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鄧小平法制理論建設現(xiàn)代社會主義制度論文
時間:2022-04-12 03:45:00
導語:貫徹鄧小平法制理論建設現(xiàn)代社會主義制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鄧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依法治國;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來治理國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是鄧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階段、鄧小平法制思想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1980~1986年、1987年以后,是鄧小平法制思想更加成熟的時期、“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理論、經(jīng)濟與政治上的權力過分集中、沒有認識到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辦事依人不依法,依言不依法、依法治國,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是不少學校仍把法制教育放在微不足道的地位、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律意識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論文摘要:鄧小平民主與法制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與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偉大實踐與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理論研究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文章就依法治國,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依法治國
一、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鄧小平法制思想,是當今時代的產(chǎn)物。從其發(fā)展過程來看,大致有三個發(fā)展階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是鄧小平法制思想的形成階段。在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是鄧小平法制思想的邏輯起點。首先提出了“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制化”這一論斷。完整表述了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原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鄧小平法制思想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1980~1986年。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我國歷史上開始實施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偉大工程,并在實踐中發(fā)展了理論。主持制定了1982年的憲法,用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了我國的民主制度,并首次宣布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首次明確提出了“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著名論斷,科學揭示了法制建設決定于經(jīng)濟建設,服務于經(jīng)濟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首次提出并開始實施“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的偉大工程。闡明了樹立法制觀念要靠教育人,并要求法制教育“從中小學抓起,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思想;全面論述了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立法與司法的問題,堅持民主與專政的的統(tǒng)一,民主與法制的結合,提出并實施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刑事和經(jīng)濟犯罪活動。
1987年以后,是鄧小平法制思想更加成熟的時期,成為鄧小平理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一步把民主與法制思想同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結合起來,同中國社會的長治久安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diào)“壓倒一切的是穩(wěn)定”“中國不允許亂”民主只能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進行,決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是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尤其是1989“六四”風波期間和以后“沒有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jīng)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要在改革開放中求穩(wěn)定,在社會發(fā)展中講穩(wěn)定,強調(diào)法律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性和特殊作用“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律靠得住些”。
二、鄧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依法治國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把民主與法制建設提到政治生活中“堅定不移的基本方針”的高度,提到“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高度,表明了他對依法治國的極端重視,這一思想在鄧小平法制思想中貫穿如一,既是鄧小平治國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也可以說是鄧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與精髓。
我國新中國成立到“”前的時期里,雖1954年憲法及其他法律的制定與實施,對我國當時的革命和建設取得的成就曾起到保障作用,但是由于經(jīng)濟與政治上的權力過分集中,黨的“八大”后仍執(zhí)行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路線,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觀原因,我們也并沒有認識到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甚至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法律的虛無主義的思想傾向。普遍存在著權大于法,辦事依人不依法,依言不依法的局面。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時期的起點,正像第一部分所闡述,他不僅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思想理論,而且他的治國實踐也進一步證實,豐富了這一思想也更加堅定了他對依法治國的立場與認識。
鄧小平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在不同場合,不同角度反復批判了把一個國家的穩(wěn)定和希望“寄托在以兩個人的威望上”的思想,不斷強調(diào)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為了保站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依法治國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
三、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
依法治國,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除了要加強立法,推進司法改革外,其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希望。鄧小平早就講過,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是切實保證實現(xiàn)依法辦事的重要前提。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是不少學校仍把法制教育放在微不足道的地位;許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也只是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效應,把孩子的品德和法制教育放在一旁,這樣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忽視使孩子們對一些必備的法律知識知之甚少,甚至幾近法盲,其結果只能是一方面當受到不法侵害時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對什么是犯罪違法界限不清,在一時沖動的情況下觸犯了法律,給他人、自身、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傷害。許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充分表明,他們的法律意識、法律觀念相當?shù)牡?,相當?shù)膮T乏,不學法、不懂法導致不能違法不能守法。所以要真正建立社會主義的法制國家,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律意識,特別是從小開始培養(yǎng)不僅是非常重要的,且是當務之急,這也是學校、家庭、社會所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為依法治國,真正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法制國家而做出一份貢獻吧!
參考文獻
[1]林秋琴.試論鄧小平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思想[J].桂海論叢,2004,(S2).
[2]李清渠.再論鄧小平法制思想的新貢獻[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3).
[3]沈志先.鄧小平法制思想論略[J].政治與法律,2004,(6).
- 上一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廉政準則的感想
- 下一篇:廉政準則促進反腐倡廉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