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戰(zhàn)爭結局范文
時間:2023-03-29 17:1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兄弟戰(zhàn)爭結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聽說最近馮小剛又隆重推出了一部顛峰之作《集結號》,戰(zhàn)爭題材。晚上就和弟弟還有橋走進了電影院,一來想了解戰(zhàn)爭題材的電影在馮小剛手里會是個什么樣子,二來也是想給橋一次受教育的機會,看戰(zhàn)爭電影是可以培養(yǎng)男孩兒陽剛之氣的。
那戰(zhàn)爭場面真是慘烈,血肉模糊,我擰著心,皺著眉看完全劇。戰(zhàn)場上的生命就似一顆灰塵,一吹就沒,一聲集結號就是48條強悍的生命,一塊手表也是一條生命,人真是太微不足道了,而意志力卻太強大了,生命可以倒下,而意志永遠聳立。集結號也代表著一個男人的承諾,撼天動地。
馮小剛不忘在戰(zhàn)爭中添入人性,他可能明白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人們不在乎純粹的戰(zhàn)爭,而更關注的是人性,英雄可以倒下,而人們關乎正義之行為的觀點是不能含糊其詞的,為了兄弟們的榮譽,我的心跟著男主人公在人道和不人道之間憤怒與抗爭,突然明白人內心的平靜也是要建立在一個完美的結局上,我們看重正義比生命更甚。結局總算是完美,人性和正義均得到了彰顯,如不這樣,這世界就太慘無人道了,全中國人民都會寒心的,馮小剛總算沒讓全國人民寒心。
篇2
這對兄弟是天神界家喻戶曉的戰(zhàn)神。繼承王位后一心想做好君主,可不知怎么的,哥哥天狗突然想攻下整個月亮,稱霸全球(全月球),弟弟龍狗也很贊同。
戰(zhàn)爭開始了,龍狗帶著軍隊負責攻打,天狗則在宮內為弟弟出謀劃策。月亮上黑云密布,烏煙籠罩,失去了曾經優(yōu)雅的光芒和恬淡的氣息。
就這樣,曾被譽為“團圓之鄉(xiāng)”的月亮,現在卻是尸橫遍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天主發(fā)怒了,眾神們也都看不下去了,聯合起來將龍狗天狗兄弟倆制服,并把他們貶入人間,還給他們定了“嗜殺成性”和“任意妄為”的罪名。
“從今往后,月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黑煙滾滾、毒氣繚繞,除了月宮——我和龍狗一起長大的地方!”天狗在下凡前對月亮下了詛咒。
龍狗下凡后成了獒,選擇依附于人類生活。人類供給他食物和棲身之所,作為交換,他為人類看護牛羊和財產。
天狗下凡成了狼,選擇自由自在的生活。浪跡荒野,獵食為生,人類的牛羊正是狼的美味,人類便養(yǎng)獒殺狼。于是這對天上的兄弟,在凡間卻因為人類成了宿敵。
篇3
董卓過于張揚、曹操含蓄;董卓想當皇帝、曹操一心取天下,一路貨色、結局卻截然不同。最愛劉備總是哭哭滴滴、他的哭感動了趙云之勇、拴住了關羽張飛之心、擒住了孔明的思想、還三分天下;劉備的哭哭滴滴還打動了羅貫中的文筆、感動了讀者和觀眾的心扉;劉備的哭哭滴滴、遮掩住了他劉備的本來面目、儼然化身為堂而皇之的正人君子??墒?、歷史不相信眼淚、桀驁不馴的歷史之馬只有大勇敢加大睿智的人才能征服。
顏良正要告訴關羽 、你的哥哥劉備在我主這里,關羽卻趁顏良不備一刀殺之,一代名將顏良就這樣成就了關羽的聲名,真是有點滑稽。關羽身陷曹營,曹營的不少猛將看不慣關羽的心高氣傲、就像當年劉邦那一班兄弟看不慣韓信一樣,關羽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不敢與曹操為伍、只能千里走單騎找尋劉備,因為劉備是他的拜把哥、因為劉備此時 落魄、大有他關羽的用武之地,這就成就了關羽忠義的好名聲。由此可見、關羽打斗善于趁其不備 避實擊虛;善于踩著別人的名氣提高自己的聲名;關羽精通人情世故、能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善于以自己的狂傲來增強自己在劉備心中的信任度。最后也由于狂傲丟了地盤丟了性命。
最有意思的是司馬懿,他就一個‘守’字、最后打敗了天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孔明。由此可見、孔明雖智、但有些言過其實。孔明用什么‘木?!R、搬用什么天時地利、都奈何不了司馬懿、最后只能把失敗的責任推給馬謖、只能把失敗歸結為天數。孔明在諸侯崛起的大氣候下、獨投劉備,從未帶過兵打過仗的孔明、一出手就順手、不是他孔明天下無敵、而是此時沒遇著司馬懿;他遇著的是平庸的曹仁夏侯惇,他遇著的是年輕的一心一意對付曹操的周瑜,他遇著的是此時驕傲得意以致麻痹大意的曹操.....這些有意無意布置的巧合、把孔明涂抹成了智慧的化身。可事實就是事實、無論什么化身、孔明投錯了意氣用事的主子、直接注定孔明只是曇花一現的結局。再看司馬懿、他在多疑睿智的曹操手底下、司馬懿不驕不傲不做作、他能低三下四,他就一個守、就一個綿里藏針、就一個扮豬吃虎??删褪沁@么簡單明了的方法、對外避開了孔明的咄咄逼人、最后拖死孔明;對內、避開了曹操一族的鋒芒、審時度勢、最后一統(tǒng)天下、改朝換代。由此可見、孔明的才華表現于外、善于抓住人的心理、是一個天才的人生藝術表演家;司馬懿才藏于內、強調實質、注重實效、不圖表面的光華、能恰到好處的一劍定乾坤,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政治都比孔明高明多了、司馬懿的深謀遠慮可與勾踐比美了。
