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手術病人護理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3:35:00
導語:腸梗阻手術病人護理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恐懼焦慮:
護理診斷/相關因素:(1)環(huán)境改變。(2)知識缺乏。(3)對手術的安全和疼痛畏懼有關。
預期目標:(1)病人主訴恐懼感減輕或消失。(2)盡快適應環(huán)境。(3)病人能采取有效應付恐懼的方法。
護理措施:(1)熱情接待病人,給病人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空氣新鮮的住院環(huán)境。(2)為病人提供主訴恐懼原因的機會,并采取相應的辦法減輕恐懼。(3)為病人講述疾病有關知識。(4)向病人說明手術的必要性、麻醉方法、手術簡單過程,增強手術的信心。(5)分散注意力,減輕病人對恐懼的感受性。
2.疼痛:
護理診斷/相關因素:(1)與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或通過有關。(2)與慣性滲出物刺激有關。(3)與手術創(chuàng)傷有關。
預期目標:(1)病人主訴疼痛減輕或消失。(2)病人能述說疼痛原因。
護理措施:(1)耐心聽取病人主訴并教授病人應付技巧。(2)禁食,胃腸減壓,減少胃腸分泌,減少對腸壁的刺激。(3)協(xié)助病人變換舒服體位,如半臥位,使身體放松,并使慣性滲出物局限,減輕疼痛。(4)遵醫(yī)囑使用止痛劑,以解除腸道平滑肌痙攣,緩解疼痛。
3.體液不足:
護理診斷/相關因素:(1)與長期禁食有關。(2)與嘔吐引流液丟失有關。
預期目標:(1)病人術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2)病人的血清、電解質、血紅蛋白等在正常范圍內。(3)病人尿量、色在正常范圍內。(4)病人術后粘膜濕潤,皮膚彈性好。
護理措施:(1)記錄皮膚彈性和粘膜情況。(2)記錄尿比重及顏色。(3)記錄嘔吐物、引流液數(shù)量、顏色。(4)監(jiān)測生命體征,判斷血容量有無不足。(5)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6)禁食期間補充液體,定時抽血查血生化,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4.清理呼吸道無效:
護理診斷/相關因素:(1)與術后傷口疼痛、害怕咳嗽有關。(2)與麻醉、手術創(chuàng)傷有關。
預期目標:(1)病人能有效地咳出呼吸道分泌物。(2)病人呼吸道通暢。(3)病人的肺功能在正常范圍內。
護理措施:(1)耐心講解咳出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2)鼓勵病人有效咳嗽痰,協(xié)助病人用手按壓傷口或用腹帶包扎,以免傷口裂開。(3)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每天2~3次,以減輕呼吸道粘膜水腫,稀釋痰液,便于咳出。
5.舒適的改變:與腹脹、引流管不通有關。
預期目標:(1)病人感受到舒適多了。(2)腹脹在減輕或緩解。
護理措施:(1)評估、記錄腹脹的程度。(2)插胃管將胃內容物及液體引出體外,減輕腹脹(3)保持有效析負壓吸引。(4)若腹部手術后造成的梗阻,可采用腹部熱水袋熱敷,肌肉注射解痙藥物。(5)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是否有肛門排氣,排便,如有則拔出胃管,流質飲食。
6.口腔粘膜的改變:
護理診斷/相關因素:(1)與疾病本身長期禁食有關。(2)胃腸減壓。
預期目標:(1)病人能夠保持基本的口腔衛(wèi)生。(2)病人的口腔粘膜未發(fā)現(xiàn)損傷、潰瘍。
護理措施:(1)向病人解釋保持口腔衛(wèi)生的重要性。(2)臥床期間,給予口腔護理,每天2次。(3)指導病人或家屬掌握口腔護理方法。(4)囑干燥者可涂予石蠟油等濕潤劑。
- 上一篇:大樹栽植養(yǎng)護分析論文
- 下一篇:流動人員檔案調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