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給予設計的影響

時間:2022-02-24 11:05:49

導語:網絡時代給予設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時代給予設計的影響

摘要:21世紀,信息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期,人類文明進入新的時代?;ヂ摼W的產生發(fā)展,也帶給人類文化各個方面的影響。設計藝術作為人類文明產物的其中之一,也有了新的變化。本文主要分析網絡的產生發(fā)展對設計藝術的作用與影響,并且通過它們相互作用的關系,淺析設計藝術如何適應新的時代背景下的持續(xù)性發(fā)展。

關鍵詞:互聯網;設計藝術;網絡化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隨時代進步與發(fā)展,網絡技術與設計融合研究逐步深入,經過這次分析,加強了解,對這門學科有了新的發(fā)現與理解。最后研究探索網絡對現代社會的各方各面的影響,特別是設計藝術這方面的影響。而研究具有三個方面的意義。我們通過對網絡和設計藝術的分析,對設計這門學科再次新認識新發(fā)現??梢愿惺茉O計的更深層次更多元化的一面,提高自我藝術審美。通過分析研究網絡這個媒介對設計藝術學科的影響,鞏固設計藝術知識內容。盡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設計方式方法似乎再逐漸被人們遺忘摒棄,但是雖然有了新興技術,傳統(tǒng)文化與設計模式也不可以被拋棄,擇其優(yōu)點,批判繼承。

二、信息時代網絡的發(fā)展

網絡,它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它是人們信息交流使用的一個工具。設計藝術作為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其中一環(huán),它是人類思想文化的載體與轉化形勢,也受到網絡的影響和作用。

三、設計藝術網絡化的特征

傳統(tǒng)的設計藝術一般具有創(chuàng)意性,工藝性,圖形性,市場性這些基礎的藝術特征,網絡信息時展后,設計被注入了新的藝術特征。1.虛擬性。這一特性是最為直觀的一個網絡化特征。因為網絡本身就是一個虛擬平臺。它的結構系統(tǒng)決定了設計在網絡上的表現的虛擬性。這種特征的積極方面在于它使設計沒有實際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但是弊端在于設計的現場感與體驗感將不復存在。2.交互性。網絡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的媒介,它是雙向的,可逆的,互動的。人們的思維方式與模式開始改變,促使設計的形式也開始改變。從平面到立體,從線性思維到網狀思維。設計經由網絡制作出來后,從原來的單方面的交流結構到現在互相交流的結構模式。創(chuàng)作者與觀賞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設計作品更加豐富,賦予它更多深層意義。3.綜合性。由于網絡對多媒體技術的支持,設計成為一種交融性的綜合藝術,它在視覺傳達的手段上更加豐富多樣。4.瞬時傳播性。由于網絡這種便捷的傳播形式,現代的設計作品相較于傳統(tǒng)的設計作品具有更多的傳播途徑。過去設計作品比較難于傳播,但是網絡作為傳播工具,使現設計作品流通和流傳起來更加便捷,它能在光纜中以光速在瞬間傳播。缺點在于這種傳播方式的無限度,使很多設計作品淪為一次性消費的文化產品。

