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時間:2022-05-22 04:27:10

導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摘要:結合教學實際,從用好實驗室、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用現(xiàn)代手段輔助實驗等方面,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實驗室

1前言

生物學科的主要特點是以實驗為主,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知識概念與實踐技能,并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動手能力等[1]??梢?,上好生物實驗具有重要意義。生物教師要想方設法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

2合理開放實驗室,創(chuàng)設良好實驗環(huán)境

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驗學習的主要陣地[2]。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有助于渲染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生物教師應注重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探究場所,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奠定基礎。布置好實驗室現(xiàn)在大部分學校的實驗設備都比較齊全,應做到經常檢查、適時更新,以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在實驗室中懸掛一塊黑板,要求學生分組設計板報,對板報內容進行定期更換。實驗室一角應放置玻璃櫥柜,里面存放和展示學生收集的標本、模型、實驗書籍等。講臺上不僅有講桌,還應懸掛多媒體大屏幕,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呈現(xiàn)教學課件。除了豐富的實驗器材之外,還應在實驗室中擺放好小型動植物的標本或模型,如鴿子、兔子、青蛙、蠶、蜥蜴、昆蟲等,讓學生通過標本和模型直接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征,促使學生了解動物的進化歷程。通過真實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引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入情入境,充分感受生物世界的奇妙,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欲望。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利用好實驗室由于學校的實驗設施有限,在實驗課堂上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自己動手進行操作,而課堂教學時間也十分有限,導致許多實驗無法順利完成。教師可以為學生開放實驗室,組織學生把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到實驗室親自做生物實驗。例如:講顯微鏡的結構及用法,在課堂上不可能有時間讓所有的學生進行操作,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后去實驗室加以練習,同時在旁悉心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顯微鏡的成像規(guī)律,避免學生死記硬背;教學根尖結構時,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用放大鏡觀察小麥、豆芽、蒜等隨處可見的植物的根尖,再引導學生結合顯微鏡觀察根尖裝片,明確了解根尖的結構,利用對根尖的感性認識,深刻理解、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講葉子的結構時,讓學生用兩個并在一起的刀片切菜葉,作為臨時切片,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探究種子的萌發(fā)條件等,這類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都不是高標準、高要求的,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就可以替代完成實驗。因此,開放實驗室,利用現(xiàn)成的實驗設備,這是提高學生實驗技能最便捷和最有效的方法,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3指導學生正確觀察,掌握科學實驗方法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傳授給學生知識不如傳授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正確方法,只要掌握了獲得知識的方法,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來說將受益終身。為此,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確保學生順利實驗。在具體觀察中應把握好如下幾點。把握正確的觀察順序在觀察生物實驗材料時,一般可以遵循如下規(guī)律進行觀察:根據觀察對象的形體特征,應按照從上至下、從外到里、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觀察步驟;根據觀察對象的產生時間,應按照先后順序進行觀察,先觀察營養(yǎng)器官,再觀察生殖器官。如在觀察實驗“根尖的結構”中,應根據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的觀察順序,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蠶豆的根毛,然后請學生陳述植物根的功能;再把根尖找出來,用小刀切下根尖,將其制作成裝片,先從宏觀上對根尖基本形狀進行觀察,再從上到下沿著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進行觀察,重點觀察根毛,與教材中的插圖進行對比分析,通過自主觀察的方式掌握蠶豆根毛的功能與特點。學會進行對比和比較對比和比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尤其在觀察實驗中,教師應教會學生正確對比和比較,從相同的特點中找出差異性,或者在不同中找到相同點。實踐證明,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與分析,一般都能正確把握事物之間的異同點,以及相互之間存在的各種聯(lián)系。如在觀察“單子葉和雙子葉植物結構、形態(tài)”時,首先應給學生介紹這兩種不同植物之間存在的差別:1)葉脈結構不同;2)莖的結構不同;3)種胚結構不同。再給學生介紹兩者之間的相似點:兩者都是綠色植物,所以受到光合作用的影響,導致葉序基本相似。

4現(xiàn)代教學手段輔助,增強生物實驗效果

實踐證明,學生自發(fā)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高效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3]。為此,在探究實驗過程中,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自發(fā)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而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輔助手段以其自身的優(yōu)勢,則可以增強實驗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真菌和細菌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由于教材中的解釋多抽象簡單,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習效率較低,同時還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展示真菌和細菌的圖片以及介紹真菌和細菌的視頻片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學生對真菌和細菌特點的認識。另外,由于實驗中的一些現(xiàn)象都是瞬間性的,因此不容易觀察。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實驗過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展現(xiàn)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如可以模擬光合作用原理,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發(fā)生原理,不但理解起來輕松,掌握更加牢固,而且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增強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外,微課與實驗看似聯(lián)系不緊密,實則互為補充。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通過實驗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通過科學實驗探究活動,獲得思維的拓展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當真實實驗受到時間或空間條件的制約時,就可以通過微課加以彌補。比如“探究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這一實驗,在課堂上難以完成,所以教師可以提前錄制課外完成實驗的過程,在課堂上以微課形式播放出來。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觀察得更為清楚,而且能夠節(jié)約大量課堂時間,順利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

5密切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小組實踐調查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實踐探究而得出的。每一個人都有創(chuàng)造天賦,但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只能在相應的活動中得以激發(fā)與強化。馬克思曾經說過:“沒有一定的活動范圍,就不可能在任何一個領域完成任何重大的事情?!盵4]因此,教師要保證學生主體的活動空間,促使他們自主參與實踐活動。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調查,通過實踐調查的方式輔助課堂教學,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給學生形成深刻印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為此,教師要充分把握一切機會,結合實踐調查,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學“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營造這樣一種情境:讓學生分組調查學校周圍的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并仔細分析污染源自哪里,對周圍的生物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等。在具體調查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組,也可以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項目,如噪聲對動植物生長方面的影響,抽煙對身體的害處,污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等等。當學生確定調查項目之后,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調查方案,并在調查之后寫出調查報告。這樣的實踐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一位學生的興趣都非常高漲。比如探究“抽煙對身體的害處”的小組,到相關醫(yī)院調查由于抽煙引發(fā)的多種呼吸道疾病的圖片和病例,計算由抽煙引發(fā)肺癌的概率;此外,還到小區(qū)中調查香煙售賣點的數(shù)量,以及香煙銷售的具體情況等。通過調查,學生深刻感受到人們對于自身生活環(huán)境的破壞,體會到由于環(huán)境遭到破壞,周圍的生物由此受到嚴重影響??傊飳嵺`活動的內容應豐富多彩,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能將學生引入社會,使學生在自我設計和操作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養(yǎng)。為了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應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分析、總結等綜合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6結語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驗教學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生物教師應努力克服種種困難,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條件,組織學生參與實驗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實現(xiàn)生物教學目標。

作者:李樹濤 單位:淄博市高青縣第五中學

參考文獻

[1]張明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5(4):103-104.

[2]謝娟.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1):98-99.

[3]張春濤.中學生物實驗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挑戰(zhàn)與對策[J].科學教育,2011(5):102-103.

[4]王存祥.淺析農村中學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革新,2012(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