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師角色意識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02 02:44:00
導語:歷史教師角色意識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人稱歷史教師必須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反映了歷史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歷史知識結構。歷史知識包括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歷史知識多樣性、不重復性的特征,也為歷史教師心理角色扮演多樣化提供了前提。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如果缺乏角色意識,不具有按照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應的一套行為方式去實施自己的角色行為,就難以體現(xiàn)歷史的韻味,不可能產(chǎn)生強烈的角色效應,更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形成他們相應的歷史感。缺乏心理角色的講授只能是說教式的模式化教學,內(nèi)容顯得枯燥無味,蒼白無力,難以形成強烈的歷史情境與氛圍,這樣的教學是不會取得成功的。因此,歷史教師必須精通本專業(yè)知識,只有博大精深,才能深入淺出。
二、歷史教師強烈的角色意識是上好歷史課的重要保證
對缺乏社會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的中專學生來說,歷史知識的間接性,直接影響著歷史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歷史教師必須有著強烈的角色意識,“神入”歷史,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多變的情感,合適恰當?shù)男误w動作,主動形象地再現(xiàn)歷史人物的風姿面貌,準確具體地展示歷史事件的絢麗畫面。歷史教師強烈的角色意識,要求其應有積極的參與意識,不應以局外人的身份來講授歷史知識,要與歷史人物同呼吸,共患難。教師只有走進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歷史跳動的脈搏,從而引導學生走進歷史的氛圍之中。這需要教師在講授歷史知識時.三、歷史教師心理角色的多樣性是其角色特征的突出表現(xiàn)
歷史知識豐富多姿的特征,使教師所承擔的心理角色也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而在教學中,歷史教師所扮演的心理角色之多,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在人物眾多、過程復雜的歷史事件中,這種多樣性的角色特征則更為明顯。如講授《》一節(jié)課,人物眾多,各具特征,整個事件曲折復雜,一波三折,歷史教師不僅要把握每個人物的分寸,形象地表現(xiàn)出不同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個性氣質(zhì)等角色特征,還要準確地再現(xiàn)變法過程中有關人物在不同階段的角色變化。這一節(jié)課,歷史教師扮演的角色超過了演員承擔角色的數(shù)倍以上,也增加了歷史教師心理角色承受能力的難度。
歷史教師心理角色多樣性的特征,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認真?zhèn)湔n,在教學中把握主次,詳略得當,濃墨重染,感情真摯。
四、移情是歷史教師心理角色扮演成功的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角色意識的教師,難以“神入”歷史與置身歷史氛圍之中,必然游離于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之外,以旁觀者的角色講授歷史,使教學變得單調(diào)乏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完成教學任務。而具有角色意識的教師,則“神入”歷史,以參與者的身份講授歷史,則能飽含感情,準確、形象、具體地再現(xiàn)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在強烈的歷史氛圍之中,使學生常常為之動容,從而產(chǎn)生移情作用。
情感是制約教師影響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師生之間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關系,彼此就能產(chǎn)生親近感、認同感,學生也就愿意與教師交朋友,容易相信傳授之“道”,最終導致教師影響力的增大,正如古人所講的:“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p>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情感具有六大功能,其中就包括遷移功能,即個體對他人的情感會遷移到與他人有關的對象上去。移情是教師心理角色扮演成功與否的關鍵,情感可以直接轉化為學生學習動機,成為他們奮發(fā)進取的內(nèi)在動力。教師的講授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感知和情感,學生的反應也會影響調(diào)整教師的情緒,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又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與教學任務是否完成??梢?,課堂教學藝術是對稱的、動態(tài)的、能遷移的雙向感情的一種交流。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教師所承擔的角色,只是一種心理角色,旨在深入歷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以便在講授中能準確、具體、有感情地再現(xiàn)歷史人物的言行舉止和精神面貌,以利于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氛圍中深刻地感知與理解歷史人物,形成相應的歷史感,僅此而已。歷史教師必須保持自己特有的身份,他要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不等同于歷史人物,不等同于戲劇舞臺的演員角色,也不等同于學生。歷史教師只是具有心理角色的身份,設身處地地“神入”歷史,具有歷史人物的情感與意識,并將之遷移到學生身上,將教師與學生的學習目的、認識和情感連接起來,使之在教學情境中形成暫時的統(tǒng)一體。同時,歷史教師還必須保持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和理智,否則,將適得其反。
[摘要]教學活動,主要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過程中開展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教師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直接關系到教師基本素養(yǎng)的優(yōu)劣。歷史教師學科心理角色是指他們在歷史教學情境中,依據(jù)歷史教學任務和內(nèi)容,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而扮演的角色。
[關鍵詞]歷史教師角色意識心里角色
在紛繁復雜的人生社會大舞臺上,每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種社會群體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shù)纳矸?。而教師在學校教育這個人類亞系統(tǒng)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擔負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作用。教學活動,主要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意識過程中開展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教師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直接關系到教師基本素養(yǎng)的優(yōu)劣。
作為教師,其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所處的地位與身份,稱教師角色,具有社會角色的特征。在教育情境中,教師負有多種職責和功能,要求他扮演多樣化的角色特征,一般可劃分為期望角色、領悟角色和實踐角色三個不同層次。期望角色是指社會或團體對某一特定角色所規(guī)定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規(guī)范,代表社會的一種理想期望,也稱為理想角色。如社會對教師角色就提出如學高身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期望。領悟角色是指人們根據(jù)對期望角色的理解所形成的觀念中的角色模式,對期望角色的領悟、解釋、認識,受個體的思想水平、思維方法等主體能動性的影響。實踐角色是指個體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實際扮演的角色,它受領悟角色的指導與制約,但有時由于受社會環(huán)境、個人素質(zhì)及水平的影響,實踐角色很難達到領悟角色的水平層次,更難達到期望角色的水平層次。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角色有水中層次之分,教師扮演的實踐角色越接近期望角色,他所扮演的角色就越成功。
歷史教師學科心理角色是指他們在歷史教學情境中,依據(jù)歷史教學任務和內(nèi)容,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而扮演的角色。如果說,教師社會角色具有共性,反映了教師群體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所處的地位與身份,那么,歷史教師
心理角色往往突出學科的特殊性,反映了他們在歷史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征。
- 上一篇:高中政治課教學分析論文
- 下一篇:體育教師情感品質(zhì)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