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記敘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5:06: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石壕吏記敘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石壕吏記敘文

篇1

杜甫背著一個包裹,邁著沉重的步伐,正往前走著。一路上,他看見了很多逃難的人,也看到了兇神惡煞般的官兵到處抓人,心里十分沉重。

夜幕降臨,杜甫加快了腳 步,想找戶人家借宿一晚。正想著,看見前面不遠處透露著微弱的光,杜甫欣喜地往那里奔去。

杜甫敲了敲那扇木門,等了許久,只見一位老婦人慌張地打開了門。老婦人看見叫門的是個文弱書生,她那充滿警戒的臉才稍稍松弛了一些。杜甫說:“大娘,我是洛陽人,逃難到這里,現(xiàn)在天色已晚,想在你家投宿一晚,請老人家行個方便。”說著還作了一揖。老婦人連忙說:“客官別見外了,只是我家條件太差,若不嫌棄,就暫且住下吧!”

杜甫隨老婦人走進里屋,只見她家里還有個老伴和正在給孩子喂奶的兒媳婦。一家人熱情地招待杜甫,雖然沒好菜好飯,但杜甫心里感覺溫暖。吃罷晚飯,老婦人收拾了碗筷,一家人正跟杜甫說著戰(zhàn)亂之苦,生活之難。突然傳來“砰砰”的敲門聲和“開門,開門!”的吆喝聲。老婦人說:“不好,肯定是官兵抓丁來了!”急忙示意老頭子翻墻而逃,接著又將杜甫藏在一個柜子的后面。

敲門聲和吆喝聲越來越重,老婦人上前開門,只見兩名官差怒發(fā)沖冠,責怪老婦人為什么遲遲不開門??茨枪俨顑瓷駩荷返臉幼?,老婦人被嚇得兩腿發(fā)軟,幾乎要哭出聲來。連忙說:“官差大人呀,我家原有三個兒子,都被捉去防守鄴城了。最近小兒子來信說,兩個哥哥都戰(zhàn)死了?;钪娜艘仓皇菚呵一钪?,死去的就永遠沒了。家中只有一個正在喂奶的孫子,再也沒有別的男人了。有兒媳婦還在,可進進出出沒一件完整的衣裙。老婆子我雖然沒有多大的力氣,請讓我跟你們一起回營,趕快去河陽服役,還能為你們準備明天的早飯?!眱晌还俨盥犂蠇D人說得誠懇,就依了老婦人的話,不再計較別的什么了……

篇2

關鍵詞:古詩詞 誦讀 改寫 積累

學習古詩詞,對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讓學生受到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熏陶,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中,對古詩詞的教學方法作了些探索,收效良好。我的做法是:重誦讀,倡改寫,抓積累。

一、誦讀——感悟詩情畫意。

古詩詞有凝練而優(yōu)美的語言,嚴格而鏗鏘的韻律。因此,古詩詞教學離不開讀。但這種讀不只是簡單的按節(jié)奏讀,更不是唱讀?!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弊x詩,應該是吟詩,是對詩歌深刻領悟之后對詩歌的一種藝術再創(chuàng)造。在誦讀中,展現(xiàn)詩詞中的春花秋月,湖光山色;表現(xiàn)詩人開闊的胸襟,離別的依戀,思想的愁緒……通過誦讀,讓學生真正感悟到詩詞的韻味和魅力,從而受到感染、熏陶,激發(fā)起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熱愛。

重誦讀,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1,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

誦讀是一種藝術,需要掌握一些朗讀技巧。因此老師要教給學生諸如停頓、重音、節(jié)奏、語調等一些朗讀的方法。

2,抓住關鍵詞語進行點撥。

古詩詞的語言高度凝練,豐富的內容,深沉的情感往往只通過幾十個字表達出來。這給理解詩詞帶來了一些困難。教師必須抓住關鍵詞語點撥學生,讓學生領悟詩詞中的詩情畫意。如教學《錢塘湖春行》一詩,我抓住“平”、“低”二字,讓學生領略春水初生、水天相接的壯觀景象;抓住“爭”、“迷”二字,讓學生感受鶯歌燕舞、姹紫嫣紅的勃勃生機。

