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農民工權益保護路在何方

時間:2022-05-11 05:17:00

導語:小議農民工權益保護路在何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農民工權益保護路在何方

摘要:由于當前關于農民工權益保護的政策和立法不健全,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措施不到位,社會對農民工存在著歧視和偏見,對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的現狀不容樂觀。在城市化的各種體制障礙一時很難消除的背景下,他們沒有取得城市居民的身份和平等待遇。他們被稱為“農民工”、“務工農民”、“進城務工人員”,這一工農混合的身份稱謂說明了他們在城市中的尷尬地位。農民工承擔著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臟、最險的工作,但其合法權益卻得不到有效保障。做為這樣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民工出現并迅速壯大,是我國在特殊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即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過程中的重要標志,他們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誠然近年來各地針對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采取了各種措施,然而其權益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和維護依然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合法權益管理服務問題

一、調查背景

以戶籍制度為基礎形成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農民工只能在非正式市場尋找就業(yè)機會,所從事的也大多是一些勞累而繁重的工作。同時,隨著近年來城市失業(yè)人口增多,城市失業(yè)人口也加入到就業(yè)競爭的行列中來。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使得農民工權益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從國務院總理親自幫農民工追討工資,到各級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開展的農民工權益保護專項大檢查,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維護農民工權益的高潮。時至今日,應該說,農民工從未得到各級領導如此的重視和關懷,也從未得到各級部門如此的政策傾斜和輿論支持。但是,需要我們捫心自問的是,農民工的權益是否全面并有效的得到了維護,農民工的境遇是否切實得到了改善,農民工的地位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結論告訴我們,農民工維權之路漫長且充滿荊棘。問題究竟在哪里?原因又是什么?出路到底在何方?

二、調查對象與方式

本次調查我們主要就昆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內容主要涉及農民工進城就業(yè)所遇到的一些基本問題。此次調查主要在昆明市區(qū)外來務工人員相對集中的火車北站、馬村以及崗頭村進行,采取與農民工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進行調查??偣舶l(fā)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67份。

三、調查數據分析

在問及進城務工的途徑說,我們得到的數據如下:

途徑

文化程度有效問卷數通過親友介紹政府組織勞務輸出社會機構勞務輸出城市勞務中介其它

小學以下2653.85%0%0%7.69%38.46%

小學5545.45%0%1.82%3.64%49.09%

初中6835.29%7.35%1.47%1.47%51.41%

高中1546.67%13.33%0%0%40.00%

由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數農民工主要通過親友介紹和自己來找到一份工作,就業(yè)途徑單一。政府部門和社會結構的勞務輸出的力度很小,并沒有太大的效果,作用并不是很明顯。

在農民工進城就業(yè)的過程中,擁有一技之長是提高其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如何提高農民工的技能?誰來幫助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仍是個很大的問題。在對有關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問題進行調查時,我們得到了以下我數據:在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小學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的119份有效問卷中,參加過培訓的人數比例分別為0%、4.55%、31.15%,而沒有參加過培訓的人數比例為100%、95.45%、68.85%,而在高中文化程度的16人中,沒有參加過培訓的有7人,人數比例為43.75%。

不同層次文化程度的參加過培訓的農民工僅有63人,只占調查總人數的37.72%,在這63人中,我們對農民工接受技能培訓的途徑調查數據如下表:

文化程度參加培訓人數培訓途徑(%)

用人單位教育機構社會力量其它

小學以下30%0%100%0%

小學190%26.32%5.26%68.42%

初中2718.52%22.22%3.70%55.56%

高中1435.71%28.57%7.14%28.57%

用人單位在招用農民工時,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民工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用人單位也愿意為這部分農民工支付較高工資,提供相關的技能培訓。而政府機構和各種社會力量在為農民工舉辦的技能培訓方面所作的努力則顯得微不足道?;旧蠜]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大多數農民工是通過自己勞動實踐才獲得的生存本領,而本身就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則更是少之又少。

由于農村本身由于受到教育經費和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使農民工接受的基礎教育非常薄弱,而職業(yè)教育和技能培訓更是無從談起,即使農民工有職業(yè)技能培訓的欲望和要求,但其培訓成本往往使他們望而卻步。

