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時間:2022-07-11 05:45:00

導語: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事物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

田浩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識目標:識記矛盾特殊性的含義,理解和掌握矛盾特殊性的表現(xiàn)。

能力目標:通過對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分析和綜合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在情境教學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展示并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輔之以思考提問法、教師點撥法,講練結(jié)合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結(jié)合本框所涉及的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矛盾的特殊性,以及對高中階段青年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念,引導學生克服思想上、行動上的盲目性,增強自覺性。

二.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把第二層意思即“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作為教學的重點。因為,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事物矛盾的雙方也有其特點比較明顯,學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對同一事物在不同發(fā)展階段上矛盾特點的變化,則往往容易被忽略,而這一問題正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教育的哲學依據(jù)。

教學難點:關(guān)于正確認識我國現(xiàn)階段的特殊矛盾,正確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問題,是本框教學中的難點。因為,這一科學理論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而教材中的又非常概括,如不加以分析和講解,學生很難理解。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四.學法

1.讀書自學法。

2.合作討論法。

五.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設置情境,明確目標,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用十個字來概括就是: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那么用矛盾普遍性原理是不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呢?下面我們來看投影。

多媒體投影

蘇州留園有一副楹聯(lián):

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

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里神仙

師:這副楹聯(lián)表達了什么意思?(學生討論后,師生共同歸納)

多媒體投影:名著都有其可取之處、精華所在,會讀書的人徑取其精萃,讀書生涯就會有滋有味;能因花而異,各得其趣,已不是泛泛移情,而進人了一個很高的審美層次,非修煉難以達到,稱神仙亦不為過。

師:這副楹聯(lián)蘊含了什么哲學道理?

生: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特點。(矛盾具有特殊性。)

師:對,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也就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板書)

請同學先看書(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矛盾特殊性的含義是什么?

一、矛盾的特殊性的含義(板書)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cè)面各有其特點。

師:我們要深刻、透徹、全面的理解矛盾的特殊性的含義,就得研究一下矛盾的特殊性有哪些方面的表現(xiàn)。

二、矛盾特殊性的表現(xiàn)(板書)

矛盾的特殊性有哪些方面的表現(xiàn)呢?

師: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四首樂曲,欣賞時思考兩個問題:這四首樂曲的名稱是什么?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播放樂曲)

師:欣賞完這優(yōu)美的樂曲后,哪位同學能說說這四首樂曲的名稱和演奏的樂器是什么?

學生邊回答邊放投影

二泉映月(二胡)梁祝(小提琴)

致愛麗絲(鋼琴)回家(薩克斯)

師:我們?yōu)槭裁茨軐⒉煌臉非蜆菲鲄^(qū)分開來呢?

(討論、分析后)師生共同歸納:是因為每一首樂曲都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旋律、不同的風格;每一種樂器都有不同的構(gòu)造、不同的音色,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這說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一個表現(xiàn)。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板書)

師:《水滸》這部小說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尤其是對梁山一百零八將更是了如指掌,現(xiàn)在就請三位同學表演一下其中的三個人物,同學們判斷他們表演的分別是誰?

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放多媒體投影:

他"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出身于槍棒教師家庭,是武藝高強、仗義疏財?shù)囊粭l好漢。號稱"豹子頭"的他統(tǒng)率東京八十萬禁軍。他本身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卻因官逼而終于走上梁山成為造反驍將。(史超群扮演)

他號稱二郎,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發(fā)的男子漢"。他武藝高強,柔性剛烈,食量如牛,勇猛過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景陽崗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使他做了陽谷縣里的都頭。(王男生扮演)

他是一團仇恨和反抗的烈火,是一股掃蕩惡勢力的"黑旋風",他要用他那板斧"殺盡天下不平人,砍盡天下不平事"。直到后來他吃毒酒死后,宋徽宗還夢見他"掄起斧頭,向自己砍來,嚇出一身冷汗"。(李大偉扮演)

生答后投影:林沖、武松、李逵

師:同學們?yōu)槭裁茨芨鶕?jù)上述表演準確地說出被描寫的人物呢?

