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中后現代主義精神分析

時間:2022-02-06 10:25:32

導語:《阿甘正傳》中后現代主義精神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阿甘正傳》中后現代主義精神分析

一、對美國歷史的消解

對歷史的消解是具有后現代性的電影的一個重要特征,后現代影視作品常借助科學幻想片的模式,表達對人類現存困境和未來世界的深深憂慮,但它們提供的影像世界作為我們當下生活的一部分構成,又加重了后現代生活現實與虛擬、歷史與假說的混淆。例如,在電影中,“貓王”普萊斯利風靡世界的經典扭胯動作,其實是跟小時候患有腿疾的小阿甘所學的。又如,阿甘多次出現在具有歷史意義的黑白影像中,這是一種典型的消解歷史的方法。在電影中,歷史也就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故事而已,并且同其他所虛構出來的故事在本質上沒有區(qū)別,這一特征反映出了后現代主義在創(chuàng)作中對于歷史的態(tài)度。影片中,阿甘準備進入學校,卻遭遇了美國反對種族歧視的歷史上著名的黑人學生進入白人學校學習的重大事件。1963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肯尼迪宣布取消美國大學一直存在的種族隔離政策,同意黑人學生進入白人學校學習,當時的亞拉巴馬州州長華萊士堵在學校注冊大樓的門口,要阻止幾名黑人學生進入學校。這時,阿甘出現在紀錄片的黑白影像中,站在州長的身旁,并且探頭探腦向鏡頭張望。阿甘在這段紀錄影像中成為美國歷史的見證人,電影要安排阿甘參與到這一歷史事件中去。影像中,正在進入學校注冊的黑人女學生的書本掉在了地上,對事件緣由毫不知情的阿甘從人群中若無其事地走了出來,撿起書并交給了黑人女生。阿甘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美國歷史中,這種融入的過程流暢并且完全不露痕跡。再如,阿甘因為在大學橄欖球場上的特殊表現,而成為了全明星隊成員,甚至受到了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的接見。在黑白影像中,肯尼迪總統(tǒng)與阿甘握手,總統(tǒng)對阿甘所說的話也非常有意思,其轉身對著鏡頭微笑著,銀幕上的一切都顯得那樣自然而真實。阿甘的個人成長經歷與美國歷史融為一體,電影甚至將他設置成一名無意間創(chuàng)造歷史的“大人物”,并利用技術使得各種歷史影像變得更為真實,讓觀眾沉浸在這種虛構的歷史中。通過這樣的表現方式,模糊了虛構與真實的歷史之間的界限,形成了極具特性的后現代主義的特征。

二、具有解構性的阿甘形象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整個故事內容都是圍繞著阿甘展開,其實講述的就是阿甘的個人成長史。阿甘不同于其他美國電影中“英雄式”的主人公,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普通人”,他的智商只有75,說話、做事也是傻傻憨憨。同樣,這樣一個所謂的普通人卻代表著美國的形象,我們可以將阿甘解讀為戳穿美國神話的結構性角色。影片以頭腦簡單甚至有些愚鈍的阿甘的世界為講述視角,透過這一獨特的視角來解讀美國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而然便產生了一絲調侃的意味,這一點正是后現代主義最大的特征,這種塑造角色的方式也是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征之一。首先,從阿甘的名字來看,ForrestGump(福雷斯•甘)是他的全名?!癎ump”這個詞直譯的意思就是“傻瓜、白癡”。在學校的智商測試中,阿甘的智商只有75。所以影片在開頭部分就告訴觀眾,這個主人公是個頭腦愚鈍的家伙,之后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告訴觀眾,主人公阿甘并不是一個傻家伙。其次,在影片中,阿甘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征——擅長奔跑。這個特長是由阿甘的好友詹妮發(fā)掘出來的,在阿甘被壞孩子欺負的時候,她向阿甘大喊道:“快跑,阿甘!快跑!”長大后,阿甘憑著這項本領進入了大學的橄欖球隊。到后來,拼命跑又變成了阿甘的人生信條:詹妮要阿甘向她保證,一旦生活中遇到了麻煩,只管“拼命跑,趕快跑開!”電影中阿甘代表著美國精神,他的身上有著美國人所崇尚的誠實、勇敢、忠誠等優(yōu)良品格。實際上,阿甘的誠實和勇敢是一場“誤會”,他的所作所為是偶然性的、無意識的,體現了“傻人有傻?!薄6⒏蔬@樣的人物形象能夠獲得觀眾的喜愛,依靠的就是普通人的奮斗精神,也滿足觀眾對其自身地位和對美國社會的完美想象。

