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

時間:2022-02-17 10:47:00

導語:略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博大精深的科學理論體系,在其豐富內容中蘊涵著的根本立場、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就是它的精神實質?!叭齻€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復合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對于深入理解、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三個層面作一個初步探討。

一、從理論主題層面把握: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

理論主題又叫根本問題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指貫穿于一個理論體系始終、帶有關鍵性和全局性的理論問題,抓住了理論主題,就抓住了一種思想理論的根本和整體,抓住了它的宏觀精神實質。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在鄧小平看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極其重要、然而又是我們以前沒有完全搞清楚的問題。他反復思考、深人研究這個問題,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從而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科學地概括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從而指明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在解決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創(chuàng)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主題。首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同志指出,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但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還需要深化。他說:“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在繼續(xù)前進,我們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也要不斷繼續(xù)下去”。要大膽探索,“特別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叭齻€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前進最終是由生產力發(fā)展決定的,同時是由先進文化引導的,是由人民群眾推動的等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機統(tǒng)一,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fā)展,是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互促進的過程,從而全面而深刻地把握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本質要求。其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在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上,強調要把我們黨建設成為用鄧小平理論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站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要始終成為“兩個先鋒隊”、“一個領導核心”、“三個代表”的總目標,賦予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指導思想和任務以鮮明的時代內容和時代特征。在如何建設黨的問題上,提出必須使全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的新境界;必須以改革的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不斷為黨的肌體注入新活力。提出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以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一定要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一定要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回答,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二、從地位作用層面上把握: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

十六大報告深刻指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以最凝練的語言道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作用,揭示了它的精神實質。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深刻揭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立黨建黨中的地位作用。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中國社會發(fā)展前列的先進的黨。黨的先進性最根本的體現(xiàn),就是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的一切活動、一些事業(yè),乃至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都在于這“三個代表”。離開了先進生產力,或者不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共產黨的性質就要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也就失去了立黨的物質基礎;離開了先進文化,或者不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共產黨的性質就要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就會迷失前進方向;不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產黨的性質也要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就會蛻化變質,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就會出現(xiàn)挫折和失敗。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之基,深刻揭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執(zhí)政興國中的地位作用。我們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歷史賦予的、人民賦予的。我們黨能夠執(zhí)政、并且能夠執(zhí)好政的基礎,從根本上來說,就在于能夠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執(zhí)政的內容和任務,就是要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的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推進社會發(fā)展;就是要不斷建設和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yǎng)“四有”公民,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深刻揭示了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動力作用。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曾經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國內外敵人,建立起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之所以能夠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取得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之所以經得起各種風浪、磨難的考驗,就在于我們黨能夠始終從根本上促進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由此帶來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在于我們黨能夠推動中國文化的進步,由此帶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就在于我們黨能夠切切實實地為人民辦實事、謀利益。這是我們全部力量的源泉所在,也是我們不斷成功和發(fā)展的奧秘。

三、從根本要求層面上把握:與時俱進、先進性、執(zhí)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

