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路由器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2 09:25:00
導語:集群路由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2004年6月思科第一臺集群路由器產品CRS-1,將集群技術引入核心路由器領域至今,業(yè)界對集群路由器技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認知過程,種種原因使得這一復雜而高端的技術并沒有成為主流,但目前這種情況卻正在悄然發(fā)生改變。
從近期中國電信核心網絡設備的集采不難發(fā)現,集群路由器已越來越受到運營商的關注。中國電信最近的一次核心網絡設備集采規(guī)定,A類設備必須支持多機(Multi-Chassis,即集群),B類設備則要可升級到多機。這無疑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集群路由器設備未來在中國電信核心網和超級節(jié)點中的規(guī)模應用已勢不可擋。
“按照中國電信目前的業(yè)務發(fā)展和網絡建設思路,集群路由器的需求會很大。3年后,超過1/3的骨干網節(jié)點需要采用集群路由器,1/4左右的城域網核心需要集群路由器?!敝袊娦艔V州研究院副總工徐建鋒表示。
與此同時,來自設備廠商的銷售數據顯示,集群路由器的出貨量也在快速增長。“從2007年開始,思科CRS-1集群產品的出貨量明顯增加,2008年上半年的增速更加明顯。”思科電信事業(yè)部技術總監(jiān)金鑫對記者表示。
而以準確把握運營商市場需求為自豪的華為,也于今年3月份正式推出了高端核心路由器NE5000E集群系統(tǒng)。華為網絡產品線副總裁陳俊華表示,在全IP時代,集群將是網絡核心節(jié)點路由器的必然形態(tài)。
流量壓力激發(fā)集群潛能
一直以來,核心路由都是網絡中最關鍵的技術。對于核心層路由器來說,除了必須具備快速轉發(fā)能力、高安全穩(wěn)定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容量大、擴展性強,而核心路由器的容量基本每18個月就會提升1倍,具體表現為槽位數量的增多、每槽交換能力的提升以及板卡端口密度不斷提高。但近年來,在網絡流量每12個月增長1倍的情況之下,這樣的提升速度已遠不能滿足網絡擴容的需求。
雖然,目前支持40G接口的16槽思科CRS-12000的容量高達1.28T,而JuniperT1600則可以在單個機箱中提供1.6T的容量。但即便是這樣的設備也遠不能夠滿足一些網絡核心節(jié)點的容量需要。
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163網絡核心節(jié)點對設備容量的需求已達2.5T~5T,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預計到2011年少量核心節(jié)點的容量將達到10T。
而受光器件和半導體的發(fā)展成熟度,以及電源、散熱、機房承重等因素的制約,單機箱核心路由器的開發(fā)技術已接近極限。雖然業(yè)界提出了增加網絡層次以及擴展節(jié)點內設備等方式緩解流量增長的壓力,提高節(jié)點容量,這兩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單臺設備容量提升的壓力,但也導致了網絡復雜度以及內部互聯(lián)端口的增加。
“網絡同時存在多個層次,而每個層次有多臺設備,其連接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睋﨡uni-per北方區(qū)技術經理王棟介紹,每增加一臺核心路由器,就意味著IP地址、路由協(xié)議鄰居數量、路由表條目、路由收斂時間等都會隨之增加;而業(yè)界對如何均衡多臺設備之間的流量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此外,采用多臺路由器互聯(lián)方式提高節(jié)點容量,會有30%左右的接口用于設備間互聯(lián),這無異于提高了設備的成本。
“集群路由器采用內部互聯(lián)方式,可以看做為一臺設備,不但可節(jié)省端口數量,還能夠降低網絡設計、管理及維護的復雜度,簡化路由配置。”王棟表示,通過路由器集群不但能夠將核心設備容量平滑地升級到原來的數倍,且不會增加路由的復雜度,解決了核心層“大容量、可擴展”的問題。
目前,中國電信IP網絡業(yè)務在寬帶用戶數,用戶平均上網時長,用戶上網并發(fā)率、用戶上網平均流量四個方面出現了全面增長,加上視頻、P2P等應用的普及,網絡流量年增70%以上。2008年163網的省間鏈路總帶寬就達到6T,部分PoP節(jié)點的交換容量超過1T,每個POP節(jié)點超過10臺路由器,匯聚了100條多條10G鏈路。采用集群路由器無疑可以讓網絡變得簡化。
運營商的需求
顯然,單機容量逐步發(fā)展到極限,加上超級節(jié)點的產生使得網絡結構越趨復雜,運維管理難度加大,使得集群路由器終于迎來了規(guī)模商用的商機。
實際上,電信業(yè)對于集群技術并不陌生,電信程控交換機經歷的從小程控交換機到“萬門機”的發(fā)展演變,就是采用基于設備內部的連接來擴充設備容量和能力的集群技術。但作為最終用戶的運營商是否認可集群路由器這種產品形態(tài)呢?
