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時間:2022-06-07 03:35:32

導語:大學生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提出的“中國夢”指導思想在推動我國社會建設方面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全國人民積極參與到推動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實踐探索中,希望能夠通過踐行“中國夢”思想,促進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應該認識到自身在踐行“中國夢”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將“中國夢”指導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教育實踐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融合,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逐步深化大學生的思想認識,讓大學生能夠自覺投身于社會建設和“中國夢”建設實踐中,為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以“中國夢”為引領組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對“中國夢”引領下組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重要性集中從時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性和實效性等方面體現(xiàn)出來。其一,是時展的要求。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發(fā)展時期,而結合“中國夢”的引領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賦予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重要任務。換言之,在時展背景下,高校在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將“中國夢”思想作為引領,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開辟全新的視角,將大學生群體引入到國家社會建設的新高度,加強對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進而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活力,使大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始終堅持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夠牢記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為我國社會建設和國家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1]。其二,在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堅持以“中國夢”的思想作為引領,能夠進一步突出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并且“中國夢”思想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現(xiàn)實性的問題,能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現(xiàn)實社會的聯(lián)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實性和時代性,保證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提高自身思想認識水平和政治素養(yǎng),為國家建設服務。其三,在“中國夢”的引領下,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也會明顯的提升。在高校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中國夢”的提出和引領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實現(xiàn)對青年學生思想的引領,激發(fā)青年學生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持不懈的奮斗,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知識學習的熱情也能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升以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因此應該正確認識“中國夢”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中國夢”引領下積極探索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二、借助“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在對當前社會背景下踐行“中國夢”思想,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全新認識的基礎上,在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中國夢”思想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并從多角度探索教育改革措施,力求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化發(fā)展,突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2]。(一)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載體作用,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實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要想將“中國夢”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正確的指導,就應該探索“中國夢”指導思想和思政理論課程的有機結合,發(fā)揮“中國夢”的思想主體作用,確保在“中國夢”指導思想的作用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實現(xiàn)全面優(yōu)化[3]。首先,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入手,將理論課程教學與“中國夢”指導思想的踐行結合在一起,將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指導學生學習和踐行“中國夢”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明確認識到“中國夢”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因此要從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角度對“中國夢”指導思想進行深入解讀,進而借助“中國夢”指導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結合指導學生對“中國夢”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探索形成深刻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讓學生能夠為踐行“中國夢”做出一定的努力。其次,要將“中國夢”指導思想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方面的實踐教學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將“中國夢”思想帶入到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活動中,在學習實踐中形成對“中國夢”指導思想的深刻認識,進而讓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作為社會成員和國家中的一份子在踐行“中國夢”思想方面的責任和義務,進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秉承“中國夢”指導思想規(guī)范和約束自身行為,力求能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貢獻自己的力量[4]。(二)積極打造以“中國夢”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校園文化是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要想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應該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因此可以從校園文化建設入手,為“中國夢”指導思想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提供相應的支持。在具體構建校園文化體系的過程中,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該在統(tǒng)籌分析“中國夢”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聯(lián)系的基礎上,挖掘校園文化教育資源開展以“中國夢”為核心的思想政治宣傳工作,并對校園文化平臺中的宣傳欄、校園網(wǎng)站和校園廣播、大學生社團等進行綜合利用,將“中國夢”的思想內涵和大學生踐行“中國夢”的責任義務融入到大學生,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中國夢”形成深刻的認識[5]。同時為了進一步凸顯大學生校園文化的影響力,學校也可以將“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核心號召征文活動、主題班會和演講比賽以及“中國夢”主題文娛晚會活動等,讓大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文化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對“中國夢”思想形成系統(tǒng)的理解,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同時也確保大學生對“中國夢”思想的學習和踐行,真正拉近“中國夢”指導思想與大學生生活的距離,促進“中國夢”指導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作用的發(fā)揮,為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能夠踐行“中國夢”思想的高素質人才提供良好的支持。(三)在思想政治社會實踐中踐行“中國夢”思想。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為了突出人才培養(yǎng)效果,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實踐能力,學校也往往會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針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教師往往會帶領學生參與到踐行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將所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6]。所以在將“中國夢”思想作為引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嘗試將“中國夢”作為核心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中國夢”主題社會實踐活動中加強對思想政治知識的應用,帶領學生走進基層、走進農(nóng)村地區(qū),在指導學生服務人民和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加以強化,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參與到踐行“中國夢”思想的實踐探索中,并且在參與社會建設實踐時深化思想認識,保證學生的未來發(fā)展。

綜上所述,將“中國夢”指導思想作為核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能夠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促進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為大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fā)展做出正確的指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應該正確認識到“中國夢”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切入點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新,希望能夠將本校學生培養(yǎng)成為與時展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朋光.用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12):38-39.

[2]王振杰,張福仁.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8):287-289.

[3]曹宏.“中國夢”引領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67-70.

[4]孟慶新,劉秀榮.“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34(4):86-89.

[5]周傳波.“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問題[J].企業(yè)導報,2016(19):168-168.

[6]徐柏才,崔龍燕.“中國夢”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156-160.

作者:周建智 單位:甘肅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