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層責任意識與內部人控制初探論文

時間:2022-09-20 04:04:00

導語:經理層責任意識與內部人控制初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理層責任意識與內部人控制初探論文

摘要:委托框架下,農村信用社內部治理易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經理人員責任心的缺失是產生此現象的原因之一。文章從責任意識的心理學理論研究出發(fā),在深入調查我國目前責任意識狀況的基礎上,分析造成“內部人控制”現象的癥結所在,并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道德狀況,探索責任經理層內部治理良性運轉的內在規(guī)律,最后針對委托之下我國責任意識不強的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責任意識;內部人控制

所謂農村信用社“內部人控制”,是指由于分散的股東不具備參與高階層管理的影響力、知識和經驗,信用社的經理職位由支薪的具有金融知識和企業(yè)管理經驗的經營專家擔任,在這種委托制下,農村信用社所有權與控制權相分離,信用社各種經營和管理活動基本上由經營管理者完全操控,它表現在信用社管理層特別是理事長或信用社主任一人獨斷專行,社員無法參與管理和監(jiān)督。從實質上講,這是經營權對所有權的侵蝕和支配。由于所有者和經營者的目標不一致,委托方希望企業(yè)價值最大化,而作為方的管理者的目標卻是提升個人財富和地位,工作穩(wěn)定;又加上委托人和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契約不完備,極易發(fā)生事前的逆向選擇和事后的道德風險問題,不能完全按照社員的利益要求開展業(yè)務。目前,我國學者對于農村信用社“內部人控制”問題的研究主要從實踐層面上分析,即建立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外部監(jiān)督等,本文擬從委托制下經理層責任意識角度入手,就如何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

一、經理層責任意識與農村信用社“內部人控制”

一般來講,責任意識與職業(yè)道德息息相關,它是衡量一個人職業(yè)道德素質高低的核心內容,直接影響工作績效。具有責任心的經理人會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群體規(guī)范,盡職盡責,追求工作成效。要理解責任意識,還得從責任說起。

責任,從廣義上講是人盡職的一種品質和狀態(tài),是個體本質上擁有的、可信賴的人格。責任作為一種品質和狀態(tài),是人本質和內在的東西,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對于它的含義,在中外資料的解釋中,除了中文有“做不好分內的事情要受到處罰”外,基本上可以統一為:使人擔當某種責任和義務,盡心做份內的事。責任意識,是個體對責任的感知和感受。它是社會個體從責任賦予者那里接受責任之后,內化為個體內心世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是個體履行責任行為的精神內驅力。責任意識體現在三個方面——事前、事中、事后。責任心強烈的人做事前會做充足的準備,從整體上對事情進行把握,分析其可行性,預測其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好防范應對措施;由于運籌在彼時,操作在此時,在實施過程中,情況會和預期有所不同,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會本著對全局負責的態(tài)度,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保全組織大局利益;事情做完后,出了問題,敢于、勇于承擔責任。問卷調查顯示,責任意識的描述詞選取次數前兩位是成就感和自律,即堅持誠信原則,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超越工作目標。

研究責任意識需要具體到某一崗位領域內,通常認為是在自己個性特質基礎上根據道德要求、個體動機、組織期望形成的價值觀,是內心自律的個人品質,具有自覺性、穩(wěn)定性、情景性、主體性的行為特征。

對于我們所涉及的信用社經理層責任意識問題,具體到實處,就是承擔起對本質工作的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對股東、對信用社、對員工、對客戶、對組織負責。穩(wěn)健經營管理,維護資金安全;恪守職業(yè)信譽,誠信對待客戶;嚴以律己,知人善任,明確責任,不以權、以貸謀私,堅決杜絕“機會主義行為”的發(fā)生;做到心為信用社所系,利為信用社所謀,恪盡職守,實現利益相關者最大化。

綜上所述,具有高度責任心的管理者應是負責任和講道德的,加強信用社內部經理層責任心的經管,勢必會降低“道德風險”出現的機率,有助于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公務員之家

從源頭上講,“內部人控制”問題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委托制,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離、不確定性和分散投資風險、科層組織中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有限理性和個人能力的約束等不可避免因素的存在,導致了委托關系的產生。這種狀態(tài)給信用社內部治理帶來了深刻的矛盾。這種矛盾性,是“公屬”與“私掌”的分離,也可以說是“善”的目的與“惡”的可能的矛盾。從信用社的性質上來講,信用社是按照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則組織起來并主要為入股者服務的一種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的內部管理核心應是民主管理,但是現實情況卻是一方面,由于股東股權過于分散,股東過于弱小,有限的投資難以激勵其對信用社進行民主監(jiān)督和民主管理,社員代表素質不高,參政議政意識不強,普遍存在“搭便車”現象,以至于出現產權模糊、所有者缺位的問題,使得農村信用社實際上是投資人無法負責、無人負責、無心負責;另一方面,從委托人與人的效用函數上來講,雙方利益的不一致性勢必形成兩者利益上的博弈關系:經理層受理事會考核,而理事會對信用社的考核指標主要是當年收入、存款增長率和不良貸款率下降情況,很少關注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又加上經理層任期短暫而且更換頻繁,從自身利益角度考慮,理性的經理人往往會利用信息優(yōu)勢,拋棄信用社社員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選擇“尋租”,誘發(fā)信用社短期化行為。這種異化的信用社內部管理工作,偏離了民主管理的渠道,致使“內部人控制”盛行。加上存在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人有可能偏離委托人的目標函數而委托人難以觀察并監(jiān)督,因而出現人損害委托人利益的現實。

