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詩集范文

時間:2023-04-07 20:39: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冰心詩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冰心詩集

篇1

2、愿你的生命有夠多的云翳,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3、白的花勝似綠的葉 濃的酒不如淡的茶。

4、心靈的燈,在寂靜中光明,在熱鬧中熄滅。

5、踏著荊棘,也不覺悲苦;有淚可落,亦不是悲涼。

6、命運如同海風—— 吹著青春的舟 飄搖的 曲折的 渡過了時間的海。

7、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8、少年的夢想是風的夢想,青春的思念是長長的思念。

9、倘若世間沒有風和雨,這枝上繁花,又歸何處?只惹得人心生煩厭。

篇2

出生時,新生兒有四個囟門,其中兩個比較明顯,較大的一個位于頭頂,稱為前囟,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前囪門大約為1,5×2cm大小,外觀看上去前囟門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較小的一個位于腦后中線,稱為后囟。

囟門的作用可不小呢!它使寶寶在分娩期非常容易進行頭顱塑形,顱骨間的松弛連接可以保證頭顱塑成細長形,更好地通過產道。

寶寶囟門發(fā)育歷程

人的顱骨是由6塊骨頭組成的,寶寶出生時前囟門和后囟門已經形成。

寶寶出生時,顱骨尚未發(fā)育完全,骨與骨之間相互銜接的部位存在著縫隙。

寶寶出生后,頭的頂部及枕后部形成了兩個沒有骨頭、只有頭皮覆蓋的特殊區(qū)域。這兩個特殊區(qū)域,醫(yī)學上分別稱為前囟門和后囟門。

在出生后的數月里,前囟門會隨著頭圍的逐漸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寶寶6個月后,由于顱骨逐漸發(fā)生骨化而漸漸變小。

后囟在寶寶出生時已經很小了,一般約在寶寶出生后6~8周關閉。在正常情況下,未閉合的囟門外觀平坦,稍微內陷。

寶寶剛出生時前囟對邊直徑大小約為1,5厘米~2,0厘米,出生頭幾月內前囟會隨頭圍的增大而擴大,一般6個月后隨著額骨和頂骨逐漸骨化而縮小,寶寶到了1歲~1歲半時,前囟門就基本上閉合了。

囟門6種異常的疾病警示

1 囟門鼓起――正常的前囟門是平的,如果突然間鼓了起來,或逐漸變得鼓起飽滿,則是疾病及其他原因發(fā)出的信號。

疾病警示

顱內感染。多見于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因顱內壓力增高所致。寶寶的囟門突然鼓起,尤其是在哭鬧時明顯,用手摸上去有緊繃繃的感覺,同時伴有發(fā)燒、嘔吐、頸項強直、抽搐等癥狀,家長應盡快帶孩子上醫(yī)院看急診。

顱內疾患。如顱內長了腫瘤,或是硬膜下有積液、積膿、積血等。可使寶寶的前囟門逐漸變得飽滿,需帶孩子到醫(yī)院請醫(yī)生進行檢查,以早日確診治療。

藥物因素。如長時間給寶寶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或四環(huán)素等藥,可使寶寶的前囟門出現飽滿現象。有的是由于某種原因給寶寶使用腎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藥,也會使寶寶的前囟門鼓起。

2 囟門凹陷――是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致使囟門向下凹陷。

疾病警示

急性脫水。常見于嚴重腹瀉、嘔吐、高熱出汗過多等,寶寶體內因脫水而使前囟門凹陷下去。需立即為寶寶補充液體。

營養(yǎng)不良。寶寶因長期營養(yǎng)不良,過度消瘦,前囟門也會出現凹陷。

3 囟門早閉――是指囟門在五六個月前過早閉合。

疾病警示

腦發(fā)育不良。媽媽發(fā)現寶寶囟門早閉時,必須請醫(yī)生為寶寶測量其頭圍大小。如果頭圍大小低于正常值,又有其他智力發(fā)育方面的異常,可能是腦發(fā)育不良。

補鈣過多可使嬰兒囟門過早閉合,有可能限制腦發(fā)育。

4 囟門遲閉――是指寶寶已經過了18個月,前囟還未關閉。

疾病警示

佝僂病。寶寶的額頂部出現對稱性顱骨圓突,俗稱“方顱”,嚴重時呈現馬鞍狀頭,頭圍增大。

呆小病。主要是媽媽孕期缺碘,影響到胎兒的發(fā)育,出生后生長停滯,發(fā)育落后,囟門延遲閉合,智力低下,聾啞,身體矮小。

5 囟門過大――是指寶寶出生后不久前囟逐漸增大,可達4~5厘米。

疾病警示

腦積水。最常見的是阻塞性腦積水,患兒的頭形擴大,頭圍比正常兒增加,前囟難閉,發(fā)育欠佳,智力遲滯,做頭部CT,可見側腦室、第三腦室擴大等,需及時請神經外科醫(yī)生做手術治療。

先天性佝僂病。寶寶出生后,不但前囟大,而且后囟也大,正中的一條骨縫(矢狀縫)也較寬,將前后兩個囟門連通。

6 囟門過小――是指寶寶的前囟僅有手指尖大,或小的摸不到囟門。

疾病警示

小頭畸形。多為顱骨早閉,尤其是矢狀縫早閉,可使寶寶的頭顱變長變窄,形成枕部突出、前額寬,前囟小或摸不到的“舟狀畸形的頭顱”。

清洗頭發(fā)如何保護囟門?

