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11-14 04:10:26
導語:建筑結構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從教學方面的改進
1.1建筑結構課程的內容較多,從教材出發(fā),課本的主要內容由三大結構組成即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和鋼結構。而這三大結構課程基本上是相互獨立的,傳統(tǒng)的教學也是把三大結構按部就班地講完。但是從當代的建筑工程來看,現(xiàn)代建筑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在實際工程上被大量采用,而抗震比較差的砌體結構卻用得越來越少,所以在這三大結構的教學當中應適當側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學習,而砌體結構應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多學習其構造要求及其抗震規(guī)定。而對于以前學時較少的鋼結構部分應加強教學的力度和增加學時量,重視鋼結構在建筑中的應用。從近幾年畢業(yè)生所從事的工作看,有一部分學生是從事鋼結構工作的。
1.2建筑結構這門功課最終是為實際工程服務的,而這門功課的一些內容和實際施工聯(lián)系非常緊密,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實踐教學的方法來講授該部分課程。例如,該課程附帶的課程設計即混凝土現(xiàn)澆單向板肋形樓蓋設計,我們可以把該設計成果與鋼筋工程的施工結合起來講授。這樣學生既學好了這一部分的內容又學習了施工的部分內容,而且對這些內容理解尤為深刻。這樣把理論和實踐學習相互結合,既使學生學好了理論知識又使學生學會了學以致用。
1.3加大結構施工圖識圖和繪制在本門課程的比重。對于要參加實際施工的學生來說讀圖的能力很重要。如果學生到了工地以后看不懂施工圖或是看得不對,理解得不對,那么就會影響工作。所以在建筑結構該門功課的教學工作中應加入結構施工圖讀圖的知識,使學生掌握結構基本構件在施工圖中是如何表示的。尤其是詳細講解混凝土結構的梁、板、柱中的鋼筋是如何擺放的,又是如何在圖紙中表示的。以上這些識圖的的基本知識對學生的實際讀圖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對本門功課的構件計算有更實際更深層次的理解。
2加強實踐動手能力
讓學生做課程對應的課程設計,做出計算結果以后,讓學生利用制圖的知識畫出圖紙。由教研室購買各種直徑的鐵絲,由教師統(tǒng)一制定規(guī)則,什么樣直徑的鋼筋對應什么樣直徑的鐵絲。在教師審核后,學生領取鐵絲并動手制作,做出自己設計的梁、板配筋模型。對于計算結果不正確或模型做得不對的學生,要求返工重算或重做,直至達到合格標準為止。這種教學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印?/p>
3加強考核方式的改革
課程學習完成后的考核是課程的必要環(huán)節(jié),而一次考試不能全面檢驗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效果。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根據建筑結構的課程特點進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筑結構這門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在四個方面的能力:結構圖的讀圖能力,梁、板、柱的計算能力,建筑施工中的構造規(guī)定理解能力,建筑規(guī)范的理解能力。而考核方式也應該是對上述的四種能力展開針對性的考核。所以考核的方式不是注重最終的考試,或者是取消最終的考試,應注重作業(yè)、階段性的小設計以及課程設計的考核??己诵问綉凑毡壤峙浣o平時作業(yè)的評定、階段性的小設計以及課程設計。作業(yè)評定主要是針對梁、板、柱計算能力的考核,階段性的小設計主要是針對建筑施工中的構造規(guī)定理解能力的考核,而課程設計主要是針對建筑規(guī)范的理解能力以及結構圖的識圖繪圖能力的考核。
4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建筑結構課程教學中的一些教學手段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當然今后還要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方法繼續(xù)探索,要進一步調整,要跟上當代建筑行業(yè)的要求,要讓學生在課程的學習當中體會到課程知識對實際工程的重要性。相信在我們這些教學工作者的不斷改革和探索下,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兼具理論和技術能力的高等應用性人才。
作者:崔磊磊栗麗肖保輝單位:黃河科技學院
- 上一篇:建筑材料在建筑表皮的作用
- 下一篇:建筑結構設計成本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