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育鍛煉論文2篇

時間:2022-05-20 02:52:22

導語:學生體育鍛煉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體育鍛煉論文2篇

第一篇

一、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1.內容知識與趣味并重。如果忽視學生的身體狀況與興趣愛好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學大綱進行,尤其是一些強度大的活動,學生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而對于一些枯燥的活動,學生會產生消極情緒,這樣都無法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對于體育活動的內容我們要實現(xiàn)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結合,要對教材與大綱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兼顧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來選取符合初中生年齡、身體與認知,富有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教學內容。這樣可以適當降低動作的難度,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起學生參與的強大動力,更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2.形式教學與游戲結合。好動愛玩是學生的天性,而體育活動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與實踐性,將游戲與體育結合起來,更能突出體育的學科特征,同時能夠實現(xiàn)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自覺進行體育活動,激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讓學生達到身體與心理放松的效果。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點與體育的優(yōu)勢,來為學生設計更多的競技類、休閑類游戲活動,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游戲活動中來,為全體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游戲活動所帶來的身心上的愉悅。

二、夯實學生的知識與方法

良好的鍛煉習慣是建立在扎實的體育知識與科學的鍛煉方法基礎之上。如果沒有一定的體育知識,掌握相關的動作,沒有科學的方法,不僅起不到鍛煉身體的效果,相反還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注重體育鍛煉方法的傳授。1.讓學生掌握基本動作要領。在教學中,我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圖文聲像效果與特殊的處理功能,將那些復雜的技術性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小動作,利用重復、定格等逐一進行講解,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這些動作的掌握。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與學生的示范。多媒體雖然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示范,示范更直接,更利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我們要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形象展示與生動而標準的示范性動作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而不只是簡單而機械地進行動作的模仿。2.形成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茖W的鍛煉方法才能達到增強體質、放松身心的效果。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一些運動常識的滲透,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如在進行運動前要做一些熱身運動,以避免關節(jié)未活動開而受傷;運動量要適度,時間短達到健身的效果,時間太長運動量大,會超過身體的承受范圍而使身體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在運動中意外受傷時要如何處理等。

三、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效應

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孩子都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歡被稱贊、嘉許和鼓勵,而禁止、懲罰、抑阻等卻很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睂W生參與鍛煉的主動性是需要不斷強化與激勵的。我們不能只是就學生活動的成績做一個簡單的終結性評價,更要關注學生參與活動中的種種表現(xiàn)。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要運用放大鏡來尋找學生的進步,哪怕只是極其微小的。如對于強度大的活動,有些女生本來不敢參與,現(xiàn)在敢于參加,雖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我們同樣要給予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以更大的學習熱情參與到今后的體育活動中來。這對于其他學生同樣也是一種激勵與榜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熱衷于參與體育鍛煉,更加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這將會對學生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激勵與帶動作用。

總之,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有細心與恒心,滲透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參與鍛煉的激情,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技能與方法,這樣學生才能自覺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作者:趙曉峰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九中學

第二篇

一、我國當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產生原因

1、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差

正步入大學校園時,脫離了父母的懷抱,這對于長期在父母懷抱中長大的學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遇到陌生的人,會使得一部分學生把自己的內心緊緊關閉,性格變得十分的內向。長此以往之后,人際交往以及所能生存的生存空間也逐漸減少,之后這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對未來的生活也會留下一定的陰影。

2、外界環(huán)境壓力大

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之中,大學作為進入社會的媒介,也算是一個“半社會”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會有一部分更早進入社會的學生把社會上的一種習慣帶入到大學之中,加上在大學生活中,不少學生會談到各自的大學朋友、未來的就業(yè)方向以及參與社會發(fā)展方向等問題。雖然這有利于學生更早的去適應社會,當同時也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在這種壓力之中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如孤獨、自私及心機重等。

3、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

在我國當前教學制度中,并沒有很好地把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結合。基于這種情況,一些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的學生,在家庭之中,本來就沒有經過什么社會中的大風大浪,因此一旦經歷社會中的劇烈變化時,自身的心理不能立即反應過來,難以承受,經不起一點點的挫折及委屈。長此以往,這些學生會逐漸變得喜怒無常,不能在大學這個圈內很好的生活。在這些心理因素的影響之下,將會對造成學生日后的生活、學習方面產生難以想象的后果。在另外一個方面,也有一些學生在大學中自暴自棄,做出危害他人以及社會的事。如大學生投毒案、大學生相互報復兇殺案等案件。從這幾方面來看,可以了解到這些學生的個人心理素質產生了偏差,做出了類似于上面的過激行為。從更深的角度來說,這也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沒有有效的與心理健康結合起來,以至于少部分學生受到嚴重心理障礙的影響,也可以被稱作是心理變態(tài)。

二、高校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不論是哪一種體育鍛煉都會有一個最基本的特點:即我們在運動的同時,還需要對外界環(huán)境發(fā)生的變化要有一種及時的了解并迅速的做出反應,來確保來完成這個動作。通過長期的體育鍛煉之后,能快速的做出反應,協(xié)調學生自身的動作。從另外一點來說,體育鍛煉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進一步的為大腦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營養(yǎng)。一定范圍內的體育鍛煉能加快以及提高大腦的供氧量和供血量,進而促進大腦的新陳代謝。同時也有研究顯示,長期有規(guī)律的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對于自身的感知能力以及外界的認知能力較于常人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并且全身的機能得到了很好的改變,也促進了大腦的發(fā)育。在體育鍛煉完之后,人們會由于劇烈運動完之后的一段時間內,大腦皮層仍處于興奮狀態(tài),會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產生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維水平以及智力水平的物質,這種物質在科學上也被稱之為“記憶因子”。從之上所提到的幾點來看,高校體育鍛煉對于在校學生的意義是重大的,它不僅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使學生能更好的學習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同時也還可以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對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及認知能力,有助于學生控制自我情緒的穩(wěn)定,性格也會變得開朗,對于保持學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

在高校體育鍛煉中具有很好的學生交流互動性。尤為突出的就是集體體育活動,如在校內舉辦的籃球比賽。在比賽開始之前,球隊內的各個球員之間需要相互排練,鍛煉自身的球技,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平常的排練之中能讓球員之間更有默契。不只是依靠語言來進行溝通,甚至于一個眼神,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讓隊友明白接下來該怎么做,從而來使球隊獲取勝利。這就是一個團隊所帶來的力量,一個人再強也比不過一個團隊的齊心協(xié)力。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學生之間必不可少的會發(fā)生溝通,長此以往,學生的內心也會在交流之中變得開朗活潑,自然而然的融入到這個集體之中,這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

3、改善心理狀況

據大量的研究顯示,一定的體育鍛煉能夠調節(jié)人們的心理狀況。這也是每當人們受到一些不良心理狀況時,會有一部分人通過體育鍛煉來緩解自己壓抑的心情。在人們經過體育鍛煉之后,人們會處在一種興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可以暫時的放松人們的心情,降低不良情緒對人們的影響。從長期方面來看,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們的心理狀況,保持人們的心理健康。

4、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的品格

體育講究的是不服輸、敢拼以及堅持等精神。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人們也會或多或少受到這種精神的影響,并逐步的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人們可以在體育鍛煉之中磨練出自身的意志品質。在體育活動中,人們?yōu)榱俗约旱哪繕巳テ床?,不放棄,這本身就是意志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同時,在生活之中,人們也不會因為受到一些挫折、困擾等難題就郁郁不振,相反還會在困境之中找到走向成功的道路,有利于保持人們長期的心理健康。

作者:周建單位:海南三亞瓊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