寶寶的頭上有一層灰黑色的乳痂,就長在囟門處,媽媽們總怕傷著寶寶,不敢動。其實,正確清洗沒有問題。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可用小兒專用洗發(fā)液而不宜用強堿肥皂,以免刺激頭皮誘發(fā)濕疹或加重濕疹。清洗時手指應平置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不應強力按壓或強力搔抓,更不能以尖齒的梳子在囟門處亂刮。如果囟門的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專用的BABY油潤濕浸透2~3小時,待這些污垢變軟后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發(fā)的生長方向擦掉。如果不慎擦破了頭皮,應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TlPS

1 切不可去重按寶寶的囟門,因為它尚沒有骨化,只有一層皮膚和腦膜保護。

篇3

無所適從的狗

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做了一個實驗,他讓狗看兩種圖像:一種是圓形,另一種為橢圓形。每當見到圓形圖像時,狗就得到一份食物;而每當見到橢圓形圖像時,則挨一下痛苦的電擊。如此重復若干次,狗形成了條件反射:圓形出現,狗搖頭擺尾流口水,十分高興;橢圓形出現,狗則緊張害怕,準備躲避。

以后,實驗者將圓形圖像逐漸地變成橢圓形,將橢圓形圖像逐漸地變成圓形。起初,狗還能分辨,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可是,當這兩種圖像越來越相近而難于區(qū)別時,被實驗的狗則表現出恐慌不安,無所適從,在籠子里亂轉、嚎叫、拒食、腹肌痙攣、嘔吐。

再經過一段時間實驗,狗不但患了“焦慮性神經癥”,還出現皮膚干燥、脫屑、脫毛、潰瘍。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下的狗,還發(fā)生各種腫瘤,如甲狀腺瘤、膀胱癌、肺癌等。

內心矛盾的貓

實驗者將貓放在一個特制的籠子里。籠子里裝有一個壓桿,只有按一下壓桿,才能有食物掉下來,但在按壓桿的同時,貓爪子要挨一次電擊。每一次貓?zhí)嵝牡跄懙厝グ磯簵U,都免不了被電擊痛。其結果是餓得頭昏眼花的貓極想吃東西,可又害怕遭到痛苦的電擊,只得眼巴巴地瞧著壓桿轉來轉去,卻不敢去碰它一下,真是內心矛盾重重。過了一段時間,貓的血壓升高了,患了“高血壓”。

提心吊膽的猴

有個名叫布雷狄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在籠子里關了兩只猴子,一只四肢被結結實實地捆住,無法動彈,另一只不捆,可以自由活動。然后,每隔20秒鐘給籠子里通一次電,兩只猴子都挨一下電擊。

實驗者在籠子里安裝了一個壓桿,只要在將近通電時壓它一下,就可停止通電一次,也就是說猴子免遭一次電擊。于是,那只能夠自由活動的猴子老惦記著去做這件事,否則就難免被電擊。它的伙伴因被捆得動不了,也就不操這份心。

實驗的結果是,那只時時操心、疲于奔命的猴子患了“胃潰瘍”,而它的伙伴則安然無恙。

心情緊張的鼠

實驗者將若干只白鼠分為兩組:把其中一組剛剛出生的小白鼠立即取走,使母鼠經常處于準備生殖繁育的狀態(tài),同時也造成群居結構的紊亂;另一組則生活在自然的狀態(tài)中。

經過一段時間,對兩組中的母鼠的身體狀況進行比較,發(fā)現鼠寶寶一出生后即被取走的鼠媽媽中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遠比另一組要高得多。有人解釋,這是由于丟鼠寶寶的鼠媽媽中樞神經過度緊張,使得催乳激素分泌過多,從而促發(fā)了乳腺癌。

類似的實驗還有很多。

我們知道,心與身,精神與軀體是一個密切相關的統(tǒng)一整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身體上的生理、生化改變可以作用于心理活動;而人們的心理活動也可以作用于身體,出現生理、生化的變化。人們只要有情緒上的變化,必然會伴隨發(fā)生軀體上的變化。比如,每當緊張恐懼的時候,就會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冷汗、臉色蒼白、渾身發(fā)抖,血壓也會升高等。這種現象被稱為心理生理反應,久之,就可能造成軀體上的損害,使某些臟器發(fā)生病理性的變化。我們把這種在起病原因上心理因素明顯的軀體疾病,稱為“心身疾病”,或者“心理生理疾病”。也就是,由于心理上的變化而造成生理上變化的一類疾病。

篇4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7-8517(2009)24-0209-01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護理科學的發(fā)展要求當代護士在具備一定護理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素質。