(討論、分析后)師生共同歸納:是因為《水滸》在描寫不同人物時抓住了人物的外貌、個性、語言、行為等特征,因而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不同的個性描寫刻畫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個性。這正好說明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即矛盾特殊性的第一個方面的表現(xiàn)。

多媒體投影:(下面播放的是)本班同學的成長照片,請同學們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

學生邊回答邊打出字幕。

同學們說一說這幾位同學在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特點分別是什么?學生回答:童年:活潑稚嫩、少年:天真爛漫、青年:朝氣蓬勃。

師:所以有人說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壯年是一部小說,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學。同學們應趁著青春年少不斷完善自己,切莫"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也同時說明人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

一個比較復雜的事物,其發(fā)展總要經(jīng)歷若千個階段,在各個階段之間,都存在著區(qū)別。區(qū)分這些不同階段的依據(jù),就是它們各自所包含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fā)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這便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二個方面的表現(xiàn)。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fā)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板書)

師:《走進新時代》這首歌曲我們大家都聽過,下面請同學們再一起來欣賞一下。

多媒體投影: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伴隨"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迸那新時代……"的歌聲,依次出現(xiàn)、鄧小平、同志的圖像。)

師::歌曲生動地概括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三代領導集體帶領中國人民經(jīng)歷了社會主義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同學們想想,是哪三個階段呢?生:"當家作主站起來"、"改革開放富起來"、"走進新時代"。(并播放投影)

師:中國人民經(jīng)歷的這三個階段,正說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發(fā)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是經(jīng)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只有正確認識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階段,充分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矛盾的特殊性,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才能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十六大我們選出了新的領導人(多媒體投影),并確立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是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必經(jīng)的承上啟下的發(fā)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guān)鍵階段,具有顯著的特殊性。這里有必要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三步走”戰(zhàn)略。

(多媒體投影):鄧小平的“三步走”戰(zhàn)略、的“新三不走戰(zhàn)略”

這些都體現(xiàn)了矛盾特殊性的第二個表現(xiàn)。

師:我們經(jīng)常都會去購物,那么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購買商品時有些什么樣的想法呢?作為商家,他們又在想些什么?消費者與商家即買賣雙方的特點相同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對這幾個問題進行討論。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消費者和商家的想法是不同的。因為,消費者想少花些錢買到多些商品,質(zhì)量還要有保障,而商家則希望能以高價把自己的商品銷售出去。商家大部分人都會自吹自擂、花言巧語,夸自己的商品是如何的好,而消費者卻大多半信半疑,生怕上當受騙。商家?guī)缀醵颊f自家的商品質(zhì)量上乘,且物美價廉,過了這村就沒這店。消費者則依舊不慌不忙,挑三揀四,還要貨比三家,非十分滿意決不購買。

多媒體投影:買賣雙方的特點比較:

賣方:花言巧語、王婆賣瓜、軟磨硬纏、迫不及待,目的是以較高的價格盡快地把商品賣出去

買方:半信半疑、貨比三家、挑三揀四、不慌不忙,目的是以較低的價格買回稱心如意的商品

師:由此可見,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其特點。這就是矛盾特性的第三個表現(xiàn)。

3•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其特點(板書)

在市場經(jīng)濟中,企業(yè)的生產(chǎn)與市場的需求之間構(gòu)成的矛盾雙方,也各有其特點。

教與學是教學中的主要矛盾。教是啟發(fā)與傳授,學是領悟與接受;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在某學科的知識豐富,學生在某方面的知識欠缺。此矛盾雙方也各有其特點。

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是正義戰(zhàn)爭,得到多助,最終勝利,日本是非正義戰(zhàn)爭,失道寡助,最終失敗。也體現(xiàn)了事物矛盾的雙方具有不同的特點。

七.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矛盾的特殊性有三個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矛盾特殊性仍然是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基本內(nèi)容,它和矛盾普遍性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空間上看,“普遍性”是說事事有矛盾,那么各個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不是都一樣呢?這是由"特殊性"來回答的問題,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點;從時間上看,"普遍性"說時時有矛盾,那么每一事物的矛盾自始至終都一樣嗎?這又需要"特殊性"來做出回答,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上有不同的特點;再從空間上看,即使把每一事物內(nèi)部不同的矛盾方面相比較,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說“事事”、“時時”都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八.反饋檢測,鞏固練習設計。

多媒體投影

單項選擇題:

(1)清人顧嗣協(xié)有一首"雜興"詩說:"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學含義是()

A•事物自身包含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C•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抓重點

D•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點

(2)“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駕?!边@是白居易對一種樹的描寫,其中蘊含的哲理主要是()

A•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B•同一事物在不同發(fā)展階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點

C•事物的現(xiàn)象與本質(zhì)是有區(qū)別的

D.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

(3)大船能抗風浪,要漂洋過海,就宜坐大船;然而"小船好調(diào)頭",在小河里航行,卻宜乘小船。市場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市場的資源配置也應是多元化的,在競爭中,"大煙然有力量雄厚的優(yōu)勢,"小"也有機動靈活的好處。據(jù)此回答

上述材料主要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哲理()

A•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對立統(tǒng)一的雙方是相互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