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討論

時間:2022-01-13 04:15:39

導語: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討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討論

1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效率不高。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因為受到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時還堅持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改變教學方法,利用“命題、范文、模仿”這樣固定的順序實施作文教學,這就使作文教學逐漸喪失了其有效性。如果教師始終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會對作文教學產生一定消極影響。首先,這樣反復使用相同的形式會降低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其次,傳統(tǒng)教學中“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教學需求,使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1.2課前準備不充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決定著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但是教師授課的有效性取決于課前的準備工作,由此可見,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自動忽略課前準備部分,可能會在課前臨時想一個題目讓學生針對此完成寫作,也不會在乎課堂上需要給予學生的作文指導。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的作文課堂上不知如何下筆、怎樣完成作文寫作,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感受不到寫作文的樂趣,就會在課堂上做一些與作文學習無關的內容,甚至會直接放棄作文學習,使作文教學無法起到1.3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這個問題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只對趣味性強的事物感興趣,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的作文教學內容非??菰?,所以學生很難對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反而容易被其他新鮮事物吸引注意力,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同時,在大部分教師的作文教學中,都是教師主導著課堂,由此,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xiàn),學生在沉悶的課堂下會逐漸失去寫作興趣,無法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受此影響得不到提高。

2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指導效果的策略

2.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寫作興趣最好的方式就是創(chuàng)設吸引眼球的寫作情境,良好的寫作情境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如果在這時教師再對學生實施作文指導,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指導的效率,輔導學生完成高質量的作文練習。例如,在完成《女媧補天》這一課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神話故事短視頻,由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融入到故事中。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故事中使用的寫作手法以及人物描寫特點等。最后,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結合某個神話故事進行續(xù)寫,完成作文訓練。2.2豐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需求,因此,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無效的內容,不斷推陳出新,提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降低傳統(tǒng)教學對教學效率產生的影響。在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結合新課改所提出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完成教學創(chuàng)新,實現(xiàn)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例如,當遇到一些內容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教師可以利用與生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學生作為指導,將知識點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能夠對知識點有充分理解。在此基礎上完成有效的作文訓練。2.3拓展并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在作文練習中,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內容,需要學生自身擁有足夠的素材儲備,所以在作文指導時,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多閱讀,提高自身的閱讀量。在閱讀中,學生能夠學習不同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的寫作手法與寫作特點,感受情感表達的方式,并活學活用,選擇合適的內容引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豐富作文內容,提高作文的質量。由此可見,豐富的閱讀經驗對于學生有著極為重大的促進意義,并且也能夠使得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之路上走得更加順利。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過程中,首先要明確現(xiàn)存的問題,然后根據(jù)問題選擇針對性的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正確的作文指導,促進學生作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作者:卓瑪群措 單位:西藏昌都市左貢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