1 影響護理人員影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來自職業(yè)的壓力 護理工作的平凡、瑣碎、繁重,給護士造成體力上的壓力,事業(yè)的競爭帶來的緊迫感,人們對護士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需要護理人員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給護士造成智能上的壓力?!叭嘀啤睌_亂了護士身體生物鐘的節(jié)律,長期超負荷工作,腦體并用的勞動,造成護士腦力和體力同時過度支出。

1.2 來自特殊環(huán)境的壓力 護士長期工作在充滿了“應激源”的環(huán)境中,要面對千差萬別的病人,要應付生離死別的場面,極易導致心理負荷加重和身體疲勞。

1.3 心理衛(wèi)生知識缺乏 由于多數護士未受過心理健康的專門教育和訓練,心理衛(wèi)生知識缺乏,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則不會運用心理學知識,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平衡和完善,造成護患沖突,人際障礙。對病情的康復尤為重要

1.4 社會心理支持不定 護士為病人付出辛勤勞動,有時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再加上職稱晉級、進修、深造、福利待遇等問題上的不合理,使護士心理上失去平衡,產生“失落感”。

2 維護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的方法

2.1 觀念更新 不要將“職業(yè)心理素質”心理學概念與“職業(yè)道德”倫理學概念混為一團。護患沖突的產生,多數是護士心情不暢引起的,而并不是護士職業(yè)道德欠缺所引起的。所以往往遇到這種情況時,領導也按職業(yè)道德欠缺處理。以扣分,扣獎金等束縛護士的行為,加強職業(yè)態(tài)度,這樣更使護士滿腹委屈,也有可能發(fā)泄到病人身上,所以觀念更新,澄清一些模糊意識,是提高護士心理素質的前提。

2.2 關心理解護士 使護士隨時保持心情舒暢。當護士發(fā)生職業(yè)心態(tài)偏差,與病人產生矛盾沖突時,領導不是一味的訓斥、批評,而是要確定導致矛盾的原因和性質,密切注意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設身處地地去體諒護士,化解矛盾,多去關心和理解她們的感受,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2.3 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調節(jié)神經的馳張度 必要時可以激勵,在不影響整體工作的情況下,盡量使護士在班內全身心的投入,班外完全放松,恢復精力,白、中、夜班盡量合理,以減輕長期上夜班對神經.心理方面的影響,使護士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與家人團聚。

3 護士的健康心理是病人康復的必備條件

3.1 健康的心理提升護士的道德與病人的健康 在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思想指導下,護理人員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也才能忠誠于護理事業(yè),使病人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失望中得到幫助,為病人提供有效的護理,嚴格遵守醫(yī)療護理規(guī)章制度,要按規(guī)程一步一步去做,如晨間護理、體溫、脈搏、呼吸的測量,藥物服用和注射,靜脈輸液及其他治療。更重要的是護士在為病人做的治療大部分時間是單獨操作或是在病人失去知覺或不知情的情況下來完成的,此時是憑著良心、責任心來行事,我們每一名護士都應做到有人檢查和無人檢查一個樣,白班和夜班一個樣。

3.2 健康的護士形象影響病人的康復 護士的形象不只是指身材.相貌和音色等客觀因素,而是指儀表、姿態(tài)和表情等主觀因素。護士的儀表、姿態(tài)以及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揚眉舒顏都直接影響護理信息的接收和傳遞。工作中表情自然、儀表端莊、落落大方,配合過硬的業(yè)務技能,可以使病人增強安全感和信賴感,鎮(zhèn)靜的表情、輕盈的步態(tài)、飽滿的精神,會給病人帶來治療的信心,特別注意護士在情緒低落或疲勞時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情,心平氣和。如面帶怒氣對病人的問話愛答不理或無精打采,極易引起病人的誤解和疑慮,也嚴重損壞護士形象和影響病人的康復。

3.3 健康的心理素質與疾病的康復 忠誠護理專業(yè),熱愛本職工作,只有無比熱愛護理專業(yè)知識,才能為之執(zhí)著追求。當好一名合格的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有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謙虛謹慎、朝氣蓬勃、光明磊落、一絲不茍。遇事能善于自我調節(jié),使自己的心境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狀態(tài),積極向上,熱心服務,貫穿于病人就診的整個過程,使病人感到安心。

4 語言交流與疾病的恢復

篇5

關鍵詞:肺心病 并發(fā)癥 病因 護理

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簡稱,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其它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臟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發(fā)作時咳嗽,咳粘稠痰,痰液阻塞小氣道使呼吸不暢,肺泡擴張,肺彈性差。肺心病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由各種并發(fā)癥造成的,對肺心病患者采用講解演示、咨詢釋疑及患者間的相互交流等方式,進行適當有效和易于接受的康復訓練及健康指導,對預防肺心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非常重要的。

1 引起肺心病并發(fā)癥的因素。

①營養(yǎng)不良?;颊邫C體能量需求與飲食攝取不平衡引起營養(yǎng)不良,對患者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是影響患者健康狀況、疾病預后的決定因素之一。對于不能耐受胃腸道營養(yǎng)的重?;颊哌M行胃腸外營養(yǎng),而對具有一定胃腸道功能的患者及早進行胃腸道營養(yǎng),有助于促進腸道內膜修復、改善胃腸道動力和免疫活性,減少胃腸道出血。

