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品質提升策略
時間:2022-02-11 08:21:26
導語: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品質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城市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監(jiān)護人的有效引導和管控,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因此,教師作為兒童的領路人,更應主動肩負起留守兒童心理教育任務,多路徑走進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真實的心理,開展多樣化活動引領他們心理品質的提升。針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實際,嘗試以心理社團為載體,以繪本閱讀為抓手,對留守兒童實施團體心理輔導,以提高留守兒童心理品質,引領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社團; 繪本閱讀; 留守兒童 ;心理品質
在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象之后,城市中的“留守兒童”也越來越多。目前,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主要集中在生活狀態(tài)層面,對留守兒童心理品質關注不夠。因此,針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以心理社團為載體,以繪本閱讀為抓手,實施團體心理輔導,提高留守兒童心理品質,引領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一、同類組團,精準發(fā)力
借助心理社團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首要任務是科學地組建心理社團。在組團時適宜采用同類組建的方式,以便教師實施精準輔導。1.采集信息同類組團建立在學生信息采集基礎上,圍繞留守兒童這個群體進行多方面的信息采集。通過與班主任、任課教師交流,初步掌握社團成員信息。為更好地獲取留守兒童信息,深入留守兒童家庭,通過與爺爺奶奶、親戚和鄰居等交流,獲得更加翔實的信息,也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獲得了精準把握,梳理出留守兒童心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心理脆弱、自我調節(jié)能力比較差、缺乏自信心、自我封閉現(xiàn)象嚴重、不善于與人交往等。2.組建社團在采集信息基礎上,需要教師合理地組建團體。社團成員由于是一群特殊的兒童,他們缺乏較好的行為習慣,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如何提高團體輔導的有效性成為擺在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小組組建時,在遵循兒童意愿基礎上,再根據(jù)小組學習需要進行適當?shù)奈⒄{,確保各個小組之間的均衡性。組長采用自薦和推薦的方式,小組成員進行自我推薦,在此基礎上綜合小組成員推薦,給小組成員自主選舉組長的機會。再由組長負責小組分工,做到揚長避短,發(fā)揚小組成員優(yōu)點,規(guī)避組員不足。3.激勵評價心理社團組團后,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心理社團載體效應,還應建立起激勵性評價機制,以獎勵為主。小組成員頒發(fā)一個榮譽冊,每次得到榮譽后,將榮譽貼貼在榮譽冊中,每滿5個榮譽貼就可以換取一個小禮物,主要是學習用品、玩具、食物等。再根據(jù)不同的活動周期,對學生進行相應激勵,一個月為一個周期,根據(jù)社團成員一個月獲得的榮譽貼進行月度評價。獲得月度“榮譽之星”的成員,不僅可以獲得心儀的禮物,而且教師也給他們頒發(fā)榮譽證書、喜報等。激勵評價將過程性激勵與終結性激勵、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等有機結合起來,較好地激發(fā)了社團成員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心理。
二、用心取材,架設支點
