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10 04:35:12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背景下,更加推崇素質教育,且也積極實現(xiàn)了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并健全學生人格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就結合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分析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學模式
小學是學生成長最基礎的階段,該階段教育內容與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日后發(fā)展,基于心理健康問題已經(jīng)成為影響小學生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通過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來培養(yǎng)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小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背景下,現(xiàn)階段社會各界都提高了對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筆者通過對小學生成長經(jīng)歷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當前學校在落實減負政策后,已經(jīng)適當減少小學生課后作業(yè),但是由于家長為了讓孩子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在小學階段,為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以及興趣愛好班,無疑增加了小學生學習負擔以及心理負擔,部分小學生還出現(xiàn)抵觸學習的不良情況,此時其心理健康受到威脅[1]。然而通過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在選擇教學模式時存在著幾點不足。一是忽視班級差異,教師在采用教學模式時,往往會出現(xiàn)直接借鑒其他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此時忽視了班級差異以及學生個體差異,影響了教學效果;二是忽視不同模式的應用效果,導致最終教學效果與最初預設的教學效果之間產(chǎn)生偏差,影響教學質量。綜上可知,由于教學模式采用不當以及溝通不暢給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不良影響,為此,必須從當前教學不足出發(fā),找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一)傳授式課堂教學模式。傳授式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中通過為小學生講授心理健康知識,讓小學生在理解與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心理健康問題,進而結合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合理解決自身心理問題,促使自己能夠在準確判斷心理健康程度的基礎上,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2]。這種教學模式更適用于尚未接觸過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生,而當教師在才有傳授式課堂教學模式時,不僅需要重視知識的難易程度,同時也需要從學生心理角度以及其認知角度出發(fā),做好需要傳授知識的收集工作,保證自己在為學生講授知識時,學生可以更好的聯(lián)系到當前自身狀態(tài),進而與教師形成良好的配合。但是由于傳授式課堂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陷入被動學習困境,難以讓學生擁有較強的自主性以及主體性,因而建議在小學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課堂教學時,盡可能少地采用傳授式課堂教學模式。(二)引導式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式課堂教學模式也是當前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的一種模式,該種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通過分析學生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闹R,并創(chuàng)設相應情景,使得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心理潛能的開發(fā)。由于引導式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感受與學生感悟,因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社會適應能力,特別是當小學教師在為學生講授相關故事后,學生對課堂內容感興趣程度會得到明顯提升,此時他們此后會更有效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但是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引導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質時,教師也需要保證情境創(chuàng)設質量以及與教學內容的匹配程度,通過滿足學生當前學習需求,符合學生認知特征,選擇學生身邊實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快速融入于課堂之中。(三)溝通式課堂教學模式。溝通式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師生溝通、生生溝通的方式,讓學生對某一內容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探究,在采用溝通式課堂教學模式是小學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通過為學生提供特定討論主題,使得小組內成員均能夠有話可說,充分發(fā)表自己對主題的看法,進而形成綜合性的小組意見[3]。由于在采用該種教學模式時,小組之間的配合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為了讓學生小組之間更加融洽,進而更深入的探究心理健康知識,教師就應該將六到十名學生分為一組,通過將組內人數(shù)控制為奇數(shù),使得小組意見形成更加便捷,此外,在分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參與活動積極與參與活動不積極的學生分為一組,或將存在同種類型心理問題的學生分成一組,此時能夠幫助學生互相發(fā)現(xiàn)對方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而找尋更有效的教育途徑,在溝通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支持下,讓小學生透徹理解心理健康知識,并有效彌補自身心理不足。(四)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顒邮秸n堂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學根據(jù)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在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為學生精心設計一個活動,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進而使學生能夠從中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在采用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時,教師應注重自己在活動中的參與程度,但是切記不要為學生灌輸過多知識、進行過度理論指導。此時教師只需要為學生設計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主動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促使學生可以在與他人溝通、互相配合的過程中,學會調節(jié)自身情緒?;诮虒W分析發(fā)現(xiàn)該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主動性與學生積極性,使得課堂營造出更活躍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充分進行心理體驗,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建議小學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特點以及學生建議,采用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不同課堂教學模式適用對象以及應用效果是不同的,要想保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就需要在詳細分析本班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學習需求以及本文所分析的教學模式,選擇出更適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寶君,朱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感悟—誘導”教學模式芻議[J].遼寧教育.2017(04)
[2]祝桂青.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模式初探[J].新校園(中旬).2016(08)
[3]趙雪.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情感教育的探究[J].考試與評價.2015(02)
作者:李正榮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向陽小學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 下一篇:高校人才培養(yǎng)教育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