②電解質紊亂。肺心病急性加重時約1/3~1/2患者并發(fā)不同程度的低鈉血癥,其原因為:合并心衰時,胃腸道瘀血使鈉吸收減少,低鈉飲食使鈉攝入減少;CO2潴留時大量出汗,心衰時使用利尿劑,使鈉排出增多;心衰時單純輸入葡萄糖液,忽視電解質補充;心衰時心鈉素分泌增加,使鈉排出增加。嚴重時可引起低滲性腦病,出現精神癥狀及昏迷。

③低氧血癥。低氧血癥是引起肺心病并發(fā)癥的又一關健因素,低氧血癥比二氧化碳潴留對臟器的損害更為嚴重,若P(CO2)雖高但pH值正常且無低氧血癥者無癥狀時不需治療,而缺氧的損害常是致命的。

④感染。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根本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同時由于部分患者采取侵襲性操作措施(鼻飼、氣管插管、呼吸機等)可加重感染,化驗血常規(guī)白細胞和CRP高。有資料顯示,CRP半衰期為5~7h,急性炎癥后2h內即上升,炎癥得到控制后7天內降至正常。所以有效地控制感染至關重要。

⑤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文獻報道,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其血漿皮質醇、尿17-羥類固醇、尿17-酮類固醇明顯低于正常人及肺心病無心力衰竭者,提示其腎上腺皮質功能減低。肺心病因慢性缺氧引起腎上腺皮質的病理、生理功能,長期口服潑尼松可引起垂體前葉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減少,造成垂體-腎上腺功能不全,驟然停藥及感染等應激狀態(tài)下引起喘憋加重,主要考慮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嚴重時可引起腎上腺危象。

2 避免肺心病及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的護理措施。

①預防感冒。急性呼吸癥感染是誘發(fā)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冬天天氣寒冷,老年人易患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加重氣道阻塞,使肺心病癥狀加重。囑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時要盡早治療,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添衣服,避免著涼,以預防感冒的發(fā)生。要預防交叉感染,感染后癥狀加重,又易反復感染,故應在感染流行期間少去公共場所。還要注意耐寒鍛煉,從夏季開始先用手按摩面部,后用冷毛巾擦頭面漸及四肢,適應氣候變化,增強機體抵抗力。

②合理氧療。肺心病患者在常態(tài)下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患者的呼吸衰竭以Ⅱ型呼吸衰竭多見,長期氧療可以增加運動耐受能力,減輕呼吸困難,緩解肺動脈高壓。給氧方法:選用較舒適的鼻塞給氧法,每12 h清洗鼻腔鼻塞1次,消毒更換1次/d。給氧劑量:應采取低流量1L/min~2L/min,氧濃度為24%~28%。給氧時間:每天吸氧要保持在15h~18h,采用晚間給予吸氧,白天亦可間斷吸氧。

③保持呼吸道通暢。肺心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氣道阻塞,因此要多飲水,使痰液稀釋,利于排出。當痰液變得黃而粘稠時提示感染,宜盡快治療,避免癥狀加重。有痰時要囑患者坐位、深吸氣后屏氣,然后突然用力咳嗽,借助胸腹肌同時收縮使胸腔壓力增高,產生瞬間爆發(fā)力將聲門打開,使肺臟深部的痰液咳出。鼓勵患者經常變換,為患者拍背,使用祛痰劑、霧化排痰等措施,使痰液排出,不可濫用鎮(zhèn)咳藥。

④肺功能鍛煉。肺心病患者要做一些適當的活動,可以提高機體的生理功能,增強體質,減少感染的次數??s唇式呼吸:長期實施此法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呼吸功能,減低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量,具體做法:吸氣時氣體從鼻孔進入,呼氣時縮攏口唇呈吹哨樣,讓氣體均勻地自雙唇之間逸出。吸氣和呼氣的時間為1:2,指導患者每天練習2次~3次,10min/次。腹式呼吸:可增加膈肌活動,增進肺泡通氣量。具體方法:站立位,一手置于胸前,一手置于腹部,吸氣時,胸部不動,腹部前捉;呼氣時,腹部凹陷,吸與呼的次數比例為12或13。

⑤重視戒煙。大家知道吸煙對人體有害,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fā)生80%與吸煙有關。煙霧中的有害物質能夠損害氣管和肺泡的上皮細胞,而且這種損害長期反復的發(fā)生,便形成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導致肺的功能受損。吸煙還會使病人肺部的防御能力下降,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就會造成感染??梢姡錈煂Ψ涡牟〉牟∪藖碚f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但會減少病情的發(fā)作還能減輕病情的發(fā)展,應提醒患者一定戒煙。

⑥防止抑郁癥發(fā)生。肺心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特別是到了晚期,由于病人的生活質量很差,病人很容易出現抑郁癥,而抑郁癥的發(fā)生又會加重病情。一旦病情加重,病人常拌有肺性腦病、感染性休克、應激性潰瘍、全身彌漫性血管出血、全身電解質紊亂、心律失常、腎功能衰竭等七大并發(fā)癥。因此,醫(yī)護人員和家庭成員對肺心病患者要多一些體貼和關愛,給他們多講些開心的事情,加強與他們的溝通與交流,防止抑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篇6

類似節(jié)目中的女兒這種“一整再整”的例子并不少見,美國一46歲媽媽整形36次、臺灣39歲女主持整形60次……她們?yōu)槭裁礋嶂杂诓煌5卦谏眢w上“動刀子”呢?這些整形上癮的愛美者通常又有哪些心理問題呢?