心理社團給留守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平臺,選擇怎樣的抓手是關鍵。選擇抓手時,應講究可操作性,同時兼顧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典型性,盡量覆蓋留守兒童心理問題。采用繪本閱讀作為抓手,并對繪本閱讀進行結構化設計,給留守兒童心理品質提升假設支點。1.用心分類借助繪本閱讀,實施留守兒童團體心理輔導,需要根據(jù)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對繪本閱讀進行類別化處理。在對留守兒童信息分析與整合基礎上,將繪本閱讀與心理品質提升形成對應關系,形成了以下幾個基本的類別。環(huán)境適應,通過繪本閱讀提高留守兒童環(huán)境適應能力,能夠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下表現(xiàn)出較好的心理素質;自信心,通過繪本閱讀,滲透心理輔導,幫助留守兒童克服自卑心理;情緒調節(jié),引導兒童提高情緒控制能力,學會調整不良情緒;社會交往,引領兒童走出自我,積極融入集體、融入社會,主動與人溝通;生命教育,強化兒童珍惜生命的意識,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2.系統(tǒng)結構系統(tǒng)結構是基于心理教育目標,在繪本與心理品質提升間形成對稱性結構,使心理品質培養(yǎng)與繪本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系統(tǒng)結構需要教師加強對繪本資源收集,收集過程中教師可以拓展繪本收集路徑,圍繞心理品質類型,鼓勵留守兒童參與繪本推薦,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兒童推薦基礎上,再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形成結構化的心理品質教育體系和繪本文本體系,以對留守兒童進行系統(tǒng)化的心理教育。3.專題推進心理品質教育體系與繪本文本體系生成后,選擇怎樣的推進方式是關鍵。為了提高心理教育有效性,采用專題活動的方式,按照心理品質教育類別,提煉活動主題?;顒又黝}提煉時,應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能夠激發(fā)兒童參與活動積極性。例如,針對自信心培育,提煉出“我能行”活動主題,引導兒童圍繞《跳跳羊》繪本,結合繪本角色談自己的感受,進而向兒童自身延展,學習繪本中的主人公,要自信,不灰心,相信自己。通過專題,找準支點。
三、巧設活動,深化感悟
留守兒童心理品質提升應根據(jù)他們的認知特點,采用活動的方式,讓留守兒童在活動中獲得豐富的體驗,讓兒童心理受到觸動,在深化感悟中提升兒童心理品質。1.大話圖畫繪本要借助圖畫和文字兩種符號講述故事,揭示道理。對留守兒童而言,圖畫是繪本閱讀的燃情點,也是重要的興趣激發(fā)點。因此,在利用繪本開展心理社團團體輔導時,充分利用繪本圖畫,引導兒童觀察圖畫,并且結合圖畫引導兒童進行交流。閱讀繪本《生氣湯》時,引導兒童觀察畫面,猜測主人公表情,讓兒童說一說主人公為什么這樣、這樣對不對、應該怎樣做。抓住繪本中的圖畫,將兒童的話匣子打開。在交流過程中,教師結合有意識的引導,讓繪本閱讀指向兒童心理品質發(fā)展。2.情節(jié)補白繪本塑造情節(jié)具有特殊性,借助大量的圖畫和簡潔的文字,就給兒童創(chuàng)造了更多自由發(fā)揮的機會。教師在實施繪本閱讀時,可以基于兒童心理品質發(fā)展對情節(jié)進行補白活動。如閱讀《膽小的老鼠》,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教師引導兒童根據(jù)繪本圖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故事情節(jié)講述出來。情節(jié)補白時,教師應加強活動過程的引導,不能任由兒童天馬行空,應提出相應的要求,引導兒童圍繞“主題”進行補白,不能偏離心理教育基本方向。3.角色扮演兒童生性活潑好動,教師在實施心理輔導時應充分利用兒童認知特點,給兒童創(chuàng)造參與角色扮演的機會。角色扮演形式比較多,教師可以根據(jù)繪本內容和心理教育目標,引導兒童扮演繪本中的角色,加深兒童心理體驗。閱讀繪本《生氣的亞瑟》時,可以讓兒童扮演亞瑟,體會生氣時亞瑟的心理世界。通過角色扮演,兒童對角色的理解更近一層,對角色的心理世界了解更加充分,心理教育效果越明顯。總之,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應引起社會普遍關注。教師作為兒童的領路人,更應主動肩負起留守兒童心理教育任務,多路徑走近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真實的心理,借助心理社團給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一個平臺,在多樣化的繪本閱讀中引領兒童健康成長,使其心理品質提升到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張穎.陶行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一研究[D].揚州大學,2015.
[2]王曉燕.閱讀療法在親子閱讀中的應用[J].校園心理,2015(01):58-60.
[3]王飛達.調研分析,為學生心理健康“求醫(yī)問診”[J].教育家,2016(08):26-27.
[4]唐榮生.賦予留守兒童幸福成長的力量[J].四川教育,2021(Z1):79.
作者:龍曉靜 單位:山東省榮成市蜊江小學
- 上一篇:教師與期刊編輯雙向流動的必要性
- 下一篇:小學生閱讀習慣及寫作能力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