孫權割據江東,江東地肥物美只能自保、雖然江東多才俊、比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但都改變不了最后被吞并的現實。孫子兵法有云:地域決定了軍隊數量、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戰(zhàn)爭的形勢決定了軍隊的能量和素質,這些因素決定了最后的走向、這些因素熔煉出英雄熔煉出杰出人物。
篇4
編?。豪睢せ魻?理查德·柯蒂斯 邁克·莫波格
主演:杰瑞米·艾文 彼得·穆蘭 艾米麗·沃森
影片類型:戰(zhàn)爭/劇情/歷史
國家/地區(qū):美國
《戰(zhàn)馬》改編自英國作家邁克·莫波格1982年發(fā)表的兒童文學作品,曾獲得當年惠特布萊德獎亞軍,此后多次改編為舞臺劇和廣播劇,在英國可謂風靡一時。影片以“一戰(zhàn)”為題材,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之間關于勇氣、忠誠、和平與愛的非凡故事。這是斯皮爾伯格第一部采用數碼剪輯技術剪輯出來的電影,也是他第一次拍攝與一戰(zhàn)相關的影片。本片被《紐約時報》評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之一。
Albert是看著Joey出生的。在英國德文郡牧場的外面,隔著圍欄,他看著Joey渾身濕漉漉地倒在草地上,過了不一會兒,便趔趔趄趄地站起身來,跑到母親的身邊。Albert眼中滿是欣喜和向往,他多希望,他可以擁有一匹自己的馬啊!那一年,Albert16歲。
當Albert看到他的爸爸Ted花了30基尼的高價把Joey從拍賣場買回家的時候,Albert欣喜若狂,他沒有考慮過它還那么年輕,他們需要的是一匹能犁地的馬,而30基尼的價格,他們根本無力支付。他只是在母親氣憤地讓父親馬上把馬退回去的時候向母親承諾,他一定會把它訓練好,請求母親留下它。
Joey這個名字就是這個時候給它取的。Albert每天訓練它,只要聽到自己的哨聲,無論在哪里,Joey一定會找到他??吹饺绱寺斆骱陀徐`氣的Joey,父母也都接受了它,可是,30基尼的高價還沒有還清,債主找上門來。父母拿出所有的積蓄,也只有15基尼,如果不能讓Joey犁地,到時候,他們就會失去它了,連同他們家的整個農場。
當所有人都不相信這樣一匹小馬能耕地的時候,只有Albert沒有放棄,他們在大雨里一起努力,終于把那一塊連成年壯馬都犁不動的地翻成了一片柔軟的耕地,Joey好像知道,如果它做不好,它可能就要和Albert分開了。
但是厄運還是降臨了,一場大雨毀了父親辛勤種植的菜園,沒有收成,他們就無法償還債務。父親無奈之下,又以30基尼的價格將Joey轉賣給了即將走上戰(zhàn)場的軍官。為了能和Joey在一起,Albert想要參軍,可是他才16歲,遭到了軍方的拒絕。還好Joey遇到了一個好買主。他承諾Albert一定向對待親人一樣對待Joey,他一定會把Joey帶回來,只要他能活著回來……這位長官對Joey可謂關懷備至,閑暇時候,他會給Joey畫素描,希望有機會把素描畫作寄給Albert??上В谝淮瓮灰u戰(zhàn)斗中,他們遭到了德軍的伏擊,這位長官不幸死在了戰(zhàn)場上。Joey幸免于難,和同樣失去了主人的黑色戰(zhàn)馬Topthorn變得惺惺相惜。
被德軍帶走的Joey和Topthorn被套上韁繩運送傷員和物資,它們被德軍的一對看馬的兄弟照顧得很好。這對兄弟中的弟弟剛剛14歲,由于前線士兵緊缺,弟弟也不得不去沖鋒陷陣。哥哥騎著Joey帶著Topthorn在隊伍中救走了弟弟,兄弟倆和兩匹戰(zhàn)馬逃到了一座小農場里,躲在了一座巨大的風車當中??墒潜瘧K的是,當晚,這對兄弟就被德軍抓到,作為逃兵處決掉了。
Joey和Topthorn又沒有了主人,一個英國小女孩Emilie把它們帶回了家。Emilie的父母也死于戰(zhàn)爭,與爺爺相依為命。Emilie非常喜歡Joey,一直向往騎上它,像自己的母親一樣勇敢??墒菬o情的戰(zhàn)爭會掠奪每個人的一切,不會因為你失去了母親就憐憫你,Joey和Topthorn被德軍搶走,帶回了軍中。
回到軍隊的兩匹戰(zhàn)馬已經不再是戰(zhàn)馬,而被用來拉重型武器,當時Topthorn的腿已經受傷,Joey自告奮勇幫同伴去拉武器,兩匹馬之間的友情讓人為之動容。所幸在它已經要堅持不住的時候這場苦力結束了,但是在行進的途中Topthorn還是倒下了。失去了同伴的Joey終于絕望得失去了理性,它發(fā)了瘋一樣地奔跑,穿過槍林彈雨,穿過硝煙,穿過戰(zhàn)壕,穿過荊棘小河,即使撞上帶刺的鐵絲也不停下來。它應該非常悲傷吧,悲傷到已經忘記了疼痛。一直奔跑到整個身體被鐵絲纏住無法動彈,才慢慢倒在泥土中。銀幕在這時,也慢慢地暗了下去。
銀幕再亮起來的時候,英德兩軍分別在相距不遠的戰(zhàn)壕中休戰(zhàn),躺在交戰(zhàn)線中間在鐵絲中掙扎幾下的正是Joey!那是生命的奇跡!沒有人能在交戰(zhàn)線上活著回來,而一匹戰(zhàn)馬就在那里,它活了下來。戰(zhàn)爭背景的電影永遠讓人壓抑,它們總是提醒你戰(zhàn)爭有多殘酷,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受傷多少人失去家園??墒窃谀莻€雙方氣氛緊張的交戰(zhàn)線上,英國士兵和德國士兵因為一匹馬而走到了一起。德國人拿來鉗子,他們一邊聊天一邊剪開Joey身上的鐵絲。為了決定馬屬于誰,德國人建議兩個人打一架。英國人說我可不想馬上發(fā)動一次戰(zhàn)爭。最后他們決定拋硬幣,離開前他們握手。德國人把鉗子送給英國人并說:紀念你在這里遇到的德國帥哥。