3,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誦讀與感悟不是截然分開的。應該是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饵S鶴樓》中崔顥的感慨和鄉(xiāng)愁,《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劉禹錫的憤懣和樂觀,《泊秦淮》中杜牧的憂憤,《夜雨寄北》中李商隱的深情……都必須在反復誦讀中才能領悟,而只有在深刻領悟之后才能誦讀得更有情味。

4,采用多種誦讀形式。

在教學中,不要拘泥于單一的齊讀,可以采用多種誦讀形式,如范讀、齊讀、自由讀、比較讀、配樂讀、表演讀,還可以舉辦詩詞朗誦會,以激發(fā)學生讀詩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改寫——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寫——將詩詞改寫成記敘文或者散文。在改寫中,學生要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像,在不改變詩詞主題的前提下,豐富詩詞中出現(xiàn)的人物、景物、事件,增加詩詞中未點明的時間、地點、環(huán)境、情節(jié),使短小精悍的詩詞變成曲折生動的記敘文或者雋永優(yōu)美的散文。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語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大有裨益的。教材中的古詩詞都是改寫的好材料。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把《木蘭詩》、《石壕吏》改寫成記敘文,把《錢塘江春行》、《書湖陰先生壁》、《望岳》、《游山西村》等改寫成散文,學生對此很有興趣,改寫的作品中不乏佳作。如一同學改寫《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這樣寫的:“那次,我和幾個友人在溪亭飲酒賦詩,觥籌交錯,詩性勃發(fā),不勝酒力的我,也盡興喝了幾杯,竟然喝醉了!不覺日落西山,駕舟回府,卻忘記了歸路。將船劃進了荷花深處?!趺崔k?怎么辦?’驚起了棲息在那兒的鷗鳥白鷺……“

三、積累——吸取詩詞精華。

新大綱倡導學生學語文要“感悟、積累、熏陶”。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有許多值得積累的東西。必須讓學生積累下來。從而吸取古詩詞中的精華,運用到今后的閱讀寫作中去。我知道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積累。

1,積累成語。

很多成語源于古詩詞。如“撲朔迷離”源自《木蘭詩》中的“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柳暗花明”出自《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驥伏櫪”來自《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2,積累小故事。

古人寫詩填詞善用典故。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引用了向秀哭嵇康和王質觀棋爛柯的故事,《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引用了“花”的典故。

3,積累流傳廣泛、蘊含豐富的詩句。

新教材中選編的古詩詞,有很多流傳廣泛、蘊含豐富的名句,這些名句,經久不衰,膾炙人口,成了至理名言。如: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4,積累文學常識。

學習古詩詞,要從這些古詩詞中積累一些古代文學常識,如一些作家的名、字、號、朝代、作品等,還有一些作家的稱號或并稱,如:

“詩圣”:指杜甫。

“王孟”:指王維、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

“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唐代初年的詩人。

“小李杜”:指李商隱、杜牧,晚唐詩人。

篇3

一、積累拓展、古詩活學活用

在教學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時,可聯(lián)系詩人不同風格的詩句使學生明確“詩史”美名的由來??蛇m當舉《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的歡快激揚,《春望》對國仇家恨的“感時”、“傷別”,《石壕吏》對時局的批判、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春夜喜雨》久經挫折、仍不消沉的積極等等。在理解了作者這些詩的詩風后,再讓學生思考:作者的創(chuàng)作為什么有如此大的變化呢?由此可看出作者曾經經歷過哪些事情?這時再聯(lián)系歷史課當中學過的有關唐朝安史之亂的內容,了解杜甫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經歷:由詩反映出當時人民的勞苦、時局的動蕩、國家的興亡。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又深了一層,也對學生進行了歷史方面的教育,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愛國主義思想。

