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美學藝術歌曲演唱分析
時間:2022-07-31 09:04:43
導語:語言美學藝術歌曲演唱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對當前我們的藝術研究以及聲樂實踐來說仍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性價值和意義,值得我們繼續(xù)深入的分析與研究。歌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文化內涵及藝術特征,歌詞與音樂得到了進一步的統(tǒng)一,使得民族性的韻味更加清晰,鮮明。從歌詞格律韻味,以及詞曲關系的角度對歌曲進行詳細、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演唱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此類歌曲的真正藝術價值與魅力。
關鍵詞:《教我如何不想他》;時代風格;文化內涵;詩詞;詞曲關系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我國音樂,尤其是藝術歌曲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無數文人學者、藝術大師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首首優(yōu)秀的、經典的作品不斷問世?;蛞砸魳窞閭戎?,或以民族文化為根基,都有著自身鮮明的特色與魅力。如果用學貫中西、六藝通透作為標準,那么趙元任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和最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趙元任是我國最著名的語言學家和作曲家,優(yōu)渥的書香門第家庭出身給了他先天的學習優(yōu)勢,自身的聰敏和好學則成為他成功的翅膀。他于1910年赴美留學,在哈弗大學正規(guī)、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了西洋古典作曲知識和技術,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達148首之多,其中最為著名,流傳最為久遠的就是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至今仍是我國聲樂教學和舞臺上的常見曲目,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藝術生命力之強大。這首作品是趙元任于1926年創(chuàng)作,劉半農作詞,歌曲除了在作曲技術上極為嚴謹、工整以外,由于趙元任自身的語言學造詣,這首作品在語言與音樂結合,以及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美感的體現(xiàn)上做到了近乎完美,旋律與字音、頓挫完全吻合,同時又富于親切的口語化韻味,而這種東方語言美感與西洋音樂作曲形式的成功結合,對當前我們的藝術研究以及聲樂實踐來說仍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性價值和意義,值得我們繼續(xù)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一、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文化內涵及藝術特征
1920年,劉半農從上海出發(fā),赴英國留學,這首詞作正是他在英國求學期間所做。作品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美麗的故鄉(xiāng)和朝夕相處的親朋摯友,同時又惦念著正處于動亂中的祖國,急迫的希望能夠報效祖國的拳拳愛國之心。這首《教我如何不想他》雖然沒有激昂的宣泄,但卻十分情深意切。同時,這首詞作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與時代文化特色及內涵?!督涛胰绾尾幌胨愤@首詞作是標準的新體詩形式,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詩詞類型與風格:以當前多元性的藝術視角來看,我國的古典詩詞及現(xiàn)代詩的美感與詩性孰優(yōu)孰劣,熟長熟短,仍然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但在當時那個國家和民族都面臨史無前例的沖擊和危難的時候,代表的新文化運動則代表著當時我國文化精英和有識之士們變法圖強的理想和精神?,F(xiàn)代白話文的推廣和現(xiàn)代詩的出現(xiàn)成為那個時代革命和進步的核心舉措,同時也是當時中華民族現(xiàn)代意識覺醒和進步的最重要標志和表現(xiàn),以《教我如何不想他》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學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現(xiàn)代詩的出現(xiàn)和流行代表著中華民族文化的革新和進步。從這個角度和意義上來說,這首詩本身也就具有了一定超越文學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具體到作品本身,這首詞文學語言十分口語化,并不華麗,但卻十分優(yōu)雅,用初夏秋冬四季的更迭變化隱喻的表現(xiàn)和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同時采用十分豐富的,包括象征、回文、比喻、擬人,以及對偶的文學修飾手法,給詞曲中的每一個藝術形象都賦予了鮮活、生動的畫面感與空間感。另外,《教我如何不想他》主題句中的“他”自用法也頗有一段淵源。在我國古典漢語和文學中,對于“他”字的用法十分廣泛,沒有單獨的男女指向劃分,統(tǒng)一都用“他”指代“他、她、它”,這從一個側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傳統(tǒng)文化潛意識對于性別的歧視,但劉半農則開創(chuàng)性的使用了“她”字,二者也成為我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第三人稱指代劃分“陰陽”的開始。雖然趙元任在歌曲創(chuàng)作時,可能是從大眾的接受難易度考慮,又在歌曲中改回了“他”,但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了《教我如何不想他》這首經典藝術歌曲歌詞的深刻和豐富的時代性文化內涵與藝術特征。
