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知識經濟檔案管理體系的重構

時間:2022-09-07 08:40:24

導語:論知識經濟檔案管理體系的重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知識經濟檔案管理體系的重構

1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現(xiàn)狀和不足

受社會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檔案管理工作,無論是管理理念、組織機構、服務方式、隊伍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

1.1管理理念相對滯后,管理工作被邊緣化

由于人們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認識,過去的檔案管理“重收藏輕使用”,致使高校檔案管理工作逐漸被“邊緣化”:長期以來,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側重于經驗性的傳統(tǒng)管理,側重于對檔案的收集、整理、編號和入庫等傳統(tǒng)的“收藏”和“保管”工作,僅僅注重數量管理而忽視了質量管理。在檔案的借閱和利用方面,管理人員處于相對被動的‘守株待兔”狀態(tài),缺乏主動的、走出去的服務意識和市場競爭意識。與此同時,在檔案信息數字化建設方面,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者持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缺少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致使檔案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進展緩慢。

1.2檔案管理機構設置老化,發(fā)展空間狹窄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檔案管理機構形式各異,組織機構相對比較渙散。許多高校檔案管理部門或隸屬學校辦公室,或掛靠于學校圖書館,或附屬于校內某個部門,檔案管理工作的主體地位存在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檔案工作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進而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開展,影響了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法制化、程序化建設,檔案館的數字化建設整體水平偏低。

1.3高校檔案服務方式、內容、對象單一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者缺乏主動的服務意識,在檔案服務工作實踐中,大多習慣于傳統(tǒng)‘等客上門”的老模式,檔案服務內容大多局限于紙質案卷的查閱、復印、打印等傳統(tǒng)服務,較少提供可查閱的電子案卷,甚至不能提供電子文件搜索服務;操作方式習慣于傳統(tǒng)的手工操作,電子化、自動化水平較低,工作效率必然會受到影響;在服務對象方面,傳統(tǒng)的檔案服務對象,主要是校內師生,較少對校外提供服務,檔案開發(fā)利用怠于創(chuàng)新。此外,高校檔案管理還存在人才緊缺、管理團隊建設滯后,以及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諸多問題。也正是高等院校檔案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造成了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被動局面。在當前以信息化、數字化為主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關鍵要在轉變管理理念、優(yōu)化機構設置的基礎上,優(yōu)化高校檔案服務工作,以更好地服務于客戶,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

2高校檔案管理體系重構

知識經濟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的巨大變革,也對高等院校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我國高等院校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不足,重構高校檔案管理體系,關鍵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構建科學發(fā)展、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管理理念

行為創(chuàng)新、理念先行。重構高校檔案管理體系,首先要求重構高校檔案管理理念。首先要轉變內部思想,在檔案管理實踐中,徹底摒棄“重收藏輕使用”的理念,要跳出“大而全”、“小而全”的片面觀念,從時間、空間、環(huán)境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實現(xiàn)檔案管理規(guī)范化、制度化、服務化的有機結合;在外部環(huán)境營造過程中,高校檔案工作者要摒棄傳統(tǒng)、保守的理念,要立足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實踐,以開放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廣泛通過學術交流、專項合作、聯(lián)合開發(fā)、調研學習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外部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拓展檔案管理工作的內涵和外延,拓展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生存和空間,提高學校檔案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宏觀管理理念定位方面,高校檔案管理工作應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推動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不斷改進。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要始終立足于檔案管理的實際需要,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前瞻性,要進一步明確高校檔案“藏為所用,以用促藏”的觀念,要明確“收集是手段,利用是目的”的理念,使高校檔案管理的創(chuàng)新得到持續(xù)、穩(wěn)步推進。

