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2 04:58:00
導語:數字圖書館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本文簡述了數字圖書館的概念和特征,對于數字圖書館建設中所涉及的識產權問題進行探討,并給出了一fa些知識產權保護的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類已進入了信息時代,數字圖書館的出現,使圖書館中原本局限的、孤立的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文獻信息資源通過網絡匯集起來。由于數字圖書館建設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非數字化信息都需要數字化網絡化,而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使文獻載體、傳播方式、獲取手段等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也為知識產權領域帶來許多新的問題。為了促進數字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就必須科學地解決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所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既要尋求法律保護,也要在圖書館與權利人之間建立利益平衡機制,最終實現教育公眾并滿足其對知識的渴求,達到服務人類的目標。
一、數字圖書館的概念與特征
(一)數字圖書館的概念
數字圖書館是一個數字信息對象收藏,包括支持用戶進行定位、檢索和獲取這些信息的服務,組織和表現這些對象的方法以及將這些對象提供給用戶的相關的信息技術。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將圖書資料數字化并加以儲存,依托網絡為讀者提供更加廣泛、便利、快捷的電子化信息服務,從而在相應用戶群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
理解了數字圖書館的概念有助于人們區(qū)分在數字環(huán)境下合理使用制度適用的主體要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些為適應信息時代廣大公眾需求而提供信息化服務的組織無意的踏入法律雷區(qū)。此定義在法律適用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數字圖書館的特征
1.數字圖書館是一種先進的、電子化的信息服務,它依托于網絡,是一個由網絡連接的分布式的圖書館群體,是網絡信息資源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
2.數字圖書館有較高的信息更新速度。數字圖書館連接外部信息源以獲取、更新信息。
3.數字圖書館具有智能化、操作自動化、對全文的檢索技術。用戶通過互聯網,利用信息語言對所要查詢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識別、推理、定位,最終可以在數據庫中檢索到內容相對全面、具有一致性的文獻信息。
二、數字圖書館所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
(一)數字圖書館在資料采集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數字圖書館優(yōu)于傳統圖書館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信息資源的更新速度快。這一特征就要求必須有新的高質量的信息資源源源不斷的加入其中,否則數字圖書館將會失去發(fā)展前景和意義。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信息采集主體來源于喪失版權或版權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的圖書,比如古籍文獻、電子報刊等。由于信息資源需要及時更新,信息的采集必然不能局限于館藏資源,因此在采集與加工過程中必將涉及到眾多擁有版權的、以多種載體形式發(fā)行的作品,這些是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首先引起的知識產權問題。
(二)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數字化的性質問題
資源的數字化是指把各類信息,包括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輸入計算機系統轉換成二進制數字編碼的技術。這種對傳統資源的數字化實際上是人們?yōu)榱酥谱髋c原件相同或相近的復制件,并沒有改變原作本身。相當于通過計算機這個載體把傳統文獻的原有形式轉換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二進制編碼形式。當然,在轉化的過程中需要智力勞動,但這種智力勞動并沒有改變原作的內容或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創(chuàng)新,對原作內容不產生影響,所以傳統文獻數字化行為是一種復制行為。這就涉及到了復制權,屬于《著作權法》調整范疇,圖書館在將館藏作品進行數字化時,必須依法復制、依法使用,否則就會發(fā)生侵權行為。
(三)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傳輸與資源共享的知識產權問題
數字圖書館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是將數字化后的信息通過互聯網絡來進行傳播、擴散、廣泛地為用戶所利用。這也是建設數字圖書館的目的?;ヂ摼W使數字作品的傳播跨越了空間和時間。我們很難確定使用者使用了哪些資源,更無法得知用戶是否將該資源進行傳播。如此才難以對侵權行為加以有效控制。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信息的傳播利用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
(四)數字環(huán)境下的合理使用問題
合理使用制度是在特定條件下,法律允許他人自由使用著作權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權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只需要指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名稱出處,但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的著作權權利限制制度。它是平衡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人之間利益的制度,是信息與知識傳播自由的一個法律保障,公民有信息采集和獲知權利,這是憲法賦予的權利,數字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必須明確合理使用的范圍及判斷標準,以防止侵權行為的發(fā)生。三、對數字圖書館所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的對策
(一)配備專業(yè)隊伍,建立專門統一管理機構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在圖書館行業(yè)內要建立一個具有精通網絡管理又熟悉圖書館業(yè)務的復合性人才的領導機構。該機構通過調查研究和科學理論的指導,制訂出一個符合時展要求,又適用于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方案和目標,以此來指導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工作。
(二)充分利用合理使用原則,協調權利人之間的權益關系
對于用戶在互聯網中對信息資源的存取頻繁,沒有限制這個問題,圖書館應當做出相應的措施來限制部分文獻的使用。對于某些不受合理使用原則保護的文獻資料,圖書館應該禁止提供服務。數字圖書館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對于個人學習以及科研的需要,屬合理使用的可以自由瀏覽和使用,版權人聲明不準使用的除外。
(三)加強立法、普法力度,為數字圖書館建設提供法律保護
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尚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相關的法律保護也不完善,這要求我國立法部門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經驗,以我國現有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基礎,結合我國國情,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有關數字圖書館的法律體系。在立法中確認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公益性及其符合數字時展需要的法律地位,并給予一定的特權。
(四)采用先進計算機技術,保護知識產權
對于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產權的保護,除了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法外,還應從計算機這個載體入手,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有效地防止各種盜版與非法復制行為的發(fā)生。除了通過設置防火墻來保護知識產權以外,還有數據加密技術、數字水印技術、信息確認技術、智能技術等等??梢岳眠@些專業(yè)技術保證在網上瀏覽到信息資料,但不能下載和打印,在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從有效的維護了權利人的權益,保障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實施。
四、結語
數字化信息技術發(fā)展到今天,與知識產權的保護密不可分,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促互進,共同發(fā)展。數字化圖書館的開發(fā)和利用是信息時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產物。只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合理使用的基本制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平衡權利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維護公共利益,才能使數字圖書館的事業(yè)健康、有序的發(fā)展,以達到更好地為公眾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志敏,淺談數字圖書館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
[2]蔡福瑞、楊桂榮,圖書情報知識,2002
[3]崔雅萍,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情報學報,1998
[4]吳漢東,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
[5]余娜,網絡環(huán)境下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探討,情報雜志,2005
[6]黃勤南,知識產權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3年版
[7]宋婧,淺談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產權,大眾科技,2005-02
- 上一篇:天然林工程資源保護管理制度
- 下一篇:醫(yī)療保險致全市老年人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