二、以詩作畫、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古詩詞的語言非常精煉,可說是字字珠璣??晌艺J為,簡單的翻譯是枯燥的,很難將學生帶進詩詞意境,不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所以我把一定的時間花在指導學生改寫上,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對古詩詞改寫成記敘文。改寫后再對照原詩進行對照品讀,且選出優(yōu)秀范文在全班朗讀,讓學生突破狹窄的詩詞意空間,容易掌握知識,同時也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常言“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圖文并茂,更有利于學生揣摩詩中蘊涵的意境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一幅多么生機勃勃、令人遐想的美景!詩情畫意,盡在其中。根據古詩詞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也常邊吟詩,邊作畫,以畫促解。如在教學《天凈沙·秋》中,“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淺唱低吟完詩句,一副色彩斑斕的秋景圖便呈現(xiàn)在黑板上,學生先是鴉雀無聲,接著便是歡呼雀躍,相信圖畫和詩句一起銘刻在了他們的心上。而教學《泊船瓜洲》時,我讓學生畫畫,明確“瓜州”、“京口”、“鐘山”的具體方位,王安石臨岸眺望家鄉(xiāng)的方向,家鄉(xiāng)近在咫尺卻因公務在身不能回家,多少思念盡在一望中!此時,學生們都會異常的興奮、投入。通過畫畫,學生的興趣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加深了理解和印象,提高了背誦速度,真是一舉兩得。

三、情景意境、深刻領會古詩

古詩的意境往往是極為抽象的,年幼的學生因為閱歷不豐富,更不易于體會古詩那抽象的意境。而情景的再現(xiàn),則可化抽象為直觀,從而使學生更易于體會詩里面的所蘊涵的含義。所以我們在教學時,不妨通過情景的再現(xiàn),來幫助學生感悟古詩詞的意境。例如竇桂梅老師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當課件巧妙地連接成了一幅完整的村居圖后,就問學生:“面對這樣的畫面,你都想到了什么?”案例中的竇老師就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了情境,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來體會意境。

四、思想開放、營造學社展示空間

古代詩文的作者由于受到自身認識和歷史條件等的影響,其詩作中往往有復雜的感情。因此教學中應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科學地學習古詩。如學習完李白的《贈汪倫》一詩,我營造了一個假設的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想象、思考、辯論,即:“李白對汪倫充滿了感激之情,請問,如果你是李白,為什么會如此感動?”學生想到了很多,有的說因為他在桃花潭做客期間受到了李白的盛情款待,有的說他為汪倫能唱著歌來送他感到很激動,有的同學甚至聯(lián)系到了當時李白遭貶,卻受到汪倫如此禮遇,非常感動,從而引出了對世間權勢、金錢、地位等皆為過眼云煙,只有友情彌足珍貴的感慨,對人生的認識已經突破了教材本身。再如教學古詩《示兒》,感受詩人一生關注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偉大精神,繼而從“九州同”一詞引申開去,圍繞“盼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這一話題寫一文章。這種思想開放性的提問,不僅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更能培養(yǎng)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篇4

一、尋根溯源,“詩”出有因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詩詞都是詩人有感而發(fā)之作,詩所傳達出的思想主旨無不與作者的生平、閱歷、遭遇及他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相關。因此,要正確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就必須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這樣才易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賞讀杜甫的《春望》,先要弄清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15年(756)六月,安祿山、史思明叛軍攻下長安。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詩人臨時安頓了家小,前往投奔。途中為叛軍所俘,押至長安。因他官職卑微,未被監(jiān)禁。次年三月,身陷長安的詩人,眼看國破家離,感時傷懷,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春望”所見,發(fā)出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慨。若不明確這一背景,學生就很難明白詩人的“感時”“恨別”,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書何以值萬金。再如賞析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就應預先了解:詞人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檜被黜,后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免職,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huán)境中,一直頗遭冷遇,但他一生標格孤高,絕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不渝的錚錚傲骨,始終不改。詞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刻畫了梅花歷盡磨難、留芳而去的特有神韻,從中不難看到詞人身世與人格的投影。有了背景材料的鋪墊,學生很容易把握整首詞的意蘊。

