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
時間:2022-08-12 11:02:12
導語: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概述混合式教學模式、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分析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究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認為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加強學習,不斷探索,從而能夠在恰當?shù)臅r間,為恰當?shù)膶ο?,應用恰當?shù)慕逃夹g,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式,提供恰當?shù)膶W習內容。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信息化時代產生的,“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的轉變。隨著大量的記憶性、重復性和檢索性的工作逐步被計算機所取代,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加強調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而這種高階思維能力在信息時代愈加重要?;旌鲜浇虒W方式更加強調知識由學習者主動建構,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重要性,強調利于學生建構的有效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旌鲜浇虒W改革一定會重構傳統(tǒng)課堂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把傳統(tǒng)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進行了擴展,“教”和“學”不一定都要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fā)生,在線教學平臺的核心價值拓展了“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旌鲜浇虒W充分發(fā)揮了“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的優(yōu)勢,改變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使用講授而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認知參與度不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結果差異過大等問題?;旌鲜浇虒W需要教師對課堂進行有機構建。辛格和里德(Singh&Reed2001)將混合式教學定義為在恰當?shù)臅r間,為恰當?shù)膶ο螅瑧们‘數(shù)慕逃夹g,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式,提供恰當?shù)膶W習內容,以使學生獲得較高的收益。加里森和卡努卡(Garrison&Kanuka2004)將混合式教學界定為課堂面授和在線學習“周密的”結合。布呂克和古德伊爾等(Bliuc&Goodyear,etal.2007)將混合式教學定義為教師、學生、學習資源之間的面對面互動與技術支持的互動的“系統(tǒng)的”結合。這里“恰當?shù)摹薄爸苊艿摹焙汀跋到y(tǒng)的”正是當今大學英語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
世界全球化的速度勢不可擋,全球化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生活在全球化、世界共同體當下的“世界公民”,需要有意識地提升個人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全球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來說,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人才能力培養(yǎng)目標當中重要的一環(huán)。依據(jù)2017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跨文化交際課程旨在進行跨文化教育,幫助學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其社會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兼具人文性及工具性的“大學英語”課程本身就是一門跨文化交際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使學生具有過硬的英語綜合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了解跨文化交際知識,并具有國際化視野。
三、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是“互聯(lián)網+”時代下應運而生的產物,“線上”學生完成對表層知識的自我學習,包括大量的記憶性、重復性和檢索性的工作,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隨之在“線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通過“頭腦風暴”、討論、反思等活動,實現(xiàn)對深層技能的掌握?;旌辖虒W開展的最終目標并不是把學習的任務完全丟給學生,更不是讓他們脫離教師的監(jiān)督只使用混合資源教學平臺。對于教師來講,混合式教學也并不意味著教師脫離教學建設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也不是變著花樣地開展教學活動,而是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深度學習、有效學習?;旌鲜浇虒W改革一定會重構傳統(tǒng)課堂教學,因為這種教學把傳統(tǒng)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進行了擴展,“教”和“學”不一定都要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fā)生,在線教學平臺的核心價值拓展了“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在我校,“大學英語”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見圖1)。首先,將混改教學資源分為必選(obligational)和可選(optional)兩類,按照課前、課中和課后到混改平臺資源系統(tǒng)上,學生可以使用手機或者電腦登錄混改平臺按照課次完成“線上”的學習任務,這樣便可以使學生依據(jù)個人情況有選擇地進入課程單元學習,完成線上的詞匯、語法及課文等課程內容的學習,做好學習筆記并記錄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小組成員進行線上討論,按照教師的要求準備好相關的小組學習任務,這樣就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了解課程相關內容,讓他們提前進入語言輸入環(huán)節(jié);在“線下”,即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進行檢查和反饋后,通過“頭腦風暴”、課堂展示等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深入學習;在課后再次進入“線下”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iTest測試系統(tǒng)完成相關練習,檢測自我學習的情況,總結個人學習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或向教師尋求幫助,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種混合式教學的方式充分發(fā)揮了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的優(yōu)勢,改變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使用講授而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認知參與度不足、不同學生的學習結果差異過大等問題。
