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新理念下的評論創(chuàng)新
時間:2022-04-25 05:00:00
導語:漫談新理念下的評論創(chuàng)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評語是教育評價的一種傳統方式。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語作為新的評價體系中的一種方式,仍在發(fā)揮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育工作者對評語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它展現一種新的精神風貌,成為教師同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的重要途徑,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本文所討論的“評語”,是指對學生一個時期以來各方面的表現所作的書面總結和評價。從大量的案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評語的創(chuàng)新表現出多方面的變化。
一、評價主體:從單一操作走向多元互動
傳統的評語,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學生是被評價者。二者基本上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評價的學生對于教師的評語大多處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動狀態(tài),對于評語的結論更是拒絕大于歡迎。新課程評價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語的產生一改以往以教師為單一評價主體并單獨操作的現象,逐步成為由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這一變化體現了教育過程民主化和人性化的發(fā)展方向。
例如,一位班主任制定評語的過程是:
第一步,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寫出自己的優(yōu)缺點交給老師。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閃光點”,為教師全面準確評價學生取得第一手材料。
第二步,小組評議。小組同學之間互相提優(yōu)點(不談缺點),然后由小組長總結成簡單的文字材料,交給老師。
第三步,班主任向任課教師征求意見。任課教師從本學科的角度出發(fā),從不同側面對學生評價,將為班主任老師多角度、全方位地評價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步,班主任綜合評價,定出評語。
在這樣的評價過程中,不僅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的一員,提高了其主體地位,將評價變成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過程,而且評價主體的擴展和互動,增強了評價的民主性、客觀性、全面性,更有助于被評價者悅納和認同評價結果,促進其不斷改進,不斷發(fā)展。
二、價值取向:從課業(yè)關注走向人文關懷
當教育窄化為教學,教學窄化為知識教學,進而將師生關系簡單理解為一種知識傳遞活動時,教師關注的只是學生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高,最直接的就是關注學生考試分數的多少。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因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優(yōu)劣,而影響其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學生作為有生命的人的其他一切方面被忽視了,丟棄了評價的目的在于育人。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承認教育是一種關注生存,引導人生,使人成為“人”的活動。因而,教師的評語在關注學業(yè)成績的同時,更多地在關懷學生——作為一個生命體的“人”的發(fā)展變化:關懷每一位學生,關懷學生的人格、個性、道德、情感、尊嚴、價值、學習、發(fā)展等等。在獲得學科知識越來越多的同時,學生是不是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yǎng)?能否尊重別人,能否正確地認識自我?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人?有無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總之,教師的評語開始由課業(yè)關注走向人文關懷。
三、內容呈現:從概念化走向個性化
我國幾十年來的評語基本上形成了一種程式化的套路:一優(yōu)點,二缺點,三希望。大多內容空洞,千人一面。這種概念化的評語反映不出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發(fā)展變化。新課程特別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智能特點,人人都是出色的,不存在誰比誰更聰明的問題,只存在智能類型和學習類型的差異問題。好的評語應該反映這種差異,評語的撰寫也應該是個性化的。要突出學生的個性特征,充分反映學生的發(fā)展變化,努力做到具體形象,恰如其人。個性化的評語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個性化的評語是建立在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發(fā)展的清晰了解的基礎之上的。一位教師給學生寫的評語是這樣的:“呵呵,某某同學,請看下面一組數據:語文課舉手發(fā)言次數≤5次;班隊活動主動發(fā)言次數≤2次;主動找老師談話或反映問題次數≤1次……不言自明,你太內向了,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坐著。希望你敞開心扉,和老師、同學多作交談。OK?”這則評語使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具體的性格內向的學生的鮮活形象,而不是概念化、符號化的學生。