心理問題一 理想自我過高

有些人對自我評價非常在意,比如對自己的外貌要求過高的人,會覺得容貌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她們在潛意識里,常會堅持不懈地追求一種完美,因此會試圖通過整容來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專家建議:降低理想自我

要降低理想自我,使其盡量與現實自我一致,這樣可以減少自卑感,降低整容沖動。實際上,大多數女性去整容,與其實際相貌的美丑并沒有必然的關系,主要因為她們對自己的外貌的要求與期望很高。如果一名女性能夠增強內心的自我,就會很獨立,依賴性與不安全感會較低,這樣的人去整容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心理問題二 愿望沒有得到滿足

有時候愿望沒有得到滿足,也會讓一些人感到自卑與受傷,如果一個人沒有愿望、或者愿望得到滿足后,也就不再自卑了。因此,沒有被滿足的愿望會無意識地、不斷地去尋求滿足感,以緩解內心的焦慮。所以,如果當一個人的愿望是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她就會去整容,以達到這個愿望,這時整容成為緩解焦慮和自卑感的一個手段。

專家建議:通過其他方式補償

面對自卑主要有兩個方式,接受或回避,一個人接受、接納了對自身的不滿意,才可能得到成長;如果一個人對什么都滿意,也就失去了前行的動力,而希望通過整容的方式獲得補償,其實是回避了問題。專家認為,“補償”是克服自卑的一個重要方法,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相貌不滿意,是可以通過其他方面得到補償的,比如事業(yè)的成功,這時,對容貌的自卑就演變成追求事業(yè)成功的重要動力。

心理問題三 整容成癮欲罷不能

一個人的行為有無成癮,要看其后果如何,通常當愿望被滿足時,之前積累的緊張等心理能量就會得到釋放,從而產生愉悅感、滿足感,如果一個人整容后產生的愉、滿意感,大于手術帶來的痛苦感,以及對整容失敗的恐懼時,這種滿足感反過來又強化了整容的行為,于是一整再整。

專家建議:增強“失敗恐懼感”

因為成癮來自整容后的愉大于對手術的恐懼與痛苦感,所以建議,要讓整容上癮者反復了解整容手術失敗的后果,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嚴重的并發(fā)癥。同時反復了解整容后當時的效果與長期的效果不一樣,當時效果會很好,但十幾二十年過去后,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不像人臉”。了解到這些后,就可能對整容手術產生恐懼感,當整容時手術的痛苦及對手術失敗的恐懼大于整容后的滿意感時,就會覺得整容是一件恐懼的事情,整容行為即會消減。

心理問題四 心理疾病反復折騰

導致反復整容的常見心理疾病有兩大類。一是“身體變形障礙”,這一類人的外表、相貌并不存在任何缺陷,但主觀上常覺得自己的每個部位都很丑陋、甚至變形,因而痛苦與焦慮,他們往往不會去找精神科醫(yī)生,而是去找整容醫(yī)生,要求糾正自己的“容貌缺陷”。趙女士和這位模特就是屬于此類。

另一類是神經癥性厭食癥中的“美麗懷疑癥狀”,精神醫(yī)學上稱之為“體象障礙”,這類患者明明已經很瘦了,卻偏執(zhí)地認為自己很胖,固執(zhí)地要求通過腹部吸脂術等整容手術保持身材和減輕體重。

專家建議:積極接受心理治療

篇7

正因為發(fā)自內心的排斥,當疾病來襲,就可能轉化為自負、憂懼、輕視等負面心態(tài),成為許多人跨不過的坎兒。

自負

《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為人所熟知。扁鵲前后4次見蔡桓公為他治病,蔡桓公的病本來很輕,最初“在腠理” (皮膚表面的紋理),用“湯慰” (用布包熱藥敷患處)就可以治療,然而蔡桓公堅持說“寡人無疾”,隨后病很快發(fā)展到“在肌膚”、“在腸胃”乃至“在骨髓”,最后連扁鵲這樣的絕世神醫(yī)都束手無策,望而逃走。

通過蔡桓公的話來分析其心理狀況,會發(fā)現很有意思。一句“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以及一句“寡人無疾”,點出了他忌病諱醫(yī)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負或者說好面子?!搬t(yī)之好治不病”,并不是如通常人們理解的那樣,蔡桓公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生了病(沒有病而多次請扁鵲來看,明顯不合常理);“寡人無疾”的含義其實是“寡人當無疾”:我蔡桓公這么身份貴重、身體健碩的人,怎么可能生病呢?潛臺詞是,即使有,你扁鵲也應該說沒有啊。