戰(zhàn)場上士兵為了國家而戰(zhàn),但到頭來誰愿意這樣呢?人和人的溫情永遠都超過了所謂的勝利與失敗。
Joey是英國士兵用命換回來的,可是Joey腿上的傷十分嚴重,而在物資緊缺的時候,他們不會把藥物浪費在一個動物的身上,正在他們?yōu)榱俗孞oey減輕痛苦而要一槍打死它的時候,那熟悉的口哨聲響了起來。原來Albert已經年滿18歲,他也參加了這場戰(zhàn)爭,雖然在戰(zhàn)爭中弄傷了眼睛無法看到,但是當他聽戰(zhàn)友們說有人救了一只奇跡般的戰(zhàn)馬時,他堅信,那就是Joey!他就是為了和Joey重逢才來到這里的,他相信,那一定是它。
眾人被Joey和Albert之間的情誼感動,他們用盡全力治好了Joey,也就在這時,戰(zhàn)爭宣布結束了??墒擒娭幸?guī)定,只有將軍的戰(zhàn)馬才能讓主人帶回家,其他的馬都要進行拍賣,軍營里的士兵們拿出自己所有的錢交給Albert,讓他買回要被拍賣的Joey。時光像倒流一樣,當年也是因為一場拍賣而讓Joey來到了Albert身邊。
但是Emilie的爺爺把它買走了。這個時候Joey掙脫了他手上牽的繩子跑向Albert,就像它小時候被拍賣時、它在軍營時、它的長官戰(zhàn)死時、它被俘時一樣……它掙脫了韁繩,回到它的主人身邊。
篇5
關鍵詞之一: “兄弟”。從《兄弟之生死同盟》開始,將這種已經被現在太過繁華的世俗物欲生活遺忘的關系推給我們,只有面對生死的時候,才會看到親情的寶貴。身處黑社會“社團”的父親由于種種原因,不得不將弟弟送到遠離自己的國外,直到發(fā)生了很多事情以后,父親去世,弟弟回國,而單純得如一張白紙的弟弟在復雜的現實面前總帶有一些笨拙的理想主義,哥哥成熟老練,弟弟闖禍,哥哥救弟弟,于是在磕磕碰碰中生死相依。故事的結局總是好的,給這個讓人激動又讓人感到溫情的電影安上一個漂亮的尾巴,給觀眾一點空間贊美回味這樣的溫情。
年底的“兄弟”情感似乎就更儒家一些,兄弟之間沒有什么血緣關系,就是患難中的“義”的化身。這樣的兄弟關系建立在彼此完全信任的基礎上,將生命相托?!锻睹麪睢分行值芙Y拜于患難中,“外人亂我兄弟者,必殺之;兄弟殺我兄弟者,必殺之”,結拜時的這句話成了姜午陽生活的信念,所以才會在二哥被大哥設計殺害之后把大哥殺害。三個人三種不同的性格完成了個人對于“兄弟”的不同的詮釋。《集結號》講的是戰(zhàn)爭中建立起來的兄弟情感,深厚而且打動人心。這樣情況下的兄弟情感由于直接和生死相關所以更能觸動觀眾心理最柔軟的部分。生和死都變得不那么重要,戰(zhàn)爭和權勢的爭斗中,很難說清楚誰會是最后的贏家,或許一生為其所累,卻會因為一個小的失誤而消失殆盡,太過急功近利的人,總是最終同樣會因看似已然得到的功名所牽絆,到頭來,還是失去所有。只有兄弟的情誼是永恒的,可以穿過悠悠的歷史長河。
關鍵詞之二:小人物。似乎每年都有一些很好看的反映小人物生活的影視劇作品,比如主人公名字的知名度遠遠超過電視劇名字的《士兵突擊》。反映在電影中首先是《光榮的憤怒》。電影中一個名叫光榮的人只是一個有些怯懦的村支書,憤慨以村長為代表的四兄弟的霸道強勢,決定反抗。于是召集了幾個自己信得過的人,在暗中做行動的準備。他的本性軟弱,在村長面前仍然是唯唯諾諾,不管村長說什么,他永遠都是說“是是是”,看似是一種妥協(xié),事實上是一種表面上的敷衍。村民開始懼怕“四兄弟”的勢力,被欺壓慣了的普通老百姓不相信他們可以真正地扳倒這樣強大的勢力,于是他們想讓光榮給“上頭”打個電話,光榮被逼無奈只好把電話打到了回到娘家的妻子那里,假意說抓“四兄弟”是“上頭”的意思。于是帶著緊張和惶恐,開始行動。所幸在公安局的介入下,最后取得了成功。這樣的小人物的生活讓我們覺得新鮮而且有趣,我們會隨著劇情一起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大多數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還是小人物,這或許也是為什么小人物的電影那么受歡迎,因為那種與生俱來的親和力是別的電影永遠都不會有的。那些土得掉渣的語言和行為永遠不會讓人覺得厭煩,當然前提是,你已然懂得,這樣的影像是多么的親切和真實。曾經宣傳得沸沸揚揚的電影《江北好人》同樣也是反映小人物的生活,的哥雨夜搭救著急去城里給孩子看病的農婦,送到醫(yī)院不留姓名就走了。而農婦突然發(fā)現來時帶的錢丟了,于是圍繞著丟失的錢展開了故事。故事講述得中規(guī)中矩,情節(jié)也沒有太多的意外。執(zhí)拗的村婦和性格倔強的的哥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
