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02 09:30:00

導語: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分析論文

一、鄧小平法律思想

鄧小平法律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當代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

1.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的確立。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十六字方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圍繞有法可依的問題,鄧小平指出,立法“有比沒有好,快搞比慢搞好”,“國家和企業(yè)、企業(yè)和企業(yè)、企業(yè)和個人等等之間的關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來確定;它們之間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過法律來解決?!痹诹⒎ǖ牟襟E上,鄧小平認為,“法律條文開始可以粗一點,逐步完善?!?/p>

2.“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兩手抓”思想的提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而搞好經濟建設必然需要法制的保障,對此鄧小平總結出“兩手抓”的思想。1986年1月17日他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搞四個現(xiàn)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睂Ψㄖ圃谏鐣髁x經濟建設中的作用,鄧小平是高瞻遠矚的,他認為,“沒有打擊經濟犯罪活動這一手,不但對外開放政策肯定要失敗,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也肯定要失敗。有了打擊經濟犯罪活動這一手,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就可以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對待死刑問題,他堅決主張,“死刑不能廢除,有些罪犯就是要判處死刑。”

3.“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的原則的確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鄧小平告誡全黨,“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guī)黨法”,“對于違紀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執(zhí)行紀律。”以后他又多次指出,黨一定要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全黨同志和全體干部都要按照憲法、法律、法令辦事”。為落實這一原則,他特別提出要著力解決多年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他指出,“黨要管黨內紀律的問題,法律范圍的問題應該由國家和政府管。黨干預太多,不利于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黨的領導是不能動搖的,但黨要善于領導,黨政需要分開。”這一原則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建設的逐步深入,其內涵和外延不斷得到了拓展。

4.“一國兩制”構想的法律化。“一國兩制”是和平解決香港、臺灣和澳門問題的最佳政策,在“一國兩制”構想法律化的過程中,鄧小平的思想始終起著方向性和指導性的作用。1987年在會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鄧小平就指出,“我們的‘一國兩制’能不能夠真正成功,要體現(xiàn)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里面。”在基本法的制定上,他明確主張,基本法不宜太細,要從實際出發(fā)來制定基本法,要根據(jù)自己的特點決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不能完全西化,照搬西方的一套。1990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一國兩制”的構想第一次被法律化。

二、法律思想

1.依法治國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確立。1996年2月在中共中央舉辦的法制講座上首次提出要“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3月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規(guī)定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治國方針;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進一步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并把“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目標改成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報告中還對“依法治國”的內涵作了一個準確的概括;1999年憲法修訂時,“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明確寫進了憲法。依法治國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確立,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尤其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從此邁入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

2.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德法并舉思想的提出。2001年1月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睂τ诜ㄖ闻c德治的關系,他作了準確的闡述,“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法治屬于政治建設、屬于政治文明,德治屬于思想建設,屬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秉h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確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德法并舉思想的提出,突破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豐富了治國方略的內涵。

3.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二者相統(tǒng)一思想的形成。1989年9月在答記者問時指出,“我們絕不能以黨代政,也絕不能以黨代法……我想我們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針?!币院笏M一步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和法律,也要領導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所有的黨組織、黨員尤其是負責干部的言行,都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痹谝簏h組織和黨員遵守法律的同時,也認為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他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到,“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正如他在1998年2月黨的十五屆二中全會上所強調的,“堅持黨的領導同堅持依法治國是完全一致的”。

4.依法治軍方針的確立。1991年在一次軍委擴大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堅定不移的貫徹依法治軍的方針。”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把依法治軍作為軍隊建設的指導方針提出來。1997年通過的《國防法》正式把依法治軍的方針以國家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1999年3月,在九屆全國人大解放軍代表團會議上,對如何堅持依法治軍的方針,作了全面深刻的闡述,他要求,全軍同志“更加自覺地貫徹依法治軍的方針,把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yè)納入法制的軌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彼J為,“依法治軍,必須堅決維護軍事法律法規(guī)和條令條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還指出,“搞好依法治軍,首先要提高全軍各級領導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p>

三、法律思想

1.人本法律觀的確立。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這一重大戰(zhàn)略思想一經提出,迅速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以它為指導,自然也就形成了以人為本的法律觀,即人本法律觀。人本法律觀強調“尊重與保障人權”,2004年憲法修正案增加規(guī)定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2007年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把“人權事業(yè)健康發(fā)展”作為“過去五年的工作”加以總結。人本法律觀強調法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2005年我們黨提出了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目標。人本法律觀強調用“以人為本”的理念統(tǒng)領法制工作,200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堅持不懈地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細抓實抓好”,“要加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2.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實。2003年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就指出,“必須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堅持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切實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各項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币婪ㄖ螄鋵嵲诹⒎ㄉ?就是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币婪ㄖ螄鋵嵲邳h政關系上,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就是要“堅持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就是要“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著力解決重點領域的腐敗問題。”依法治國落實在執(zhí)法和司法上,就是要“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yōu)化司法職權配置,規(guī)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依法治國落實在法治理念上,就是要大力“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是要“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就是要全社會都“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

3.“一國兩制”方針法律化的推進。2007年7月1日,在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對“一國兩制”作了新的詮釋,他說:“‘一國’是‘兩制’的前提,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粐汀畠芍啤荒芟嗷ジ盍?更不能相互對立?!粐褪且S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維護國家主權、統(tǒng)一、安全?!畠芍啤褪且U舷愀厶貏e行政區(qū)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qū)政府依法施政?!标P于基本法的貫徹落實問題,不止一次地強調要“堅持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為遏制“臺獨”分裂勢力,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為了推進兩岸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fā)展,在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三十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兩岸可以為此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xié)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以最大限度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互惠互利?!?/p>

摘要:當代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中國化實質上是馬克思主義法學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根據(j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的階段性,當代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的成果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鄧小平法律思想、法律思想和法律思想。

關鍵詞:當代;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成果

根據(j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的階段性,我們可以把當代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已經產生出來的成果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鄧小平法律思想、法律思想和法律思想。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文選: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論國防和軍隊建設[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

[4]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5]付子堂.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重要講話[EB/OL].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