上面的故事看起來更像是個寓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從不缺乏蔡桓公這樣的人。自以為身體好,資本足,大病小病慢性病,諸邪辟易,結果卻往往使健康惡化。

小孫是某高校小有名氣的運動明星,國家一級運動員。在體檢時醫(yī)生告誡說有輕微的跟腱炎癥狀,如不注意停戰(zhàn)修養(yǎng),將可能影響到整個運動生涯。小孫以自己身體一向很棒,腳部沒有任何不適為由,并不以為然。結果在一次城際運動會上跟腱嚴重拉傷,遺憾地告別了心愛的跑道。

得知領導準備在自己和某同事之中提拔一人擔任某職位后,在某金融公司上班的小王更是卯足了勁地工作。由于連續(xù)過于勞累,在寄來的體檢通知書中,多項健康指標已顯示預警,醫(yī)生建議他復查并調整休息。小王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揮霍的本錢,直接把通知書撇在了一邊。在宣布結果的會議上,小王由于精神過度緊張而當場暈倒,與職位失之交臂。

憂懼

“沒什么不能沒錢,有什么不能有病?!碑斍?,過高的醫(yī)療費用讓許多人望而生畏,直言生不起病?;疾『筮^度憂懼,不能以主動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不但無助于治療,且常常加重了病情。另有部分人也許并不缺錢,卻莫名其妙地怕,或者說為了怕而怕,結果嚇到了自己,沒有病也變成了病。

這以年輕人和老年人較為常見,往往對疾病十分敏感,尤其害怕患上難纏的慢性病,以及談虎色變的癌癥、心臟病之類的大病。一聽到“病”字,甚至聽到與疾病稍稍沾邊的逆耳之詞就坐不住了。于是便寢食不安,胡思亂想,產生幻覺,甚至還為自己勾畫出一幅幅可怕的后果圖。一旦陷進這些自我猜測中,就會夸大病痛,任何醫(yī)囑和勸告都聽不進去。

在某金融機構工作的小李,只因母親是得胃癌去世的,他就買來好幾本有關胃病的書讀。這樣一來,嘴里吐幾口酸水也懷疑是胃癌的前兆,胃部稍有不適就斷定是胃癌發(fā)作,單位醫(yī)生給他開了幾片胃舒平,他說人家是“拿職工生命開玩笑”。既擔心失業(yè),又為可能的高額醫(yī)療費用發(fā)愁,整天悶悶不樂,憂慮不斷。后來到大醫(yī)院做檢查,胃病沒檢查出來,卻被告知可能患有中度的抑郁癥。

張大媽偶感不適,去醫(yī)院查出在脖子的左側有一腫塊,彩超顯示是一液性占住,具體是什么暫無定論。可就這樣,張大媽已經明顯地顯出緊張與不安,飯都吃不下,水也喝不下,居然發(fā)起低燒打了點滴,不到一個星期,張大媽明顯蒼老了。

輕視

這類人與上面的自負類型較為相似,不同的是,他們能坦然接受患病的現實,卻不認為自己的病有多么嚴重。或借口工作繁忙,拖過這段時間再說;或因為手頭拮據,等攢夠了錢再說;或認為患的是小病,不治慢慢會好。這種錯誤認識,致使常常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小病轉化為大病,大病病情加重。

初中起小齊就經常鼻子流血,他自己歸因于青春期火旺。一直到了大學畢業(yè),還依然經常鼻出血,且鼻涕帶血。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患病了,但沒往太多的地方去想,剛畢業(yè)又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去看醫(yī)生。直到體檢時發(fā)現喉部明顯異狀,進一步復查確診為鼻咽癌中期。這對小齊無疑是個晴天霹靂。好在治療及時得力,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不過也幾乎花光了上班幾年來的儲蓄,對工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醫(yī)生指出,許多慢性病在早期都會有預警信號,如果一種“小毛病”長期頻繁出現,如局部出血、牙疼、盜汗、干咳、腹脹、耳鳴等,均應及早引起重視。

過敏

總有一些病讓我們有難言之隱,于是不少人對疾病諱之莫深,談之色變,以致耽誤了治療,留下終身遺憾。

武先生聽說自己患的是慢性前列腺炎,忽然感覺沒臉見人了,比得7癌癥還厲害。總擔心別人得知自己的病情,感覺周圍人的目光都有些異樣。從此以后,很少主動往人堆里面湊,聽到“病”這個字眼就陷入緊張、焦慮和憂郁狀態(tài),嚴重地影響身心健康,也給家庭生活及工作帶來陰影。實際上,專家指出,前列腺炎只是一個普通的疾病,積極治療并不很難,不是什么太過難為情的病。

幻醉

電影《2012》不少人都看過,片尾主角坦然走向災難的場景是不是很帥?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有年輕人在意外得知患病之后竟然想到了這個場景,并想像自己就是電影中的主角。因為年輕,有幻想,有自負,有恐懼,有不甘,但卻不能坦然面對,積極治療。拿自己的健康去做幻想和自我麻醉,這種心態(tài)顯然是不成熟的。請謹記,健康關乎自己的一生,沒有東西比它更重要。

篇8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統(tǒng)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fā)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稱。

發(fā)生在心臟動脈血管的病謂心血管病,主要有:心肌梗塞、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發(fā)生在腦動脈血管的病變稱為腦血管病,主要有腦溢血、腦血栓、腦栓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已成為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1)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

(2)是死亡率、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

(3)是致殘率高的疾病

(4)是復發(fā)率高的疾病

(5)是醫(yī)藥費最昂貴的疾病

(6)是心理負擔最重的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的初期有哪些癥狀(征兆)?