二、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詞曲關系特征分析
這首作品從文法的劃分來看,整體可以分為四個段落,趙元任在譜曲創(chuàng)作中雖然完全是西洋音樂創(chuàng)作的方式和手法,但在曲式的設計上卻并沒有采用通常的分段體曲式結構,而是采用了一種“通體式”的結構,表現(xiàn)出我國傳統(tǒng)詩詞結構中的“起、承、轉、合”的意韻。這樣就使這首詞在結構層面上與音樂完全的匹配在一起。這與趙元任一貫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念有著直接的關系。他在很多自己的學術文章和藝術評論中都反復強調過中國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的“國性”,而這種“國性”的體現(xiàn)不在于照搬戲曲小調的旋律,相反,他認為戲曲小調的唱腔“千篇一律”,雖然好聽,但從音樂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是不夠自由,沒有意義的。雖然他并不拒絕戲曲腔調與音樂元素的借鑒,但他的核心音樂創(chuàng)作和“國性”體現(xiàn)理念還是從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精神與審美規(guī)格的高度出發(fā),這就是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具有了更高的藝術格局,這在《教我如何不想他》這首典型的藝術歌曲作品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另外,就這首詞而言,雖然屬于現(xiàn)代詩,但從詩詞格律和韻腳的角度來說,還是十分規(guī)整,有規(guī)律可循的,始終圍繞著“發(fā)花轍”運行,并最終結束。每一句的結構也較為工整,符合七言律詩的結構。而在這首作品的譜曲創(chuàng)作中,趙元任十分精確的把握和表現(xiàn)力這種語言的美感,每一個重音,每一個分句,每一個換氣口,都能夠與歌詞十分精確的吻合在一起,這就在細節(jié)上使歌詞與音樂得到了進一步的統(tǒng)一,使得民族性的韻味更加清晰,鮮明。
三、演唱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時的風格把握與表現(xiàn)分析
首先,這首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與內涵,因此,我們在演唱時也要注意把握和體現(xiàn)這一點,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時代風格的體現(xiàn)絕不是拋棄傳統(tǒng)。無疑這首藝術歌曲從歌詞到音樂都是現(xiàn)代式的,但我們同時必須認識到,創(chuàng)作者的這種所謂“現(xiàn)代”的出發(fā)角度問題,在那樣一個時代,對于當時的文人、藝術家來說,現(xiàn)代化的唯一出發(fā)點在于本民族精神的圖強與振奮,這種現(xiàn)代不是無根的浮萍,而是源自于中華民族文化強大的根基與自省,因此,在演唱時我們不要一味的追求“洋味兒”,而更應該對其中包含的民族審美風格與特質進行詳盡的分析、掌握和表現(xiàn),這樣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這首歌曲的真正藝術風格與精神實質。進而,具體來說,在演唱任何藝術歌曲時都要對其音樂有足夠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歌曲,尤其是選用較高詩詞作品作為歌詞的藝術歌曲,純器樂曲不同,它是音樂與文學語言結合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歌曲的樂思來源于文字,也可以說是文字的音樂化表達和延伸,因此,歌詞無論是在案頭分析還是實際歌唱過程中都占有前提性的地位,這是我們歌唱者必須要明確和予以重視的。這并不是要否定音樂在藝術歌曲表現(xiàn)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要強調,在藝術歌曲這一音樂表現(xiàn)形式中,如果沒有對于歌詞的準確理解和完美的詮釋能力,再好的音樂表現(xiàn)力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尤其是面對《教我如何不想他》這種具有極高文學與詩性內涵的藝術歌曲作品時,我們在對音樂足夠理解和掌握的同時,更重要的還在于能從歌詞格律韻味,以及詞曲關系的角度對歌曲進行詳細、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演唱中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表現(xiàn)出此類歌曲的真正藝術價值與魅力。此次對于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研究,除了要達到能夠更完美詮釋作品之目的外,還旨在于希望藉此為同類的歌曲研究提供一點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鑒,從而更好地挖掘和展現(xiàn)這一時期我國藝術歌曲的價值與魅力,同時也能夠為我國聲樂事業(yè)的發(fā)展盡一點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劉曉靜彭麗主編.民族音樂文化的時空對話[C].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4:145-146.
[2]王耀華等著.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國際傳播與推廣[C].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18-19.
[3]薛永武牛月明:《樂記》與中國文論精神[C].北京: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2012:78-79.
[4]錢仁康.中國音樂欣賞叢書-總序[C].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1:154-156.
[5]馮長春.黃自音樂美學思想的基本觀點及其本質探微.中國音樂學[J].2000,3.
作者:宋艷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 上一篇:藝術歌曲在演唱與教學的意義
- 下一篇:公共藝術移動學習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