2.2健全組織機構、科學規(guī)范管理制度

重構高校檔案管理體系,必須按知識經濟時代特色和要求,健全高校檔案管理的組織機構。近年來,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深入推進,高等院校檔案資源的開放性需求越來越強烈,高校檔案管理的重要性日漸突出,建設現(xiàn)代化檔案館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因此,高等院校應該與時俱進,將學校檔案館升級為獨立的二級單位,通過明確檔案工作的主體地位,為檔案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在組織機構建設方面,應結合知識經濟時代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結合高校檔案管理“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構建科層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并建立分權式的決策參與制度,使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要通過建立一種緊湊、干練的扁平化組織結構,節(jié)約管理費用,并充分發(fā)揮計算機的輔助作用,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再次,要在扁平化管理的基礎上,持續(xù)提高管理的專業(yè)化水平,學校檔案館要細化科室的崗位職責,建立了主副崗工作制度,既有明確分工,又有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建設現(xiàn)代檔案館的目標。

2.3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構建多元服務平臺

創(chuàng)新高校檔案管理工作服務模式,關鍵是要在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學校檔案管理工作實踐,構建多元化的檔案服務管理工作平臺。具體來講,首先要提升檔案服務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水平。特別是在服務方式的拓展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話、微信、微博等現(xiàn)代化的傳播媒介,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遠程服務,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實際需要。與此同時,還要建立網上檔案館,面向校內外不同主體開展網上搜索、網上借閱、資料下載、在線瀏覽等多樣化服務。特別是要借鑒校園平臺、校園平臺,強化高校檔案知識的普及,實現(xiàn)對高校檔案資源的深度開發(fā)和利用。要在積極挖掘新客戶的同時,使檔案服務由傳統(tǒng)的管理控制型向現(xiàn)代的服務引導型轉變,以此提高學校檔案資源的利用效率。

2.4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團隊合作意識

重構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檔案管理體系,要求我們加強高校檔案管理隊伍建設,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具體來講,一是要尊崇人的全面發(fā)展觀,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尊重檔案管理工作者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鼓勵全面發(fā)展,構建“以知設崗、以崗定津、拉開檔次、按崗分配”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從而充分調動檔案管理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鼓勵職工通過外出調研、業(yè)務培訓、專業(yè)學習等形式,加強學習提高,從而為職工搭建施展才華的有利平臺,為他們創(chuàng)造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提升職工的業(yè)務素質和理論水平。此外,還要通過“引進來”的方式,吸引高層次的復合型檔案人才加入到檔案管理隊伍中來,以此優(yōu)化檔案管理隊伍結構,提升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在加強隊伍建設的同時,還要強化團隊建設:學校檔案館從實際出發(fā),以“重知識、重能力、鼓勵知識創(chuàng)新”為指導思想,對束縛人才發(fā)展的機制和制度進行改革,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通過有力的團隊建設,使高校檔案管理工作者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理上對單位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為重校高校檔案管理體系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隊伍基礎。

2.5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加強信息化建設

重構高校檔案管理體系,要求我們注重技術傳承創(chuàng)新,加快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具體來講,首先要構建文檔一體化管理模式,要在以手工傳承為主、以計算機管理為輔的基礎上,加大了對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特別要構建紙質與電子文檔同步歸檔機制;要遵照“主次分明,突出重點”的原則,逐步實現(xiàn)館藏案卷的數字化,建立了網絡檔案資源數據庫,建立了網上檔案館,實現(xiàn)了對電子文件、電子數據的一體化管理;其次,在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方面,要注重檔案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升級,實現(xiàn)學校數字化共享平臺的對接,持續(xù)提高學校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再次,要注重創(chuàng)建檔案信息服務網站,及時更新檔案工作動態(tài),為檔案用戶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務,持續(xù)提高學校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作者:魏紅 單位: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周昌寶.高校檔案管理服務轉型發(fā)展趨向[J].江蘇高教,2014(1):141~142.

[2]胡唐明,鄭建明,秦嘉杭.“螺旋”向度下的知識管理研究[J].情報雜志,2016(1):104~108.

[3]石杰.知識視角的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4]李暉,李科峰.信息化時代高校檔案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芻議[J].檔案管理與創(chuàng)新,2014(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