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在于其在發(fā)作前期,極少有征兆,而一旦發(fā)生,后果不僅是殘廢!而有些癥狀,由于表現輕微,又極少能夠得到人們的重視。

人體和動脈血管堵塞達到70%以前,由于血液仍能流動,這時人體無任何或很少有感覺。當堵塞超過70%時,此時血液已不能正常流動,這時人體才有程度各異的不同的癥狀。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原因

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具體的原因有吸煙、肥胖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粥樣硬化、遺傳因素等等,其中高血脂、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其共同的病理基礎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先是動脈內膜損傷,泡沫細胞堆積形成脂紋,繼發(fā)纖維化,形成粥樣斑塊,導致內膜出血、血栓形成、鈣化,久而久之可導致動脈變硬,管腔狹窄,彈性下降,由此可導致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發(fā)生病是一個長期的累積過程。

高血脂、高血粘、血管硬化及老化等方面的因素均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而它們之間又不是獨立的,往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一)高血脂

醫(yī)學上將人體內血液內含有的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統(tǒng)稱為“血脂”。血脂異常是指血液中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過高或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過低。

血脂有一個醫(yī)學指標規(guī)定其合適量。一旦超標,醫(yī)學上稱為“高血脂癥”或“重度脂血癥”。

成人血脂檢驗標準如下:

1、甘油三酯≤1.70毫摩/升(150毫克/分升)為合適水平; 如果 >1.70毫摩/升(150毫克/分升)為升高。

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12毫摩/升(120毫克/分升)為合適水平。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4毫摩/升(40毫克/分升)為合適水平。

(二)高血粘

高血粘,顧名思義就是血液粘稠度較高。高血粘度是引發(fā)血脂升高和血管狹窄的元兇。有許多中老年人雖不吃肉,但卻是高血脂。原因很簡單,是由于血黏度高引發(fā)的內源性高血脂,大量的脂質加快沉積在血管壁上,使寬管變得狹窄,造成心肌供血嚴重不足,出現心絞痛,冠心病和心梗。

(三)血管硬化及老化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動脈血管會隨之硬化和老化。體內多余血脂會黏附在動脈血管壁上,久而久之,會導致血管堵塞和硬化,從而引起血管破裂,導致心腦血管發(fā)生病變,從而引起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高血脂、高血粘則是加快動脈血管硬化和老化的罪魁元兇。

篇9

冠心病患者應給予低脂、低鹽飲食。首先要降低血脂,尤其是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其有效措施除降脂藥物的應用外,要科學合理的控制飲食結構。引起冠心病主要是動物脂肪或飽和脂肪,每日應減少脂肪的攝入量,使脂肪來源的熱能占飲食總熱能的30%,動物脂肪不超過9%,飽和脂肪能使膽固醇升高,飲食中應避免或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如肉類、奶制品、動物內臟等。植物油為不飽和脂肪,多鍵不飽和脂肪能降低膽固醇,如來自植物種子的亞麻油酸或魚類中所含的長鍵多鏈。食物中所含的膽固醇量各有不同。因此,對患者要進行科學飲食營養(yǎng)方面知識的宣傳。可適量吃鯉、鯽魚、瘦豬肉、雞、鴨肉、海蜇和蛋白等,忌食動物腦組織、蛋黃、鰻魚、動物內臟、烏賊魚、青魚、豬腳等等。

在合理安排飲食時,既要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又不能過多地食用不飽和脂肪。因為過多的不飽和脂肪可在體內自身氧化所產生的聚合體對細胞有破壞作用,對心肌影響更大并可引起機體早衰趨向。因此,不飽和脂肪飲食宜控制在占總熱量的10%左右。一般來說,動物脂肪多屬于飽和脂肪,植物脂肪多屬于不飽和脂肪,但并不是所有動物脂肪都能使血脂增高,如多數魚類脂肪具有降低脂蛋白作用,而植物油中如椰子油、棕櫚油則具有升脂作用,花生油含有促進動脈硬化的因素。此外,每日中1次飽餐者,高膽固醇癥及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較少量多次進餐者為高,所以,我們應每餐平均分配總熱量。