四、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MOOC、微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手段的引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正逐漸被打破?!盎ヂ?lián)網+”時代的到來使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面臨著全新的問題。首先,新的語言學習方式及資源的引入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及學習模式。英語學習者無時無刻不處于一種開放的學習狀態(tài),他們不再對教師所講的內容言聽計從,而是通過互聯(lián)網提供的各種資源查找、整理、理解所接觸的知識。其次,這種開放的狀態(tài)使大學英語教師直面前所未有的教學上的挑戰(zhàn)。一方面,教師需要有效整理教學資源,在課程上所呈現(xiàn)的單元主題相關資源既需要有針對性、有個性,又需要滿足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能力指標需求;另一方面,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教師需要適時變化,既要有足夠的吸引力,滿足學生求新的需求,又要有學習行為和內涵,使課堂教學行之有效。
五、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在全球化急速發(fā)展的時期,跨文化交際能力非常重要,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依據(jù)布盧姆(Bloom1956)教育目標分類,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及動作技能領域對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劃分,從低級到高級能力的順序分別包括知道中外文化知識、理解中外文化差異、形成國際化視野。在認知維度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體現(xiàn)在對事實性知識的記憶和對概念性知識的內化上。此外,隨著國際化對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帶來的影響愈加深化,應對跨文化交際中的沖突的可能性也日益增強,這就需要認知維度中的高階能力,包括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當前,大多數(shù)高校沒有為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單獨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只是將這一部分內容融合在“大學英語”課程當中,甚至有些高校并不涉及跨文化交際內容的教學。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需求也日漸加強,在“大學英語”課程當中越來越不能割舍?;诨旌鲜酱髮W英語教學模式,嘗試了針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探索,按照線上(課前)和線下(課中)學生所涉及的參與的任務和活動進行分解(見圖2)。在課前,學生通過自我學習整理所學單元涉及的文化知識(culturepoints),線上同組成員分享并討論所整理的文化知識,確定最值得在班級分享的文化知識,并以小組為單位準備課堂展示(classpresentation)。在課中,教師對小組文化知識的課堂展示作出評價、提出改進建議,通過提問(brainstorming)和討論(discussion)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深層問題,加強跨文化意識,從情感上接受和包容文化差異;通過設置跨文化沖突場景組織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role-playing),鍛煉學生的應用和分析能力,進一步提升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最終,小組形成單元小組文化知識日志(grouplog),班級創(chuàng)建單元班級文化知識日志(classlog)。這樣可以根據(jù)日志記錄并追蹤學生一個階段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授課中遇到的問題和反思作了如下總結。首先,關于文化知識總結和選取過程,有的小組效率很高,很快可以形成一致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而對于一些“慢熱”的小組,常常猶豫不決或者拖延合作任務,影響最終整個小組的整體表現(xiàn)。根據(jù)小組不同的反應情況,嘗試在課前階段主動干預,對幾個“慢熱”的小組予以更多的指導。其次,在課中展示階段,由于課上時間有限,每組展示的時長只有5分鐘,教師需要保證小組合作展示的效果。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課前所有小組上交任務之后,隨機抽取展示小組,對該小組展示的內容包括PPT和文本文件進行審核,并給小組提供修改建議。小組修改后提交給教師再次審核,然后在課上展示。最后,關于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情況,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評估的手段。除了質性的評測之外,也可以融入跨文化能力測試的量性評測。
結語
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對于高校教師來說無疑挑戰(zhàn)重重,全球化時代下英語語言學習者所面臨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溝壑也必將需要逾越。但是,時代帶給我們種種挑戰(zhàn)的同時也賦予我們無限的機遇,使我們可以去挖掘無限的潛能?;旌鲜浇虒W模式正是這一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探索的結果。大學英語一線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探索,從而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游刃有余,如辛格和里德(2001)所提到的,可以在恰當?shù)臅r間,為恰當?shù)膶ο?,應用恰當?shù)慕逃夹g,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式,提供恰當?shù)膶W習內容,以使學生獲得較高的收益。
作者:張春艷
- 上一篇: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研究
- 下一篇:跨文化交際下大學日語教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