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學生品德教育

時間:2022-11-13 10:44:43

導語:抓好小學生品德教育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抓好小學生品德教育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學生正處在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教育必須從他們發(fā)展的現(xiàn)實和可能出發(fā)。遵規(guī)守紀,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之心;你謙我讓,培養(yǎng)學生的包容之心;搶抓機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之心;解決困難,激發(fā)學生的上進之心;走進生活,點燃學生的大愛之心。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提高各項素養(yǎng),幫助他們適應當今社會,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品德教育;集體意識;包容;自信心;上進心;愛心

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品德教育滲透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他各種教育方式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證人才培養(yǎng)的正確方向上起著主導作用。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使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讓他們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四兀?/p>

一、遵規(guī)守紀,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之心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遵規(guī)守紀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小學生的基礎,校有校紀,班有班規(guī)。每一位小學生都是班集體的一員,我們要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里學習、生活,共同度過六年的美好時光。為了給大家營造一個好的班級環(huán)境,就需要大家來共同遵守一些必要的規(guī)矩和要求,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良好的班級氛圍。在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需要全體學生共同努力,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克服缺點和不足,也倡議所有人互相督促和互助,幫助自制力差的同學跟上集體的腳步,盡快融入到班集體這個大家庭中來,和班集體一起同成長、共奮進。在剛剛走入小學校園不久的一年級生活中,總會有個別的學生不太適應,產(chǎn)生了上課時間去廁所,上學遲到,上課不認真聽講、說話等現(xiàn)象。針對各種現(xiàn)象筆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對策來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做一個心中有集體的小學生。入學后的第一個班會課的主題就是“我愛我家”,課上筆者利用提問、設疑、引導、案例和故事分享等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引領和感化,讓學生以班級為家,以集體為榮,為創(chuàng)建和諧、溫暖的大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文明小學生。

二、你謙我讓,培養(yǎng)學生的包容之心

包容是一種胸懷,是一種智慧。斤斤計較、吃不得虧的人無法做到包容;處處爭先、得理不饒人的人無法做到包容;自以為是、獨斷專行,聽不進不同意見的人無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總以大局為重,考慮他人的感受;能包容的人謙讓為先,以和為貴,他們深知“讓人一分山高水長,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包容的人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能寬容別人的過失,甚至對一些嚴厲的言辭也能理智對待,擇其善者而從之;能包容的人心態(tài)平和、寬容大度、淡然從容。對此,唯有學會包容,常懷一顆包容的心,把德行的美直抵人心,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人與人才能和諧相處。一年級的學生性格都比較活潑、好動,走起路來一溜小跑,很少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呗?。尤其上下課的鈴聲一響,學生都一路狂奔,飛速進出教室,這樣就會有一些學生摔倒或被撞倒。在我們班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這樣的一件事情:下課了,學生都要跑出教室去操場上玩耍。剛出教室,軍軍不知怎的踩了玲玲的腳后跟一下,玲玲摔倒了,哭了起來。這時軍軍趕緊把玲玲扶了起來,慚愧地一直在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聽到哭聲的筆者也從教室走了出來,正好看到這一幕,蹲下來看著玲玲的腿,對她說:“玲玲,還疼嗎?”玲玲哭著說不疼了。筆者接著說:“軍軍知道自己錯了,在向你道歉,你想不想原諒他呢?”玲玲聽到這些,哭聲小了許多,用顫抖的聲音說:“沒關系”。“玲玲真是一個好孩子,不僅勇敢,還能包容別人的過錯,老師給你點贊哦!”說著,向玲玲豎起了大拇指。玲玲笑了。“軍軍,你知道自己哪兒錯了嗎?”“老師,我以后一定好好走路,不再亂跑了。”聽著學生稚嫩的聲音,心也融化了。學生還小,他們需要教師的引領,引領他們?nèi)ンw會,去學習。包容是一種美德,包容是一種智慧,包容是給他人一個認識錯誤和糾正錯誤的機會,能夠包容別人的人他的心靈才是美麗的。

