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黨干部廉政風險防控研究
時間:2022-09-20 04:08:46
導語:從嚴治黨干部廉政風險防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習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期“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集體智慧,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黨的建設與國家政權建設全過程,為競爭性選拔干部權力監(jiān)督工作提出了新的實踐要求。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指出,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組織保證;必須自覺防范和糾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種種偏向。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下,要認真排查廉政風險點,加強競爭性選拔干部廉政風險防控,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一、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在于從嚴治吏
全面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必然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可分解為“全面”“從嚴”和“治黨”三方面內容:“全面”強調黨建領域;“從嚴”凸顯黨建決心;“治黨”體現(xiàn)黨建目標。[1]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習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上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一貫要求和根本方針,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比鎻膰乐吸h的關鍵是從嚴治吏,要嚴格選拔、管理、監(jiān)督干部,健全干部人事管理規(guī)章制度,嚴肅黨政機關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律。曾強調:“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2]鄧小平指出:“黨要管黨,一管黨員,二管干部。”[3]在2001年的“七一”講話中強調,各級黨組織必須對黨員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jiān)督,堅決克服黨內存在的消極腐敗現(xiàn)象。2013年6月28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黨員隊伍的管理中去?!薄包h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要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jiān)督?!保?]《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問責制,完善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將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作為新時期管黨治黨和黨內監(jiān)督的重點對象。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吏的基本精神包括:一是明確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即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二是明確“好干部”成長的基本路徑,即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yǎng)。三是致力于建立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四是從嚴管理干部,加強對權力的監(jiān)督與制約。[5]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機關事業(yè)單位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6]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shù)為8875.8萬名,其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748.5萬名。[7]在深化黨政機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要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從嚴治吏。
二、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對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實踐要求
當制度供給不能滿足制度需求時,就會發(fā)生制度變遷;制度變遷有誘致性變遷和強制性變遷。[8]競爭性選拔是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公開的標準、規(guī)則和程序,組織人選自愿報名或推薦報名,并由人選在選拔過程中直接進行競爭,差額產生擬任人選和候選人選的選拔方式。[9]2002年,《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提出了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2003年,中組部下發(fā)《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監(jiān)督檢查試行辦法》。2004年4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下發(fā)《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guī)定》《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guī)定》《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考試大綱》。《公務員法》明確了公務員職務實行選任制和委任制,指出了競爭上崗、公開選拔等情形。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差額選舉辦法”。2009年9月,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突出崗位特點,注重能力實績。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習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不能把競爭性選拔作為主要方式甚至唯一方式,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范圍和規(guī)模要合理。2014年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指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是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的方式之一。毋庸置疑,黨政機關競爭性選拔干部制度的推行,激發(fā)了機關干部人事制度的活力,拓寬了黨政機關選人用人的視野,為優(yōu)秀人才在黨政機關中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提供了寬闊的舞臺。