了德國法蘭克福城市街區(qū)的一角。畫家以微觀視角呈現(xiàn)了街道拱門下人流涌動的場景,畫面各個元素布置得自然和諧,有著強烈的現(xiàn)場寫生之感。尤其是畫家以輕松的用筆和含蓄的色彩將建筑厚重而堅硬的墻體呈現(xiàn)出來,雖然沒有太多的細節(jié)刻畫,卻表現(xiàn)出了一種簡潔靈動之感。此外,畫家處理題材的手法也頗有新意,顯示出他對描繪對象的深度理解與自信。在創(chuàng)作中,唐朝暉大多使用近景的構圖手法,主要呈現(xiàn)建筑或者街景的局部,而且畫面上往往還繪有人物。在表現(xiàn)對象的選擇上,他大多選取那些有著悠久歷史的代表建筑,如羅馬式教堂、哥特式建筑,或者更為久遠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筑遺跡,反映其試圖通過描繪這些有著深厚歷史記憶的建筑來呈現(xiàn)這些建筑蘊含的風土人情。換言之,唐朝暉將建筑視為一種承載了不同民族文化與歷史記憶的視覺符號,期望通過藝術語言來理解和敘述這些建筑的文化內涵。當然,這種題材選擇的寓意也對讀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觀眾具備相應的題材或建筑的文化背景,或者說促使觀眾去了解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否則審美欣賞活動就只能局限在單純的形式語言的層面上,而無法洞察到題材的主題意涵。

色彩語言是水彩畫創(chuàng)作的核心范疇之一,直接決定了畫面的視覺效果。對唐朝暉來說,他對色彩的運用有著明顯的印象主義畫派的傾向性,體現(xiàn)為他注重色彩與光線的細微變化,通過色彩的冷暖對比將建筑的滄桑感表現(xiàn)出來。從這個層面來說,唐朝暉對于色彩的運用遵循著某種程度的客觀性或者說是寫實性,他準確地捕捉到建筑的固有色,并通過豐富的色彩刻畫出不同建筑在光線作用下的視覺效果?!斗鹆_倫薩的街道》即是一幅典型的建筑風景畫,表現(xiàn)了佛羅倫薩城市街道的一個局部片段。畫家以近景式構圖,借助焦點透視把佛羅倫薩街道幽深、狹窄的視覺特點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在色彩的運用上,顯示出畫家對光線的重視。他以濕畫法將赭石、淡黃、磚紅等色彩快速地鋪陳到畫面上,然后以深灰色點綴建筑細節(jié),用筆簡練得當,畫面色彩潤澤通透而又不失含蓄。可以說,畫家運用色彩不但生動地呈現(xiàn)出了建筑在陽光照射下的素描關系,還通過不同色調之間的對比,將冷暖關系和空間感呈現(xiàn)出來,而對人物的描繪也為畫面增添了幾分生機。承上所述,唐朝暉水彩畫的審美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色彩的運用上。盡管其畫面色彩體現(xiàn)了他對印象主義色彩理論的借鑒,但這種寫實性的色彩表現(xiàn)也暗含了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因素。黑格爾曾說:“感知色彩是藝術家所特有的一種品質,是他們所特有的掌握色調和色調構思的一種能力,也是再現(xiàn)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基本因素。”換句話說,這種主觀性主要體現(xiàn)在畫家對物象色彩的概括方面,與純粹的客觀再現(xiàn)有著明顯差別。具體而言,唐朝暉對色彩的使用既注重遵循視覺對象的總體色彩特征,同時又希望通過特定的色彩烘托出畫面的整體情境,為審美情境的建構提供形式基礎。又如《慕尼黑的陽光》描繪了陽光照耀下的慕尼黑城市的街道情景。畫家采取近景呈現(xiàn)的手法,描繪了慕尼黑老城區(qū)的街角的幾棟建筑,隨意穿梭的人群顯示出這幅作品的寫生性質,也反映了畫家借助了攝影紀實的手法再現(xiàn)了街角的景象。這幅作品突出了陽光照射下建筑外墻呈現(xiàn)的色彩特征,以及陰影覆蓋下的明暗對比和冷暖關系??梢钥闯觯嫾覍⑸首鳛橹匾脑煨褪侄?,他很少使用筆觸勾畫建筑的細節(jié),而是通過大面積的色塊概括出建筑的整體特征,因此,畫面的整體色彩格調顯示出較強的主觀性傾向。