三、搶抓機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之心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抓住機會,給學生以肯定,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價值所在,幫其樹立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都挺胸抬頭,自信滿滿地在校園里學習、生活。筆者曾經(jīng)教過一個學生欣欣,她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談,很少和同學說話,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的情形更是少之又少。有一天,筆者在課堂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看見很多學生都在舉手,欣欣雖然沒有舉手,卻在小聲地報出答案,于是筆者把欣欣叫起來回答問題。欣欣回答問題邏輯清楚,聲音洪亮。筆者馬上給出了肯定的評價和鼓勵,同學們還向她送去了熱烈的掌聲。下課后,欣欣還主動幫助教師擦黑板。慢慢地,欣欣的心扉敞開了,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越發(fā)多了起來,下課后也愿意和同學們一塊玩兒了……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抓住機會,給學生以肯定和贊賞,就能幫助他們找回屬于自己的那份自信,找到那條通向他們心靈的窗戶,從而陪伴他們渡過一個快樂而難忘的小學生活。

四、解決困難,激發(fā)學生的上進之心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通過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的困難,加以引導,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在我們的班集體里除了筆者還有很多“小老師”。他們每天都幫筆者收、發(fā)作業(yè),非常盡職盡責。有一天,五組的麗麗過來說:“王老師,我們組的強強都已經(jīng)三天沒有完成作業(yè)了,這樣的話我們組的小紅花就又少了?!辈灰粫?,強強來到了筆者的辦公室?!皬姀?,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找你嗎?”強強點了點頭?!袄蠋熡浀脧姀娨郧皬膩頉]有不按時交作業(yè),是最近家里有什么事情嗎?”說著,強強的眼圈紅紅的,小聲說道:“王老師,這幾天我的爸爸媽媽老是因為一些事情吵架,吵得可兇了,我……”“強強,爸爸媽媽的事情回頭老師再找他們談,但是你作為一名小學生首先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否則你的功課就會被落下,老師相信爸爸媽媽也不想你因為他們而耽誤學習,對不對?”后來,筆者找到強強的父母,說明了學生近期的表現(xiàn)和作業(yè)情況,雙方均表示歉意,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原因會給學生帶來這么大的影響,并且保證以后不會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影響學生的學習。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強強更加發(fā)奮圖強,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每天按時交作業(yè),甚至有時還主動幫本組的“小老師”收作業(yè)。這樣的實情,這樣的殊況,常有發(fā)生。試問又有哪一個學生不求上進、自甘墮落呢?我們要有一雙火眼金晴,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我們要足智多謀,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我們要帶著學生過五關,斬六將,奔向那條屬于他們的光明大道。

五、走進生活,點燃學生的大愛之心

用心感悟,多為兒童水晶般透明的心注入一些激情,使學生多一些體驗,多一些憧憬,努力追求教育之于兒童的最高境界———了解關愛。在教育教學生活之余,筆者會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走向那些需要關愛和陪伴的人身邊。炎炎夏日,帶著學生走上街頭,去給那些在外邊辛苦勞作的保潔工人送去冰涼的礦泉水和解暑物品,讓學生懂得平時干凈整潔的街道正是因為這些工人不畏嚴寒酷暑堅持工作。重陽節(jié)的時候,陪伴學生走進養(yǎng)老院,去看望那些孤獨的老人,給他們送去動聽的歌曲和詼諧幽默的小品、相聲,陪爺爺奶奶們聊天,給他們的老年生活帶來快樂,同時也點燃了學生們心中的那份愛心之火。他們將心中充滿愛,用友愛來和同學們和平相處,用敬愛來對待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和辛勤教育自己的師者,做一名心中有愛的小學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要從小學生開始,從少年抓起,從教育教學生活中的細節(jié)抓起,從“心”開始。

參考文獻:

[1]星云大師,劉長樂.包容的智慧[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2]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64

作者:王會麗 單位:石家莊市友誼大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