然而,在競爭性選拔實踐中,因競爭性選拔制度設計缺陷、官本位思維和官場潛規(guī)則等原因,競爭性選拔中的權力尋租等腐敗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導致競爭性選拔制度失靈,與“民主、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相背離。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政治新常態(tài)下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期黨政機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對競爭性選拔干部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2016年7月1日,習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薄肮茳h治黨,必須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币匀鎻膰乐吸h為主線,以干部選拔工作標準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為目標,以黨政機關選人用人權的準確、規(guī)范、公開、公正行使為基礎,深入推進競爭性選拔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真正實現(xiàn)“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強化“黨管干部”,做到干部選拔標準嚴格、程序嚴密、信息公開、方式方法科學、競爭有序、規(guī)則公平、結果公正。
三、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腐敗的表現(xiàn)形式及風險點
(一)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腐敗的表現(xiàn)形式
從制度設計的初衷來看,競爭性選拔干部是鉗制黨政機關干部工作腐敗、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方式。如《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guī)定》強調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堅持考試與考察相結合,規(guī)定了制定方案、報名與資格審查、筆試與面試、民主測評與組織考察、任職等程序,所規(guī)定的競爭性選拔原則和規(guī)范化程序有助于預防和鉗制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的權力尋租,提高黨政機關選人用人的科學化、制度化水平;《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guī)定》也強調要面向社會采取公開報名、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辦法,同時規(guī)定了公告、報名和資格審查、考試、組織考察、決定任用等程序。公開、公平、公正、民主等價值理念貫穿于公開選拔干部工作全過程,有助于鉗制干部選任腐敗。在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公開選拔等競爭性選拔工作實踐中產生的形形色色的腐敗現(xiàn)象腐蝕了黨政機關政治生態(tài),污染了選人用人工作環(huán)境,降低了公共職位的公信度。黨政機關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腐敗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一是“蘿卜”選拔?!疤}卜”選拔,是指競爭性選拔工作主管部門或組織者為特定競爭者“量體裁衣”,專設競爭性選拔的工作崗位,特意規(guī)定參選者的范圍及其報名資格條件,避開競爭對手或縮小競爭范圍,通過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等途徑為特定競職者掃清晉職障礙。二是帶病選拔。競爭性選拔中的帶病選拔是“帶病提拔”的變異形式,是指因資格審查不嚴、干部考察失真或權錢交易等原因,競爭性選拔工作主管部門或組織者通過“競爭性選拔”方式提拔重用此前有違法亂紀情節(jié)但未經組織發(fā)現(xiàn)或查實、處理、問責的干部,使之成功競職。三是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通過暗箱操作、權錢交易、拉票賄選等,以競爭性選拔為幌子,以金錢或人情關系、裙帶關系為手段,為“跑官要官”者打開綠色通道,使某些競爭實力不強、群眾基礎不好、工作實績差的干部,在競爭性選拔中脫穎而出、如愿以償。
(二)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腐敗的主要風險點
1.競爭性選拔動議環(huán)節(jié)動議是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初始環(huán)節(jié),意在確定開展競爭性選拔的崗位范圍、選拔方式,并提出競爭性選拔工作方案。當黨政領導崗位職位出現(xiàn)空缺時,黨組(黨委)、組織人事部門等可根據(jù)領導班子建設的實際需要,本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以及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工作性質與工作特點、干部隊伍結構與規(guī)模等,提出開展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建議,確定競爭性選拔的崗位范圍、人數(shù)以及具體的競爭性選拔方式。在競爭性選拔干部動議過程中,一些干部未遵守法定程序和未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違背黨政機關選人用人法規(guī)、紀律和人才管理規(guī)律,通過暗箱操作、徇私舞弊、違法亂紀、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因人設崗,為特定利益相關者圈定擬開展競爭性選拔的崗位范圍及選拔方式,甚至隨意更改競爭性選拔工作方案、程序,導致競爭性選拔部門化、利益化。2.報名資格條件設定與審查環(huán)節(jié)報名資格條件設定與審查是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報名資格條件不僅要考慮到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要求,符合黨政機關工作需要,也要考慮到機關單位現(xiàn)有的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模、班子結構。報名資格條件具體涉及年齡、工齡、基層工作經歷及任職履歷、學歷、性別、政治背景等因素。在競爭性選拔實際工作中,因受長官意志、錯誤政績觀、權力尋租等影響,一些競爭性選拔工作主管部門未按需設定資格條件,而是通過“量體裁衣”、因人設檻,隨意降低或拔高資格條件標準。與此同時,在利益相關者的五花八門的“公關”攻勢下,一些單位在審查報名者的資格條件時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把關不嚴、審查不力,“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原本不符合資格條件者、弄虛作假者蒙混過關。3.筆試與面試環(huán)節(jié)在競爭性選拔考試過程中,因考試程序不規(guī)范、考試組織與監(jiān)督不嚴密、民主集中制貫徹執(zhí)行不力等原因,容易誘發(fā)徇私舞弊、跑風漏氣、弄虛作假等嚴重擾亂正??荚囍刃虻倪`規(guī)違紀行為。尤其是在面試環(huán)節(jié),該回避的不回避以及遞條子、打招呼、還人情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上述現(xiàn)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公信度。4.干部考察環(huán)節(jié)因受人情因素干擾、權錢交易等原因,干部考察常成為誘發(fā)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腐敗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一些單位未充分認識到干部考察的重要性,考察組組成的臨時性、隨意性、隨機性等問題凸顯,考察過程松散,考察內容簡易。此外,考評主體不夠寬泛,考評方式單一固化,考評人員素質參差不齊[10],不注重平時考察、重顯績輕潛績,民主測評不準確、以票取人,崗位評價不科學,考核材料質量不高[11],等等,很容易導致考察信息失真,考察工作流于形式。這些問題都增加了考察環(huán)節(jié)的廉政風險。