另一部嚴格來說不是小人物的生活,只是反映了處于青春期的少年的故事――《十三棵泡桐》帶著掙扎和疼痛感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雖是三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卻演繹得真實感人,每個人都有過那樣的年紀,這樣的那樣的誘惑和沖動曾經怎么樣纏繞著年輕的心,有人接受,有人抗拒,有人沒有來由地不得不帶著遺憾走完余生。那個青春花季喜歡刀子的女孩,那個強悍陰沉的陶陶,還有一個似乎被家庭拋棄天不怕地不怕的包京生。三個人的故事不似成人的世界那樣復雜,帶著單純的期望和固執(zhí),他們還不是太懂什么是生活,就早早地被生活本身所拋棄了。關心孩子,尤其關心處于躁動期的孩子,看看他們在想什么,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看看他們在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都發(fā)現了什么,別讓這樣的疼痛在已經不可挽回之后變得麻木,或許是這部影片的最終目的。
篇6
《看風》是一幅寫實的油畫,刻畫了兩種愛情觀癡纏的結局;《捕風》是一幅濃墨重彩的抽象畫。情節(jié)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
阿炳和黃依依這兩個人物,以死亡結束命運的安排,未免殘忍,令許多人扼腕嘆息。但柳云龍?zhí)拱椎卣f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阿炳的天賦在于他有一雙靈敏的耳朵,他的耳朵使他成了英雄,也把他打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命運的無奈和變化,是人自身不能掌控的?!?/p>
按劇本原來的安排,安在天娶了已經是植物人的黃依依,但柳云龍說,他不想讓觀眾的想法得逞:“觀眾都希望結局是大團圓,但電視劇越出奇、越出新,觀眾才會看得越過癮。”于是柳云龍劍走偏鋒,寧愿讓安在天把成為植物人的黃依依領回家照顧,也不讓她倆結婚。
柳云龍成功執(zhí)導并主演《暗算》,不僅贏得越來越多的影迷,他塑造的安在天、錢之江,以其堅持信仰、犧牲自我的男子漢氣概,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柳云龍成功地讓傳統(tǒng)的英雄回歸,撼動了多年來影視劇市場的格局。他不是流行偶像或娛樂明星,他是為數不多的堅持理想并真正用心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
聽者,靜水深流;看者,一葉知秋;捕者,坐觀其變?!栋邓恪愤^后,行走在暗算邊緣的柳云龍聽著,看著,并捕捉著一些詭異的密碼。是一種壓力,還是一種魔力,抑或只是被自己暗算了一把?現在的他,松了一口氣,也皺了一下眉,并點起一根煙……
也許,人生不會永遠處在一種上升狀態(tài),但絕不能缺了積極地心態(tài)。面對《暗算》過后,媒體的轟炸,柳云龍依然保持著一個平淡地心:“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演員?!?/p>
是的,生命需要周期。暗算,需要時間。他在命運的大門外,倒掛了一張門牌:暗算中,請勿打擾……
關起門來,他在暗算什么?想做電影導演,拍一部戰(zhàn)爭題材的片子,把愛情、親情、兄弟情融入戰(zhàn)爭背景,讓它們在這個背景中互相交織、互相沖突、互相碰撞。
“我們太缺少主流的東西了,甚至,我們不知道主流電影怎么做。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寫故事、講故事、拍故事的方式,這是我們的電影要走的一條路?,F在,很多電影就像是在講段子,很精彩。但只有一小段,缺乏整體的敘事能力。我們可以在技術上稍微欠缺一點,但如果在敘事能力上變得弱智,影視作品就失去了意義,你可以去拍廣告,段落式的精彩?!?/p>
人生是被動的,但絕不是悲哀的
生活中,他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太張揚的衣服,不穿。太過格的言詞,不說。除去演員這個職業(yè)。就是一個普通人的心態(tài)。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不過,這個普通人,卻有著不普通的生活哲學。他把生活比喻成一杯酒。酒量越大,你的承受能力就越強。酒量越小,就可能被灌暈?;虮娌磺宸较?,或隨波逐流?!耙郧埃业木屏渴前虢?。酒量不足這個分量的人,與我無法對話。同時,我也在努力往一斤的量上發(fā)展。雖然我并不知道,酒量達到一斤時,我的心態(tài)會怎樣。”
“人生是被動的,但絕不悲哀。他不像釋迦牟尼,可以設計自己的出生、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只有佛能做到這一點,而人無法設計這些。人生只有一個行為是主動的,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不能用,那就是自殺。剩下的都是被動的。”
聽起來悲觀一點,但并不意味著悲哀。因為他還有自己的后半截哲學“人生是被動的,但在被動中有主動。主動地去努力,去創(chuàng)造,主動地去選擇一種責任感?!钡拇_,在社會多元狀態(tài)下,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想法,越來越多的選擇,越來越多的荷爾蒙,越來越多的無所謂,怎么都行,誰都有理,可就是少了那么點責任感和信念支撐。是《暗算》暗算了我們,激起心底那最深的感動。讓我們在困惑迷茫的現實中,看到一絲光明,在浮躁繁華的背后,感到一絲清涼。
篇7