責任意識是對權力的一種軟約束,基于道德,有責任心的經理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克制、約束、負責。加強經理層的責任意識建設,提高其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控制其“惡”,以實現其“善”,這在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塑造責任經理層,解決內部人控制

為了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委托人往往設計人所能接受的契約,即運用激勵機制來促使人采取適當的行動,避免事前“逆向選擇”和事后“道德風險”的發(fā)生,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這在實踐過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在大眾層面上,出現“道德風險”的原因并不是他們分不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往往是心知肚明、明知故犯,這里存在著一個道德責任問題;責任意識作為一種價值觀念,一旦形成以后會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對人的行為發(fā)揮著較強的指導作用,責任心的缺失是導致“內部人控制”的一個原因,作為一種動力因素,忽視其顯然有失偏頗。構建責任氛圍,塑造講修養(yǎng)、講道德、自己能心甘情愿地承擔責任的責任經理,有助于信用社內部治理的良性運轉。

在信用社內部治理中,經理必須對作為委托人的董事會負責,經理責任必須建立在法律責任、崗位責任、道德責任與倫理責任相結合基礎上,經理必須對所實施的活動承擔責任;基于“權責統一”,經理在行使權力過程中應處于一種責任狀態(tài),必須對股東負責,不允許有不承擔相應的責任的現象發(fā)生;經理需要向董事會解釋其所做出的決策,并說明決策的合理性,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此意義上,責任經理是構建現代委托關系的基本原則和根本取向之一。

塑造責任經理層,使其在整個管理流程中以組織目標為目標,全身心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地為利益相關者謀福利,以實現信用社價值的最大化,這是信用社內部治理應當加強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一)董事會要對經理人員適度激勵

精心設計的激勵機制可以協調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矛盾,使兩者的目標利益趨向一致,即引導經營者以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首先,董事會要和經理人員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使責任和利益掛鉤,并且制度化,有責任心的人得到好處,沒有責任心的人受到懲罰。另外,要使經理人員能盡職盡責,必須給經理人員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給予其足夠的自主權,真正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有的地方出現董事會過頻干涉經理人員的行動,權力沒有完全放開,不完全放開也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會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這樣可使經理對整個管理流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身負重擔,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意識;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保證經理人員任期的長期性也可以加強他們對企業(yè)的忠誠度,增強其責任意識。責任心強化了,經理人員會為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愿意聽取員工的反饋意見,接受監(jiān)督,做出策略的行動,從而也可自覺避免信用社“內部人控制”行為。

(二)在組織上下掀起加強自身責任意識的風潮,號召人人敢于承擔責任、勇于承擔責任,并構建多途徑的監(jiān)督體系

使經理層帶領員工進行培訓教育,針對信用社的特點和容易出現的錯誤傾向,開展持久而有效的道德責任訓練。另外,進行警示教育,利用反面教材以儆效尤,使其明白脫離群眾、做有悖于群眾的事情是要付出代價的。通過此舉,既可以促使其自律,又可以使經理層自覺產生一種自覺地示范作用,做好表率,可有效強化其責任意識。時間一長容易產生心理懈怠、思想放松、責任心減弱的現象,因此要實現對經理層權力的多方位監(jiān)督作用,比如建立完善的民主監(jiān)督體制、健全的法律監(jiān)督制度和良好的政德監(jiān)督機制等。

責任意識對于構建和諧團隊、提高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種種措施,培養(yǎng)、激發(fā)經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乃至最終讓經理層的“內驅力”發(fā)揮作用,樹立盡善盡美的責任經理層,可使農村信用社治理機制向民主管理回歸,有助于消除“內部人控制”現象的發(fā)生,也能促使自己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工作。另外,在信用社內部,如果領導能承擔責任,員工也會敢負責任,為企業(yè)發(fā)展獻計獻策,敢于創(chuàng)新,在這樣一種開放的局面下,企業(yè)就會不斷發(fā)展壯大。

參考文獻:

1、王明輝.管理者責任心研究[D].河南大學,2003.

2、劉劍榮.企業(yè)管理者責任心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2006(3).

3、張浩.理論述評[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5).

4、景素奇.如何經管員工的責任心[J].中國釀造,2005(1).

5、王能昌.道德自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