我們說評語要注意全面性,是說要注意全面地、辯證地看待學生的發(fā)展,特別是不要因某一方面影響對學生全面、正確的評價,而不必要求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則容易流于概念化、空泛化。寫上面這則評語的教師的體會是:“語文教學中有‘一點突破法’,我希望我的評語也能抓住一點寫出學生的個性化、最本質的特點,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對學生而言,評語如果真正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效,就已經很好了?!眰€性化的評語要突出特點,鮮明、具體,又不能繁瑣冗長、不分主次輕重。
四、功能效應:從“關閉經驗”走向“開啟經驗”
不同的評語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效應,這種效應大致分為“開啟經驗”與“關閉經驗”?!伴_啟經驗”是指通過老師充滿愛心的評價,讓學生受到鼓舞與啟發(fā),找回自尊與自信,點燃智慧的火花,獲得前進的動力與勇氣。例如,“你的學習成績一直比較穩(wěn)定,居班級中上游。你母親每次見到我總是詢問你進步了沒有,望你更加努力,別讓關心你的人失望。”“自從咱們那次長談以后,你開始振作起來,各方面都表現得很不錯,學習成績也提高很快。這使我看到你身上蘊藏著很大的智力潛能,你也要堅信這一點。起點雖然不高,可起步還不算晚,再努一把力,我相信你必定是最出類拔萃的一個!”這些評語都能樹立學生自信、激發(fā)學生動機、開啟學生經驗。相反,“關閉經驗”由于常與恥辱、內疚、恐懼、憤怒等消極因素有關,因而往往傷害學生的尊嚴,損害學生的自信,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壓抑學生的智能發(fā)展。例如教師的評語如果是“學習不認真,不刻苦,學習成績一直沒有起色”,“你的語文學習簡直無可救藥”之類,那么這個學生就會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視學語文為畏途。因此,教師寫評語時,要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要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寬容與關愛,從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入手,或抓住學生弱勢智能的閃光點加以放大,以此作為開啟學生經驗的契機。
五、語言藝術:從鑒定標簽走向心靈對話
傳統評語只在給學生作鑒定,貼標簽,語言都是一些干巴巴、冷冰冰的公文式套語。如“該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tài)度端正,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或“該生上課不能注意聽講,學習不認真,成績較差……”之類,好像學生是一種物品,只消貼上一個概念化的標簽就行了。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廣大教師已經認識到,評語是教師和學生、教師和家長進行交往和交流的重要途徑,而這種交往和交流在學校教育中有著深層的意義。因而,評語的創(chuàng)新由靜態(tài)的“鑒定標簽”走向動態(tài)的“心靈對話”。這種根本性的變化表現在:
首先,稱呼改變了。由第三人稱“該生”變?yōu)榈诙朔Q“你”,而且還出現了第一人稱“我”,使居高臨下的嚴師成為可以與學生“你我”相稱的平等對話者。如:“作為你的朋友,我直言不諱地說一句,你身上還有一些小缺點……”這樣的評語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在和自己促膝談心,比較容易接受。特別是有的評語還著意使用了“我們”,如,“你的學習一向不錯,但不知為什么,總是不太冒尖。我們最好共同探討一下,爭取解決掉這些障礙。
“……寒假里,我們都要作深入的思考,開學后再進行交流,好嗎?”這就不僅擺正了師生的地位,而?其次,由訓導的語氣變?yōu)樯塘康恼Z氣。評語力避生硬的訓導的口氣,如“今后應該……”“必須改正……”,即使提出要求或希望,也是用一種平和商量的語氣,注意加上“好嗎?”“行嗎?”“知道嗎?”之類的詞語。如,“你的體質不太好,要加強鍛煉,寒假里別忘了,知道嗎?”“今后多看一些課外書,堅持寫觀察日記,這樣會有效提高你的寫作水平,你說是吧?”“實事求是地說,這一學期來,你的表現并不太佳(我們沒有必要諱疾忌醫(yī),對嗎?),……下學期我們共同努力,希望你有長足的進步!”用這樣的語氣對學生針對性指導,可以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在和自己推心置腹的談心,從而心悅誠服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即使觸到其痛處,也不會傷其自尊。
再次,語言充滿感情,且生動活潑。評語是“愛的教育”的一種方式,在表達上或描述,或議論,或抒情,或幽默,傾注著教師愛的情感;而且或引用名言,或曉喻哲理,或贈以對聯,或即興賦詩,形式生動活潑??傊?,運用富于感染力的語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如:“你的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同學們?yōu)轳雎牭侥愕陌l(fā)言感到非常高興,作文書中也留下你閃光的名字。教室里總有你默默看書的身影,……這都證明你有強烈的自尊心,積極要求上進,不甘落后。你的點滴進步都表現出你的實力。相信自己吧!抬起頭,別自卑,勇敢地鍛煉自己的能力,上課發(fā)言聲音再大些,好嗎?別怕,老師會幫助你。我相信經過努力,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很不錯的學生,讓日夜為你操勞的父母感到欣慰。并附贈一副對聯:‘勇于發(fā)言,積極取人之長;勤于思考,努力克己之短?!比绱诵形模喼毕褚黄闱樯⑽?,行云流水,不拘一格,給人以美的愉悅。
通過以上一些不完整的案例描述,我們可以深深地感到,一篇創(chuàng)新的評語,其教育魅力是非同尋常的。我們需要認真地總結并加以研究,精心設計和撰寫好每一篇評語,讓它在新課程評價中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
- 上一篇:深究傳統中醫(yī)學的思維
- 下一篇:醫(yī)療糾紛的成因剖析及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