歷史的魅力在于,一些事情起初往往誕生于平淡之中,而一旦它們開始展開、自我成長,并最終風干為歷史,結局已然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人們才驚異于它的不尋常。我們趕緊往回翻書,想要尋個仔細,卻只見一些雪泥鴻爪。
在《漢書》中,有些人物便這樣不經意間冒了出來。衛(wèi)老太太就是如此。史書稱她為“衛(wèi)媼”,這其實并不是她的真實姓名,因為“媼”是當時對老婦人的一個通稱,正如漢高祖劉邦的母親可以被稱為“劉媼”一樣,我們甚至可以推測“衛(wèi)”也可能不是她的本姓。她有沒有正式的丈夫,史書中也毫無相關的記載,這個無名氏的女人在史書中一下子冒出來的時候,正在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的家中作奴婢。
衛(wèi)老太太雖然身份卑微,但卻生了一堆了不起的兒女。衛(wèi)老太太共生有三男三女,其中大名鼎鼎的衛(wèi)青,是她和當地一個到平陽公主府中服役名叫鄭季的縣吏私通所生的兒子,小時候衛(wèi)青被父親鄭季領回去后,受到鄭季夫人其他兒子的歧視,把他當奴婢一樣對待,“不以為兄弟”。衛(wèi)青成年后,又回到平陽公主家中當了一名隨從騎士,后來被漢武帝選作侍中,成了武帝身邊的左右侍從,又后來先后七次帶兵出擊匈奴,屢建戰(zhàn)功,賜爵封侯,食邑萬戶,從車騎將軍一路做到了大將軍,威震天下,尊貴無比。
但衛(wèi)老太太并不只有兒子才厲害,她的三個女兒帶來的政治榮譽和影響更令人瞠目,簡直可稱得上是西漢歷史上的姐妹花。
大女兒衛(wèi)君孺,后來成了公孫賀之妻,公孫賀在武帝時先為太仆,為皇帝執(zhí)掌車馬,后被武帝任為丞相。但是誰都知道武帝的丞相不好當,是個經常掉腦袋的高危職業(yè),所以公孫賀曾跪在地上,再三請辭,怎奈武帝不準。武帝征和初年,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擅用軍費,被捕下獄,公孫賀為救其子而抓捕朱安世,朱安世為此誣告公孫賀,最終公孫賀父子均死于獄中。
二女兒叫衛(wèi)少兒。不知是繼承了衛(wèi)老太太的風流基因,還是西漢時的社會風俗如此,她又和當地一個到平陽公主府中服役的名叫霍仲孺的縣吏私通,生下了大名鼎鼎的霍去病。后來少兒又與名相陳平的曾孫陳掌私通,使陳掌得到武帝的重用。話說縣吏霍仲孺服役結束回去后娶妻生子,便與霍去病斷絕了聯系,直到霍去病長大后為驃騎將軍擊匈奴有功凱旋時才與霍仲孺彼此父子相認?;羧ゲ楦赣H大買田產奴婢,并將自己的異母弟霍光帶到首都長安予以培養(yǎng)。霍去病18歲就作了武帝的侍中,常隨左右,后跟隨舅舅大將軍衛(wèi)青出擊匈奴,然后為驃騎將軍、冠軍將軍,獨自領兵在對匈奴的戰(zhàn)爭中屢建功勛,深受武帝的喜愛,尊寵甚至蓋過了衛(wèi)青?;羧ゲ槿斯蜒詢葦?,但作戰(zhàn)神勇敢為,武帝要為他建宅第,他卻說:“匈奴不滅,無以家為!”只可惜他年紀輕輕24歲便病死了,武帝大為悲痛,把他葬在了自己墳墓的旁邊。
篇8
這段文字是由英國激進的下院議員托馬斯·鄧司肯在1828年發(fā)表的,他所指的那個人就是內森·羅斯柴爾德。
內森是一家銀行倫敦分行的創(chuàng)始人,這家銀行在19世紀的大部分時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債券市場讓羅斯柴爾德家族變得富?!坏阶阋栽谌珰W洲建造41處華貴房產的程度。其中沃德斯登莊園位于白金漢郡。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第四代傳人,也就是內森最偉大的曾孫,對這座莊園進行了整體鍍金重建。
根據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說法,他們家族杰出的先輩內森“個子不高、肥胖、有魅力、極其聰明、萬眾矚目……我無法想象他會是個容易相處的人”。伊夫林·羅斯柴爾德有相似的看法:“我認為他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在倫敦圣·史威丁巷羅斯柴爾德公司的辦公室內,伊夫林凝視著內森·羅斯柴爾德的畫像說:“我認為他意志堅定,深謀遠慮?!?/p>
盡管通信記者都受制于羅斯柴爾德家族,內森寫給他兄弟們的信件卻很少被保存下來。從我們可以看到的內森寫的一封信中,就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手寫體,像他們的所有信件一樣,非常難懂的猶太德語(德語音譯成希伯來語),其中描述了他所謂的猶太人的職業(yè)道德,可以看出他對不夠機智的兄弟們缺乏耐心:
“我寫信告訴你們我的意見,因為給你們寫信是我的該死的責任……我閱讀你們的信件不止一次,甚至可能上百次。你們要好好反省一下,飯后我通常不做什么,我不看書,不玩牌,不去劇院,我唯一的愛好是我的生意……因為只要我們生意好,我們有錢,每個人都會奉承我們,那些沒興趣通過我們去賺錢的人將會羨慕我們?!?/p>
憑借天生的金融天賦,內森從法蘭克福偏僻的猶太人胡同起家,進而掌控了倫敦的債券市場。不過,我要再說一次,金融創(chuàng)新的機會源自戰(zhàn)爭。
歷史和傳說
1815年6月18日早上,在威靈頓公爵的率領下,67000名英國、荷蘭和普魯士的聯軍警惕地注視著離布魯塞爾不遠的滑鐵盧戰(zhàn)場,迎面而來的是由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率領的兵力不相上下的法國軍隊。
