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時間:2022-10-16 03:02:48
導語:簡述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課改實施之前的小學合唱音樂教育中,對學生的合唱教育最注重的是合唱聲音的整齊度、舞臺上合唱隊伍的整體精神面貌以及合唱音量體現的氣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是將所有合唱隊學生聚集在一起進行統(tǒng)一教學,而不會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音樂發(fā)音音準、聲音技巧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指導,這種大眾式的學習不能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合唱學習的厭倦。學生在學習合唱音樂的過程中,由于是和很多同學一起參與學習的,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魅力,部分學生在合唱時一味用最大的音量發(fā)音,不注重正確的發(fā)音技巧,很容易損壞聲帶,而部分性格內斂的學生則會選擇小聲輕唱,這樣的合唱訓練不能充分展示學生的聲音特色,達不到合唱訓練的效果。另外,在很多合唱團學生眼里,認為參加合唱隊訓練只是一個任務,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選擇的,不會花心思放在合唱學習課堂中,這種合唱教學理念不能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反而扼殺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音樂合唱教學,不管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存在不科學性。
二、為適應新課改目標,調整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新課改教學實施以來,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要從學生自身個性特征以及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合唱教學有效性改革。
1.糾正學生的音樂發(fā)音
首先,可以從學生的發(fā)音訓練上著手。發(fā)音訓練是合唱音樂學習的基礎,每個學生的音色、音質、發(fā)音情況是不同的,因此,在合唱音樂教學中,對學生強化發(fā)音訓練是至關重要的?!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強調了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要求,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合唱教學學生會用和諧統(tǒng)一的韻律合唱,同時要注重多聲部的訓練方法。一方面教師要提高合唱教學的技巧,合理改進教學方法,把糾正學生發(fā)音作為教學基礎,從氣息、節(jié)奏、音質上協(xié)調培養(yǎng),調整學生的音色。另一方面,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生自身的音色特點,對學生進行分批訓練,對音色較突出的、發(fā)音技巧熟練的學生進行強化發(fā)音特殊訓練,并給予合理的個人獨唱空間,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的歌詞說唱訓練
歌詞說唱發(fā)音的培養(yǎng)對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提高發(fā)揮著較大的作用,通過對歌詞內容的發(fā)音和說唱,學生一方面可以通過有感情的朗誦將其情感轉移到合唱訓練中去,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對歌詞的熟練,有助于學生發(fā)音時較好地掌握歌詞氣息的合理流動,使學生的聲音更加清新自然。當然,進行歌詞說唱訓練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時間的把控,避免長時間進行一個教學動作。另外,學生進行歌曲說唱訓練時,可以選擇不同感情基調的歌曲,同過多樣化的曲目練習,培養(yǎng)學生對歌詞說唱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合唱情感的投入
在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在合唱中充分注入情感是提高合唱質量的有效方法。學生在進行合唱歌曲學習之前,首先可以細細品味歌詞的具體內容以及其表達的情感,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基調后,通過合理的空間聯想,將自己置身于歌曲所描繪的場景中去,這樣能將自己的感情充分注入合唱歌曲當中。不同的音樂所體現的情感是不一樣的,比如,《月亮頌》《牧歌》《小樂曲》等所體現的就是輕快、溫柔的情感;而《我的中國心》《黃河大合唱》《我愛你中國》等歌曲則是比較高亢、雄渾的感情基調。通過情感注入歌曲的方法,學生能發(fā)自內心的喜歡自己所演唱的歌曲,合唱中對歌曲的情感體現得淋漓盡致,最后用完美的合唱效果打動聽眾。通過上文分析,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合唱音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為適應新課改教學目標,通過運用靈活多變的音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教育體系還將發(fā)生新的變革,對學生的培養(yǎng)將會更傾向于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合唱教學方式方法將更系統(tǒng)、更科學,其教學的有效性將上升到更高的層面。
本文作者:夏偉工作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京口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 上一篇: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藝術研究
- 下一篇: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的應用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