四、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下競爭性選拔干部廉政風險防控對策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構建有效管用、簡便易行的選人用人機制,使各方面優(yōu)秀干部充分涌現(xiàn)”。要基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思維,推進競爭性選拔干部制度變革,從嚴選拔、從嚴管理、從嚴監(jiān)督,提高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公信度。
(一)嚴標準:落實“好干部”標準,注重現(xiàn)代公共治理能力測評
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確定擬開展競爭性選拔的崗位范圍及其報名資格條件,這就要求設定科學、合理的“好干部”選拔標準?!昂酶刹俊睒藴适且粋€動態(tài)、發(fā)展、辯證的概念,適應于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具有特定的時代價值和社會需求。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好干部”選拔標準不僅要體現(xiàn)黨管干部的基本要求,也要反映廣大人民群眾對干部的期望和要求。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要堅持“黨管干部、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原則。習在十八屆中紀委第三次會議上強調:“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12]要將“黨管干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等原則融入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全過程,緊扣《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所規(guī)定的選拔任用條件,將“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與公共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基本要求相結合,根據(jù)不同地區(qū)、部門、崗位的特點及人才需求,將“好干部”標準細化到年齡、工齡、履歷、學歷等方面,構建優(yōu)秀干部勝任力素質模型,真正選好、配好、用好干部,適應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
(二)嚴程序:推進競爭性選拔干部公開化、民主化與法制化
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程序是依照《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及其他相關法規(guī)而制定的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步驟?!饵h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guī)定》《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guī)定》等法規(guī)規(guī)定了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具體程序。在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中,要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嚴格遵循法定程序,確保競爭性選拔過程中的民主、公正、公開、公平、法治,有效預防、規(guī)避和鉗制因競爭性選拔程序不當所引發(fā)的腐敗行為。在競爭性選拔工作實踐中,首先,要明確并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做到不違法、不逾規(guī)。其次,要根據(jù)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圍內依法公開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相關信息,讓黨政機關選人用人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再次,要推進競爭性選拔工作民主化,以協(xié)商民主提升競爭性選拔工作的質量和成效,滿足社會大眾和專家、學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值得注意的是,在擴大競爭性選拔工作民主的同時,在民主推薦、干部考察、醞釀等環(huán)節(jié),要注意防止因利益因素、心理因素、人性因素、誤導因素、賄選因素等觸發(fā)的“民主暴力”,堅決制止簡單地以票取人。[13]
(三)嚴紀律、嚴監(jiān)督:嚴明競爭性選拔干部紀律,增強選人用人監(jiān)督合力
1.嚴明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紀律嚴明的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紀律,是防控選人用人腐敗風險、提高競爭性選拔公信度的重要保障。在競爭性選拔實踐中,要把黨政機關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紀律挺在前面,不僅要認真、準確、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干部路線、方針、政策,遵守《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所規(guī)定的“十不準”工作紀律,還要嚴格執(zhí)行《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等法規(guī)中的紀律條款,做到法紀嚴明,令行禁止。組織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其他競爭性選拔工作組織者、實施者與參與者,以及黨政機關單位領導等,要嚴守政治底線和干部人事工作紀律,強化紀律意識,遵紀守法,按規(guī)矩辦事。2.加強競爭性選拔監(jiān)督,增強選人用人監(jiān)督合力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從嚴管理的方針,加強對黨政機關競爭性選拔工作全過程的監(jiān)督,構筑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監(jiān)督體系,全面防止和糾正競爭性選拔中的不正之風。第一,要加強對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組織監(jiān)督與群眾監(jiān)督。下級機關和黨員、干部、群眾對競爭性選拔中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有權向上級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紀檢監(jiān)察機關舉報、申訴,受理部門和機關應依法依規(guī)查核處理。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對競爭性選拔工作情況進行定期監(jiān)督檢查,及時受理舉報、申訴,制止、糾正違規(guī)行為,并對相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或者處理建議。