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教學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價值提升

時間:2022-08-23 09:00:28

導語:計算機教學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價值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教學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價值提升

摘要:計算機應用技術不斷擴張的今天,計算機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斷凸顯出來,計算機教育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和整體性的教育內容,具有專業(yè)性和技能性兩方面的優(yōu)勢。在中職院校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是計算機教育中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課題。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中職院校具有自身特點,主要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化能力的人才,在中職院校中更加注重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精神素質的教育,對于文化課教育也產生了一定懈怠現象。中職院校中的學生年齡較小,學生的自控制能力較差,上課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較差,對于計算機課程沒有較為正確的認知,因此在計算機課程中的學習情況并不理想。

一、當前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發(fā)展現狀

(一)中職教師的教學方法拘泥于傳統(tǒng),阻礙教學發(fā)展。計算機學科的更新速度較快,與時代同步發(fā)展的趨勢較強,想要更好的學習計算機知識,應當著重了解計算機領域的不斷變化。在當前的計算機教育教學中,教師與計算機領域的聯系情況也并不密切,在講授的階段長時間按照陳舊的教學案例授課,對學生的教學僅僅注重考試成績,教學過程則顯得不十分重要,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二)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阻礙學生發(fā)展。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建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課程設置配比十分不完善,在重視理論知識的同時忽視了實踐操作的重要性。而計算機是一門具有極強實踐意義的學科、這便導致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育教學中的缺失。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教育中沒有良好的教學設施,不能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平臺和能力展示平臺。(三)學生水平的不同制約著教學的進步。學校的教育水平與學生的受教育水平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入學之前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平均水平較低,而已經存在的學習差異導致教學過程中的眾多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更不利于教學的進步。

二、實踐教學模式的操作方法

(一)講解與練習的雙效結合。采用講練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需要配備計算機機房,教師在進行講授之后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在授課之前應當詳細研究授課內容,利用教材中的有效信息進行教學案例編寫。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控制課堂中的節(jié)奏,保證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能夠加強對學生的了解,獲得更好的教學成果。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應當具有教師的高度配合,并且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設備具有嚴格的控制,滿足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練習的基礎。(二)先講解后練習。在教學時間有限或者教學器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這種方式的教學。教師將上課內容一分為二,第一部分是教師的講解內容,第二部分是學生的自主操作內容。既能夠保證教師能夠系統(tǒng)講授課程內容,也能夠保證學生的實際操作階段不受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完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收能力,選擇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能力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文化課程中重視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式的思維方式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興趣是引導學生不斷積極學習的最好動力,當學生對教師教授的內容有著極強的熱情的同時,能夠產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自覺戰(zhàn)勝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創(chuàng)新意識是培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的重要源動,來幫助學生在面對學習困難時獨立解決,不斷成長。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模塊教學與任務教學相結合的形式。教師按照學習內容的階段性和難易程度進行教學內容的劃分,采用階段性的模塊教學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當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知識掌握能力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和完善,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能夠主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進轉變自身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能力。(二)設計科學的教學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教師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部分。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應當正確認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儲備水平,根據情況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幫助處于各個階層的學生都能夠獲得自身的能力提升。例如,對于基礎不夠扎實的學生,教師應當不斷夯實學生學習基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建立充足的學習信心。對于具有良好的知識儲備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學生,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成長規(guī)劃目標,實現更高層次的飛躍。(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傳統(tǒng)教師教授的方式中,學生位于課堂的被動地位,教師則占據絕對的主動權,不斷向學生灌輸知識重點,學生的自主思維被束縛和限制。當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要求不斷提升,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更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學生再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的教育環(huán)境,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yè),提升自身能力。學生應當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主動學習教師傳授的知識,借助相關設備進行自我檢驗和自我完善。

根據上文中的相關研究可知,在中職院校中計算機課程的教育教學重點在于學生能否從教育中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能否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轉變成為自身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成為擁有終身發(fā)展能力的社會型人才。教師也應當不斷轉變自身的教育方式,在課堂教育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劉志敏.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9,(26):155.

[2]歐陽紅.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職業(yè),2019,(4):56-57.

作者:張善魁 單位:通化縣職業(y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