鑒賞古詩詞,只有聯(lián)系其寫作背景,才能從深層次準確而不牽強附會地把握主旨。所以,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重視對詩詞社會背景和作家個人境遇的講解,為學生理解詩詞做好鋪墊。

二、淺吟低唱。詩情激蕩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豐富的感情、深刻的內涵蘊藏在凝練的語言中,不反復誦讀,又如何體會得出?錢夢龍老師就主張:“不妨讓學生適當學一點吟詠之法,所謂‘三分詩,七分吟’,許多意境深邃的詩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方能領略其韻味?!笨梢姡旁娫~誦讀吟唱對加強感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當然,誦讀的最直接目的是記憶,即所謂熟讀成誦。但我們可以把“讀詩”、“背詩”、“唱詩”巧妙整合,挖掘出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潛在能量。

誦讀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有助于由淺入深地體味文章所抒發(fā)的鮮明獨特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領略文章的音韻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教師在帶感情范讀或配音朗讀之后,可以靈活組織學生單一讀、分組讀或齊聲讀,方法多樣。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作者的語言就好像成了讀者自己的語言。與此同時,學生的頭腦中會連續(xù)再現(xiàn)文章中的抒情載體――藝術形象,學生在自我感覺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和體驗,從而產生強烈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文學教育。

為了激發(fā)古詩詞誦讀和熟記的積極性,我還嘗試了“唱”詩教學法。托爾斯泰說過:“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我們在賞讀古詩詞時,絕對不應該忽略音樂的“魔法”作用。越是優(yōu)美的古詩詞,在古代被譜曲傳唱的機會越大。今人也不乏給古詩詞譜了曲子演唱的,諸如《陽關三疊》、《問君能有幾多愁》、《但愿人長久》、《滿江紅》等等,都因廣為傳唱而詞曲皆人人心。例如,在賞析曹操《觀滄?!芬辉姇r,我給學生播放了古曲《滄海龍吟》,當激越高亢的旋律響起后,我沒忘記范讀,但我更沒忘記讓學生隨后跟著樂曲唱出整首詩來。大合唱當然不夠整齊,不怕。接下來的個別“演唱”,效果就一次比一次好了。有些同學不滿足于我播放的樂曲,配上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曲的調子來唱,還有的借用了林俊杰的那首《曹操》,不一而足。唱起來時,“以觀滄?!背镁徛吓模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被唱成了高八度,“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就可以反復多遍。筆者自己也唱,撇開嗓音優(yōu)劣,可以在情感、節(jié)奏、旋律的把握方面與學生平等“PK”。師生協(xié)作唱過的詩詞,就像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不但記得牢固,而且易于理解。年年歲歲,詩情激蕩。

三、斟字酌句,詩意盎然

古人作詩講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力求一字傳神,一語驚人。而一首詩中最凝練最傳神的字句就如同這首詩詞的眼睛,即整首詩詞的主旨句。因此,教學時抓住關鍵詞句,緊扣詩眼或詞眼,精讀精講,是我們教學古詩詞的又一個突破口。

