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論文:話語藝術(shù)與語文教程質(zhì)量探討
時間:2022-02-10 04:47:10
導語:語文教學論文:話語藝術(shù)與語文教程質(zhì)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者:袁光富單位:四川省瀘州高中語文組
平時教學,雖然不會有初次登臺的緊張與不安,但要做到上課思路清楚,講話條理清晰,課前肯定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否則,教師會越講越混亂,學生會越聽越糊涂。教師應對教材做深入鉆研和細致分析,精心組織教學語言,甚至要預設課堂導入、過渡與結(jié)束。一堂課,40分鐘,教學內(nèi)容不會是單一的。先講什么,后講什么;什么為主,什么為次;什么內(nèi)容應該貫穿課堂始終等,教師應在這個“次序”上多動腦筋。書面表達往往可以多線索,多層次推進,但課堂語言屬于口語表達,最好采用單一結(jié)構(gòu)形式推進。呂不韋《呂氏春秋•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這些均說明了只有課堂脈絡清晰,才可能做到綱舉目張,這樣課堂內(nèi)容就會層次分明,過渡自然,前后連貫,學生聽課才會抓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課堂語言要力求簡明扼要
語言表達要簡明,是一個重要的語言能力?!昂啞笔橇可系囊?,用盡可能少的語言符號傳遞盡可能多的語言信息;“明”是質(zhì)上的要求,指表達效果要佳,表達的明晰度要高。語言表達簡明,也是學生所應具有的語言能力,故而教師課堂語言的簡明就應給學生示范性效應。同時課堂時間又具有短暫而有限的特點,簡明扼要的課堂語言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課堂語言表達,若冗長繁雜,勢必造成教學重點不突出。
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中注意課堂語言的凝練性,以有利于學生從教師洗練的語言中一下就能把握住每句話、每節(jié)課的重點,更好地領(lǐng)悟教師的意圖。如在講授《離騷》這首古詩時,我考慮到高一學生文言底子較薄,其中一個班,就一字一句的給他們翻譯串講,面面俱到,生怕有遺漏。而另一個班我讓學生朗讀感知,并結(jié)合注釋自行理解詩歌大意,然后再簡要點撥和關(guān)鍵強調(diào)。而作業(yè)情況,后一個班遠遠好于前一個班,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比較到位。
因此,教師應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吸收能力,精心設計課堂語言,高度概括,言簡意賅,這樣學生聽課才抓得住重點,突出記憶,印象才會深刻,才可能在最短的課堂時間內(nèi)有最大的課堂收益。
課堂語言要富有時代氣息
當今社會,瞬息萬變,新事物新信息大量涌現(xiàn),而這些變化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語言的變化。因為語言的功能是用于表達交流,它勢必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特別是網(wǎng)絡,已成為一個容量巨大而又變化迅捷的信息媒介,網(wǎng)絡語言就是充分例證。網(wǎng)絡熱詞的大量涌現(xiàn),就反映了社會生活變化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折射出當前流行文化。一方面極大的豐富了漢語詞匯,使?jié)h語語言表達靈活多樣化。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認識到其構(gòu)成情況比較復雜,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感知這些變化,同時也要慧眼識珠。
不僅要善于利用網(wǎng)絡更新自己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語言,與時代同步;同時也肩負著引導學生去粗取精,選擇性運用新詞新語的任務。比如新造詞“特首”是我國成功實行一國兩制后,對香港澳門特區(qū)行政長官的稱呼;“雷人”指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驚的舉動或事件;“給力”表示給勁、帶勁。
而又有舊詞載新義,從而成為新詞語?!岸垢痹侵贫?jié){剩下的渣滓,近年來被人們用來比喻劣質(zhì)產(chǎn)品?!跋抡n”本意指學生一堂課結(jié)束后休息,現(xiàn)泛指停止某人的工作。教師在課堂上,適時恰當?shù)厥褂眯略~新語、網(wǎng)絡熱詞,散發(fā)著濃郁的時代氣息,不僅可以讓學生感知教師的不斷求知與上進,也可以讓課堂語言變得生動鮮活,讓語文課堂生動有趣,收效頗豐。
課堂語言要風趣幽默而不失睿智
一道佳肴,不放適量的佐料,盡管原料珍貴稀有,長時間食之,也會食之無味。其實教學也是這樣,每天都是那幾節(jié)課,那幾個學科,那幾位教師,如果課堂不注入新鮮的東西,都是簡單輪回,再有學習激情的學生都會厭倦而降低學習效率。此時,除了新知識的注入外,能夠直接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就是睿智而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它就好比一味強有力的調(diào)節(jié)劑。前蘇聯(lián)教育家斯雅特洛夫曾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泵钊M生的課堂語言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強力催化劑。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興趣?!?/p>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最關(guān)鍵因素。學生如果沒有學習興趣,沒有積極主動地學習訴求,他對學習的愿望和情緒就會低落,學習效率理所當然也就很低下了。而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可以黏住學生,激發(fā)起他的學習激情,讓學生感到課堂新奇多趣,消除學生的課堂疲憊感,吸引學生認真聽講,積極主動地思索探求。而風趣幽默的語言體現(xiàn)的應該是睿智,而不是簡單低級的逗樂。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幽默是智慧的閃現(xiàn)。”一個才疏學淺、孤陋寡聞的人,我們很難想象他會生發(fā)出幽默感來的。故而教師應該以淵博的學識來豐富自己。廣博的知識、深刻的社會經(jīng)歷、豐富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和積極樂觀的情緒等等因素,都是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所應具備的良好素養(yǎng)。只有具備了這些良好素養(yǎng)教師,才懂得幽默。一位幽默睿智的老師,是備受學生喜愛的老師,其課堂一定是高效課堂。
總之,語言是教師立足于課堂的生命力。一位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在教學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堅持不懈地加強課堂語言藝術(shù)的錘煉,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