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思路
時間:2022-06-10 11:47:22
導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的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具有強大的影音功能,可以充分地開展圖、文、聲、像等多種教學形式,這能夠給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創(chuàng)設比較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數學課程關于“秒的認識”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所熟悉的嫦娥三號發(fā)射的場景開展教學,在觀看嫦娥三號發(fā)射倒計時視頻的時候,老師和學生一起進行倒數。觀看完視頻之后老師詢問學生倒數的10、9、8……表示什么意思?引發(fā)學生進行思考。這樣就可以從通過嫦娥三號的發(fā)射場景很好地引出新書的數學課程,進而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秒”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將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進行理解。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場景,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二、通過信息技術,能夠使得數學知識的難點變得更加容易理解
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加直觀地再現(xiàn)知識發(fā)展的過程,可以很好地揭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得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知識的形成和產生的過程,使得抽象的問題能夠具體化,將數學中的難點知識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增強學習效果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圓的面積”這一節(jié)課程內容的時候,為了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理解曲線如何才能轉化成線段,老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課件來進行展示。將一個圓平均分成兩部分,然后將兩部分交錯拼好,圓就可以轉化為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的圓形,然后利用課件將5個一樣大的圓分成4、8、16、32、64份進行拼割,接著問學生:“還能繼續(xù)分下去嗎?”這樣學生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并得出如果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少,上下兩條邊也就會越接近線段,所拼成的圖形也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然后老師再詢問學生圓的面積與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怎樣推導出圓的面積?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突破教學的難點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突破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難點,同時也能夠滲透其他的知識,如對圓進行分割的過程就能對學生滲透極限的思想,這可以為學生更高階段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可以使得學生更加清晰地觀察到圖形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使得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極大地提升了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
三、通過信息技術,能夠使數學知識化靜為動
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很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插圖,這些是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使得靜態(tài)的插圖變?yōu)閯討B(tài)的視頻,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相遇問題”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遇、相向、同時的特點,明確相遇時間、速度、路程之間的關系,老師就可以通過課件進行展示,將兩輛車同時從兩地開過來,一直演示到兩車相遇。這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相遇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有效地縮短了學生對于數量間關系和抽象概念關系的認知過程,大大地提升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的來講,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的整合,能夠很好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雖然信息技術具有非常強的功能,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
作者:竇寶龍工作單位:鎮(zhèn)賚縣建平小學
- 上一篇: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興趣的應用
- 下一篇:工會工作在衛(wèi)生院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