例如,賞析王之渙《涼州詞》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怨”字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隋,又是吹笛人之心。關外不見春色,乃春風不度之故,則風也如人之有情,它不愿離開江南而遠出塞外了。其用語之妙,傳神之佳,令人嘆服。再看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僅平列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名詞作為意象,就勾勒出寒春早行時看到的凄清、冷寂的景象,讀者眼前自然浮現(xiàn)出一幅鮮明的山村清晨圖。特別是“人跡”這個意象,作者在雄雞初鳴、殘月未落之時就早起趕路,沒想到路上已有“人跡”,體現(xiàn)其出行之“早”。這番意境,說明了首聯(lián)“悲故鄉(xiāng)”的原因,又為尾聯(lián)“思杜陵”作了很好的鋪墊。不放過關鍵詞句,又能將其與上下文聯(lián)系對照來解析,不但明確了詩意,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如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的最后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朝代更替的實質,引導學生明白了這一點,那么學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站在潼關這一兵家必爭之地時,是何等的感慨萬千了。

古人云:“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逼肺鲅凶x詩詞中的佳詞名句,可以加強對古詩詞內涵和意境的理解,甚至能進一步增強學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

四、揮毫潑墨。詩情畫意

詩詞以含蓄凝練著稱,為了進一步領會以及拓展遷移,“畫詩”和“寫詩”很值得推行。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詩詞的意思想像出畫面,然后用圖畫來表現(xiàn)詩意。除了課文插圖和特意繪制的掛圖,也可用剪貼畫、簡筆畫、水粉畫等再現(xiàn)課文情境。還可以將適合于動漫展示的古詩詞內容制成動畫,創(chuàng)設出獨特的學習氛圍,無需多言,學生就能夠融匯到詩詞的意境之中,跨越時空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的情境,和詩人進行零距離的心靈溝通,從而極大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例如賞析溫庭筠的《夢江南》時,學生展開想象,進入詩的意境,很快就描述出這樣一幅廣闊多彩的美人憑欄遠眺圖:一位盼望丈夫歸來,呆立樓頭,細數著江面上來來往往的帆船,面對著悠悠江水,依依夕陽,無限失望惆悵。能畫出這幅圖,就不難理解詞人筆下怨婦思夫的愁苦難熬之情了。諸如王灣

的《次北固山下》、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等等,都可以由學生自己畫出一幅幅靈性各異的畫來,增添賞析的樂趣,和唱出詩詞一樣,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寫詩”包括對詩詞進行續(xù)寫、改寫、擴寫,通過大膽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使無聲的文字成為激情的語言,使無形的畫面變?yōu)殍蜩蛉缟男蜗蟆?,達到“溝通詩人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被美的境界所激發(fā)的感情與詩人所寄予的情感產生共鳴和交流”的目的。學習杜甫的《石壕吏》后要求改寫,學生或花大力氣重現(xiàn)歷史現(xiàn)狀,或濃墨重彩刻畫杜甫逃難形象,或惟妙惟肖模擬惡吏夜捉人的場景,或設身處地揣度當事人的心理,各顯神通,寫得不亦樂乎。這時的“寫”,不能局限在傳統(tǒng)的改寫模式里,比如就杜牧的《赤壁》,針對杜牧關于赤壁之戰(zhàn)的看法談自己的歷史觀;就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針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文天祥的經歷,談關于保持自身節(jié)操志向的問題等等。不同的詩詞,不同的讀者,可以發(fā)揮再造想象能力,寫出記敘文、散文、議論文、小說、現(xiàn)代詩歌等不同體裁的文章。學生把自己化身為作者進入篇章以后,對作者的遭遇情感就更容易溝通和理解了,由此培養(yǎng)而來的學詩興趣,將更持久。

五、百川歸海。詩興永在

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都會和學生一起對不同內容的詩詞進行分類歸納,比如寫春夏秋冬的、寫山川河流的、寫風云雨雪的,還有愛國詩、思鄉(xiāng)詩、邊塞詩、田園詩等等。之后的運用,卻大都限于背誦默寫。為何不有意識地培養(yǎng)運用能力和賞讀興趣呢?從命題式的專門使用,到查閱揀取,再到隨手拈來,當然有個過程,但練習多了,必然熟能生巧,不僅給作文增光添彩,減輕寫作的心理壓力,提高寫作積極性,還會延續(xù)一份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讓以后的工作生活間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