我們知道印象派盡管標榜自身色彩的客觀性,然而卻擺脫了畫面形體的束縛,最終導致繪畫的創(chuàng)作愈加主觀化。就唐朝暉的繪畫來說,既有鮮明的寫實特征,又不乏主觀的表現(xiàn)色彩。其中,他對視覺對象形體的表現(xiàn)方式也較好地說明了這一點。他在描繪對象時,仍然采用概括性的手法,略去表現(xiàn)對象的次要細節(jié),僅借助簡潔的大面積色塊把物象的形態(tài)與色彩特征傳達出來。因此,其繪畫在色彩的處理上給觀者一種簡潔、純熟的印象,這種表現(xiàn)方式與歐洲傳統(tǒng)水彩畫的風格比較接近,也與畫家對畫面筆觸和色彩的布置密切相關。正因如此,唐朝暉的水彩畫才會形成一種簡潔而含蓄的審美趣味,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畫家對這些事物的理解與認知。此外,形式語言也是唐朝暉構建畫面審美情境的主要手段。盡管他的畫面筆觸簡潔,卻沒有給人單調乏味之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畫家精心布置了畫面上的各種視覺元素,點、線、面的形式與明暗和冷暖關系相結合,使得畫面在保持簡潔格調下顯示出豐富的視覺語言。如《馬切拉諾的晨光》,描繪了意大利馬切拉諾小城的街道在清晨時分的視覺特點,畫面上光線的處理和色彩的運用有著明顯的印象主義色彩痕跡。畫家運用焦點透視將街道的縱深感表現(xiàn)出來,蜿蜒狹窄的街道進一步強化了畫面上空間感和建筑的體積,這種近景式的手法顯示出畫家對此類構圖的興趣,也反映了畫家將其作為一種能夠重現(xiàn)建筑和街景的視覺路徑。可以說,這幅作品充分地體現(xiàn)了畫家在色彩處理上的特點:他先以大面積的暖色塊概括出建筑的形體,然后以深灰色、赭石刻畫出建筑的背光和陰影,力圖通過明暗與色調的強烈對比顯示出光線的視覺效果。這幅作品的巧妙之處在于畫家在畫面的中景,也就是街角的盡頭以冷色調繪制了幾棟低矮的建筑,他以簡潔的塊面將建筑描繪出來,沒過多的有細節(jié)性刻畫。這種處理方式不但符合空間距離的營造,而且冷色調的運用還烘托出清晨時分天空與陽光相互交織的微妙視覺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審美情境的建構除了需要豐富的形式語言之外,還需要情感因素的疊加和投射。也就是說,畫家要能夠利用各種視覺元素的組合激發(fā)出觀眾的情感,能夠使觀眾與描繪的視覺物象產生審美情感的互動,最終才能營造出動人心魄的審美情境。對唐朝暉而言,如何能夠借助合適的水彩語言呈現(xiàn)歐洲建筑、街景的視覺特征,并在畫面上營造出富有趣味的審美情境是其考慮的首要問題。換言之,他的創(chuàng)作構思主要圍繞著借助一系列的形式語言構建有著審美情趣的畫面情境而展開。因此,他的表現(xiàn)手法既有明顯的寫實性,又有著某種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這些特點不僅反映在他對建筑形體的處理上,還體現(xiàn)在他的色彩表達上,反映了他渴望通過細膩的色彩呈現(xiàn)出不同地域建筑在光線下的視覺效果,而這種思路反映了他對印象主義繪畫創(chuàng)作觀念的認同。

總的來說,唐朝暉的水彩畫以不同地域的建筑和街景為表現(xiàn)對象,反映了他對這些有著深厚歷史記憶的事物的感觸與熱愛。他試圖從形式層面借助水彩的語言探討這些異域的建筑,并將其概括、提煉成為一種兼具寫實和抽象的視覺形象??梢哉f,這種創(chuàng)作蘊含了以東方的視角觀察、審視與解構西方文化符號的思維過程,最終呈現(xiàn)出東方審美視域下的西方物象。盡管他的創(chuàng)作具有很強的寫生特點,也缺乏細致的刻畫和宏大的主題敘事,但是這種以東方文化視角審視和呈現(xiàn)異域視覺文化的思路本身就有著較強的實驗性和探索價值。作者希望通過描繪異域題材獲得另辟蹊徑的功效,而其創(chuàng)作實踐的結果在客觀上來說也拓展了水彩畫的創(chuàng)作視野。由此看來,水彩對唐朝暉來說并不僅是一種繪畫形式,還是一種理解西方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路徑。

作者:謝啟凡 單位:廣東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