在對關于用工單位在農民工上崗前是否收取了押金、保證金等費用進行調查時,我們發(fā)現:

文化程度有效問卷數是(%)否(%)

小學以下1323.08%76.92%

小學419.76%90.24%

初中5022.00%78.00%

高中1533.33%67.67%

在對關于用工單位是否收存了農民工的身份證問題進行調查時,我們得到的數據如下:

文化程度有效問卷數是(%)否(%)

小學以下1030.00%70.00%

小學4131.71%68.29%

初中4731.91%68.09%

高中1520.00%80.00%

雖然國家對用人單位收取農民工上崗押金、保證金等費用這些予以了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但仍有部分用人單位為了將農民工牢牢地控制在工地上,同時降低企業(yè)成本,減少財政支出而不顧國家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收取農民工的用工押金、保證金以及身份證件等。這種具有就業(yè)歧視的做法抹殺了農民工平等就業(yè)的權利,極大地損害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使得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變地更加困難。

在對進城就業(yè)辦理的手續(xù)問題進行調查時,調查得到的數據如下表:

文化程度有效問卷數手續(xù)(%)

暫住證健康證務工證計劃生育證明技術專長證明其它手續(xù)沒有任何手續(xù)

小學以下2259.09%4.55%4.55%4.55%4.55%22.73%

小學5068.00%12.00%10.00%22.00%2.00%18.00%

初中6060.00%20.00%11.67%23.33%10.00%6.67%15.00%

高中1573.33%33.33%13.33%13.33%13.33%6.67%6.67%

在辦理這些繁多手續(xù)的過程中,手續(xù)費用也是因地因時而異,無章可循。少則幾十,多在幾百。根據我們的數據分析,辦理費用從20元到200元不等。辦理相關手續(xù)以方便對城市人口的管理無可厚非,但現在這種種手續(xù)已經成為一種障礙,成為對農民工平等就業(yè)的限制。這是對其合法權益的侵犯。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維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這種制度的嚴重限制。

為了能夠更好地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各級政府部門都積極設立了專門的農民工維權熱線,昆明時也設立了專門的“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12333)”,為解決農民工勞動保障的實際問題架起了一座橋梁。

然而,在問及是否知道昆明市的“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的電話號碼(12333)的問題時,在200位所有的被調查者中僅有86人回答了此問題,而回答知道的僅有1人,比例僅為1.16%,高達98.84%的人則不知道此號碼。這足以說明,政府在實施此項政策時宣傳力度不夠,貫徹不徹底。農民工個人也缺乏維權意識。我想這也是導致農民工權益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重要原因。

四、對策分析

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和城鎮(zhèn)轉移是我國加快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不可逆轉的發(fā)展趨勢,農民工已成為一支新型的勞動大軍,成為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工人階級隊伍的新成員,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高度重視和切實維護農民工權益,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性課題。解決好農民工問題,對于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進一步改善農民工就業(yè)環(huán)境,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促進城鄉(xiāng)共同繁榮發(fā)展、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總結以上我們所得到的數據分析的結果的基礎上,并結合昆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具體情況,對于農民工合法權益保障問題的解決,特從以下幾方面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1、政府部門:1.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高度重視解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和社會進步的具體體現。因此,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要把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zhèn)有序轉移、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列入各地黨委和政府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要建立起保障農民工權益的長效機制。2.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規(guī),加大相關部門的執(zhí)法力度。要把農民工對就業(yè)服務、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和住房、學校等設施的需求納入城市公共服務的范疇,積極探索適用于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為農民工建立相應的社會救助制度;要完善與《勞動法》相配套的有關勞動保障法律法規(guī),從同工同酬、工資支付、勞動監(jiān)察、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方面規(guī)范用人單位的行為。3.強化勞動保障監(jiān)察職能。要加強勞動保障監(jiān)察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快健全省市縣三級勞動保障監(jiān)察機構,有條件的地方應向街道、鄉(xiāng)鎮(zhèn)和社區(qū)延伸,力爭在基層及時預防和查處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要加強勞動保障監(jiān)察的執(zhí)法力度。要加快歧視性政策的清理,建立健全監(jiān)督保障機制,確保中央關于農民進城務工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落到實處。4、加大對農村的教育投入,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yè)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5、調整城市管理觀念與政策設計,倡導城市文明新風,創(chuàng)造平等融合的社會氛圍。6、徹底進行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新的、適應時代要求的、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戶籍管理制度。7、各級政府部門還應依法規(guī)范職業(yè)中介、勞動派遣和企業(yè)招用工行為,嚴厲打擊以職業(yè)介紹或招工為名坑害農民工的違法犯罪活動。