滑鐵盧之戰(zhàn)使英國和法國20多年來不斷發(fā)生的沖突達到頂點,但那不只是兩支軍隊間的戰(zhàn)爭,也是兩種融資體系之間的一場競賽:一方面,法國在拿破侖的領導下,依靠掠奪生存(占領區(qū)的稅收);另一方面,英國靠債務來維持。
從未有過為了軍事沖突籌款而發(fā)行這么多債券的情況。1793~1815年間,英國的國債增加了3倍,達到7. 45億英鎊,是英國全年經濟總量的兩倍還多。大量債券的發(fā)行對倫敦的金融市場影響深遠。自1792年2月以來,具有代表性的面值100英鎊、收益率為3%的統(tǒng)一公債的價格因為滑鐵盧之戰(zhàn),已經從96英鎊跌到60英鎊以下,在某一時期(1797年)曾跌破50英鎊。這是令安娜·霍伊斯夫人煩惱叢生的時期。
根據一個由來已久的傳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獲取他們的第一桶金,是內森根據戰(zhàn)爭勝負對英國債券價格的影響作出了正確的判斷而投機成功。一些版本的故事說,內森親眼目擊了那場戰(zhàn)役,冒險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風暴,在威靈頓軍隊取得勝利的官方消息傳來之前提前到達倫敦。他在債券價格大漲前購買了債券,金額在2000萬~1. 35億英鎊之間。后來,德國納粹盡力渲染了這一傳說。
1940年,約瑟夫·戈培爾核準發(fā)行了《羅斯柴爾德之死》,書中描述了一個油嘴滑舌的內森,他通過賄賂一個法國將軍,從而確保威靈頓軍隊的勝利,然后在倫敦誤報戰(zhàn)役的結局,為的是造成投資人對英國債券的恐慌性拋售,隨后他以極便宜的價格猛力吸貨。
然而,1815年的實際情形卻并非如此。內森的發(fā)跡不是因為威靈頓軍隊的勝利,實際上,羅斯柴爾德家族更有可能因此被毀滅。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發(fā)跡,也不是因為滑鐵盧之戰(zhàn)。
受雇于英國財政部的黃金走私犯
在排除一系列錯誤消息干擾之后,英國軍隊自1808年8月以來,一直在歐洲大陸與拿破侖的軍隊作戰(zhàn)。當時是威靈頓公爵,接著是亞瑟·威爾斯利爵士領導英國軍隊遠征在前一年遭到法國入侵的葡萄牙。接下來的6年中,英國軍隊經常要把人員和物資運送到伊比利亞半島。
通過向大眾出售債券,的確能為英國政府籌集到大筆現金,但鈔票對遠方的西班牙戰(zhàn)場卻幾乎沒有一點用。為了給軍隊提供給養(yǎng),支持英國盟軍共同抗法,威靈頓公爵需要一種能被普遍接受的貨幣。他們面臨的挑戰(zhàn)是,要把債券市場籌集到的資金變成金幣,然后把金幣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而在戰(zhàn)時,從倫敦往里斯本運送幾尼金幣,成本很高,而且危險重重。然而當葡萄牙商人拒絕接受支付匯票時,威靈頓公爵除了運送現金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內森·羅斯柴爾德——這個小有成就的法蘭克福古董交易商及證券經紀人的兒子,在1799年才到達倫敦,在接下來的10年里,他在英國北部的新興工業(yè)區(qū)度過了大部分時間,購買紡織品然后出口。直到1811年,他才在倫敦進入銀行業(yè)。
為什么是那個時刻呢?英國政府開始求助于他解決政府的金融需求了嗎?答案是,內森作為一個歐洲大陸的黃金走私犯,通過突破拿破侖對歐洲大陸的封鎖,在英格蘭和歐洲之間開始進行貿易,擁有豐富的經驗(誠然,破壞法國政府的威信只是眨眼間的事,但在純粹的重商主義者的眼里,黃金從英格蘭流出會不斷削弱英國的戰(zhàn)果)。
篇9
[關鍵詞]投名狀;民間文化;精英文化;文化寓言
電影往往致力于營造一種幻覺效果:故事正在發(fā)生,每一個電影觀眾都在目擊現場。因此,電影一般不像小說那樣設置一個敘事者,相反,它要努力掩飾敘事者的在場。但是,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卻有意設置了姜午陽作為故事的敘述者,他仿佛想提醒觀眾,這是姜午陽講述的一個故事,它不是正在發(fā)生的,它是某個人的記憶,早已過去,或者根本就沒有發(fā)生過,這使得觀眾與現場之間產生了布萊希特所謂的“間離效果”。因為這個敘事者,整部電影的品質都似乎發(fā)生了微妙的改變:它多了幾分文學意味,掩飾了些許商業(yè)氣息;其深度內涵與平面化的視覺瞬間震撼性之間,形成了非常耐人尋味的張力。
金城武扮演的姜午陽令人印象深刻,他俊美而陽剛,狂熱而冷漠。他在乞丐群中一眼就發(fā)現李連杰扮演的大哥龐青云與眾不同,隨后在搶劫軍糧的戰(zhàn)爭中,大哥救了他的命,并殺死了敵軍首領,結束了戰(zhàn)斗。從此,在午陽的記憶深處,永遠銘刻著大哥的救命之恩,還有大哥那不凡的身手、擒賊先擒王的智慧。少年的狂熱與單純使他開始崇拜這個剛剛結識不久的大哥。當大哥提議投軍遭到質疑時,是他提出了納“投名狀”,支持了大哥的意見。在投軍后的第一仗舒城之役中,大哥提出要破敵軍的槍陣,需要二百名勇士沖鋒擋槍子,午陽毫不猶豫地第一個站了出來。在這場惡戰(zhàn)中,午陽在關鍵時刻擊殺了敵軍首領,贏得了戰(zhàn)斗;在舉起敵酋頭顱的那一刻,午陽無比狂喜,這是少年成功模仿偶像之后的狂喜。狗子二人民女,大哥龐青云為了立規(guī)矩,決定將此二人就地正法,二哥趙二虎不同意,午陽再次站在了大哥一邊,親手處決了狗子二人。電影中,攻破蘇州城后,龐青云決定射殺降兵,趙二虎堅決反對,因為他答應降兵給他們活路,而“人無信就是畜生”;大哥認為,“兵不厭詐”,許諾只是權變而已,不必當真,午陽認為大哥說得有道理,下令射殺了降兵。午陽雖然崇拜龐青云,但他更看重兄弟情義,當他發(fā)現大哥龐青云為爭二嫂要殺二哥趙二虎時,他先是想法挽救,甚者為此毫不猶豫地殺死二嫂。最終大哥還是不顧兄弟情義殺死了二哥,這時,午陽似乎對大哥有了清醒的認識:大哥心中只有個人野心,沒有兄弟情義,他決定刺殺大哥。在大哥龐青云的就職典禮上,午陽的劍不斷地刺人龐青云的身體,那樣的殘酷而冷漠,與先前時刻愿意為之獻身的狂熱形成鮮明對比。