四、網絡作用于設計藝術

網絡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具有雙面性。設計藝術作為網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積極與消極兩個大的方面的影響。1.積極影響。(1)對設計藝術門類的影響網絡的出現首先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以往的限定里,藝術即是藝術。網絡的發(fā)展給設計藝術帶來了技術的革新。它將技術與藝術相融合。電子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影音技術,電腦輔助設計軟件,計算機原理操作系統(tǒng),數碼圖像編輯等等內容都在設計上有所體現,從形式到內容都與設計藝術充分聯系。其次它不僅打破學科,同時也融合設計門類。網絡融合數字媒體技術使靜態(tài)藝術與動態(tài)藝術,平面藝術與立體藝術并存。注重了不同設計門類的交叉結合。使其更加多元化。最直接的體現在于,產生了新的設計藝術的形式——數字媒體藝術。不同于傳統(tǒng)的設計,數字媒體是一門與網絡技術息息相關的學科。它需要更多的運用文字,圖形圖像,視頻音頻,真正達到圖文聲像并茂,并且需要各種技術手段使這些基本素材相互融合。傳統(tǒng)的設計藝術領域是沒有這些新型學科的。但是隨著網絡發(fā)展,手機,電腦媒體充斥在人們周圍。人們與網絡已經不可分割。數字媒體藝術只是一個統(tǒng)稱,它還可以分為多個小分支,各門各類學科。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例如游戲場景設計師,AI設計師,UI設計師。例如Windows8中的界面設計,沒有網絡與計算機,就不會有這個種類設計的存在。而UI設計現在已經是人們生活構成的一部分,我們隨處都可見。應用軟件MusicPlayerAppConcept界面這個設計打破了人們的固有思維,將音樂播放器的三維與二維完美的結合了起來。而網絡游戲設計方面,也是伴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網游一般以游戲場景設計和游戲人物設定設計為主。設計師作為游戲整體完成的一部分,依托網絡虛擬技術對游戲有了新的定義和設計。(2)對設計藝術語言的影響新興媒體是一種順應網絡的出現而順勢而生的一種表達方法。它給現代設計藝術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語言形式。我們的設計逐漸開始通過借助網絡手段來設計作品,于是現代設計藝術作品便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設計風格,也開辟了設計傳播的數字新領域,增強了設計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3)對設計藝術傳播媒介的影響網絡所構成的傳播媒介是一種具象的、直接的、多維的、動態(tài)的符號媒介,他傳播速度較快且基本上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與傳統(tǒng)的設計作品相比,因為有了網絡這種媒介,它使設計作品有了虛擬、可傳播和可復制的特點。因此,有了網絡這種媒介,孕育而生新媒體技術,設計作品不斷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2.缺點弊端。最為明顯的一點是信息共享引發(fā)的設計同質化現象。對于設計藝術而言,網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也是因為資訊共享變得便捷,設計作品的模仿和抄襲也變得容易。許多設計作品變得一致化,缺少個性,沒有靈魂,甚至并不能算作為一個經過設計的作品。而另一方面,網絡提供了資源傳播的虛擬平臺,設計素材,設計圖紙網站遍布,過去以往人們可能需要通過采風,思考的靈感來設計作品,而現在只需要上網尋找類似作品,從中“再創(chuàng)作”。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人們也在不知不覺喪失敏銳的創(chuàng)造力。設計藝術逐漸喪失其設計創(chuàng)作的意義。同時因為網絡發(fā)展后,數碼技術的應用導致手藝的缺失,并且由于它在大眾生活中的普及,影響了傳統(tǒng)藝術設計的地位。這一點在中國尤為明顯。由于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各種設計輔助軟件的層出不窮,設計師越來越多的會拋棄舊的傳統(tǒng)的設計手法,轉而更注重網絡軟件技術的熟悉與應用,導致很多設計師最基本的繪圖功底的欠缺。此外,由于信息時展,很多新興設計的誕生,多元的職業(yè)的拓展,導致傳統(tǒng)手藝的逐漸消逝。很多中國傳統(tǒng)手藝是已經絕跡,少有得到繼承與發(fā)展。前段時間引起人們注意反思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了一些工藝美術,這些手工技術的逐漸消失。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強,文化也逐漸交融。人們通過網絡認識世界并且開拓視野,同時對各種文明的包容度也逐漸提高。但這種世界一體化,文化趨向大同的現象,也壓抑了各個國家對自己本民族文化及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其中,越是不發(fā)達地區(qū),它的文化收到的沖擊就越大。發(fā)達國家地區(qū)因為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生產力,它可以輕松壟斷文化產業(yè)和網絡技術,而不發(fā)達地區(qū)缺乏高科技技術的加持,于是更加難以推廣和傳播自己國家文化,逐漸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后,頻繁出現在大眾眼前的一點就是粗俗網絡圖形的泛濫。一方面政府缺乏可行的分級管理和有效的網絡監(jiān)管手段,另一方面,部分設計師以及部分青少年缺乏了自我約束的行為準則。導致所謂的中暴力血腥網絡游戲設計泛濫,低俗的廣告信息隨意傳播,粗劣的網絡圖形的大量使用等。

五、結語

社會大環(huán)境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一定的影響與塑造。信息技術的革命與革新,迅速改變著整個社會的行為方式與生活習慣,對社會各方面都產生著影響。藝術設計作為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面對網絡的迅猛發(fā)展,藝術節(jié)文化現象也更加錯綜復雜。遵從歷史背景,則設計更需要以理論基礎為依托,進行時代性的發(fā)展進步。而設計師也只有積極思考,順應但不順從網絡信息技術的時展,繼續(xù)挑戰(zhàn)創(chuàng)新,才能使設計界常青,才能使設計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使受眾真正滿意。做到網絡技術發(fā)展與藝術設計發(fā)展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尹定邦.設計學概論.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6.

[2]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3.1.

[3]鄭蕾.數字媒體技術對現代設計藝術的影響.美與時代:上半月,2011.

[4]張怡曠.第九大藝術形式的界定.中華文化論壇,2015.

作者:張卉旭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