三、拼貼式的敘事風格

《阿甘正傳》的敘事風格也是其亮點之一,拼貼式的敘事使影片具有獨具一格的氣質,也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特點。首先,從敘事視角來看,影片中,導演分別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這兩種敘事角度出發(fā),從不同的角度闡釋影片的精神和主題。電影開頭阿甘坐在長椅上自述自己曾經的故事,以及結尾部分飄舞的羽毛畫面,都采用了第三人稱的敘事手法,觀眾就像電影中坐在阿甘旁邊的過路人一樣,以旁觀的角度來了解阿甘的這一段人生經歷。從童年到入學,再到服役,出海捕蝦歸來后做生意,最后回歸莊園,阿甘的這些人生經歷在電影中都采用了第一人稱敘事手法,每一段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都配有阿甘的旁白。其次,在阿甘的講述過程中,電影畫面配合著阿甘講述的內容。在電影開頭部分,阿甘坐在長椅上,同不同的路人講述著自己曾經的經歷。在阿甘的講述過程中,電影畫面便呈現其所講述的故事內容,證明阿甘的講述是真實可信的,并且還通過阿甘的旁白來證明他當時在事件發(fā)生地。例如,阿甘童年時因為腿部殘疾被其他男孩追逐打罵,好友詹妮讓阿甘拼命跑,畫面上便出現了阿甘由小跑到大步奔跑的過程,阿甘奔跑的動作延續(xù)著,并巧妙過渡到下一場戲。而阿甘和懷有捕蝦夢想的黑人戰(zhàn)友巴布在一起的時候,電影敘事則變成了多元化的狀態(tài)。巴布向阿甘講述著捕蝦、煮蝦的技巧和常識,同時在電影畫面的表現上,巴布的講述過程隨時加入阿甘自己的想象畫面:巴布的曾祖母為白人服務、巴布的祖母也為白人服務。在這一段落中,阿甘的旁白、巴布的講述、阿甘的想象畫面構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獨立的敘事單元。巴布侃侃而談的蝦經、阿甘的假想畫面與備戰(zhàn)場面形成了明顯的間離效果。電影通過多種視聽方式的使用來反諷戰(zhàn)爭,確立了人物內心各有所指的多元表意形態(tài)。拼貼風格的敘事不僅沒有將整個故事線索打碎,反而使得故事內容互相之間更加緊密、貼合??此扑槠?、瞬間化的畫面,實則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這也正是后現代主義的精髓。

四、結語

《阿甘正傳》作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后現代主義作品,將后現代主義的特色、精神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并且運用后現代主義的方法讓觀眾貼近導演的內心,了解導演的意圖與影片的精神。通過后現代主義的方式,讓觀眾體會主人公阿甘,用阿甘的精神來打動觀眾、感染觀眾,從而實現這種阿甘式的理想生活。

參考文獻:

[1]程然.電影游戲《阿甘正傳》一個后現代主義典型文本引發(fā)的思考[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5(02).

[2]S•D•斯科特.“就像一盒巧克力”:阿甘正傳與后現代主義[J].世界電影,2001(06).

[3]陳利民.后現代主義的特征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審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04).

[4]謝枝龍.美國夢的破碎與再生——評《阿甘正傳》與美國文化[J].時代文學(上),2010(06).

[5]孫鵬.從影片《阿甘正傳》看美國當代個人價值觀[J].電影文學,2008(01).

[6]梁旭紅.《阿甘正傳》中美國精神和社會問題解讀[J].電影文學,2011(23).

[7]朱漱珍.電影《阿甘正傳》與美國文化[J].唐都學刊,2007(05).

[8]劉潯.《阿甘正傳》的后現代主義與美國文化[J].電影文學,2008(07).

[9]彭春菊.《阿甘正傳》:平民英雄形象及后現代主義呈現[J].電影文學,2014.

作者:王安迪 單位:山西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