第二,要加強對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的輿論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以及網(wǎng)絡新媒體在競爭性選拔干部監(jiān)督中的作用,提高媒體監(jiān)督的針對性、時效性。第三,要加強競爭性選拔監(jiān)督過程中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建立組織(人事)部門與紀檢監(jiān)察機關等有關單位聯(lián)席會議制度,就競爭性選拔工作監(jiān)督定期溝通信息、交流情況、互通有無,提出針對性、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聯(lián)席會議由組織(人事)部門召集。第四,要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網(wǎng)絡平臺,推進競爭性選拔干部監(jiān)督信息化。要以對接“大組工網(wǎng)”為契機,加強整體規(guī)劃,務實推進干部監(jiān)督工作信息化建設;完善體制機制,以信息化促進干部監(jiān)督工作常態(tài)化;規(guī)范管理運用,充分發(fā)揮干部監(jiān)督信息化作用。[14]
(四)嚴問責:健全競爭性選拔責任機制,提高選人用人腐敗成本
1.干部動議責任制競爭性選拔干部工作動議,黨委(黨組)承擔主體責任,要對競爭性選拔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與必要性負責。動議過程中,要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決避免和防范黨政一把手以及上級領導、老領導以個人權力徇私舞弊,搞一言堂、拍腦袋決策。2.干部考察責任制要把好干部考察關,防止因權力濫用、徇私舞弊引發(fā)的考察失實,及時發(fā)現(xiàn)相關問題。明確競爭性選拔干部考察工作的行政責任、黨紀責任及法律責任,讓考察工作組對被考察對象的考察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準確性真正負起責來,將考察工作落到實處,而非走過場。認真執(zhí)行考察工作回避制度,做好檔案審查;注重檢查、核實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情況。考察工作組的工作人員要增強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依法依規(guī)考察,杜絕徇私舞弊與權力尋租。3.及時查處競爭性選拔腐敗案件,提高選人用人腐敗成本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加強與黨委組織部門、公務員局、審計機關、檢察院以及競爭性選拔干部的用人單位及干部所在原單位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調,運用好監(jiān)督執(zhí)紀的四種形態(tài),及時查處競爭性選拔過程中的選人用人腐敗案件。深究選人用人腐敗案件線索,及時啟動追責程序,依法依規(guī)進行行政處分、黨紀處分,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對選人用人腐敗行為嚴懲不貸。
(五)嚴評價:加強競爭性選拔廉政風險評價,構建廉政風險預警機制
廉政風險評價,是運用科學的風險評估手段、方法和技術,對競爭性選拔過程中的廉政風險進行研判、分析、分類分級,以確定廉政風險的表現(xiàn)形式、性質、所處階段,預測競爭性選拔干部腐敗行為的概率及其發(fā)展趨勢、危害等。在廉政風險評價之前,首先要審慎分析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身份、角色、利益訴求、行為動機,分析其拒腐防變能力;注重分析競爭性選拔工作主管干部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的可能性;科學分析競爭性選拔規(guī)章制度的完備性與科學性,及時排查可能引發(fā)選人用人腐敗的制度風險。競爭性選拔廉政風險評價過程中,要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靜態(tài)制度評價與動態(tài)過程評價相結合,合理設計競爭性選人用人權力運行廉政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增強廉政風險評價的有效性、可靠性與針對性。運用現(xiàn)代信息化手段,構建廉政風險預警系統(tǒng),做好廉政風險監(jiān)測、排查、控制,將競爭性選拔的選人用人腐敗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tài)。
(六)嚴管理:做好競爭性選拔干部教育、引導和管理
首先,要將傳統(tǒng)優(yōu)秀廉政文化與現(xiàn)代廉政價值相結合,通過正面的廉潔干部典范引領,以及反面的腐敗案例警示教育,激發(fā)競爭性選拔參與者的廉潔動機、廉潔意識,固化其廉潔價值觀。其次,充分運用多樣化廉潔教育手段,整合傳統(tǒng)媒介和網(wǎng)絡新媒體,做好競爭性選拔干部廉政宣傳和輿論引導,提升選人用人廉政輿情引導力、影響力、傳播力。再次,通過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管理政策法規(guī)與激勵措施,為年輕干部營造寬松、良好的成長成才環(huán)境,督促其真正做到“三嚴三實”,勇做廉潔表率、勤政標兵與時代楷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作者:劉碧強 孫雪萍 單位:福州大學 中共南安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呂虹.論全面從嚴治黨的繼承性與創(chuàng)新性[J].理論學刊,2015(7):24-31.
[2].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M]//.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3]鄧小平.執(zhí)政黨的干部問題[M]//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4].建設一支宏大高素質干部隊伍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N].人民日報,2013-06-30(1).
[5]劉紅凜.從嚴治吏與選人用人科學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吏的基本特點與基本啟示[J].理論探討,2015(6):107-111.
[6]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2016-06-01)[2016-10-30].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201606/t20160601_241070.html.
[7]中共中央組織部.2015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tǒng)計公報[EB/OL].(2016-06-30)[2016-10-30].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30/c_1119139485.htm.
[8]張躍平.經濟增長中制度績效實證分析綜述[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142-143.
[9]方振邦,陳曦.干部競爭性選拔:發(fā)展歷程、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5(12):6-9.
[10]劉非.以“六化”防止干部考察失實[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5(8):66-67.
[11]王飛.干部考察工作研究[J].管理觀察,2014(7):
- 上一篇:從嚴治黨人民監(jiān)督運行機制分析
- 下一篇: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