據姜午陽反省,龐青云在殺死狗子二人時,個人野心已經開始膨脹,而個人野心的膨脹吞噬了大哥的人性,最終造成了兄弟殘殺。姜午陽真的認清了龐青云的面目與性格邏輯了嗎?我認為沒有。龐青云是個經歷豐富、性格復雜的角色,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他無情無義,也不能說他是個心機叵測的野心家,他并不想射殺降兵,更不想殘害兄弟,但是,兄弟情義在他心中畢竟分量有限,甚至愛情在他心中也分量有限。,據龐青云自述,他心中有著“大事”:盡快結束戰(zhàn)爭,由他做主,讓窮人不再被欺負。為了成就“大事”,必須犧牲,生命可以為之犧牲,個人情感更可以為之犧牲。事實上,龐青云為了他的“大事”,往往不計得失,一直在以命相搏。就此而言,龐青云具有某種崇高的品質,這種品質曾經深深感動過姜午陽。但是,以救世主、社會精英、人類啟蒙教師自居的人往往是個人中心主義者,他只相信自己的個人信念,無視其他價值取向。趙二虎、姜午陽因為相信投名狀,無怨無悔地流血犧牲,而龐青云卻對姜午陽明言,他并不相信投名狀。由于無視其他價值取向,一切都可以成為犧牲對象,龐青云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只有權衡與權謀的問題,即如何進行合理犧牲,或者說,如何讓犧牲者與旁觀者都心悅誠服。因此,在龐青云看來,為了立規(guī)矩,處決二狗子兩位兄弟是值得的;為了解救南京上百萬老百姓,射殺蘇州俘虜是合理的;為了攻破蘇州城,與自己所鄙薄的人進行政治交易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為了成就事業(yè),殺害趙二虎是無奈的選擇……龐青云權謀邏輯的展開,不可避免地先后與趙二虎、姜午陽兩位草莽兄弟發(fā)生矛盾,最終造成了兄弟相殘悲劇的發(fā)生。其實,在龐青云的背后,還有太后的權謀與三個老頭的權謀。在這樣的精英文化邏輯中,龐青云不可能實現其理想,只有必死的結局――在姜午陽刺殺龐青云的同時,三個老頭的殺手給了龐青云致命的一槍,否則,姜午陽的刺殺也未必能夠成功。因此,《投名狀》與其說是兄弟相殘的悲劇,不如說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精英文化的悲劇。
其實,這三兄弟之間的矛盾也并非是個人矛盾,而是一種文化沖突的表現。姜午陽、趙二虎是草莽英雄,兄弟情義、江湖義氣等中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理念鑄就了他們的文化心理;龐青云有文化,做過官,而且抱負遠大,儒家經世救民的精英文化構成了他的人生理念之核心。中國的民間文化心理深受《三國演義》與《水滸傳》兩部評書及其戲曲形態(tài)的深刻影響,兄弟情義是其至上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以情感的審美化感染、激發(fā)著無數熱血的無知無識的底層民眾,姜午陽、趙二虎對龐青云的赤膽忠心就是由這種審美化情感激發(fā)出來的。由于這種價值取向缺乏具體的、現實的維度,因此,常常被扭曲、被利用。龐青云最初之所以與姜趙二人納“投名狀”,就是為了利用他們,培植自己的力量。儒家文化是中國精英文化意識之淵藪,儒者,社會需要之人,儒家文化過分強調功利性,導致對情感性與審美性的壓制、漠視,因此社會精英往往落于權謀邏輯之中,即使有某種崇高的理想,也很難從功利關系中超越出來,達到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這樣的社會精英面對具有審美色彩的、富有情感性的民間文化,不僅不會欣賞,不會被感發(fā),反而認為那只是草民愚昧的表現,踐踏、利用這樣的情感,不僅良知不會內疚,反而往往理直氣壯。因此,我認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重情義的民間文化與重權謀的精英文化之間長期存在著深刻沖突,就《投名狀》而言,可以說是對這種文化沖突的反思。
篇10
一、抓典型人物,明確感情傾向
小說以人物形象塑造為中心,人物形象特點往往蘊含著作者的感情傾向,人物形象也往往是探析主題的關鍵。從學生對人物形象的鑒賞情況來看,一是容易出現籠統(tǒng)概括的現象,對人物的性格特點把握不到位;二是對人物描寫方法把握不到位。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鑒賞人物。一是描寫方法。即要在鑒賞中抓住描寫方法去分析人物形象。如《最后的常春藤葉》中對貝爾曼形象的分析,首先要根據文本找到對其所進行的正面描寫、語言描寫、側面描寫,再根據這些描寫分析其特點。如當他得知瓊珊的病情和“般的想法”后,“諷刺地咆哮了一陣子”,寫出他的性格暴躁、善良和富有同情心。二是背景。教師要引導學生聯系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和自然環(huán)境去把握人物形象。三是對比。如《最后的常春藤葉》中對瓊珊、蘇艾、貝爾曼等形象的分析,通過情節(jié)把幾個人物串聯起來,在弄清每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對比,由此來探究小說的主題。