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zhí)政為民?!边@三句話,言簡意賅,內容豐富,思想深刻。從實踐上看,它提出了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總綱;從理論上看,由于它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最精華、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提煉出來,化為貫徹的根本要求,因而它又深刻地揭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精髓”又稱“活的靈魂”,是指一種理論體系中貫通一切、支配一切的根本特點和屬性。列寧和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稱作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后來,鄧小平把實事求是稱作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精髓;在十五大報告中,同志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稱作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再到后來,當與時俱進的指導作用凸顯出來的時候,同志又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稱作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思想路線,稱作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或活的靈魂,從而使黨的思想路線和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觀獲得了全新而完整的表述。黨的十六大以后,我黨更是鮮明地把與時俱進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起,稱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這是因為:第一,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的邏輯起點。從“三個代表”的提出看,它是在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而巨大的變化,“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的情況下提出來的。同志走上中央主要領導崗位的13年間,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科技革命日新月異,改革浪潮風起云涌,知識經濟迅速崛起;蘇東劇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紅旗落地,政黨舞臺起伏跌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著一些困難、矛盾和問題。同時,中國共產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zhí)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兩大變化,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八十多年歷史發(fā)展所取得的全部勝利、成就和進步;另一方面,又集中地反映了我們黨今天所面臨的全部挑戰(zhàn)和考驗,對黨自身提出許多新的問題。于是,同志關于與時俱進的一系列論斷逐漸提出,與此同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始形成。第二,與時俱進突出了“三個代表”所體現(xiàn)的時代精神。從“三個代表”的內容看,“三個代表”的三句話,強調了“始終”和“先進”兩個詞,這兩個詞,鮮明地體現(xiàn)了“三個代表”的時代精神,決定了我們黨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與時俱進。否則,我們將落后于時代,將難以始終代表先進。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孕育和催生了“三個代表”,“三個代表”的豐富內涵,又充分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堅持與時俱進,才抓住了“三個代表”的精神實質。第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堅持黨的先進性的決定性因素。同志指出:“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chuàng)造力的決定性因素?!薄澳芊袷冀K做到這一點,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钡谒?,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告訴我們,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既然社會時代、社會歷史、社會實踐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那么,我們就應和著實踐的節(jié)律,踏著歷史前進的步伐,立于時代的潮頭,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把思想理論不斷推向前進,把我們黨自身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它告訴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本鸵粩嘣趯嵺`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它告訴我們,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統(tǒng)一思想,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先進性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第一,“三個代表”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先進性。它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時代進步的高度,揭示了黨的先進性的內涵和真諦。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的基礎和根本標志。它體現(xiàn)了黨的階級基礎和歷史使命的先進性。表明我們黨從誕生起,就是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進步、推動生產方式變革、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的中流砥柱和決定性力量。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指導思想的先進性。表明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文化建設,這是社會主義全面發(fā)展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則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的先進性。表明我們黨無論搞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還是搞精神文明建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代表和滿足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傊h的先進性從根本上講,就體現(xiàn)在“三個代表”上。黨是否切實堅持了先進性,也要以“三個代表”為標準來衡量。第二,堅持黨的先進性關系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生死存亡。一個政黨能否始終保持自己的生機活力,能否長期執(zhí)政,歸根到底,在于能否與時展方向和趨勢相吻合,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堅持自己的先進性。蘇聯(lián)、東歐共產黨垮臺的教訓,集中到一點,就在于喪失了先進性?!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緊緊抓住了先進性這一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從經濟、政治、文化動態(tài)發(fā)展角度,闡述了黨的先進性的本質含義以及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從而揭示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真諦。

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第一,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體現(xiàn)了共產黨執(zhí)政的基本規(guī)律。本質和規(guī)律是同等程度的范疇。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部聯(lián)系。規(guī)律是客觀事物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列寧說:規(guī)律是本質的關系或本質之間的關系。認識事物的本質就是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性。本質在堅持執(zhí)政為民,這個論斷就體現(xiàn)了共產黨執(zhí)政的規(guī)律性。共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執(zhí)政為民是其中最基本的規(guī)律。它揭示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同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qū)別?!敝袊伯a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中國共產黨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切剝削階級政黨,都是代表剝削階級利益,剝削階級政黨的本質決定了它們必然是立黨為私。它揭示出,政黨、政權興亡的決定性因素是人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對中外政黨特別是共產黨執(zhí)政的興亡規(guī)律的重要總結?!八奢d舟,亦可覆舟”,中國歷史上一個個王朝的覆滅,世界歷史上一個個不可一世大帝國的崩潰,當今世界一些長期執(zhí)政的政黨的下臺,都與人心向背的變化有著決定性的關系。它還揭示出,“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蔽覀凕h正是通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聯(lián)系群眾,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我們黨正是相信、依靠人民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才帶來了政權的鞏固,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如同志所說:“我黨8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必須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始終保持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我們黨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事業(yè)成功的根本保證。”第二,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觀的最高表現(xiàn),鮮明地體現(xiàn)了執(zhí)政黨與人民群眾之間本質的價值關系,回答了共產黨執(zhí)政是“為了誰”、“為誰服務”、“滿足誰的需要”的問題。這一價值觀包含了相互聯(lián)系的三方面內容。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執(zhí)政黨價值觀的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一百五十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背俗顝V大人民的利益,無產階級的政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八十多年來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實踐,這是我們黨成功執(zhí)政的根本經驗。二是,努力實現(xiàn)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執(zhí)政黨根本的價值取向。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同志曾經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同志指出,“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三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執(zhí)政黨的最高價值標準。鄧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個有利于”標準,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他還提出,黨應當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判斷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最高標準。同志指出:“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標準?!比嗣窭孢@一最高價值標準,就是“三個有利于”標準在執(zhí)政黨建設和各項實際工作中的集中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