“集群路由器最大的貢獻是提升了單個網絡的擴展能力,為寬帶業(yè)務的普及、高帶寬應用的普及創(chuàng)造了物質基礎。”徐建鋒認為。按照目前的業(yè)務發(fā)展和網絡建設思路,集群路由器的需求會很大?!邦A計3年后,超過1/3的骨干網節(jié)點需要采用集群路由器,約1/4城域網核心需要集群路由器。2011年少量核心節(jié)點就需要10T容量的集群路由器,所以現在建設時就要采用容量能夠擴展到10T(雙向計算)的集群路由器?!?/p>
在產品的選擇上,徐建鋒表示,集群路由器本質還是路由器,所以電信要求集群路由器從業(yè)務功能、網絡功能、管理功能、安全功能等方面不差于單機路由器,在各項標準上保持一致。
“作為集群路由器最重要的應該是容量的擴展性,其次是穩(wěn)定性,再次是可維護性?!痹谛旖ㄤh看來,網絡的發(fā)展是必然的,所以擴展性是最重要的,而穩(wěn)定永遠是相對的。互聯(lián)網有較好的自愈機制,可以通過科學的網絡組織和路由組織來提升網絡的可靠性,網絡的可靠性可以超過單個設備的可靠性。隨著集群路由器的普及,穩(wěn)定性也將快速提升。近期中國電信網絡擴容選擇思科CRS-1集群路由器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良好的擴展性。
徐建鋒強調,路由器是軟件和硬件的集合體,兩者都很重要,而且軟件的重要性和復雜度已逐漸超過了硬件的重要性和復雜度。所以評價集群路由器的時候,不但要看其硬件方面的能力,更要看軟件的在線升級能力、容災能力、故障自動監(jiān)測和報警能力,運行數據采集能力。尤其是無中斷在線升級和良好的容災設計。
對此,王棟表示,采用集群設備的網絡節(jié)點在運營商網絡中都處于非常關鍵的位置,必須在不間斷業(yè)務的情況下完成設備的交割和升級,對設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由于集群路由器的復雜度遠高于單機箱設備,運營商在現網中實際使用較少,需要逐漸積累應用、管理及維護方面的經驗。
新一輪容量競賽展開
盡管目前市場對集群路由器的需求已逐漸顯現出來,但真正掌握集群技術的設備廠商卻不多,到目前為止,只有思科、Juniper和華為三家正式了集群路由器產品。
“從硬件上實現多臺路由設備的互聯(lián)所涉及的技術非常尖端,目前只有少數廠商掌握;而從軟件方面看,集群設備的虛擬路由、協(xié)同、ISSU(在線升級)等功能實現起來也十分復雜,并不是所有路由設備提供商都具備研發(fā)集群路由器的能力?!痹谕鯒澘磥?,相對于單設備,集群路由器無論是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復雜度都更高。
華為中國區(qū)網絡營銷經營彭昆成認為,路由器集群產品研發(fā)最大的難點就在于要在多臺設備間,實現數據交換平面和系統(tǒng)控制平面的信息同步和協(xié)同工作。
“除了要集成所有單設備的功能以外,集群還要處理多機箱帶來的變化,在設計上比單設備復雜得多?!苯瘀伪硎?。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產設備廠商的華為,率先在今年3月了容量高達10T的NE5000E,對思科和Juniper發(fā)起了強有力的挑戰(zhàn),由此也拉開了設備廠商新一輪容量升級競賽的序幕。目前,思科CRS-1的最大容量能夠達到2.56T,而思科今年還將推出8個線卡機箱+4個矩陣機箱的集群,并有可能在明年推出最高速率為100G的接口。
金鑫表示,思科的集群路由器是根據市場的需求,按照清晰的路線圖演進的。根據CRS-1多機箱系統(tǒng)的設計,最大可支持72個交換機箱+8個矩陣機箱架構的集群,其最高容量可達92T以上,這是目前各家廠商集群設備宣稱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容量。不難預見,隨著單接口容量提升到100G,這樣一臺集群的容量將更加可觀。
而Juniper方面也表示,在需求比較明確的情況下,也會迅速推出更高容量的集群產品。
仍有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集群路由器的使用是一種趨勢,但并不是惟一的選擇。
“網絡的擴展性也可以通過科學的網絡組織結構實現。如一個單平面的10T網絡可以設計為兩個平面的5T網絡,甚至4個平面的2.5T網絡,這樣每個平面只要采用大容量的單機路由器就可以了?!毙旖ㄤh認為,可以給與不同的平面不同的角色,實現客戶和業(yè)務的差異化。雖然采用集群路由器能夠實現網絡的擴展,但是太大容量的、同時承載各種業(yè)務的IP網絡,維護管理起來是很挑戰(zhàn)的,實現業(yè)務和客戶的差異化很困難,不同客戶和業(yè)務之間的干擾難以避免。這就相當于一個企業(yè),需要100層樓才能夠滿足需求,可以采用多種方案,單獨建設一棟100層的,也可以建設2棟50層的,一棟做行政樓,一棟做科研樓。不能說100層的方案一定比50層的好。”
徐建鋒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談IP/MPLS統(tǒng)一融合承載網,但是存在一些誤區(qū)。IP統(tǒng)一融合承載網是統(tǒng)一于IP技術,但不一定是物理上的一張IP網絡,而融合是指語音、數據、圖像和視頻應用的融合。如果個別業(yè)務在客戶群和業(yè)務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不排除按照客戶群、不同的業(yè)務建設不同的物理承載網絡,關鍵是規(guī)模能否達到投資與維護成本的邊界。而如果按照這種思路,集群路由器的使用量會減少。
據介紹,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最近正在研究不同網絡組織形式的擴展性,投資效益、對業(yè)務的支撐能力以及對設備的要求。
鏈接路由集群
路由器集群又稱路由器矩陣或多機框互聯(lián)(Multi-Chassis),即通過采用并行交換技術(PPS),將兩臺或兩臺以上普通核心路由器通過某種方式連接,共同組成一個多級多平面的交換矩陣系統(tǒng),使其能夠協(xié)同工作,并且對外只表現為一臺邏輯路由器,從而突破單機箱在交換容量、功耗、散熱等方面的限制,平滑擴展為更大容量的路由交換系統(tǒng)。
- 上一篇: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論文
- 下一篇:電信網絡安全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