二、抓情節(jié),弄清小說脈絡
在小說鑒賞中,很多學生對小說的情節(jié)只能粗略概括,沒有真正弄清小說情節(jié)的內在關系,故而影了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對主題的分析。
一是要弄清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即要弄清故事的來龍去脈,抓住開端、發(fā)展、和結局對小說情節(jié)進行鑒賞。如《一個人的遭遇》中圍繞索科洛夫來弄清其受傷被俘、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找到兒子、兒子犧牲、領養(yǎng)孤兒、意外車禍的遭遇。
二是要注重從細節(jié)方面進行,如小說情節(jié)中的倒敘、插敘、伏筆等。
三是要以“點”為契機,分析小說的情節(jié)。以《祝福》為例,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zhèn)時狀態(tài)如何,再到魯鎮(zhèn)時又是怎樣,通過這些變化去探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把人物和情節(jié)聯系起來,對小說的主題理解也就會更加深刻。
四是把人物和情節(jié)緊密聯系起來,畢竟情節(jié)是為人物形象服務的。如《邊城》中寫愛情,是那么的甜而美,翠翠的純真、可愛、聰慧、矜持正是通過情節(jié)的一步步發(fā)展表現出來的。故而在鑒賞該小說時,要先弄清翠翠和儺送兄弟之間的故事發(fā)展過程,再結合具體的描寫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由此感悟作者帶給我們的那甜而美的愛情。
三、抓主題,弄清作品深意
近幾年的高考語文一般會讓學生分析小說標題的含義,也會讓學生分析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據此,在解答該類問題時,要著重對小說的題目、情節(jié)、人物形象及時代背景等展開分析。如《祝?!分袑懙氖窍榱稚髡呓^非單純地寫祥林嫂,而是要通過這個典型人物來看封建社會的制度對人們的毒害。
在鑒賞小說的主題時,一是要根據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進行。如鑒賞《一個人的遭遇》,要理解人物的心靈世界和他們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戰(zhàn)爭毀滅人類的罪惡這一主題,首先就得對索科洛夫的遭遇進行分析。如文中寫“我”到兒子的部隊去看犧牲了的兒子,作者通過寫“我”看到兒子時“我”的表現來展現“哀莫大于心死”的主題,一個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戰(zhàn)死,這樣的悲哀讓人痛徹心扉,也正是如此,才能讓我們更好地體會戰(zhàn)爭的殘酷。
二是要結合典型環(huán)境和背景進行。如《邊城》中寫人情的和諧,可根據人與物(狗通人意,盡探視之能事)、人與景而探究,也要注重了解湘西的歷史、景物,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田園牧歌式的情調,感受小說的情感境界和人性之美。
四、以環(huán)境為輔助,鑒賞小說主題
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不可缺少的部分,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較多,如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暗示社會環(huán)境等。在小說鑒賞中,環(huán)境描寫鑒賞可更好地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感悟作者所要表現的社會生活。在環(huán)境鑒賞中,無論是社會環(huán)境還是自然環(huán)境,其作用都是為小說主題服務的,故而在環(huán)境鑒賞中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是要根據社會環(huán)境的復合因素而探究其主題。如《祝?!分?,社會環(huán)境就是多個因素構成的,有男女不平等的因素,有封建的隱私,有封建禮教的因素,有迷信的因素,在對作品進行鑒賞時,要結合這些因素對封建社會的制度進行探析。二是要根據社會環(huán)境分析主要人物,如《祝?!分袑ω憹嵉姆治?,魯四老爺是典型,而祥林嫂則成了犧牲品。三是要注重分析人物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