人體內膽固醇過多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以糧食蔬菜等素食的人就很少攝入膽固醇。吃奶制品、蛋類、肉類等食品多者就攝入較多的膽固醇,進食外源性膽固醇多少是一個外因條件。另外招致血膽固醇增多與動脈粥樣硬化也由于機體內在因素,內源性膽固醇主要在肝臟合成,人體每天約能制造約4g膽固醇。在體內合成膽固醇的原料,可以全部是醋酸,進食大量飽和脂肪酸及患有某些肝腎代謝內分泌疾病時,血清膽固醇均可增高,此外血清膽固醇的含量還受某些因素影響,如精神刺激、情緒波動、緊張、環(huán)境改變、氣溫突變等。所以除給予低脂膳食,低膽固醇膳食以外,要祛除各種以上對疾病發(fā)作的不利因素,注重心理護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適當參加一定的體育活動,能夠改善心功能,促進冠狀動脈的側支循環(huán)建立,防止過度肥胖。同時減少不良刺激,戒煙酒,避免勞累、憂慮、寒冷著涼等等,使病人情緒穩(wěn)定,樂觀向上,營造戰(zhàn)勝疾病,減少疾病發(fā)作的有利內在因素。

篇10

安心茶 丹參5克,山楂5克,桂圓5克,當歸5克,夜交藤5克,柏子仁5克,延胡索5克。將上藥切碎,開水浸泡20分鐘代茶飲用,次數不拘。此方有安神鎮(zhèn)靜、活血止痛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心血虛、心血瘀阻之心悸怔忡、頭昏目眩、失眠健忘、記憶力下降、胸部刺痛、舌質紫暗、脈象沉澀等癥。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等病人宜長期飲用,有治療或輔助治療作用。

冠心三和泥 玉米500克,黃豆250克,芝麻200克,白糖100克。將玉米、黃豆、芝麻分別炒香(熟),研成細末,混入白糖拌勻,用沸水沖服,每次50~80克,每日1~2次。此方有養(yǎng)心神、降血脂、補肝腎、健脾胃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神經官能癥以及脾胃不和、肝腎不足之食欲減弱、腰膝酸軟、短氣乏力、倦怠疲勞、夜臥不安、心慌煩悶等癥。

護心三仁粥 桃仁、棗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桃仁、棗仁、柏子仁打碎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3次,過濾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加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此方有養(yǎng)心安神、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于瘀血內阻之胸部憋悶,時或絞痛、心失所養(yǎng)之心悸氣短、失眠多夢、陰津虧損之大便干燥、舌質紅或瘀點、瘀斑等癥。

蓮心神飲 蓮心3克,茯神5克,桂枝3克,白術5克,生甘草3克。將上藥切碎開水浸泡代茶飲用,每劑泡20分鐘后飲用,次數不拘。此方有清心安神、降壓利水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心胸煩悶、氣短乏力、胸脘痞滿、呼吸困難、形寒腹冷、小便短少,甚至上肢浮腫、渴不欲飲、惡心嘔吐、食欲不佳等癥。中老年人可作為養(yǎng)生保健茶長期飲用。

洋參五味茶 西洋參3克,五味子5克,丹參5克,田七2克,郁金5克。將上藥搗爛切細,用開水沖泡2分鐘后即可代茶飲服,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劑。此方有定心神、止心痛、益氣除煩之功效,適用于氣血兩虛之心煩失眠、健忘多夢、夜間盜汗、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胸悶痛、心律不齊等癥。

參苓雞蛋羹 人參10克,茯苓30克,生姜3片,酸棗仁10克,雞蛋2只,先將人參、生姜切成薄片、茯苓研粉,鍋內放清水加人參、生姜、酸棗仁水煎20分鐘后,濾去藥渣留汁,加入茯苓和水適量攪勻,再將雞蛋打入,稍煮一會兒即可食用。此羹具有安心神、益氣血、補虛弱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心血不足、氣血虛弱、四肢酸軟、神經衰弱、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以及缺血性心臟病、更年期綜合癥等癥。

阿膠遠志膏 阿膠50克,酸棗仁100克,遠志50克,茯神30克,蜂蜜適量,將上藥(阿膠除外)切細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30分鐘后用武火煎煮3次,將3次煎出的藥汁合并再濃縮,然后把阿膠和蜂蜜兌入,熬成流浸膏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5~30毫升。此方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腦、養(yǎng)心補血之功效,主治陰血虧虛、肝脾不和、虛煩少眠、心悸怔忡、多汗盜汗、腰肢倦怠、少氣懶言、食欲減弱、月經量多等癥。常用于神經衰弱、心律失常、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缺血性心臟病及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癥。

順心飲 熟地黃5克,山茱萸5克,丹參5克,人參3克,郁金5克。將上藥切細泡開水代茶飲用,每劑泡15~20分鐘后即可飲用,次數不拘。此方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腎之功效,適用于心腎陰虛之心悸不眠、心煩盜汗、胸悶刺痛、氣短乏力、腰膝酸軟、頭昏耳鳴等癥。

香蕈玉米粥 香蕈30克,玉米粉50克,粳米90克,白冰糖適量。先將香蕈洗凈切細,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再放玉米粉、香蕈和白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每日2次早晚服。此方有養(yǎng)心神、益氣血、降脂、抗癌之功效,適用于治療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糖尿病、腫瘤、神經官能癥及更年期綜合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