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主學習特征及課堂教學策略

時間:2022-08-26 10:04:15

導語:淺談自主學習特征及課堂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自主學習特征及課堂教學策略

1自主學習特征

1.1自主學習是學生學習力的支撐,是學生掌握知識的表現(xiàn)。學生在做鞏固練習過程中,有遇不懂問題思考后與老師進行討論,并將自己知識盲點反饋給老師,方便老師課后講解,而學習生命的延續(xù)其實質(zhì)是學習力的延伸,即人的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由被動向主動,再由主動向自主層次發(fā)展。就學習力的這三個要素而言,它需要以自主作內(nèi)在驅動力,在自主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去鍛煉、豐富、形成和發(fā)展。也就是說,自主學習支撐學習力,學習力支撐學習生命。自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力的重要表現(xiàn),不僅開拓學生學習知識還能建立在學生有較強自我意識基礎之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nèi)在動機基礎之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之上的“會學”,建立在學生意志努力基礎之上的“堅持學”。1.2學生自主的學習是現(xiàn)實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與學的理念。教學新理念要求引導并促進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互動學習的學習方式。同時,這種集線上線下學習于一體的學習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獲得相應的教學反饋,如何評定教學效果,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控呢?學生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從而產(chǎn)生出強大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自主的學習,不斷實現(xiàn)知識向經(jīng)驗和轉變,并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課程改革新理念認為,課程是活動,是經(jīng)驗;學習是學生在與活動對象交互作用和“做中學”的各種自主性活動過程中去獲得經(jīng)驗,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這需要教師以新理念為指導,以學生能力發(fā)展為目標,以教材為軸線,以學生興趣、需要、經(jīng)驗、能力為依托,以活動為紐帶,以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多元化教學為基本要求,來設計與實施教與學活動,使學生的潛能在適宜的情境中自主地充分開發(fā)出來,發(fā)展起來,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自主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也改變了人才培養(yǎng)方式。因此,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學習理念,一種教學理念。

2自主學習課堂實施策略

2.1讓學生主動地學。主動學習是自主學習的本質(zhì)特征。即在教師的引導和促進下,小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力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如:《桂林山水》一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桂林山水錄像片帶著愉悅的學習興趣和愉快地心情,忘我地投入語文學習活動,而不是盲目地在課堂上亂動。斷情境的觀賞,不由自主地展開了對課文的初讀、深讀、精讀與品讀,去感知桂林秀美山水的風光,感受眾多優(yōu)美、生動、形象的句子,感悟桂林山水的“靜、清、綠、奇、秀、險”,并在爭先恐后、暢所欲言的互動交流中,更進一步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美妙意境的熏陶。2.2讓學生獨立地學。獨立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基本要求。即小學生能根據(jù)所學語文內(nèi)容的要求,已有的經(jīng)驗和自身的能力,確立適當?shù)膶W習目標,選擇適合的學習資源、學習工具、學習方法、學習節(jié)奏與進度;在教師的引領和同伴們的促進下單獨完成語文學習任務,而不是不受任何約束的獨行,不借助老師和同學幫助的自己學習。換言之,就是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盡可能地自己進行計劃、選擇與調(diào)控,獨立進行思考、判斷與決斷,自覺處理好語文學習中的事情,獨自面對語文學習的困惑與困難,情境與任務,并嘗試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惑解難,去完成語文學習任務。2.3讓學生在合作中學。語文學習自主與合作不能缺失,自主地合作學習往往是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xiàn)形態(tài)。在獨立感知感受與體驗、獨立探究發(fā)現(xiàn)與感悟之后,或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或進行語言交際、交流表達,以便彼此啟迪、融合、豐富和提升語文探究問題解決的質(zhì)量。如:學習《威尼斯的小艇》一課,學生借助“水上城市———威尼斯”的資料短片和課文,帶著問題展開自主探究閱讀,較好地拓展時空進行自讀、自悟之后,自主互動交流對“為什么在如此豐富美妙的景物中,只選擇小艇來寫”;“小艇是什么樣子,有什么特點”;“哪些語句寫得生動優(yōu)美”等問題的認識與感受、觀點與見解,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較好地把握了學習重點,突破了學習難點,不僅掌握了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接觸,以及抓以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有效方法。2.4讓學生獨特地學。獨特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個性化和創(chuàng)新性要求。即讓學習語文過程中成為每位學生特殊個性而是個性化地學習,在與學習對象多向交互的過程中,獲得獨特的語文知識經(jīng)驗與感悟。2.5有效地學。有效學習是自主學習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即對自主學習的課堂,不光看課堂的“死沉”變?yōu)榱恕盁狒[”,學生動起來了,樂起來了,教師退下來了,而是更看重課堂的有效性。教師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充分參與自主學習,指導學習迷津的有效性;學生主體獨立自主地行使和支配自己的學習權利和學習能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學生語文“三維”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性。如果課堂“鶯歌燕舞”,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學習能力發(fā)展收效甚微,這樣的自主學習不是有效地學習。在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語文學科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的載體。在自主學習時,學生的想象力和新時期必備的創(chuàng)新應用的能力。通過語文教學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人文底蘊,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基于此得出結論:素質(zhì)教育的本質(zhì)是語文的人文教育。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要大膽地展示個性,努力前行實行愿望的期待和要求。在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要求中,不乏體現(xiàn)當前教育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緊密貼近學生生活的自主,突破了傳統(tǒng)的格式化的束縛,為學生的展示文化底蘊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焦亞玲.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策略[J].新智慧,2019(7).

[2]龔細秀.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9(3).

[3]劉艷玲.教師不應“缺位”自主學習[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6(06).

[4]許明玉.小班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3(05).

[5]張倩,周浩暉,李子建.小班教學研究的反思與建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3(06).

作者:王東 單位: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qū)蒲家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