2、工會組織:工會組織作為集體勞動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應積極推動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的修改完善。1.最大限度地將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2.著力抓好宣傳教育工作。各級工會組織應大力宣傳工會在解決農民工問題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中的重要作用。3.推進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4.積極參與勞動爭議處理。工會作為勞動關系矛盾的產物,在勞動爭議處理的調解、仲裁和訴訟階段,都應該履行作為集體勞動權代表者和維護者的職責。

3、用人單位:所有的用人單位應該積極嚴格地執(zhí)行國家有關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行與農民工訂立的勞動合同,保障農民工職業(yè)衛(wèi)生安全權益。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給予農民工市民工資待遇,加大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

4、`社會各界:形成關心農民工的良好的社會氛圍

社會各方面都要樹立理解、尊重、保護農民工的良好意識,開展多種形式的關心幫助農民工的公益活動。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農民工的方針政策,宣傳農民工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突出貢獻和先進典型,宣傳各部門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以及權益維護方面工作的突出事跡,加強對保障農民工權益情況的輿論監(jiān)督。各級政府要對優(yōu)秀農民工及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工作突出的部門給予表彰獎勵??偨Y、推廣各地和用人單位關心、善待農民工的好做法、好經驗,提高對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水平。勞動和社會保障、工會、婦聯、教育、工商等部門的積極參與,開辟多種農民工維權渠道。建立維全監(jiān)督、舉報制度,使農民工權益受損的情況及時的反饋給有關部門。發(fā)揮社區(qū)的社會融合功能,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與城市居民和諧相處。完善社區(qū)公共服務和文化設施,城市公共文化設施要向農民工開放,豐富農民工的精神生活。社會各級組織機構、社會團體以及公共組織還應加強對農民工權益維護工作的支持,加大對農民工的關懷力度。社會各界應該建立一個可以為農民工維護其權益的強有力的組織。

5、個人方面: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農民外出務工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找工作,而技能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他們就業(yè)的穩(wěn)定性和收入水平。農民應該積極參加政府部門、社會組織以及用人單位舉辦的各種技能培訓,提高自身轉移就業(yè)能力和外出適應能力;積極參加職業(yè)技能鑒定,盡可能地獲取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提高自身的職業(yè)技能。積極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積極學習國家關于農民工的各項相關的方針政策,,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學會利用法律、通過合法渠道維護自身權益,不要輕信社會上的非法中介,遵守職業(yè)行為準則和社會公共道德,講究文明禮貌,培養(yǎng)自身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信、自立、自尊、自愛,奮發(fā)進取,自強不息。

實現城市化,將農民轉化為市民,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所在,是解放農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農民工的穩(wěn)定關系到農村的穩(wěn)定,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我們既要讓農民工參與城市化、現代化進程,又要給予他們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政治權利、國民待遇和公共社會服務,從而煥發(fā)其主人翁的精神和創(chuàng)業(yè)熱情。只要這樣,農民工與城市居民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相互包容,和睦相處,農民工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之中,一個平等、自由、美麗的和諧社會也才能得以構建和實現。

參考文獻:

[1]丁勝如:《健全農民工權益保障機制的思考》《工人日報》2004.9.6

[2]李克敏:《建立多層次的農民工權益保護機制》《農民日報》2006.1.22

[3]臺州日報2006.2.7

[4]李志斌:《創(chuàng)新機制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工人日報天訊在線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