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0 10:18:00

導語: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分析論文

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英語教師應該考慮也必須解決好的問題。筆者根據(jù)自己的實踐體會,分析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優(yōu)化課堂氣氛,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主體作用課堂氣氛教學方法評價手段師生關系

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多層次、多功能、綜合運用各種感官的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作用的復雜而又細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英語教師應該考慮也必須解決好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學法就顯得特別重要。好的教學法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要盡快適應一種信息量大、任務性強、教學節(jié)奏快、教學形式多樣、氣氛活躍、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方法。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學習者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累。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fā)點。尤其對于高職高專生,在教學中如果不能發(fā)揮主體作用,勢必使他們原本很低的學習興趣喪失殆盡,那么教學將肯定無法正常進行。假如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壟斷課堂,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洗耳恭聽;教師問,學生答。課堂氣氛只會越來越沉悶,教師越教越吃力,學生越學越?jīng)]勁,最終,學習興趣被湮沒,學習動機被窒息。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fā),按照英語教學的原則,精講語言基礎知識,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語言環(huán)境,提供各種運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運用英語,力爭最大程度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顯示才能、發(fā)揮才智的英語環(huán)境,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主動狀態(tài)、主動觀察、主動思維、主動回答,使教學過程本身成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過程。此外,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盡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學困生是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學困生自信心差、厭學,但是其實他們也有積極性,也有求知欲。要讓他們把這些發(fā)揮出來,需要花費比別的學生更多的時間與耐心,需要多一些的鼓勵和表揚。我把班級分組,每組都有一兩個學困生;,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舉行一次英語單詞速記比賽。事先告訴他們需要背誦的單詞,比一比哪個小組掌握得最好。在這種情況下,學困生就自然地感受到壓力,不好意思不背單詞。在比賽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及時鼓勵和表揚。這樣慢慢地,他們有所進步,能給所在小組爭光,也就有了上進心,在課堂上他們也逐漸活躍起來了。

2.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以及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使課堂氣氛既熱烈又嚴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知識,又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在處理新舊知識上,要善于利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同時要善于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形成整體。另外,還要利用直觀教具或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聽力部分,采用激勵機制,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組,以組為單位,對每個小組建立聽力檔案,組長記錄學生的聽力水平及所取得的進步,每個月公布一次,以激勵學生做得更好??谡Z方面,每次都挑選兩到三個小組代表發(fā)言,使學生養(yǎng)成小組代表發(fā)言臺前、臺后掌聲鼓勵的習慣。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也是我在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之一。我經(jīng)常讓學生表演教材內(nèi)容。另外,在教學中我很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有厭學情緒,如果有這樣的苗頭,就及時糾正教導。教師應機動靈活地利用圖片展示、競賽等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師生輕輕松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還要重視電教手段的使用,特別是多媒體教學集圖像、聲音等豐富的媒體表現(xiàn)功能于一體,師生置于生動、靈活、豐富多彩的教學氛圍中,也就學得格外輕松有趣了。不過,這里要強調(diào)一點。對于進入職業(yè)學院的學生而言,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教師在上課時過多地重視手段而忽視基礎,可能一開始學生會因為新鮮,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其實這里所謂的興趣并不是對英語的興趣,而是對一些新鮮事物的興趣),但這種興趣不可能持久,只有當學生能基本聽得懂、說得出、寫得對的時候,才會真正喜歡英語,對英語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而要達到以上所說的“基本”,必須從一開始就艱苦地、踏踏實實地打基礎,教師要在學期初做好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

3.科學地利用評價手段

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起著不可低估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也需要教師的評價,因為他們有強烈的引人注意的愿望。教師通過評價,能把對學生及其行為的認識和教師的情感傾向自覺或不自覺地傳導給學生。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正面評價,那么他的內(nèi)在價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認,學習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會感到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快慰,隨之而來的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漸漸提高,同時喚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學生得到的負面評價過多,就會產(chǎn)生消極影響。有些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會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對具體人提出具體要求,使學習好的學生感到英語課大有學頭,學習差的學生覺得有信心學好。教師提問時,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問題,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加強其自信心;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提些稍難的問題,在表揚的同時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產(chǎn)生驕傲情緒。學生回答問題即使錯了,教師也不可指責,而應態(tài)度和藹地指出或加以適當?shù)奶崾荆悦庾寣W生難堪而破壞課堂氣氛。教師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評價方法,捕捉學生學習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使每個學生在既輕松愉快又熱烈緊張的狀態(tài)下,學習和掌握英語基礎知識。但同時,教師也要接受學生的評價,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建立教師的威信和師生之間的感情。

4.注意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課堂交往中,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教學方法,甚至對某一問題的看法,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評價,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斷,和“親近”或“不親近”的情感反應;甚至于把對教師的好惡遷移到教師所授課程上來,對教師沒有好感,也就不想學他教的課。如果教師只對出類拔萃的學生感興趣,表現(xiàn)出厚愛,而冷落了成績差的學生,那么就會造成成績偏好的學生自以為是、驕傲自滿,成績差的學生灰心喪氣、感到自卑,慢慢就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對學習失去信心。一旦學生與教師產(chǎn)生了對立情緒,教師的教學就顯得無能為力了。教學中,教師應熱愛每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優(yōu)劣、性別、出身等的不同而產(chǎn)生親疏和偏向。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給那些自卑感強的學困生;有表現(xiàn)的機會,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上課時,教師要環(huán)視每個學生,不要只看學優(yōu)生,而使其他學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學困,讓他們感到不自在而情緒緊張。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記住每個學生的姓名,讓每個學生覺得自己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個學生經(jīng)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愛、關心和尊重,便會激發(fā)出健康的情感,變得生氣勃勃,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

總之,對于技術學校高職高專學生,要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多鼓勵引導,少批評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使英語課活起來,使學生真正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